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时间:2022-07-24 08:50:01 阅读:

内容摘要:摘要: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汽车再制造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从幕后走到前台。由于目前公众对汽车再制造产

摘要: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汽车再制造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从幕后走到前台。由于目前公众对汽车再制造产业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很多人认为汽车再制造产业就是汽车的以旧翻新产业,控制不好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汽车再制造的理解与支持还不够。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总结国外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的一经验做法,加强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汽车再制造;发展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标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1)02-0068-04

汽车再制造产业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显著、环保作用突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发展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是实践循环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同时,汽车再制造产业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各种新技术作为支持,更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我国汽车再制造还处在探索和示范推广阶段,汽车再制造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观,我们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

一、汽车再制造的内涵及国外经验

(一)汽车再制造的内涵

汽车再制造是充分利用废旧汽车产品中蕴含的二次资源,运用先进的表面修复、改造技术,按照严格的产品标准,使之恢复原有性能甚至形成新性能的产业化制造过程。大力发展汽车再制造产业,不仅能够提升我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也是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 汽车再制造的特点。汽车再制造与正常的产品制造相比具有自身特点,集中表现为多重不确定性:(1)废旧汽车产品回收的时间、地点及数量不确定,给生产组织带来困难。(2)再制造产品的性能、质量存在不确定性。(3)再制造产品的可拆性、可回收性、再制造率及再制造工艺不尽相同,生产调度复杂多变。(4)再制造产品的周期、成本呈现不规则分布。(5)再制造产品目标多样,市场需求难以准确预测。

2 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是汽车再制造实践活动所具有特征的概括与发展构想的具体形式,它具有以下特征:(1)客观性。发展模式来源于客观实际,它是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具体实践活动属性的抽象与概括。(2)复杂性。汽车再制造产业涉及的因素纷繁复杂,促使其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基于人们认识能力的限制,发展模式也只是汽车再制造产业某方面属性的表述。(3)双重性。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既包括现存的实际运作,也包括未来的发展构想。

(二)国外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经验

在发达国家,汽车再制造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运作模式和成熟的市场环境,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逐渐成为引领制造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1 依法推进产业发展。汽车再制造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种新技术作为支持,更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德国相继出台了《限制废弃物处理法》、《包装条例》、《限制废车条例》及《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对德国发展汽车再制造产业起到了最为关键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在美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规模和速度要超过欧洲,这主要得益于美国政府的管理政策。美国关于产品连带责任的法规,加之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严格限制了废弃物的填埋,降低报废汽车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为汽车再制造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2 有效的政策机制。日本政府一直积极支持汽车再制造产业,2002年7月,国会审议通过了《汽车回收利用法》,并于2005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根据该法的规定,汽车用户需要缴纳回收利用费。为促进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日本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从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给予汽车再制造产业支持,其中相关政策就有:对引进先导型合理利用能源设备给予补贴,其补贴率为1/3,补贴金额最高上限为2亿日元;对从事3R研究开发、设备投资、工艺改进等活动的各民间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享受政府贷款利率等。

3 全员参与。日本提出建立循环经济社会的战略方针,得到了广大国民的积极响应与支持。企业和国民主动配合有关方面做好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工作,基本上达到了产业垃圾零排放标准。另外,日本消费者还要承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部分费用。双轨制回收系统是德国循环经济的特色和创新,德国政府对废弃、废旧汽车施行付费制度,安排专人回收,从而最终进入回收系统。

二、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

根据我国现有的实践探索,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汽车再制造产业的经验,本文初步探索出适合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的三种发展模式。

(一)“五要素”联合发展模式

“五要素”联合发展模式是指发挥政府的产业导向作用,以关键技术为依托,以培育试点示范企业为中心,市场机制调节和公众参与双轮驱动等“五要素”共同组成的运行模式。“五要素”联合发展模式强调各因素的协调发展,优势互补,通过政府的引导、扶持,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对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加强汽车再制造关键技术研发能力建设,确立试点企业在发展汽车再制造产业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公众广泛参与的绿色消费运行机制,逐步形成“政府引导、技术支撑、试点示范、市场主导、公众参与”的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体系。

1 政府引导。政府充分发挥战略引导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编制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和重点,研究建立汽车再制造产业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基础标准等,逐步规范产业发展的保障制度,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大资金及相关配套的产业扶持力度,鼓励汽车再制造关键技术的研发,完善回收体系,规范流通市场,稳步推进汽车再制造产业化进程。

2 技术支撑。加速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重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体系创新相结合,以恢复尺寸、提升性能的表面工程技术为支撑,以提高旧件利用率为核心,特别是要示范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再制造技术,不断提高汽车再制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 试点示范。培育并继续深化汽车再制造试点企业的示范作用,有步骤、分阶段地扩大试点范围,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汽车再制造试点企业要依据国家总体规划,结合自身优势,发展有竞争力的再制造工程,积极贯彻生产者延伸责任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生产者责任环节的延长,要求汽车再制造试点企业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产品的可再制造性,主动设计出更有利于再制造的产品,形成从绿色设计一绿色制造一绿色包装一绿色运输一绿色销售一绿色服务一回收再制造全过程控制,避免资源化后再生产品与新产品的知识产权问题,从根本上降低用于再制造回收的费用。

4 市场主导。发展汽车再制造产业,需要市

场机制调节价格关系,实现资源、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自主地调节汽车再制造企业经营行为,从而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政府通过适当有效的宏观调控,以多元化创新市场化运作方式,用财税、行政等手段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主要承担公共投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职能,加强公共产品领域建设,为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提供制度保障,确保汽车再制造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应的统一。

