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历史课程德育实践分析(10篇)

时间:2023-06-30 13:10:05 阅读:

内容摘要:“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历史课程德育实践分析

篇一:“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历史课程德育实践分析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融合

  摘要:每个教育阶段都对学生成长具备特殊的意义,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也会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同的问题,需要教育者为题提供不同的教学管理服务。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随着年龄的成长,他们在心理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加之面临着高考压力及人生目标尚不明确等因素,导致他们存在自卑或焦虑心理;信息时代各种信息对高中生的政治观念、思想道德观念带来一定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在思想政治等方面认知不正确。立德树人理念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基于学生需求做好管理工作,本文对高中班级管理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安主任;班级管理

  前言:学生的思想品德是跟随其一生的精神之光,决定着他们以后在什么样的精神指引下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正确的政治观和道德观能够指引学生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有利于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因此,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十分必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立德树人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与价值观念、培养其良好的身心状态。下文将探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原则及德育渗透策略。

  一、高中班级德育管理原则

  1.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学生的观念和认知不是生来有之,而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向学生渗透正确的政治观念、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观念。高中学生接触外部世界信息较多,很容易受到错误引导,班主任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政治理念与信息,有助于加强学生政治认同感,这对学生个人成长与国家建设发展都具备积极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升,部分学生受外界影响

  形成了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班主任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消费观念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是人们历经千年岁月才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言行规范,班主任向学生道德案例及道德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1.

  保持班级德育管理教学实效性

  班主任在班级德育管理过程中要明确管理目标,班级德育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具备较高思想觉悟和较强核心素养的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唯一途径,教育工作者要解决的是为国育人、为党育人的问题,因此,班级德育管理不能停留在表面,而是要起到教学管理实效,使学生明白自己应当树立起什么样的目标、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成为那样的人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秉持管理教学实效性原则,如此才能切实提升学生思想觉悟及核心素养。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班级德育管理策略

  1.

  班主任要塑造好模范形象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风貌的代表,我们的思想和言行会给整个班级的学生带来较大的影响,要想做好班级德育管理,我们就要树立起正确的政治观念、思想道德观念、人生价值观念,并在个人言行、生活作风等方面树立良好形象,为学生做好思想道德表率,让学生有所信赖、有所模仿,从而逐渐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逐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思想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念。例如,班主任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要穿着干净朴素,避免追求品牌消费,这样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班主任在生活和工作中要保持奋进向上的心态,平和良好的情绪,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信念和力量,使之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此外,班主任要对爱国主题活动、及建军节、建党节、国庆节等节日积极响应,借助活动和节日影响,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班主任还应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多向学生“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将道德规范、爱国主义思想、消费观念、价值观念、健康的情感思想意志等融入其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思想道德理念。

  1.

  构建班级德育文明

  德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实现德育目标,就要从多方面入手开展德育教育,浓厚的班级德育氛围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给学生带来正面影响,因此,教师可根据德育目标,搜集、提炼出相关的德育元素,将其体现在教室空间之中,加强班级德育氛围。在构建班级德育文明的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对班级环境进行观察,共同设计班级德育文明构建方案。教室的墙壁、板报区、图书区等都是较为适宜承载德育元素的区域,班主任可带领学生搜集、制作德育元素,并将其装饰到教室环境之中;除了硬件德育元素的建设之外,班主任还可与学生共同集思广益,定期策划组织德育活动,在活动中传播思想道德元素,以活动的方式优化班级德育氛围、构建班级德育文明。

  如,班主任可视实际情况将学生氛围3-5组,每组学生值周一周,在值周期间,他们要负责黑板报的设计、绘制工作。由于每个班级都会开设板报,班主任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板报设计、绘制过程中进行创新。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旧报纸的形式设计板报格式,将黑板分为主版文章区域,爱国专栏区域,绘画区域,并面向本组学生进行征稿。组内成员需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撰写不同栏目文章,再将文章集中到一起,共同评比出最优文章和绘画设计,并将其绘制在板报区。在这样的班级文明构建模式下,所有学生都需要撰写德育文章或设计德育绘画,在此过程中他们需要搜索、了解不同的德育知识、接触到不同的的德育案例,所有学生都能在班级环境中观察到德育板报和德育标语,有利于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思想道德元素加强其思想道德水平。

  1.

