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放层间距大于110米上覆采空积水技术研究及应用

时间:2022-07-16 11:30:03 阅读:

内容摘要:【摘要】地测防治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上覆采空积水对采掘工作面安全

【摘 要】地测防治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上覆采空积水对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在工作面开采前,必须对工作面上部的积水进行探放,待工作面上部积水全部排出后,方可组织生产。由于上部采空积水赋存的状况多变,部分采空区范围不清、层间距离不一、积水量不清,给探放水工作带来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为此,矿对工作面上覆积水的探放总结出一套可行的方案,同时对特殊条件下上覆积水的探放进行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探放水;研究应用

1 矿井基本情况

1.1 矿井概况

青磁窑煤矿始建于1957年,现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井田面积10.8851km2。井田位于大同煤田的东北部,井田的东部为煤层露头线,东部煤层倾角大,中、西部基本为近水平煤层,总体为一个走向南北的单斜构造。东部为青磁窑逆断层构成本井田的东屏障,是煤层的露头线。区内构造较为简单,断层不多,断距不大(区内f1断层落差最大为12米,其它揭露的断层落差在2米左右);在历年的开采过程中共揭露6个陷落柱,已揭露的最大陷落柱的直径为75米。

1.2 煤层赋存情况

井田内共6层可采煤层,分别为2-2、3、7-1、11-1、12-2、14-2煤层,均为侏罗纪煤层。分为两个水平进行开采。一水平开采2#、3#、7#层;二水平开采11-1、12-2、14-2煤层。2#、3#煤层已开采结束,现开采7#、11#煤层。

1.3 矿井开拓开采方式

开拓方式:立井—斜井混合开拓方式。共有6个通向地面的井筒,分别为主井(箕斗井)、副井(罐笼井)、东山回风井、竹林寺回风井、材料斜井和旧主斜井。

开采方式:按水平进行集中开采,各煤层中部南北向布置集中大巷,集中大巷的东、西两侧分盘区进行开采。

采煤方法:刀柱式采煤和走向长壁采煤法。

1.4 主排水系统

井下有三个中央水仓和一个辅助水仓,现行的排水系统有四趟直径为6寸的水管及一趟直径为4寸水管将矿井水直接排至地面。矿井正常的排水能力为250m3/小时,最大排水能力为400m3/小时,而矿井最大涌水量平均为98m3/小时,矿井综合排水能力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2 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位于大同煤田北部的东南边缘,地表覆盖薄,属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黄土覆盖率低,植被稀少,降水少且强度集中,不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区内无常年地表水体,地表泄水条件良好;井田内煤层属于深部开采煤层;含水层单位涌水量<0.1L/s.m,采掘工程不受水害影响;年平均最大涌水量66-105m3/h。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型。

目前矿井采空积水量可观,预计达93万M3,是矿井的主要水害,包括井田内小窑采空积水和本矿原来的采空积水。在进行采掘活动时,必须对上述采空积水采取有效探放,排除水患,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3 防治水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探放水管理制度

一是设立专门的地测防治水机构;二是成立了专业的探放水队;三是井下配备专用探水钻机17台,物探仪一台。探放水装备数量足,性能优,满足了矿井探放水工作需要。

3.2 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放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根据矿井地质构造情况,综合分析,在掘进期间,主要针对同层采空积水开展探放水工作;在回采工作面形成后,主要针对上覆采空积水进行探放。待探放水工作结束,解除水害威胁后,方可进行回采工作。

上覆采空积水的防治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层间距<70米时,能有效利用现井下钻机,从待采工作面两顺槽向上施工放水孔,进行探水和放水作业;层间距>70米时,必须雇佣专业队伍利用地面钻机从地面施工钻孔,先穿过上部采空积水区,下设套管,再继续向下钻进,至待采工作面的两顺槽巷或大切眼,即通过地面钻孔将上部采空积水放到待采工作面巷道,再由井下排水设备将水排出地面。

4 特殊地段探放水技术研究

青磁窑煤矿7#-11#层间距70米,3#-11#层间距为110米,因7#层部分区域为煤层冲刷带未开采,需从11#煤层施工钻孔探放3#层小窑采空积水。这样一来,3#-11#层间距>100米,利用矿现有的ZYJ-1000/135钻机来施工放水孔,已是不可能的事,必须雇佣专业地面钻机来实施探放水工作。

地面钻探方案设计如下:

11#层406盘区8604工作面参数:长×宽×高=1400m×170m×2.5m;上覆7#层为实体煤(煤层不可采),上覆3#层为原两个小煤窑(现已关闭)的破坏区,小窑的开采方式为仓房式,采掘资料缺失,积水范围不清。针对上述情况,根据11#层底板等高线资料,初步在地面设计钻孔8个,每孔深400米;钻孔施工总费用240万元;钻孔施工期为3个月(不包括放水时间);

