从材料语言角度再谈书籍设计的新思路

时间:2022-03-13 09:47:33 阅读:

内容摘要:[摘要]考究的书籍印刷材料和精湛的印刷工艺,是构成书籍美感的重要因素。当我们埋怨一本书设计不美时,常

[摘 要] 考究的书籍印刷材料和精湛的印刷工艺,是构成书籍美感的重要因素。当我们埋怨一本书设计不美时,常常把问题简单地归结到版式的设计上。其实,很多时候设计不精彩不是设计得不好,而是设计者忽视了材料设计与印刷工艺的重要性,以及材料设计意识薄弱造成一些书籍的劣质与平庸。本文从材料语言角度谈书籍设计的新思路。

[关键词] 书籍设计 印刷工艺 材质美 形态 物化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1-0033-05

[Abstract] The two important factors to create books of aesthetic value are the suitable choice of book printing material and exquisite printing technology. When we complain about a book design is not good enough, we often simply attribute the problem to the layout design. But many designers have such lessons that the reason of a mediocre design is not all due to the layout design but the designer’s ignorance of the importance of book material and printing technology. Having no consciousness of material design causes the inferior and mediocrity of some books. This article tends to discuss the new thinking of book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terial language.

[Key words] Book design Printing technology Material aesthetic Morphology Materialization

书籍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印刷工艺就是书籍的物化途径。使印刷材料与设计效果最佳结合,是设计师应该具有的设计能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材料设计、工艺设计已成为书籍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凡是杰出的书籍设计家和出版家,都把材料设计看作是书籍创意的一个重要部分,把利用印刷工艺看作是追求书籍形态美感的重要手段。在书籍设计中,应强调运用材料思维,为书籍设计的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

书籍的图像、文字等信息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在印刷上,这种物质载体就是承印物。对于书籍,最重要的承印物就是纸张。纸是书籍的生命,有独特的气质。吕敬人在《书艺问道》中谈到:“纸张中纤维经过搓揉、磨压,具有耐用结实的美感与实用功能,书籍用纸具有不可思议的文化韵味;纸张的魅力在于其内在的表现力,千丝万缕的植物茎根层层叠叠,压在不到毫米厚的平面之内,展现既丰富又含而不露的微妙表情,此时的纸张语言则是无声胜有声;纸张的魅力还体现在力与美的交融,珍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籍、古书画仍在散发着原作墨迹彩绘的光彩,为后人尽情观赏。”[1]

1 书籍印刷材料的选择原则

1.1 将内容设计与承印材料特征作整体考虑

书籍设计一开始就应该对书籍最后印刷的效果有一个预想,对印刷承印物的选择有明确的考虑,承印物的色彩、重量、纹理质地都会对书籍设计最后的物化效果产生视觉上的影响,内容与纸材的相互作用共同营造出书籍的整体氛围。

对于不了解印刷纸材的书籍设计者而言,纸张仅仅是电脑屏幕上的白板;而对于能感受到纸张气质深意的人来说,则能透过电脑屏幕感受到不同纸张表现信息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会影响设计者的版面设计思维,或外露、或内敛、或粗放、或细腻的承印材料质感会激发设计者产生新的设计灵感。将材料作为独立的审美要素加以强调并呈现在书籍设计之中,可以在设计观念上为书籍设计的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不能只直观地感受和简单地运用材料,而要对材料的固有属性、功能和价值加以深层的认识和把握,做到从材料角度构思,善于发现材质美,利用材质美,根据书籍的内涵,融艺术设计与材料表现为一体。

例如《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图1)的设计。集子中所收的戏曲、脸谱图画都是梅兰芳纪念馆现存“缀玉轩”珍藏图画、脸谱的原件复制,图谱原件是梅兰芳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向北平国剧学会提供的个人藏品。为了真实再现图画和脸谱,书籍纸材选择了宣纸作为印刷承印物,结合先进的印刷技术和设计人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将集子中的戏曲脸谱、戏画、戏曲人物近乎原貌地再现出来。宣纸的细腻质感,也传递出浓厚的中国传统韵味。此书成为2003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国出版社唯一获金奖的作品。

