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电站库区发展渔业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07-23 11:05:02 阅读:

内容摘要:摘要总结稻田养鱼、池塘养殖、休闲渔业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云南省电站库区发展渔业的可行性,指出在当地发展

摘要总结稻田养鱼、池塘养殖、休闲渔业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云南省电站库区发展渔业的可行性,指出在当地发展渔业的环境影响,并提出控制措施,以提高区域渔业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电站库区;发展渔业;可行性;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F3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308-02

水是鱼、虾等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水体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生存,水生动物生长过程与水体环境密切联系。渔业与水环境的关系是双向的,二者互相影响。渔业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和治理者[1-4]。夸大渔业养殖生产对环境污染的作用是错误的,回避渔业养殖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科学的[5]。渔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是因渔业生产导致的环境变化,另一方面是水环境变化对渔业的影响,不同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对环境的影响亦不同。

1稻田养鱼的环境影响

稻田养鱼是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水产品,使稻田内的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昆虫以及其他物质和能源更加充分地被养殖的水生生物所利用,并通过所养殖的水生动物的生命活动,达到为稻田除草、除虫、松土和增肥的目的,由此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增强稻田的产出能力,进而提高稻田生产综合效益的生产技术。稻田养鱼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在稻田水域空间的有机结合,是种养结合、稻鱼共生互补的农田渔业生态系统,是典型的生态渔业。稻田养鱼能改善生态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稻田养鱼能充分利用物质能量

稻田内的杂草、昆虫、害虫等都是对水稻有害的生物资源,而这些资源对于鱼类来说,大多是良好的天然饵料。开展稻田水产养殖可对稻田进行立体利用,实现稻鱼共生。稻鱼共生的稻田养鱼方式不仅可产出稻田主产品——水稻,而且还可以生产出人们生活需要的优质高蛋白水产品,既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又充分利用了稻田中的各种物质能量,实现了变废为宝[6]。

1.2稻田养鱼能改善水稻生长环境

稻田除草问题一直没有理想的解决办法,始终困扰稻农,因而也制约水稻的良性生长。长期以来,主要靠人工拔除及施用化学除草剂,需耗费大量的劳力成本和财力成本,采用化学除草方法还会造成土壤板结,并会污染谷粒和环境。实践证明,稻田养殖水产品可以较彻底地消灭稻田中的杂草、浮游生物和落水害虫,变害为利,具有人工除草无法相比的优势,更有化学除草剂不能比拟的无公害化优势,既节省费用,又改善了水稻生长环境。

1.3稻田养鱼能减弱农村面源污染

农村面源污染主要表现为农村畜禽粪便污染和农作物残留物污染。畜禽粪便及农作物残留物大部分通过人为施肥入田或秸秆回田,少部分可经雨水冲刷后汇入农用沟渠入田。入田后的畜禽粪便及农作物残留物一部分作为有机肥供水稻生长所需,另一部分转化为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供稻鱼摄食,稻鱼排出的粪便和其他排泄物又作为水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被水稻吸收[7-8]。如此反复对农村面源污染物的循环利用,养鱼稻田对农村面源污染物起到了很好的拦截作用,形成一张过滤农村面源污染物的“滤网”,经养鱼稻田过滤后排出的田水,其污染物质含量明显减少。稻田养鱼既起到了减弱农村面源污染的作用,又降低了农村面源污染物对下游的污染程度。

2池塘养殖的环境影响

池塘养殖水体污染源主要是残饵、鱼虾的代谢物及消毒防病的化学药物,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物质和水生动物毒性物质,污染主要表现为耗氧量增大,从而引起水体环境缺氧以及水生毒性物质的形态转化等造成水体环境质量下降。但是大多数池塘养殖为静水养殖,用水量水大,污水排放量一般较小,对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可以控制的。池塘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下列措施来降低。

2.1合理配养可充分利用池塘水体中饵料生物

合理搭配在生态位上不相竞争的鱼种投放,实行多品种混养,发挥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利用食物链原理,有效提高天然饵料利用率,增强养殖池塘水体活性。在投放吃食性鱼类的同时,加大鲢、鳙等滤食性鱼类的投放量,消耗池塘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浮游生物,减轻池塘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9]。

2.2科学投饵可减轻对养殖池塘水体污染

针对不同鱼类的摄食习性,制订科学的投饵方案,大力研究和应用先进的饵料投喂技术,合理控制投喂时间和饵料投喂量,减少残剩饵料流失,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在保障鱼类生长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饵料浪费,减轻对养殖池塘水体的污染。

2.3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可提高池塘自净能力

通过采用向池塘生态系统补充微量营养、促生剂、解毒剂或投放有益微生物等生物、生态措施,人为干预池塘生态系统,降低池塘底泥有机物含量,使泥水界面形成好氧微生物相,强化底泥对有机污染物分解能力,提高藻类多样性指数,稳定藻相,吸收藻类生长所需的N、P等营养元素和 Ca、Mg、Fe、Mo、有机酸等微量营养元素,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增加水体溶氧,修复受损的池塘生态系统,改善水质和提高池塘自净能力。

3休闲渔业的环境影响

休闲渔业是指人们劳逸结合的渔业活动方式,即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自然环境以及渔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人们对渔村与渔业的了解,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1]。休闲渔业集观赏、垂钓(捕捞)、住宿、餐饮、娱乐、度假、疗养、科普教育为一体,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渔业发展方式。休闲渔业的投饵较少,操作方式基本为向池塘投放成品鱼供游人垂钓和消费,或纯天然养殖供游人观赏和进行科普教育。基于以上特点,休闲渔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较轻,属比较理想的新的渔业经济增长点[2-4]。

4电站库区发展渔业的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

电站库区是云南省渔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当地渔业按养殖的方式可分为网箱养殖、围拦养殖、增殖放流等。其中,电站库区最主要的渔业方式是网箱养鱼,根据是否投饲可分为投饵网箱养殖和不投饵网箱养殖。

4.1增殖放流和不投饵网箱养殖对库区水质有改善作用

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随地表径流进入水库水域的悬浮、胶体、溶解、沉淀有机物被鱼类和其他动物摄食,或被细菌分解为氮、磷等无机物,其中氮、磷和其他无机盐被藻类和水生植物陆续吸收,鱼类则在摄食各种动植物时,将氮、磷等营养盐富集到鱼体。当鱼类被捕捞出水时,就减少了水域中的氮、磷等含量[10]。鱼类一般含氮2.5%-3.5%、磷0.3%-0.9%。每从水中捕捞1 kg鱼体,就可从水中去除25-35 g氮和3-9 g磷,表明鱼类是水质净化的主导因素。增殖放流土著鱼类有利于库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开展人工放流滤食性鱼类和发展不投饵网箱可以减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4.2投饵网箱养殖对库区水质影响是可控的

投饵网箱对库区环境的影响:投饵网箱中未被鱼摄食的残剩饲料和鱼体排出的粪便及其他排泄物输入水体(主要是氮和磷),库区中水体中的沉积硫化物不断增加,有机物含量升高,加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透明度降低;鱼体呼吸及残饵、粪便及其他排泄物中有机物质分解耗氧导致库区水体中的溶解氧下降;在网箱养殖过程中施用各种消毒剂、抗生素、疫苗等化学药剂排入水体造成残留药物积蓄等。


相关热词搜索: 云南省 库区 渔业 电站 可行性分析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