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切除术预防吻合口狭窄的术式探究

时间:2022-04-01 11:43:50 阅读:

内容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预防吻合口狭窄的术式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实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预防吻合口狭窄的术式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实施食管癌切除术的60例患者, 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性胃食管吻合术治疗, 研究组予以改良式胃食管吻合术, 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手术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后具有效果明显的吻合口恢复状态, 在回访两年过程中没有出现并发症, 对照组员缘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吻合口狭窄。结论 对食管癌患者进行切除术治疗时, 予以改良胃食管吻合术, 可以增加患者手术疗效, 降低并发症出现几率, 在临床中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食管癌;切除术;吻合口狭窄;术式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属于临床手术中的常见并发症, 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状况吞咽困难症状, 致使正常生活受到较严重影响, 无法尽快恢复健康。本文选取60例食管癌患者, 予以切除术治疗, 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实施食管癌切除术的60例患者, 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有30例。其中男31例, 女29例, 年龄33~72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吞咽困难, 经CT和临床影像学资料证实, 所有患者均符合食管癌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均不具有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胃食管吻合术, 研究组患者给以改良胃食管吻合术治疗, 主要措施为:常规方法游离食管和胃, 对食管及胃进行吻合。在胃部“最高点”前壁及食管近侧断端处予以端侧吻合。以细丝线在距食管断端1.0~1.5 cm后壁肌层处和胃底后壁浆肌层实施褥式缝合, 通常需缝合3针, 并留置两侧缝线来进行牵引。距离此条缝线1.0~1.5 cm胃壁处作一3.5~4.5 cm长切口或是在胃壁作直径为3~3.5 cm圆形切口, 胃壁黏膜下血管以细丝线进行缝合止血, 将食管以“鱼嘴状”式切断[1], 食管胃后壁需全层吻合并以细丝线进行间断内翻式缝合, 并于吻合口中将线进行结扎。前壁缝合应用丝线内翻予以缝合, 进针顺序依次是:外-里-里-外, 将线结扎于管腔外。以胃前壁的浆肌层以及食管纤维肌层进行前壁外层间断性缝合, 需34针。用以增加吻合口牢固性使其尽可能加快浆膜化。在实施手术过程中需注意:在将食管切断时相应尽可能按照“鱼嘴状”, 以便能够扩大食管断端口径;保证胃切口径比食管径大;胃食管在缝合时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密度均匀且均以间断方法进行缝合;完成吻合后需确保吻合口不出现张力, 需保证胃有充分游离。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 且于围术期正常实施护理, 术后护理时发现, 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发生进食吞咽梗阻现象, 对照组则有3例, 经食管吞钡摄片或是给予胃镜检查, 患者具有较好效果的吻合口, 未发生狭窄病例。手术后通过2年随访, 对照组有8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狭窄, 研究组未发生吻合口狭窄现象, 研究组患者的疗效较对照组更为明显,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所示。

不良反应:在实施手术过程中,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较显著并发症。术后护理手并未有患者有较显著不适感及不良反应, 均获得较好恢复, 术后随访研究组吻合口操作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在实施食管癌术后经常发生吻合口狭窄症状。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状况吞咽困难现象, 致使正常生活受到影响, 导致患者健康无法及时恢复。通常出现发吻合口狭窄症状常见因素为:吻合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 通常所应用包埋式食管胃吻合术会让组织多次内翻, 其较为密集;传统吻合方法需胃切口口径和食管保持一致性, 消化道经吻合后, 通常吻合口径会收缩25%~30%。吻合操作技术存在缺陷性, 主要有食管胃在吻合过程中, 黏膜未完全对拢或是进针太深组织大量翻入、吻合口在进行缝合时其进针拨针均较严重, 结扎过紧导致组织受损, 食管胃进行缝合时其缝针间距出现不合理性等。组织愈合效果差, 缝线有大量不良性密集缝合, 食管有较长游离, 吻合口出现过大张力、局部发生感染等。未选取合适的缝合方式。

一般选取褥式缝合用于此治疗中, 提高了吻合口收缩效果。吻合部位具有局限性, 食管癌出现于食管1/3处居多, 一般有50%, 上段部位有20%, 下段处有30%[2], 食管癌临床特点具有多原癌征象, 因此实施食管癌手术切除手术时其切除范围需距离肿瘤超过10 cm, 通常大部分需予以颈部吻合术, 此方法提高了吻合口狭窄出现机率。

改良胃食管吻合术在对食管癌进行切除时能够避免吻合口发生狭窄症状。

主要表现为:能够有效扩张食管, 在食管口径比胃侧要小时, 食管口径需往外进行扩张, 方可以和胃侧所具大口径保持一致性, 导致吻合位置的食管口呈现“喇叭状”。对吻合口予以触扪检查可以发现, 而且后壁实施缝合后也能够出现此情况。继续实施吻合到3/4位置时会发现此类情况更为明显。需对食管“鱼嘴状”进行合理处理, 同样条件下, 实施吻合前所具有的口径值决定了吻合手术后口径长度。及时完善并应用先进缝合方式, 对进针方式予以改变, 并选取间断缝合法于治疗中。对吻合口前壁以外-里-里-外进针顺序进行缝合, 防止内翻缝合过程中对吻合口造成收缩, 能够有效促进吻合口扩张, 与此同时对各层实施间断缝合, 防止连续性缝合导致吻合口出现收紧及缩小现象。有效利用中点分法缝合技术, 在对后壁吻合口进行缝合过程中应用, 能够防止因内翻缝合不合理而导致的吻合口内收现象。在手术治疗中合理选取一层缝合法[3], 无需将食管进行过长游离, 能够保障食管具有大量血供, 使吻合口尽快完成愈合, 而且进行一层吻合法时能够降低内翻组织数量, 促使吻合口保持宽敞, 尤其是在颈部胃食管吻合治疗中。

参考文献

[1] 张希军.食管癌切除术预防吻合口狭窄的术式研究.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26):172-173.

[2] 田永京.食管癌切除术预防吻合口狭窄的术式研究.临床医学, 2012, 32(9):38-39.

[3] 刘向阳.食管癌切除术预防吻合口狭窄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09, 04(20):82-83.


相关热词搜索: 食管癌 吻合 探究 狭窄 切除术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