将材料作为整体设计的一部分,有时能给设计带来无可比拟的视觉感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由Turnbull Grey工作室为乡村休闲制衣公司设计的一款时装发布会请柬,采用一种毛面特种纸(图2)。“毛面纸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首先需要在基纸直面上整体或者局部进行涂层处理,然后把染好颜色的细小羊毛或者植物纤维撒在纸面上,毛面纸最早是模仿一般的织物品和意大利天鹅绒织锦”[2]。由于毛面纸含有大量纤维成分,因此能够在视觉上模仿布料的质感,这样正强调了设计要宣传的活动——成衣展示。材料本身就是对设计对象的完美阐释,利用材料语言进行设计避免了设计语言的俗套,也能产生全新的视觉体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2 注重承印材料的物理性质

在书籍设计中,对书籍物化承印物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书籍的设计表现形式是否符合承印物自身的物理性质,因为不同材质的纸张对于油墨的吸附能力与适用的印刷工艺不尽相同。

旧金山弗洛拉·格拉布花园的卡片设计,采用细微手工织纹感、材质较厚的纸张印制(图3)。弗洛拉·格拉布花园是一个培育各种异国情调花草的机构,其标志是有异国情调的龙舌兰植物图案。凸版印刷的质感和厚重,以及体现出的一种优雅可触知的品质,能让我们相信弗洛拉·格拉布花园是一个在植物与园艺方面有着渊博专业知识的机构,而略带手工织纹的厚重纸张又能有效地适应机构给人的优雅感受,同时也适用于双面凸版印刷。这个设计将承印材料的物理属性与视觉识别协调到最佳的品质。

1.3 注重出版物自身特点

书籍都具有一定的传播目的与侧重,在进行书籍的纸材设计时应考虑书籍所要体现的目的。例如彩色杂志需要高质量的图像,通常选择铜版纸这种表面光滑,纸质纤维分布均匀,对油墨的吸收性与接收状态良好的纸材,以满足高精度的图像印刷要求;报纸首要考虑的是成本控制,对图片的精美程度要求不高,所以适宜选择价格便宜的新闻纸进行印刷。

2 材料语言的应用方法

2.1 将视觉图像与承印材料的美感联系在一起

书籍设计师的设计步骤一般是,先设计书籍装帧的视觉图像,然后根据追求的效果选择承印材料。我们也可以先选择能有效表达内容的承印材料,然后根据材料质地来考虑书籍视觉图像的设计,充分发挥和调动承印材料本身的质感和魅力,让材料的美感成为设计的亮点。

在选择承印材料时,我们应运用材料语言拓展设计思路,不拘于形式,视设计所需,勇于尝试新的材料,勇于选用特种纸和特种材料,如皮革、纺织品、木、竹等(图4)。吕敬人在构思《朱熹榜书千字文》印刷承印物的设计时,别出心裁。他认为朱熹的大字遒丽洒脱,以原大复制既要保持原汁原味,又要创造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形态,于是在封函的设计上选择了桐木材质,将一千字反雕在桐木板上,仿宋代印刷的木雕版。全函以皮带串连,如意木扣合。桐木材料封函的天然木质质感,传递出古色古香的文化气味。对材料性质恰到好处的应用,增加了书籍的质感和触感,让读者对整本书的整体印象得到提升,增加了阅读的冲动与趣味,读者可从中领悟深邃的思考、生命的脉动、智慧的启示、幻想的诱发,并获得阅读的愉悦。

材料本身带来的质感、空间和肌理会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纸张的纹路色彩和肌理效果所表达出的情绪和情感,与画龙点睛的简单设计一起,可以达到既简洁又美观的艺术效果,还能达到节约印费的目的。

