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理论与实践的悖离

时间:2022-03-24 11:18:09 阅读:

内容摘要:[摘要]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一直是国际会计学界的热点和前沿。本文从国际会计学界对公允价值的普遍认识和基本

[摘 要] 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一直是国际会计学界的热点和前沿。本文从国际会计学界对公允价值的普遍认识和基本理念入手,结合其应用层级的规范,对其理论与实践的悖离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体系,进而更有效地指导实务操作。

[关键词] 公允价值;活跃市场;价值;市场价格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0 . 01 . 007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0)01 - 0017 - 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会计界学者就一直积极致力于公允价值理论的研究与实务的推广运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公允价值计量》(FAS 157),标志着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研究已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FASB的研究进展十分关注,并在同年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项目讨论稿》,开始研究并着手制定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我国也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将公允价值视为五大会计基本计量属性之一,从而肯定了公允价值的计量观念。由于完整的理论和客观的价值取向是指导实践的基础,所以完善的公允价值理论体系对实务操作意义非凡。

一、公允价值的基本理念

(一)FASB关于公允价值的会计表述

FASB对公允价值的表述表明了其对公允价值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创新性。根据FAS 157,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双方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或转让负债支付的价格。此公告中亦对相关概念,诸如有序交易、脱手价、主市场、最高最佳使用等相关概念做出了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与此同时,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指定了估价技术,并将估价技术所使用的参数划分了3个级次:

(1) 一级参数(Level 1):计量日主体准入的活跃市场中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报价(未调整)。

(2)二级参数(Level 2):二级参数是一级参数之外,可直接或间接获得的其他可观察市场参数。

(3)三级参数(Level 3):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参数,反映主体对市场参与者所使用的定价假设的判断,根据最佳可得信息使用估价技术推导得出。

另外,FAS 157还给出了限制使用或限制出售的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依据。

(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会计表述

我国于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CAS)首次肯定了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的地位,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列入基本准则,对具体准则起到统驭的作用。此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向好的经济形势和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理念。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这一表述基本上与IASB的表述一致。但《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散见于各具体准则中,而且规范不一。但究其会计表述,依然主张将资产或负债按照可获取的市场信息划分级次,归纳如下:

(1)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按照市场价格确定。

(2)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

(3)按照上述规定仍然无法可靠估计的,由企业管理层对资产(负债)进行综合评判,并依据估价模型来确定。

(三)公允价值的价值趋向

从以上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来看,尽管各国对公允价值的会计表述不同,但都体现了以下两点:

1. 成本计量向价值计量的回归

价值是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现代财务本质是特定产权主体的价值管理,现代理财目标是特定利益主体的价值创造[1]。无论是股东、债权人或者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企业的价值管理与价值创造,并据此分配他们手中的稀缺资源。由于他们要进行稀缺资源的配置,但掌握着较少的企业价值信息,此时就需要一定的媒介帮助其完成决策,即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提供其主旨就是解决企业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传统的会计计量,更多反映的是企业的历史成本,使得相同资产(负债)在不同企业之间缺乏同质的可比性;更重要的是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面向未来的、是预期的价值,在传统计量模式下的会计信息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决策缺乏相关性,从而导致投资者错误的资源配置。公允价值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对以历史成本为主的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冲击,它以市场为基准,面向未来,及时捕捉并反映资产(负债)在市场中的波动,更逼近于资产(负债)的内在价值;而现值技术和估价模型的引入,进一步完善了在不活跃市场中资产(负债)价值的计量,使得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更加广泛。有学者认为,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已经走上了价值计量的不归路[2]。

2. 活跃市场向整体市场的回归

从以上的指导性规范来看,各国会计准则中对形成公允价值的市场环境并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只要在该市场环境下存在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那么不管是在活跃的市场中,还是在不活跃的市场中,都可以形成公允价值[3]。若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的计量首先依据资产(负债)的市场价格;若不存在活跃市场,则可以参照市场参与者各方提供的信息利用估价模型据以确定。这一观点突破了市场价格的束缚,拓宽了公允价值计量对象的范围,打破了只有活跃市场才能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这一限制。

二、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尽管公允价值的提出体现了会计向价值计量的回归,更符合市场规则,更贴近决策有用观这一会计目标,但实际操作中又使得公允价值偏离了这一本质理念,无论在国际范围内还是在我国都有较为明显的体现。

(一)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公允价值

FAS 157强调,公允价值计量是基于市场的计量而不是基于具体企业主体的计量。但2008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甚至于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将矛头指向以市值计价的公允价值,要求停止公允价值的使用。尽管各国会计界顶住了压力,没有完全废止公允价值的使用,但依旧授权允许企业主体对暴露在金融危机中的、缺乏流动性的(非活跃市场)金融资产(负债)进行重新分类,由原来的公允价值计量改为以摊余成本计量。

(二)我国谨慎运用公允价值

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更为谨慎。尽管新准则在17个具体准则中都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到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但这种运用又都是有条件的、甚至是苛刻的[4]。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定,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一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是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

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

三、公允价值实践与公允价值理念的悖离

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各国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表述均偏向于决策有用的价值取向,强调“以市场为基础计量”这一基本理念,并表明即使市场活跃程度有限甚至不存在可观察的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计量目标仍然保持不变。另外,各国准则中也都为非活跃市场中公允价值的取得确定了计量方法,使之传达的信息更贴近于资产(负债)的内在价值(基于市场评估的价值)。但实务操作中,过分地强调市场的活跃程度和职业判断的主观性,无疑又将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人为地缩小到活跃市场中去,这违背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初衷和基本准则(独立准则)的统驭性。在这种会计准则指导下的公允价值偏离了其价值属性,称之为“市场价格”更准确一些,谈不上是一种计量属性。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以市定价”(mark-to-market)是相对“以管理层(企业主体)定价”(mark-to-management)而言的,而“以模型定价”(mark-to-model)是“以市定价”的补充,这种计价规则和市场的活跃程度关系不大。“以市定价”强调在整个市场环境中,所有市场参与者都要遵守同一个价值规则,即相同资产(负债)相同报价,计量所参照的市场均为主市场或最有利市场,而且这一市场为计量对象提供持续的价格标准,这就使不同企业主体之间统一于同一计价法则,有据可依,从而大大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相关性。而在非活跃市场中,在综合考虑市场参与者各方可获得的参考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现值技术和估价模型确定的公允价值则更符合资产(负债)在企业整体中的价值。

在现实环境中,如何加大公允价值理论与实践上的契合,统一两者的价值取向和计量目标,会计学界任重而道远。

主要参考文献

[1]谢诗芬,戴子礼.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21世纪财务变革的重要前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5):12-17.

[2]谢诗芬.会计计量中的现值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邓德宏.中外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概念解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11):106-108.

[4]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J].会计研究,2006(5):31-35.


相关热词搜索: 公允 实践 理论 价值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