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住宅平面优化策略

时间:2022-07-20 18:15:02 阅读:

内容摘要:摘要:近年来,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新农村住宅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农村住宅的建设数量也在急剧

摘要:近年来,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新农村住宅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农村住宅的建设数量也在急剧增长。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区域有着其特有的人文地理特点,因此不同区域的农村住宅也有着其固有的特性。文章以北方地区的农村住宅为例,重点就农村住宅的平面优化方面展开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住宅;平面优化;策略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住宅也在不断地增加和替换,并且数量极其可观。据资料统计,预计到2017年我国农村新住宅总面积将达到60亿平方米,而新农村住宅建设已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长期发展目标。我们看到,要真正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仅需要提高人均居住面积,更要结合农村地理位置,合理布局住宅形式,划分住宅功能,在节能和环保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居民居住生活品质的提升。

一、新农村住宅设计原则

1.适用性

农村住宅相比较于城市住宅而言,其功能要求相对更多。诸如农村家庭人口众多,通常需要更多的房间才能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同时相关的农业器具等需要地方予以存放,收货的农产品、粮食等也需要进行存放。部分农村家庭甚至还有小作坊等等。这些客观要求的存在,使得新农村住宅的设计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进行新农村住宅设计时,需要满足适用性的特点,同时还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经济性

在农村,住宅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生活的场所,同时还兼有一定的生产功能。因此以更加实惠的价格提供住房给农民,同时还能够提供其生产和存储所需要空间成为了新农村住宅建设的首要原则。对于农村住宅来说,我们更关注的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实现节约材料,节约用地和节约能源的原则。

3.美观性

我国的传统民居,不管是从平面布局、结构构造还是外在在心艺术特色来看,都凝聚着我国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体现着风格各异的文化内涵。然而伴随着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的发展,使得我国农村居民的居住形态极为的复杂。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夹杂,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差,可以说,在某些地区,脏、乱、差成为了农村的形容词。因此如何对农村现有面貌进行改善,同时对风格各异的文化特征进行一定的保护,确保农村住宅美观性的基础上,还不失个性成为了新农村住宅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二、农村住宅特点

新农村住宅是以农村家庭为单位,聚居住生活和生产活动于一体,并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实用性住宅。农村住宅除了具有居住功能以外,还兼有一定的生产功能,它需要在住宅空间以外保留一部分生产空间。对于新农村住宅的设计,绝不能照搬城市的别墅和多层住宅,而是应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体现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反映农民家庭生产的实际需求。在新农村住宅设计中,必须考虑庭院和生产用房。庭院是农村住宅的典型空间,其功能包括种植蔬菜瓜果、饲养家禽家畜、手工生产、农机具存放、晾晒农产品等,同时,庭院还担当着联系各房间的交通功能。生产用房用于家庭生产、农具存放或粮食存放等,是家庭生产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浙江地区农村住宅平面优化策略应用

我国地大物博,南北区域文化、气候条件、人文特色等都相对迥异。不同区域的农村住宅有着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浙江省是一个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70.4%的省份,大约有6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山区,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山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条件有了更高的要求。以下以浙江省山区住宅平面优化设计为例,仅供参考。

1.地形与建筑物影响要素的关系

山地建筑的绝对控制性要素是地形,地形要素主要包括:坡度、方位、面积、水平分割度、垂直分割度、平均坡度和形状。而一般建筑设计要素包括:建筑和构筑物的空间布局、交通组织、建筑功能以及建筑形态。其中,坡度、方位、面积直接影响到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空间布局;坡度、水平分隔、垂直分隔、形状又影响到建筑内外的交通组织;而山地的各个影响因子则对建筑的功能和造型都产生直接影响。例如通风条件。在山地,气流运动受地形的影响很大,山地建筑设计时,应了解风向风速的一些基本变化规律。对于单体建筑,当风向与等高线垂直或接近垂直时,则房屋与等高线平行或斜交布置通风较好;当风向与等高线斜交时,则房屋宜与等高线斜交布置,使主导风向与纵轴夹角大于60°,以利于组织穿堂风;当风向与等高线平行或接近平行时,则房屋宜垂直等高线布置,或采用锯齿形平面或点状平面,以争取穿堂风。再比如,山区内湿度较大,特别是春、夏两季,多雨、潮湿、闷热,建筑底层的防潮要求较高。在低山丘陵住居建筑中,由于地下水位不高,只要适当避开洼地、山沟等易集水区域,可以利用开挖坡地,设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防潮。在不增加建筑体量的同时,可争取到更多的可利用空间,满足一些辅助功能(如车库)。

2.平面形态的节能优化设计

农宅建筑的形态与节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节能型农宅的建筑形态不仅要求体型系数即维护结构的总面积小而且需要冬季辐射得热多,另外还需要对避寒风有利。浙江地区处于冬冷夏热地区,因此具体选择节能体型受多种因素制约,包括当地冬季气温和日辐射照度、建筑朝向、各墙面围护结构的保温状况和局部风环境状态等,需要具体权衡、优化组合各种因素才能决定。最佳节能体型是以各面外围护结构传热特性的比例关系为准的,只有当建筑各面有效传热系数相等时为最佳,即正方体体型为最佳。但是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正方体型农宅可实现性不强,因此可做相应调整,平均有效传热系数大的一面,其面积相应较小,而平均传热系数较小一面,其面积可相应调大。另外,减少建筑面宽、加大建筑进深将有利于减少热耗。增加建筑物层数,加大建筑体量,可降低耗热指标。建筑的平面形状也直接影响建筑节能的效果。不同的建筑平面形状,其建筑热损耗值也不同。在节能规划中,对住宅形式的选择不宜大规模采用单元式住宅错位拼接、不宜采用点式住宅及点式住宅拼接,避免形成较长的外墙临空长度,不利于节能。

3.主要空间布置与尺度控制

对于农村住宅空间尺度太大以及布置不合理的问题,同时结合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家具的尺寸状况,我们可以借助“行为单元”来确定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中所需要使用的最小、最为适中以及舒适的尺度。最小尺度主要用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最低尺度,而适中尺度则主要考虑的是居民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同时结合加剧布置的紧凑且又较为好用的尺度,舒适尺度则指的是能够满足多种功能的宽松尺度。卧室、客厅作为室内最为主要的空间,在进行平面布置时需要重点把关,依据家庭经济条件、家庭人口适宜选择合适的尺度。餐厅可单独布置,或与客厅、厨房综合布置,而考虑到农村居民炕桌上就餐的习惯,可参考餐厅的最小尺度对卧室与火炕进行设计。

综上所述,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新农村住宅的数量也迅速增长。通过对农村住宅平面布局的优化,能够切实改善住宅的居住环境、完善住宅的使用功能、降低能源的消耗、节约居住用地,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当然了,住宅作为居民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场所,不仅仅需要对其平面进行优化布局,还应该对其相关的室内物理环境、建筑设备、建筑构造和庭院等优化设计,从而更好的对农村住宅进行完善,最终为居民营造一个高品质和温馨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沈燕.杨凌地区农村住宅建筑能耗与节能布局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王淼,沟口正人,赖文波.中国北方农村住宅空间构造的特征和形成要因的研究——功能与平面布局视点的考察[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05:63-70

[3]张秋实,徐晓颖.北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平面布局节能设计研究[J].民营科技,2013,03:285


相关热词搜索: 住宅 平面 优化 策略 农村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