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尚书第访古

时间:2022-07-22 08:50:02 阅读:

内容摘要:打开文本图片集泰宁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是闽西北一个不起眼的山区小县,但历史悠久,西汉时为闽越王无诸校猎

读书讲学。因此这里一度文声鹊起,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宋哲宗将曲阜孔子阙里府号“泰宁”赐作县名。

坐落于城内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第、世德堂,是江南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明代民居古建筑群落。这里古街、古巷、古民居、古井、古牌坊比比皆是,古风悠远,书卷气十足。然而由于大山环绕,交通闭塞,导致经济贫困落后,人口4万余人。有这么一首民谣为证,“小小泰宁县,三家豆腐店,城内磨石腐,城外听得见”。近几十年来,由于没有很好地重视古迹的保护,一大批非常精美的古建筑,如孔庙、三贤祠、城隍庙、文昌塔、古城墙等都被拆除了,现在仅剩下一些民居和保存较完好的尚书第、世德堂等古建筑群。

此外,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方珍贵地方戏种之一的梅林戏,鼓乐铿锵、舞姿豪放的傩舞,上下腾挪、游移变幻的桥灯等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流传深远。

尚书第俗称“五福堂”,在泰宁县城内胜利二街福堂巷,为明朝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的府第。建筑布局严谨合理,是福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府第石雕、砖雕精致,富有地方特色,规模宏伟,是研究福建古代民居的珍贵实物资料。庭院前的甬道分南北二门进出,北端进门设仪仗厅、接客厅。甬道设五重门楼,全宅门额都嵌有石匾,从南端起分别题刻着“尚书第”、“柱国少保”、“四世一品”、“礼门”、“义路”、“曳履星辰”、“依光日月”、“都谏”等字样,匾额的枋檩柱头雕刻着各种精巧图案。在门斗的石阶列一对抱鼓石,鼓座雕着双狮戏球、云龙、花卉。门墩墙基刻有荷墀托、莲裙座、竹节衬柱等精美图案。主宅5幢,辅房8栋,分5道门沿甬道一字排列,除厅堂、天井、回廊外,有房120多间,全为砖石木结构。主宅每幢均为三进,中厅堂用减柱扛梁造法,木柱粗大,柱头挑出二抄斗拱撑托枋梁,础石八角形,雕刻着麒麟、锦象、莲瓣等图案,柱础间还垫着雕刻的扁鼓石。甬道、庭院、走廊、天井全用花岗岩石板铺设,厅堂是方砖地,天井有雕刻的石柱、花架和石水缸。尚书第所在的胜利二街是城里唯一留存的古街,保存着大片明代住宅建筑群。这里居民日常饮水,也使用明代的水井,水井井圈上刻着“隆庆”、“万历”等年号字样。尚书第里设有蜡像馆、民俗馆。

大厅地面以方砖铺砌而成,呈菱形。厅堂条格状的窗户特别引人注目,类似百叶窗的这种老式窗户夏天通风透气,冬天糊上白纸防风又采光,既暖和也明亮。每个房间地板下还有个阴井,开启活动板门就可倾倒污水,古代工匠的建筑设计还真叫绝。昔日的厅首、额枋、廷柱处,都悬挂着名人撰书的匾额和匾联,使整座古居更显得庄重高雅。

当年李春烨就居住在这幢房子里,现在为泰宁县文物陈列馆。这幢门楼,它保存得非常完整。为什么文革时期“破四旧”没有被破坏掉呢?这还得感谢当时住在这里的一位李氏老太太,当她知道红卫兵要来砸这幢门楼时,情急之下,连夜发动李氏族人用黄泥把门楼上的“四世一品”、“镂空花”、“财神爷”、“如意神”等全部糊掉,然后涂上雪白的石灰,写上“毛主席万岁”。当红卫兵要来砸时,一看傻眼了,谁也不敢动,这幢门楼就这样被完好无缺地保留了下来。“四世一品”,这是明朝天启皇帝赐封李春烨家族四代享受一品的待遇。而且它是往上封,(李春烨自己及夫人、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而真正享受到一品待遇的是他的母亲和李春烨夫妇。

尚书第的主人李春烨,六岁读书,十六岁考上秀才,三十六岁中了举人,接着三次进京应试三次名落孙山,直到四十六岁时才中了进士。寒窗苦读四十载后,李春烨进入朝廷。为官十一年,晋升了十四级,可谓是大器晚成,青云直上,仕途腾达。李春烨以自己的实干、能干,敢于进谏得到了皇帝赏识,屡获封赏重赐。

五十七岁时,李春烨急流勇退,趁其母九十寿辰时辞官回乡。天启皇帝一再挽留,李答:“我原一介书生,十一年晋升到如此地位,所受皇恩已很优厚。只是我尽儿子义务的愿望尚未实现,怎忍心忘怀当年荧荧孤灯、母子形影相伴时的情景?”隐退后的李春烨回到泰宁亲奉老母,在尚书第的深宅大院中度过人生的最后十年。

“清朝师柱”这块匾,是当时福建布政使司莫俨皋为李春烨所立。清朝往往被人误认为是“唐、宋、元、明、清”的清朝,其实它是指清正廉明的意思。“师”指的是李春烨加封为太子太师,柱就是把其誉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中流砥柱的意思。

院的门楼,全用条石构筑,墙面匾额、柱梁和须弥座均精雕人物、飞鸟、卷草、团花等图纹,并用重叠斗栱构成。屋面灰瓦,檐口悬吊陶质落水漕。高挑的屋脊,用灰瓦或薄石板砌压。厅堂、走廊地面铺墁方砖。尚有开敞式仪仗厅,系迎宾礼仪之所。尚书第四周及各院之间筑有高大的风火墙,各厅堂均有廊门相通,布局严谨。

在文物陈列室里,一扇十二折的红木屏风,这是李春烨给女儿的嫁妆。屏风上方透雕蝙蝠、寿字图案,中部雕刻八仙下凡的民间故事,下方透雕如意、刺虎纹花格,雕刻工艺异常精美。在名人书画、石碑艺术展馆,我们还见到了朱熹在黑砚台上留下的春夏秋冬四季诗,这些诗词是他晚年被打成伪学派后,隐居在泰宁城南时所写的。


相关热词搜索: 泰宁 访古 尚书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