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4-07 10:54:53 阅读:

内容摘要:摘要:为探讨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运用协整方法对样本期内的数据(1989-2007

摘要:为探讨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运用协整方法对样本期内的数据(1989-2007)进行分析检验。结论是:中国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是明显的。政府科技投入和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与经济增长存在均衡关系。从长期趋势看,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明显高于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的贡献和影响。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为实现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中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还需要增强而不是逐渐减少。

关键词:政府科技投入;经济增长;协整理论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0)01-0084-04

一、研究意义和相关概念

“十五”期间,国家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累计128023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一倍。全国研究与试验开发经费(R&D经费)从1043亿元增加到8286.06亿元,占GDP的比重从0.95%提高到1.34%,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我国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的既定国策。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企业、政府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格局,但由于企业受到自身规模、能力的限制,在相当长时期内,政府科技投入仍需扮演重要角色。因此,从理论角度揭示政府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内在的联系机制,研究有效发挥政府科技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对提高我国整体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般来讲,政府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即政府科技投入增长会刺激经济增长。科技投入是生产技术知识或信息的活动,而技术知识或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R&D活动的从事者不能完全占有技术知识或信息生产所带来的全部利益,故其企业收益一般会小于社会收益。这种情况下,如果把生产技术和信息的研究开发活动完全交给市场,仅凭企业自身积极性的话,科技投入资源就会表现不足(Arrow,1962)。并且,由于企业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自身回报与社会回报的差距更大,因而企业投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两类科技活动的动机较弱。基于上述原因,政府需要对社会科技活动进行支持和资助,尤其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政府科技投入是指国家财政支出中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主要包括资助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经费、科研机构的事业费和用于科研基本建设的费用。它的主要投向是支持R&D活动、社会公益和技术基础性的科技服务活动、以及辅以一定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并始阶段的启动资金,包括风险资金和创业资金的基本资金等。

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统计指标包括科技三项费用、科学事业费、科研基建费和其他部门事业费,见图1。

科技三项费用是指中间实验费、新产品试制费和重大科学项目补助费,科技三项费用主要用于安排国家和地方的重点计划项目;科学事业费包括自然科学事业费、科协事业费、社会科学事业费和高科技研究专项经费(863、973计划经费)等,主要用于科学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支出和国家科技计划、科技专项、科学基金等的支出;科研基建费是指政府预算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中用于科研基本建设的资金;其他部门事业费是指海洋、地震、工交商贸、国防等部门事业费中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不论政府采用何种支持方式,通常情况下,政府科技投入都会促进经济增长。

二、研究方法和变量

为了验证政府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现有文献的研究方法是根据样本资料建立回归方程。在进行传统的回归分析时,要求所有的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否则会产生“伪回归”现象问题。为了使回归有意义,同时又不忽视水平序列所包含的有用信息,格兰杰等人所提出的协整理论提供了一种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的方法,近年来也受到众多学者、专家的青睐,因此,本文采用了这一方法。

(一)协整理论与方法

协整理论(Cointegration)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数量经济学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建模理论。按照经济理论观点,协整可理解为经济时间序列变量间存在着一种均衡力量,使非平稳的不同变量在长期内一起运动,亦即如果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变量的增长率就会表现共同的增长趋势。反之,如果这两个或以上变量不是协整的,则它们之间不存在一个长期的均衡关系。协整理论从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出发选择模型的变量,使得数据基础更加稳定,统计性质更为优良。

协整分析一般的步骤:首先分析各变量的平稳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再次,给出其误差修正模型,最后分析变量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

(二)变量与数据采集

由于目前我国科技统计指标体系尚未能与国际接轨,在R&D统计数据中没有区分其经费来源,故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政府财政科技拨款额(X1)和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XA2)来反映政府对科技的投入情况;通过宏观经济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y)来反映经济增长。样本数据取1989-2007年的年度数据,共19个样本。见表1。

三、实证检验

(一)单位根检验

由于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原来的协整关系,并能使其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所以对实际GDP、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和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计为LOG(y)、LOG(X1)和LOG(X2),各变量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知,LOG(y)、LOG(X1)和LOG(X2)均是二阶单整,即均是I(2),满足协整分析的条件,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利用协整分析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

(二)协整检验

由于LOG(y)、LOG(X1)和LOG(X1)均是二阶单整,故可进一步对其进行协整检验。首先对LOG(Y)、LOG(X1)和LOG(X2)进行Johansen检验,结果见表3。

Johansen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变量LOG(Y)、LOG(X1)和LOG(X2)之间存在惟一的协整关系,且所对应的长期均衡方程为:LOG(Y)=22.806 74LOG(X1)+16.371 58LOG(X2)+u1

(10.8132)

(8.55242)

从上式可以看出:在样本期内,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和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分别是22.80674和16.37158,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明显高于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的影响。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的经济增长与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和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为进一步验证这种关系,我们又根据AIC和sc原则,选取滞后阶为3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4。

检验的结果表明,当滞后期长度为三年时,样本期内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和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均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GDP增长是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原因,而不是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的原因,说明GDP的增长也会激励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拨款的力度。

四、结 论

上述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和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即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加和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的增加都是国民经济(GDP)增长的原因。但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是不同的,从长期来看,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和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分别是22.80674和16.37158,说明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明显高于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的贡献和影响,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为实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需要进一步增强而不是逐渐减少。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政府 经济增长 投入 影响 研究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