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文化优势与文化强省战略

时间:2022-04-09 10:11:06 阅读:

内容摘要:摘要:本文针对我省先进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深入研究我省的文化优势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探索文化强省的

摘要:本文针对我省先进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深入研究我省的文化优势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探索文化强省的战略定位和实现途径,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文化建设理论。

关键词:文化优势;文化强省;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03-0048-04

一、湖北的三大文化优势

总体来看,我省的文化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资源优势:文化底蕴博大精深,文化资源多姿多彩,体现了湖北文化的丰富和独特

一是历史文化资源。诞生于湖北随州的炎帝是神农文化的创造者、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农业教民耕种。神农文化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早期文明完成了从渔猎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过渡。湖北是楚国历史文化的发祥地。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其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世所罕见的文明成果。湖北又是三国文化发生的重要区域。据统计,《三国演义》120回中有70回的故事发生在湖北。古隆中、赤壁、长坂坡、南漳水镜山庄、荆州江陵、当阳关陵等著名文化景区,都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是近现代革命文化资源。在辛亥革命首义之地武昌,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第一枪,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以辛亥革命为标志,形成了“敢为天下先”的追求变革的文化创新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武汉共产主义革命小组、“二七” 大罢工、武昌农讲所、“八七”会议、黄麻起义、鄂豫皖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八路军办事处、新四军五师司令部、中原突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一系列革命活动和革命遗址,构成了近现代湖北革命文化的主要内涵,席卷荆楚大地的红色革命风暴,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波澜壮阔的辉煌篇章,是极其宝贵的革命文化资源。

三是旅游文化资源。湖北因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形成了富于特色的风景名胜,许多景观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武当山和明显陵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湖北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7个,国家级4A风景区24处;国家级森林公元20个,国家级地质公园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楚城遗址5座,楚文化遗址73处,三国古战场遗址及陈迹140多处,等等,多方面地展示了湖北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四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湖北民间文化绚丽多姿、别具特色。清江巴土文化是湖北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宝库中的耀眼明珠。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其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构成了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自由达观而富于浪漫色彩,雅俗交融而富于生命活力。湖北民间文化如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说唱、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美术等风格多样,异彩纷呈;民间习俗如农耕习俗、节庆习俗、婚丧习俗、祭祀习俗、饮食习俗等俗中藏雅,多姿多彩。湖北民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充分展示了湖北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五是当代科技文化资源。湖北是科教大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数量众多,学科门类齐全。现有普通高等院校85所,各类科研和开发机构1200多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0多万人,两院院士51人。从排名看,湖北拥有国家重点学科57个,居全国第4位;建有国家实验室1个(全国共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居全国第3位);国家“863”项目产业化基地10个(居全国第4位);国家级火炬计划产业基地7个(居全国第4位);本专科教育居全国第3位,研究生教育居全国第4位。多项科教指标跨入全国前5名,展示了湖北科教文化的雄厚实力。

2. 区位优势:居天下之中,采众家之长,彰显了湖北文化特质的多样性和交融性

从地理方位来看,湖北地处“天下之中”。从历史上看,湖北境内交通线路纵横交错,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湖北成为南北东西经济文化交通的传输之地。伴随着人员、物资、信息的流动,中原、秦晋、燕赵、齐鲁、巴蜀、江淮、吴越、岭南、湖湘、云贵等地的文化传入湖北,在往返交错中,周边各省文化因素不断融入湖北文化系统,强化了湖北文化的多样性和交融性。如鄂西北地区“民兼秦晋之俗”;鄂西南山区“人好巴歌”;鄂东南一带“有三吴风”。

——————————

*本文系湖北省委宣传部重大委托项目“湖北的文化优势与文化强省战略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袁北星;课题组成员:刘玉堂、陈金清、黄长义。