5 公众参与。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是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的倡导和企业的自律,更需要一个信息完备、渠道畅通、社会认知、全民参与的配套服务体系。应该鼓励绿色消费,提升公众的参与意识和行为能力,在消费引导方面,各级政府作好表率,通过政府采购影响公众消费行为。此外,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还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监督的不足,从而改变需求结构及其发展趋势,促使企业生产汽车再制造产品,最终使产业结构向着有益于汽车再制造的方向发展。

(二)汽车产业生态园区发展模式

汽车产业生态园区发展模式追求的目标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将汽车生产的各环节,从设计到再制造,置于汽车产业生态园区内,按照汽车产业生态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与布局要求,实施汽车再制造建设方案。在设计园区时,同时考虑企业周边的基础设施,设计出便于能量与物质在园区内流动的管理信息系统。园区内的企业相互依存,通过合作共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同时,企业之间可以分摊废物管理、培训、采购、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的支付成本,共享管理、公共政策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1 构建生态园区管理信息系统。汽车产品“从设计到再生”,即汽车使用到报废后通过回收、再制造得到再生或改进提高,使汽车寿命成倍地延长,并把输入端、过程中、输出端三个环节纳入管理信息系统。如,输入端——绿色设计,综合考虑汽车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在汽车设计之初采用绿色设计。过程中——绿色制造,将绿色制造理念贯穿整个汽车制造各个环节,做到与环境和谐发展。输出端——延伸产业链,重点抓好三个子系统:第一,废旧汽车交易系统。第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系统。第三,回收配件再生和利用系统。通过上述三个系统,达到节省资源消耗,降低维修和制造成本的目的。

2 建立完善的回收网络。汽车再制造企业与回收拆解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原生产企业的销售与售后服务网络回收废旧汽车,汽车生产企业、进口企业通过提供拆解指导手册或者在企业网站上公布拆解技术信息等方式,为回收拆解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以促进回收拆解环节与再制造环节的有效衔接,形成以汽车再制造企业为主、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为辅的多层次、多节点的回收网络。为此,我国应逐步建立国家和地区的废旧汽车资源化信息中心,建立信息网络和数据库,为汽车面向绿色产品设计、制订回收法规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

(三)技术推动发展模式

1 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产学研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汽车再制造企业增加产学研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产学研联合,以解决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加大科技开发力度,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以各种形式、各种体制兴建汽车再制造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基地,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攻关课题,力争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同时,进一步加大支持汽车再制造产业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攻关和示范推广,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进汽车再制造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步伐。

2 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借鉴和推广成熟的运行机制和标准规范。整合区域现有的技术中心资源,开展技术战略联盟,构建行业共性技术开发平台。通过市场的利益机制、产权组织、战略联盟等方式,积极吸引优势力量参与资源整合与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在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之间形成区域网络,提高公共技术资源配置水平,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渠道,积极开发汽车再制造基础共性技术和专用技术,加快完善数据共享系统,逐步实现科技资源的全社会互补共享,推进汽车再制造产业协同发展。

3 完善再制造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增加各级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鼓励银行贷款支持技术创新,加快形成汽车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形成多方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支持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通过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联合制造等方式,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实施汽车再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通过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整合行业和地方各种资源,逐步形成涵盖汽车再制造产业较为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一批各具特色的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不一,发展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不会也不应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统一的时间表,汽车再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发展模式,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三、促进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实施步骤

从目前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看,针对不同时期的突出问题,实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战略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政府引导。由于目前公众对汽车再制造产业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很多人认为汽车再制造产业就是汽车的以旧翻新产业,控制不好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汽车再制造的理解与支持还不够。因此,政府宏观调控就成为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和法律约束的强制力量来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汽车再制造产业的企业行为,扶持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第二阶段,政府指导与市场推动并重。当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基本形成后,为了维护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继续以约束和扶持的手段来支持产业发展,并不断修正政府的政策和完善法律内容,同时以市场的力量,引导企业参与汽车再制造产业的竞争和发展,达到两者的相互协调。第三阶段,市场主导。当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形成后,产业的发展主要以市场为导向,用市场规律自身的力量来引导和约束企业的行为。在这个阶段,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制度已经形成,政府树立起强烈的服务意识,企业的运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企业的健康发展将导致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1 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在鼓励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包括制定产业推进政策、技术支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相关配套政策、管理服务政策、金融支持政策、舆论引导政策等,以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专项资金,带动企业和民间资金投资汽车再制造领域,推动其产业化发展。

2 试点企业示范带动。以试点企业为依托,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并发挥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大支持汽车再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攻关和示范推广,推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大力推广双向物流3级4S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服务中心及相对应的地区授权服务点,实现市场销售、售后服务、技术支持、信息反馈“一站式”服务。

3 建立逆向物流管理系统。汽车再制造产业逆向物流涉及到再制造企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环节,要实施逆向物流,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合作。由于供应链存在“长鞭”效应,为了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汽车再制造企业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共享信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逆向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按照“规模化回收、科学化分类、专业化处理、无害化利用”的思路开展废旧汽车的回收与利用,对汽车再制造产品进行归类和分别处理,追踪闭环供应链的全过程,采取切实有效的全方位控制措施加强监管,进而实现管理科学、运转协调的汽车再制造产业逆向物流体系。

4 提高社会认知度。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目前还处于雏形阶段的探索期。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展览、比赛等途径,向社会推广汽车再制造的制作工艺、理念、性能、特点、使用寿命等,逐步提高消费者对汽车再制造产品的认识,鼓励消费者和公共机构优先使用汽车再制造产品,鼓励以价格折扣、补贴、以旧换新等方式销售汽车再制造产品,逐步扩大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市场规模。同时,所有汽车再制造产品上均需标注“再制造产品”标志,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责任编辑:闫春英)


相关热词搜索: 产业发展 模式 制造 研究 汽车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