2.2 不同纸材的物理构成与搭配

承印材料表面的光泽、色彩、肌理、透明度等物理结构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质感,形成对材料的精细感、粗犷感、均匀感、工整感、光洁感、透明感、素雅感、华丽感和自然感等认知感受。当读者将对纸的“体觉经验反映”转化为视觉审美时,就产生美感。纸材的物理结构对人的视觉刺激不同决定了视觉感受的差异,这种差异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在书籍设计时,可以运用不同纸张在书的构成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追求一种质感上的对比变化,在变化中促成视觉与触觉的动人节奏。如Black Dog出版社邀请设计师加文·安布罗斯为雕塑家菲利达·巴洛设计的一本作品集(图5)——这本作品集收集了雕塑家巴洛的一系列雕塑作品,十分注意在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和插页的材料中寻求变化,并利用不同的纸张来区分作品集的章节。例如,加文·安布罗斯采用牛皮纸作为承印材料表现雕塑家的生平、事迹,用铜版纸印刷展示其重要的雕塑作品,用胶版纸印制其他非重点介绍的作品,用轻质字典纸印制与雕塑家相关的介绍与其他文字信息。这种利用纸张物理结构与搭配进行的设计,不但使书籍内容结构非常清晰,而且产生了不同质感的对比,容易激发读者的审美感受。另一方面,从承印材料物理结构与搭配的功能要求上讲,牛皮纸纤维粗糙,颜色较深,给人厚重质朴的心理感受,主要用于卷宗印刷,这里加文·安布罗斯用牛皮纸表现雕塑家生平事迹,具有历史感。铜版纸表面光滑,白度较高,纸质纤维分布均匀,厚薄一致,伸缩性小,有较好的弹性和较强的抗水性能,对油墨的吸收性与接收状态十分良好,主要用于细网线印品、画册、封面等,本书采用铜版纸印刷雕塑作品可以完美地展现雕塑作品的细节。轻质字典纸主要用于印刷内文页数较多的厚书,成品比用正常书写纸印制的轻得多,设计师在设计书籍辅助信息时选择轻质字典纸作为印刷承印物,确保了在传递大量信息的基础上,能够减轻书籍的总重量,方便携带,体现了人文关怀。

印刷承印物的选用兼顾了内容、设计、实用和美观的四者统一,体现了印刷承印物在其物理结构与搭配上对书籍物化效果的实现,这也是用材料语言思维进行书籍设计的一个角度。

3 材料语言与印后加工的结合

3.1 承印材料与印后加工工艺

印后加工配合不同的承印材料,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模切、激光雕刻等印后加工工艺可以改变书籍的结构,配合材质的特点能够在二维空间内设计出三维空间,使读者体会到设计的趣味性。例如肖勇的书印:舞动的北京》(图6),以北京奥运会重要场馆形态为基本元素进行函套及内文设计,利用北京奥运水立方场馆的造型特点设计外封结构。在封面设计上,用激光雕刻工艺对封面进行加工,创造出一种上下透叠的效果:封套与封面因为雕刻与镂空产生自然的光影,自然的光影又与纸材一起创造出一个细腻的三度空间,具有建筑般的美感。在内页设计上,创造性地运用模切工艺制作出无数个椭圆形,椭圆的错位与大小的递减构成新颖的书籍形态,营造出一个向内延展的立体空间。

纸张本身有自己的肌理与性格特征,书籍设计时,部分材质不适宜进行平版印刷,但是十分适合采用烫印、起凸、压凹等印后工艺进行加工。丰富的印后工艺可以形成肌理,与性质各异的纸张搭配,形成视觉与触感上的享受。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刀势画》(图7)——一位日本木刻纸画家的作品集,在封面用纸上,运用具有东方特质的手揉加工纸,同时用压凹工艺进行加工,书名下方装饰运用仿拉丝刚纸,在刚古纸上进行UV局部上光处理,刚古纸与手揉加工纸、UV工艺与压凹工艺形成“硬”与“软”、“锐”与“柔”的对比,印刷承印物与印后工艺的搭配表现出丰富的触觉与视觉体验,同时这种印刷纸材与印后加工的结合又将书籍的主题——刀势画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3.2 材料与装订形式结合