明清时期,汉口崛起而成为商业重镇,商业文化也随之日益繁荣,而周边地域文化随着商贸发展而浸润湖北文化,强化了湖北文化的多样性和交融性。汉口因水道之便,而成为“九州之腹心,四方之孔道”的商贸重镇。清代学者刘献廷说:“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皆于此焉传输,虽欲不雄天下,不可得也。”汉口的繁兴,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客商人流,同时也吸纳了以客商为介体的各地文化习俗。这种“杂而多端”的文化习俗,强化了湖北文化交融与包容的特质。近代梁起超在评论湖北文化时说:湖北不独能代表长江文化,并能“容纳黄河文化,而传播于长江一带”,“一面自己生产文化,一面又为文化的媒介者,因其沟通南北,能令二元文化调和。在历史上看来,不能不说湖北所贡献及遗留的功劳是最大的”①。

湖北文化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兼收并蓄,融汇南北。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交融,凤文化与龙文化相互补充,充分体现了湖北文化交融八方、博采众长的泱泱气概。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传统文化特质,是我们建设文化强省的又一宝贵资源。

3. 人才优势:文化造就人才,人才促进发展,形成了人才建设与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

湖北地灵人杰,素有“惟楚有才”之说,历代名家辈出,群星璀璨。如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春秋霸主楚庄王、杰出诗人屈原、蜀国丞相诸葛亮、禅宗高僧道信、弘忍、茶圣陆羽、书画大师米芾、活字印刷发明家毕升、改革家张居正、医圣李时珍、戏曲大师谭鑫培、国学大师熊十力、戏剧家曹禺、地质学家李四光等。湖北的历代名家为促进中华文明的进步和推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人才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最重要的第一资源,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第一资源。我省是科教大省,也是人才资源大省,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拥有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良好环境。据有关部门在2005年对全国31个省市区人才竞争力排名中,湖北省位居第9。其中,在人才规模方面,我省具有较强优势,位居第5;在人才素质方面,排名11位;在人才教育投入方面居第5位;人才科技成果产出方面居第7位,其国内外中文期刊科技论文数居第5位,专利发明申请受权量的增加率居第7位。雄厚的人才实力为推动我省文化发展和实现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湖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存在的四大问题

1. 文化资源缺乏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湖北特色的精品名牌不多

一是创新意识不强,主要包括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新和科技创新。与其他省份相比,湖北的文化特色与文化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对现有的文化资源缺乏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使得文化资源的潜力难以转化为产业实力,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难以转化为现实价值,从而滞阻了我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到文化产业强省转变的步伐。从内容上看,有些文化产品的蕴涵缺乏深度创意,其载体和形式尚停留在传统制作上,没有创新的市场运作和商业包装;从科技层面来看,文化产业的科技水平低,对科学技术的运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能力较差,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知识含量较低。

二是文化产业链经营能力比较薄弱,产业附加值不高。我省的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从增长方式来看,是相对粗放的,缺乏高端产业的开发和提升,大多是依靠出卖粗加工的文化产品获取短期经济效益,缺乏长远的眼光和效益。因此,文化产业的附加值较低,尚未形成产业链生产和产品链经营的格局。比如,一部电视剧仅靠播出收入,没有产品链的延伸;一本书只靠销售收入,商业经销缺乏深度开发。产业链经营能力的薄弱,造成了所提供的文化产品比较粗放,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使得文化产品所创造的价值极为有限。

三是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和精品力作不多,产品优势不强。湖北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挖掘不深,宣传不够,这些让湖北人引以为骄傲的本地文化资源还没有充分转化为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而文化产品又缺乏精心创制,在省内外知名度还不高。有的文化产品片面高雅化,不符合“贴近群众、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要求,叫好不叫座;有的文化产品不注重地域特色,不注重彰显个性,尤其是缺乏代表荆楚精神的“文化名片”式的精品名牌。

2. 文化产业总量不大,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整体实力不强

一是发展不够充分,产业规模较小,整体实力不强。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先发优势,但发展速度不快,产业总量不高。2004年,我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为195.6亿元,占GDP的3.1%;2005年实现增加值215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的3.3%。从自身来看,增加值的增长率不高;从全国来看,处于中等水平,与第一方阵有较大差距。

