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内涵建设第一关

时间:2022-07-10 17:35:03 阅读:

内容摘要:新一轮的新生军训工作相继落下帷幕,皮肤被晒得黝黑的学生们成了校园最抢眼的风景。他们虽未脱去年少的稚气

新一轮的新生军训工作相继落下帷幕,皮肤被晒得黝黑的学生们成了校园最抢眼的风景。他们虽未脱去年少的稚气,如今却多了几分小大人的成熟。不久前,他们对技能学习还没有概念,如今穿上工作服却架势十足……当新生入学后的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再回望之前那场看不见硝烟的招生大战,技工院校的校长们可谓个中滋味,甜苦自知。在技工院校招生难的大背景下,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发展目标的浙江省是如何解决技能人才的后续储备难题的呢?本期特别策划采访8所技工院校,探寻浙江省技工院校破解招生难的新思路、新经验。

浙江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量和质的要求,技工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这项行动计划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尽管生源总数逐年减少、高等院校连年扩招、社会观念根深蒂固,但是困难没有压倒浙江技校人,他们立足技工教育实际,结合企业发展所需,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以自身内涵建设为出发点,提升学校整体实力,打造技工教育品牌,从招生困境中强势突围。

萧山区技工学校

以质盘活实力取胜

“企业来技校托关系,家长去普高走后门。”企业用工需求与家长望子成龙之间的矛盾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不少偏远地区的农家子弟宁愿选择三流普高也不读一流技校的社会现实,技工学校招生之难可见一斑。

“2009级新生中,中考成绩达到300分的只有82人,2010年这一数据提高到181人,2011年井喷——311人的规模近乎为两年前的四倍。”缘何其他地区的技工学校尚在发愁生源不足之时,萧山区技工学校却能实现生源质量的大幅提升?许红平校长顾左右而言他,笑着卖起了关子。

政策壁垒,技校招生三面临虎

高校扩招,技工教育坐上冷板凳。高校合并、降分扩招,启幕于1999年的教育大变局,使得“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盛况成为历史,也使得普通高中成为更多人追逐的目标。不管能否胜任、是否喜欢,在升学的美好憧憬之下,学生的学习差异性被悄然掩蓋,而技工教育也开始面临招生难的窘境。

计划生育,使独苗不堪劳力。独生子女政策不但惯出了中国第一代“小皇帝”“小公主”,也使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急速膨胀,“输不起”的家长们将更多筹码压在学历教育上,技能教育被扔到一边。许校长无奈道:“希望子女能坐办公室,不愿意让孩子从事体力劳动,家长们巴不得中国瞬间完成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全面转型。”

认识偏差,使得家长心理陷入病态圈。“普通教育成本再高,社会从众心理还是偏向普通教育。选择技校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无奈之举,甚至有些学生即便从技校毕业,将来也不愿意去做工人。”在许校长看来,舆论导向过分偏向普通教育,对技工教育的主动报道少之又少,使家长对技工教育认识不足,学生的自身定位也模糊不清,这是导致技工学校招生难的最直接原因。

退而求稳,练好内功引凤来仪

把脉技工教育现状,深谙病症的许红平校长对症下药。“提高技工教育的内在吸引力才是破冰的关键,这首先需要提高的就是技工教育质量。”正如许校长在新年伊始对全校师生说的那样:“守好窝边金,修炼窝内功。”只有专注于技能教学,走技能强校之路,才能在招生颓势中实现逆市飘红。技工教育发展最重要的两大抓手不外乎师资队伍和校企融合,萧山区技工学校为此付出了许多努力。

“学其上者,得其中;学其中者,得其下。”由此可见,教师资质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以“专注”的标准要求教师,建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体系,萧山区技工学校不但注重现有教师资源的优质整合,还开始思考未来师资的培养方案。“如果能从初中毕业生中选拔一批有志于技工教育的优秀储备师资,将他们选送至较好的技师学院或高职院校学习,然后进入本科院校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毕业后到企业试工,感受生产氛围、了解产业动态,经过这样一段历练之后再回到教学岗位,这种技校、企业、高校三方联合培养出来的师资才是真正能够胜任技能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深度校企融合也是萧山区技工学校工作的重心所在。“要从校企合作真正走向校企融合,资源相互渗透、文化相互融合。”萧山区是浙江省的制造业大区,萧山区技工学校更是与区内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甚至将高技能班直接办到了企业里。按照理实一体化的技能教学要求,学校将实训室布置得无异于企业生产车间。新学期开学,两幢全新的实训大楼也将投入使用。

生源优势,高素质成就好口碑

校长亲自挂帅,走访萧山区各大初中,通过与初中校长的直接交谈,萧山区技工学校每年都能招收一批素质相对较高的学生。校长的亲力亲为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该学校的关注,而这几年学校校风学风、软硬件设施的改善,也使得学校的口碑越来越好。控制招生源头、提高招生门槛、把关生源素质,萧山区技工学校以“厚德、健行、精技、强能”为校训,尤其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引导,帮助行为习惯有偏差的学生逐步改正陋习。“因为生源质量提高,虽然这几年学校不断提高招生门槛,来报名的学生却不降反升。”亲自抓德育工作的许校长曾经向家长们做出这样的承诺:来萧山区技工学校学习,只有学好的学生,没有变坏的学生!

萧山区技工学校坚信:只有做精了才能做强;只有做强了才能做大。虽然技工教育的发展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发展的大趋势无人可挡。“招生应该会一年比一年好!”看到技工荒、用工难日益成为束缚企业继续发展的最大桎梏,许红平校长对技工教育的发展前景甚是乐观。

宁海县技工学校

让社会重新认识技工教育

摊在校长办公桌上的文件,除了新校区建设规划外,还有一份新生名单。刚忙完“保零运动”,甚至没能来得及总结一下德育管理经验,又投入到了紧张的新校区规划方案的研究工作中,假期中的宁海县技工学校依然忙碌。抢在新生报到之前,宁海县技工学校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谈及招生,宁波市中职学校免学费的政策让今年的招生工作多了些许的“与众不同”,9~10个班级的招生规模已经持续了好几年,生源稳定的背后是什么?宁海县技工学校校长黄仁发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整体布局,变生源竞争为优质合作

严格控制,普职比例稳定在1:1,宁海县对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统筹规划。各校专业布局调整的启动,拉开了职技校教育“十二五”规划的序幕,“职技校教育只有贴近地方经济发展,才能拥有市场和生命力。”考虑到奉化、象山、宁海三地只有宁海县拥有汽车维修4S店,宁海县技工学校立足大宁波、目指南三县,增设汽修专业。令人欣喜的是,原计划招收2个班级的汽修专业,实际招生却达到了3个班。

“宁海县现在已经有4S店8家,未来还将增加到22家,不少家长都看到了汽修行业的潜在市场,所以招生火爆一点也不奇怪。”在黄校长看来,技工学校的专业建设必须与时俱进,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相吻合,引领产业发展,助推社会进步。这得益于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宁海县已形成了以技工学校的汽修专业、一职高的建筑专业和二职高的旅游专业为核心的新兴专业群,职技校办学各有侧重,使得各校之间从生源竞争转向优质合作。“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就已经自动分流,这给我们的招生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黄校长如是说。

除了新专业的差异化设置外,传统优势专业的错位发展也是专业布局调整的议题。“模具产业是宁海县的支柱产业,各校都设有模具专业,但是各校的培养方向各有不同。”在模具加工与应用方面,宁海县技工学校已经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技能人才。


相关热词搜索: 把好 第一关 内涵 建设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