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经济新常态,“四个全面”研究

时间:2022-07-19 18:35:03 阅读:

内容摘要:编者按:生态文明、经济新常态、“四个全面”,是当前学术界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迫切需要我

编者按:生态文明、经济新常态、“四个全面”,是当前学术界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辩证思考和系统研究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党和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引导经济绿色发展新常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布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黄娟教授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上做了题为《生态文明 经济新常态 “四个全面”》的学术报告研究,论述了三者的内在联系。本刊记者有幸参加会议,并将黄娟教授的这篇文章以访谈的形式发表,以飨读者。

记者:黄教授,建设生态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是我们党和我国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最近中共中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1}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经济新常态、“四个全面”新思想。这就需要学术界系统思考生态文明、经济新常态、“四个全面”的关系,目前将三者联系起来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尚未见到。我们今天采访您,是请您谈谈生态文明、经济新常态、“四个全面”的内在联系。您先谈谈怎样理解和认识生态文明建设。

黄娟: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从狭义即从五大建设角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指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从人类文明高度认识生态文明,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最近又提出“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因此,我们不能单纯从狭义或广义来认识和建设生态文明,而应该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入手,从生态文明新时代高度着眼,通过建设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建设“三型社会”。目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形势严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修复生态就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良好型社会。首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当前,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量很大,如果不加节制任由其粗放消耗,用不了多少年这些资源就会缺乏,就会成为我们发展的累赘和包袱。原油可以进口,世界石油资源用光后还有替代能源顶上,但水没有了,到哪儿去进口?{2}基于我国资源紧张局势,加上其粗放利用破坏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资源使用这个源头抓起,“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3}当前重点提高能源、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能型、节水型、节地型社会。其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当前,水、空气、土壤污染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引起人民群众对这些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环境群体性事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再次,建设生态良好型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荒漠化是“地球之癌症”。目前,我国生态恶化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从整体看,我国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生态足迹总量在全球各国中最大,生态差距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最大差距。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我们要把义务植树深入持久开展下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4}生态空间是生态恢复的重要空间,必须科学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保护好越来越少的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资源、环境、生态之间,以及各自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我们必须系统思考和全面建设“三型社会”。

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建设“三生”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修复生态,更要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和全过程,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绿色化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走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5}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要以自然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生态生产生活共赢为途径,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生态美丽、生产美化、生活美好的生态文明社会。一要建设生态美丽的社会。资源、环境、生态是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三大自然要素,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原材料和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因此,生态良好、生态美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与根本基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修复生态即建设绿色生态,目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良好型社会。二要建设生产美化的社会。这里的生产仅指物质财富生产。生产美化就是生产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就是将生态文明融入生产发展中,实施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实现资源环境生态消耗最少化。生产美化必须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创新绿色科技、倡导绿色消费,促使生产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良性循环。三要建设生活美好的社会。生活主要涉及衣、食、住、用、行,应该包括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建设生活美好社会,就要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居住、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追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平衡,加强社会建设确保人际和谐。只有建设绿色生态、发展绿色生产、养成绿色生活,探索生态、生产、生活和谐发展道路,构建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生态文明社会,我们才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结合经济新常态和“四个全面”。经济新常态主要包括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粗放转向集约、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动力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消费、投资、出口、产业组织、生产要素、市场竞争、资源环境、经济风险、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九个方面,全面概括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变化,要求把握、适应、引导经济新常态。{6}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7}这一讲话不仅首次完整提出“四个全面”,而且将“四个全面”与经济新常态、现代化建设联系了起来。其中,把握适应经济新常态是战略途径,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战略布局,推动现代化迈上新台阶是战略目标。适应经济新常态就要更加关注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这些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推动现代化建设新发展,即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现代化新格局,这些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经济新常态、“四个全面”关系紧密,正确把握和系统认识三者关系可以提供重要理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既是我们把握适应引导经济新常态的主线,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将生态文明理念原则融入经济新常态,引领经济进入绿色发展新常态;也是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成生态小康实现美丽中国梦是战略目标,深化生态改革、完善生态法治、强化生态党建是动力、保障和支撑。从生态文明出发辩证思考和系统认识三者关系,可以为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科学的顶层设计。


相关热词搜索: 常态 生态 研究 经济 文明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