二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对国民经济贡献水平偏低,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强。从文化产业的三个层次,即“核心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外围层”(网络、旅游、休闲娱乐、经纪代理、广告会展等)和“相关层”的有关统计数据来看,目前我省三个层次的结构不够合理。2003年,这三个层次的从业人员分别为10.19万人、13.04万人、22.12万人,实现增加值分别为26.43亿元、26.88亿元和114.30亿元。这些数据表明,“相关层”是目前我省文化产业的主要支撑,“核心层”与“外围层”发展乏力,而后者恰恰是在文化产业未来发展中最具潜力的部分。可见,我省文化产业的文化服务业和新兴文化产业规模还不大,其增加值也较小,有待于大力发展。

三是文化产业组织化、集体化程度低,存在小而全、低水平重复、高成本竞争的现象。由于我省文化产业投入有限,因此大多数文化企业处于实力较弱的低水平竞争状态,获利也低,悖离了资源有效配置的市场法则。而文化企业之间多头并举、条块分割的局面,也使得企业难以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在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大量进入文化领域的情况下,表现出市场开发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的状况。

3. 文化体制尚未理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缺乏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影响着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②。文化管理体制不顺、内部机制活力不够、市场动力不足等种种弊端,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旧有管理体制的束缚,导致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增值效果较差,大部分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受到体制和机制的约束,难以优化与整合,获得市场的合理化配置,形成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和上下分割,导致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低,文化资产运作水平和效率不高。一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改企步伐缓慢,缺乏市场营运能力。

二是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使社会和民间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原有的文化管理体制的包办文化职能,导致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管办不分,管理部门与文化单位的关系错综复杂,要么多头管理,要么管理缺失,要么管得过于具体和直接,有些文化管理部门未能正确理解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关系,仍按事业单位管理方式管理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这也造成了一些文化产业经营者仍然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产业竞争力较差。

三是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缺乏分类管理和指导。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界限模糊,国有文化产业单位内部的公益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没有完全剥离,造成文化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使部分政府文化资源和大量社会文化资源处于闲置和浪费状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机制不活,自身“造血”功能低下;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且地区间不平衡,基层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大部分国有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尚未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四是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开发,难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由于文化产品市场、文化资本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尚不健全,市场分割现象尚未消除,文化经营网络尚未建立,生产与销售脱节,文化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地存在。还有不少的地方文化市场监管不力,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较乱,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规范的市场秩序尚未建立。

4. 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从业人员数量偏少,而且整体素质不高。2004年,我省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为45.8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1.3%,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但与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仅总量偏少,而且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匮乏。以黄石市为例,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人员仅占13.8%;初中、高中人员占55.2%。文化管理部门从业人员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比例为49%。文化管理部门高层次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湖北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的提升。

二是我省文化产业人才并不罕有,但高层次拔尖人才十分缺乏。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要依靠高素质的拔尖人才。我省不仅缺乏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专门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而且缺乏适应信息时代文化产业高技术化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匮乏,既不利于提高我省文化产业的整体效率,也不利于提高我省文化产业的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文化强省的五大发展战略

1. 实施资源整合战略,盘活存量并拓展增量

荆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构成了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支撑点和产业体系。打好整合牌,着眼于盘活资源存量和拓展资源增量,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整合文化资源,提高资源的转化率和利用率。通过市场机制以保障文化产业的资源供给,在此基础上着力培育若干产业集团和特色文化产业③。培养壮大文艺演出业、广播电视业、新闻出版业、会议展览业等四大领域的骨干产业集团,促进“四轮驱动”;加快发展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以艺术品经营业为核心、以文化娱乐业为主导、以竞技表演业为重点、以文体培训业为纽带等五大特色产业,舞活“五条龙”;重点加快报业、期刊业、出版发行业、影视业、文娱演出业、文化旅游业、印刷复制业、文博业和动漫游戏业等九大优势文化产业的发展。