  在班级德育管理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

  高中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也有很多人称之为“叛逆期”,学生在此阶段有着非常强的主见,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处理事情,他们希望得到外界认可,希望向外界证明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标新立异的,在心理上我们称这种行为为“显要”心理。在这一时期,学生以自己为中心是很正常的,班主任不能简单的将学生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认定为“自私”,而是要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学生度过这个“成长痛点”。如果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积极正面思想,就会少一些,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将正确的思想观念传达给学生,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互助的精神。首先,班主任要

  对本班级学生的身心状态多加观察,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对症下药的为其提供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成长。

  高中学生有着非常强的自尊心与好强心,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攀比,部分学生因为自己身着名牌服装,而看不起穿着普通的学生;部分学生因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学生而出现自我吹嘘现象;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应该在所有活动中争取自己的利益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学生成为了“坏学生”,而是他们在自己的青春期陷入了迷茫和误区,这些行为实际上都是由学生内心的自卑导致的。班主任可以“藏在心理的自卑”这一主题开展班级活动,在此活动过程中,班主任可引导学生描述什么是自卑心理,自己存在哪些自卑心理以及如何处理自卑心理,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忘年交”的身份,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通过互动式探讨,学生能够明白不管是以名牌服装武装自己,还是以自我吹嘘武装自己,或是通过争夺利益武装自己,实际上都是学生对自我综合能力的不自信心理,并且知晓所有的外在武装都是无效的,唯有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明确清晰的人生目标、不断发展自身能力,才能消除掉深藏内心的自卑心理,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结语:立德树人理念下,班主任要将德育教育全面渗透到班级管理过程中,通过班级德育管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观念,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班主任可通过构建班级德育文明、加强师生互动等创新性模式加强德育管理,还可探讨更多的创新型班级德育管理方式。

  文献参考:

  [1]范文玲.立德树人视角下高中班级管理与德育的结合[J].当代家庭教育,2022(4):3.

  [2]严梅香.立德树人视角下中学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的挑战与对策[J].当代教研论丛,2022,8(6):4.

  [3]高媛.班主任在管理中如何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相融合[J].天津教育,2022(28):2.

篇二:“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历史课程德育实践分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历史课堂中如何实现立德树人德育教育

  作者:朱学英

  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19期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此,便为新课改以来的德育内容又增加了新的教学任务要求。而以高中学科综合比较而论,其中历史学科以其丰富的人文思想资源和醇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基础,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则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有着自身天然的优势。本文便以此为例,通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做如下阐述,希望对立德树人的德育教学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历史;立德树人;德育教育

  “以德服人”向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而所谓立德树人,从其含义来讲则是一个人在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一个行为过程。而在课堂的教学中,立德树人则显得语义深远,在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前提下,只有加深对它的理解才能得到良好的开端。何为“立德”?即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的思想教育来进行引导、感化、陶冶等;何为“树人”?即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榜样的力量树立典范,并以此来对人进行塑造、改变和激励。有鉴于上述分析,在高中历史课堂的立德树人德育教育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实施教学。

  1.先贤优秀思想介绍,实现立德教育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发展、延续至今最为成功的国家,历史长河中历代先贤大哲们的先进思想势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是这些魅力无穷的道德思想,才使得我国无论在遭遇外族入侵或者内部战争的情况时,都使得各个民族或地区的人始终能够很好的凝聚在一起,从而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发展和不断的延续。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积极的利用历史学科的这一特征,通过向学生们介绍我国先贤哲人的优秀思想,指导学生们去深入体会和感悟,从而首先达到“立德”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百家争鸣

  ”这一节相关内容时,我则借助这一内容为契合点,通过向学生们宣讲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儒、墨、道、法”四家的思想内涵,对“立德”的教学目标作了引导。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墨家的非攻、兼爱、尚贤、天志、明鬼、非命;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法家的富国强兵、依法治国。这些思想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如今依然深刻地惠泽着当今时代,为现代人们的做人、处事和立国提供着无穷的智慧,而学生们经过对这些优秀先贤思想的了解和感受,在思想道德建设的方面受到了极大地震动和感染,使得历史课堂的教学有效实现了“立德”教育。

  2.联系历史名人典范,实现树人教育

篇三:“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历史课程德育实践分析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研究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了学生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而对于学生来说,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教学的重要阶段。依据高中阶段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本文通过研究高中德育教育开展的现状,分析其造成的原因。为提过高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提出应对策略,希望对开展高中阶段德育教育的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现状;

  德育教育提升对策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了学生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而对于学生来说,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教学的重要阶段。为引导高中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本文将通过高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提出相对应的提高德育教育有效性的实施措施。

  1、高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现阶段,国家和社会虽然要求要加强学生阶段的德育教育,但是实际实行效果却始终达不到预期效果,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遭到弱化,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遇到瓶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经过分析,得到的结论是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于社会方面,整个社会中,“分数至上”的观念经久不衰,盛行不已,这对德育教育的实行造成极大的困扰,导致德育教育受到忽视;第二在于学校,学校内部分教师德不配位,再经由社会媒体和社交网络的传播、放大,导致学生阶段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受到质疑,同时这种传播和放大,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德育发展;第三在于家庭,对于当今社会,父母为满足学生的物质需求而忽视学生的精神需求,在学生还缺乏良好的辨别力和自控力时,少了父母的陪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高中德育教育的根本影响;第四在于学生,学生在价值观与人生观还未形成的阶段,不会分辨是非,很容易被身边的不良信息所诱惑,导致其德育发展受到影响。