存在问题:该工作面对应地表为山地,沟谷纵横,钻孔定位困难,测量工程量大;对应地面无路,大型钻探设备受地形影响,搬运困难,还需增加修路费用;地面钻机在施工过程中,还需供水,附近无水源,供水只能通过汽车拉运,费用也不少;3#层为原两个小煤窑(现已关闭)的破坏区,小窑的开采方式为仓房式,采掘资料缺失,积水范围不清,施工的钻孔有可能进入3#层煤柱,导致钻孔报废,还需重新选位开钻,钻孔成功的几率最大为50%,增加了钻探工程量,费用将成倍增加,工期延长,将严重影响矿井的采掘接替。

综上所述,探放11#层406盘区8604工作面上覆3#层采空积水困难多,利用施工地面钻孔的方案,无法及时达到预期的目的。

为此,矿尝试用井下ZYJ-1000/135钻机进行极限作业,在该工作面顺槽口向上部3#层施工放水孔,钻孔仰角设计为70度,按100米层间距计算,打到3#层需钻进107米。钻杆每米重25kg,则钻机要克服2.7吨重钻杆的重量,钻探难度大,尤其快到末端时,加装钻杆危险大,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在严格安全技术措施情况下,向极限冲刺。当钻进至90米时出现了钻机上水不足、油管崩裂、油缸迸裂、钻杆滑落、马达声音异常、钻机启动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矿组织技术人员在井下现场进行技术攻关,同时在厂家的配合下成功解决了探放层间距大于110米上覆采空积水的难题。

4.1 改进封孔措施

层间距大于100米的水压大于1MPa,必须有可靠的封孔措施。

①加长封孔器,采用2.5米长胶囊式封孔装置。

②封孔器采用锚杆固定和单体支柱支撑两种方法。

③在阀门前设置引流弯头,可随时将高压积水引流至应急排水系统。

④设置防冲板,防止高压积水伤及工作人员。

4.2 确定最佳钻孔参数

通过对煤层间岩层结构、钻杆重量、钻杆和钻孔壁之间的摩擦力等因素的综合计算分析,确定钻孔仰角在50-65度之间为最佳仰角;预测积水位置,根据层间对照图确定钻孔方位角,提高探放效率。

4.3 改进钻机支撑系统

原回转钻机支撑系统为单液压立柱,受钻杆推进力矩作用,钻具稳定性小,钻杆摆动大。改进为双液压立柱支撑系统可使钻具受力均衡,稳定性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4.4 改进钻具推进系统

钻具推进系统由托架、滑道、拖板、液压油缸、液压摆线马达、钻机泵及其回转装置等组成,将钻机泵改用63/10型,流量可达到90L/min,马达改用490型,油缸缸径为100mm,推进力为原来的1.5倍,额定转矩为1300-1400N.M,改进后可大大提高了破岩速度,增加钻程。

4.5 改进钻杆挾持装置

原钻机在加装钻杆或退杆时,上部钻杆由人工用特制扳手固定,结构虽然简单,但钻杆多的时候,钻杆自重大,容易出现钻杆固定不牢,发生滑落,作业人员安全受到很大威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又靠近钻机,若发生钻机油管崩裂,油管在空中飞舞,作业人员易受到伤害。为此,和厂家协商,钻机加装了液压挾持钻杆装置,这样一来,提高了钻机加装钻杆或退杆的可靠性,作业人员可远离钻机进行操控,提高钻探作业过程的安全。

5 钻机改进后,探放水实施情况

经过一个多月的探索研究,改进钻机2台,改进后的钻机在一个月时间内,成功地在井下11#层406盘区8604工作面巷道向上施工了11个放水孔,钻孔深度在110-130米之间,其中3个孔有水,3个孔进入3#层煤柱报废,5个孔和3#层采空打通无水。截止目前3个孔累计排放上部3#层小窑采空积水248000立方米,彻底解放了11#层406盘区8604工作面上覆积水压煤储量90余万吨,保证了矿井的正常接替。

6 经济效益分析

改进后的探放技术,适用于多种钻探需要,工艺适用性强,可用于井下钻进地质勘探孔、放顶孔、抽放瓦斯孔、注水孔、放水孔、电缆孔及其他工程用孔。钻孔位置精确,精度高。

通过改进后的探放技术的应用,成功实现了层间距110米以上上覆采空积水的探放水作业,不仅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而且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以青磁窑煤矿11#层406盘区为例,通过改进后的探放技术的应用,探放水队向3#层小窑破坏区成功施工钻孔21个(包括8602工作面),效果好,成本低。如聘请外委单位从地面施工21个孔,每一个孔400米深,单钻探费用将达到630万元,不包括配套设施费用,并且施工工期长,准确率低,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而且为青磁窑煤矿的安全生产赢取了宝贵时间。

【参考文献】

[1]煤矿防治水规定[S].

[责任编辑:汤静]


相关热词搜索: 间距 积水 技术研究 大于 探放层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