2. 实施品牌特色战略,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一是深入挖掘荆楚文化内涵,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转化。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是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要立足于自身特色,充分挖掘独具特色的荆楚文化,尽快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转化。要着眼于战略思考,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既传承历史、保护个性;又开放吸纳、推陈出新。要充分挖掘荆楚文化内涵,积极创新荆楚文化形式,着力打造荆楚文化品牌,不断推出富有荆楚特色、荆楚风格和荆楚气派的文化精品。同时,还要学习、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以开放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寻找到最适合自身资源类型和特点的开发利用途径。

二是要有效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不断推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精品力作,带动全省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市场的繁荣④。目前,我省正在全力推进“品牌兴鄂”战略,并出台实施“精品名牌扶持计划”。我省旅游业发展注重打好五张优胜牌,即三峡牌、世界遗产牌、三国文化牌、红色牌、生态牌,精心推出六条精品旅游线。新闻出版业着力推出和重点培育《楚天都市报》、《知音》、《今古传奇》等报刊知名品牌,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高竞争力。省文艺界则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龙头,精心打造成批推出精品力作,形成最具优势的文艺名品和精品项目。因此,我省文化产品生产既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又要体现湖北特色,就应以文化产品的个性化、特色化为制胜之道。

3. 实施体制创新战略,革除体制性障碍

一是加快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主要是制定产业政策、指导宏观运行,尽快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的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等职能,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相协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相符合,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

二是加快文化单位体制和机制创新。要区别性质、分类指导。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群艺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要进一步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竞争和管理机制。加强内部管理,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激发活力,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实行国有事业体制,在科学划分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的基础上,把经营部分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加快经营性文化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培育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国有和国家控投的文化企业。

4.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升级

一是要积极促进文化创新与科技进步的有机结合。就现代文化产业的特点而言,世界上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是文化与高新技术联姻的结晶,既可以成为高新技术成果的载体,又能依托高科技的力量扩张市场,成为沟通知识经济和大众文化消费的桥梁,并和其他产业整合成新的增长点。因此,我们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核心技术开发能力,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逐步使文化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文化创新要重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把推进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统一起来。创新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和自主创新的基础上。

二是文化创新要特别注意对世界文化资源的利用,通过文化创新,在世界文化产业研发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要在有利于保持和发挥民族文化优势的前提下,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经验、技术、资金、人才和项目,广泛运用高新技术,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速度和质量,增强文化产品的艺术效果。湖北高校、科研院所云集,具有接收、引进高新技术和科研成果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是我们推进文化创新,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的有利条件。为此,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促进有关高新技术、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快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加快对传统文化的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科技文化产业,进一步增强市场中竞争力。

三是建立文化产业的信息统计体系,为领导部门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与国际接轨,建立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并建立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统计网络,及时、准确、系统、全面地采集、分析和综合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达到掌握资料、展示动态、反映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支持决策的目标,为推动文化产品的多层次开发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服务。

5. 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要建立和健全文化人才培养、选拔、引进和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聚集大批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文化专业人才、文化创意人才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造就一批文化名人和文化大家,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进一步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以“四个一批”工程为龙头,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理论人才,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优秀出版人才,一批优秀文学艺术人才和熟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优秀人才;适应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加速引进和培养文化创意、动漫游戏、广告会展、文化经纪、文化传播和营销等专业人才及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注重借助文化产业项目吸引优秀文化专业人才的柔性流动,以文化产业吸收、积聚人才;创新人才机制,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培育人才市场,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合理流动的人才激励机制,实施优秀文化人才奖励制度,创造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建立健全文化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文化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注释:

① 郭莹:《试论湖北文化的交融性》,《光明日报》2005年12月6日。

② 赵凌云:《在文化巨轮的驱动下跨越——论以文化发展推进湖北发展》,《湖北日报》2004年7月22日。

③ 参见《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4—2010年)》的有关论述。

④ 仲言:《找准文化产业发展的关节点》,《人民日报》2006年5月18日。

(责任编辑陈孝兵)


相关热词搜索: 文化 湖北 强省 优势 战略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