在现代书籍设计中,装订不仅具备将散页组装成册这个基本功能,更是构成书籍整体美的一个重要手段。

常规装订能从效率上给读者以方便,从功能上增强书的使用寿命。但是书籍作为精神文化的载体,也可以从审美情趣上给我们多种启迪。装订形式的选择与书籍的内容、纸材的文化属性相一致时,装订工艺就能与印前设计、印刷、印刷承印物、印后加工一起将书籍的整体形态完美地呈现出来。例如《小红人的故事》(图8),叙述作者二十年来乡土民间文化采风、考察所获得的感受,以及作者创作充满灵性的剪纸小红人的故事。书籍设计从函套到纸质到装订形式以及封面上的剪纸,都浸染着民间文化的色彩;在装订形式上采用古线装的装订方式,透出一股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稚拙的古线装订与稚拙民间剪纸题材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一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装订是书籍成型的最后一道工序,有时还可以根据书籍内容和纸材特点,利用装订工序进行书籍创意。在书籍装订中,将印刷好的全开或对开的印刷品,根据工艺要求及尺寸规格,裁切成所需幅面规格,这个过程称为开料。在现代设计中,有的设计师在书籍加工中省去了开料中的部分内容,让书籍装订保有原始的装订痕迹,开背装、毛边书籍都属于这种加工模式。书籍《SHEILAHICKS》的装订就巧妙地利用了这种方式,由于印刷纸材为纤维较多的厚毛边纸,在开料的过程中,保留了纸张原有的毛边,不予裁切(图9)。这种刻意的不裁切记录了书籍从设计到物化的全过程,同时毛边纸粗糙的质感又与书籍内容——粗麻纤维艺术相吻合,让人不由得感叹设计者别具匠心的巧妙构思。

装订形式的创新有时还会对书籍的物化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例如Apollo网球俱乐部的形象手册设计(图10),封面选择了一种与网球材质十分相似的纸材,并配以压印的印后加工,在装订形式上,将书籍装订成一个球形,从纸材到印刷、装订形式的选择都与书籍内容十分吻合,同时也增加了书籍的趣味性,令人印象深刻。

4 选择承印材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4.1 特种材料在现实应用中的局限因素

总的来讲,特种纸在市场上的销售不够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特殊承印物的价格偏贵,出版社为了降低书籍成本,不愿意使用价格偏贵的特种纸印刷。二是设计师缺乏对特殊承印材料的足够认识,对每种材料的物理属性、印刷效果及所呈现的文化的认识不够,不能系统地将设计创意与纸张设计、印刷设计连贯起来思考,不能正确运筹纸张的开度、克度、粗细纹路及纸质色素,以致出来的成品与起初构想的设计效果相去甚远。设计师费尽心机,最后拿出来的成品,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使客户对特种材料的认同一落千丈。三是我国印刷技术人员技术不够熟练,有很先进的印刷机器设备,很好的印刷条件、环境和印刷材料,但无印刷特种纸的经验,部分印刷厂错误地认为印刷特种材料费时、费力、费工序,既容易出问题又无经济效益,采取回避态度,因而严重挫伤了设计师创新求变的积极性。

4.2 书籍设计师应具备的能力

首先,设计师在书籍承印材料的选择上应充分了解承印材料的属性与适用范围,同时掌握必要的印刷知识。其次,设计师要具备很好的设计素质、专业技能及良好的审美情趣,能够使特种材料的运用真正提升书籍的附加价值,完美地表现书籍内容,真正做到让“材料自语”,而不是材料堆砌。三是加强设计序列训练,提高设计分析、市场分析、项目分析和说服客户的能力,让设计构思最终能够实现。

5 结 语

书籍设计的繁荣与多元化与印刷工艺的不断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当代,书籍承印材料愈益丰富,印刷技术日新月异,不仅为专业设计师制作出更多更精美的书籍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同时也促使书籍设计者扩展设计思路,把实用、经济及审美有机地联系起来,为当代书籍的艺术表现竭尽所能。

注 释

[1]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142

[2]加文·安布罗斯,保罗·哈里斯. 国际平面设计基础教程:印前印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13

(收稿日期:2011-10-08)


相关热词搜索: 再谈 新思路 角度 语言 书籍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