  2、提高德育教育的对策

  2.1社会层次

  社会方面应该淡化“分数至上”的观念,在进行影视作品和文化传播时,要将正确的道德观作为宣传和指导的主要因素,让学生和家长都可以将学生学习的重点由“分数至上”转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模式上来,社会可以多一些关于学生道德素养培养的宣传,选出优秀的社会代表,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的德育发展。比如全国教育栏目《榜样的力量》、《感动中国人物》就是很好的范本,不仅摆脱了传统的、枯燥的说教模式,这种形式的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近距离地感受这些榜样身上的闪光点,从而促进其德育的发展。

  2.2学校层次

  学校方面应该对于高中德育教育弱化的问题做出反思,“强调德育教育”为先的理念,强化德育教育为主体的话语权。同时也应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先提高教师从业者的道德品质,再进行学生的德育教育,真正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最后也要在学校范围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修养。比如,在学校教师道德素养这一块,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德育考试或者德育培训,让教师时刻保持教师的道德修养。同时还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古人和感动中国人物的小故事,制成宣传海报或者发布在学校内部刊物上,引导学生德育的发展,鼓

  励学生向榜样看齐,向这些具有优质道德品质的人看齐。也可以让学生自发的或者定期的去举办一些关于德育教育方面的活动,比如演讲、辩论甚至是宣传活动。

  2.3家庭层次

  学生的道德素质修养的基础,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家庭。家长也应该配合学校一起来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改变以往学校过于单一的德育教育模式,将以往呆板的说教式德育教学方法转变为更加有效的隐性教育和更加丰富且饱含意义的个性化教育。同时家长的陪伴更加有利于监督学生的道德行为,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比如,学生家长可以陪同孩子常去看望自己的父母也算是一种德育的隐性教育,再比如家长可以对网络和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不当的行为与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深化德育教育的培养。

  2.4学生层次

  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是由学校牵头,在社会和家长的辅助下走完学生德育建设的前九十九步,而学生却不作为。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德育教育的主体对象还是学生,学生理当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德育教育的行列中来。学生自己可以结合学校讲授内容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参与到学校和社会开展的课外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比如,清明节为革命烈士扫墓、重阳节和端午节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或送去节日礼品等活动。

  结语: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中德育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值得相关从业者去解决,为响应国家的号召,作为社会从事教育的个体,更应该拿出以身作则的信念,为高中德育教育的事业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郭晓云.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途径分析[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245-247.[2]赵艳芳.浅析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途径[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425-427.[3]孔蓉蓉,曾怡.高中德育实效性弱化的原因及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0(08):20-21.

篇四:“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历史课程德育实践分析

  

  立德树人在高中德育教学中的渗透

  立德树人是高中德育教学中的重要理念。立德树人的本质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其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培养其健康成长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在高中德育教学中,通过立德树人的渗透,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到德育的力量,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本文将从德育目标、德育形式、德育内容等方面,探讨立德树人在高中德育教学中的渗透。

  一、弘扬德育目标,增强立德树人的引领力

  德育的目标是将个体的思想和行为纳入到一套正确的价值体系之中,以培养学生具备自信心、尊重他人、自尊自爱和自主自律的品质。在高中德育教学中,德育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通过教学活动,弘扬德育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社会现象,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注重鼓励学生承担社会责任,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多样化的德育形式,让立德树人更有温度

  德育的形式是德育教育活动的方式和形态,它包括德育主题展览、班会文艺演出、道德抽检等方面。在高中德育教学中,需要采取多样化的德育形式,通过情感渲染、知识普及等多方面的途径,让学生体会到德育教育的温度和人情味。

  在德育形式上,我们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交往中不断获得感动和收获。例如在班级组织中,可以组织各种文化活动,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温馨的气氛和亲人的爱。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班级、学校、社会的感情认识,激励学生对志愿和公益活动的积极参与,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水平。

  德育的内容是德育教育活动的涉及的内容,它囊括了德育教育的方方面面。在高中德育教学中,内容是否丰富多样化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要求丰富性,更需要使学生在德育的过程中,感到充实、充满多彩的知识。

  在内容涉及上,我们需注重知识元素的提炼和组合。毕竟,好的德育内容不仅要蕴含思想内涵,还要有一系列的知识内容体系,使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理解德育教育的内在积淀和思想实际,增强对德育教育的信心和触觉。所以德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要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总之,要立德树人,需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注重目标导向,创新形式,拓展内容,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品质。不断更新德育教育观念,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深入开展学生的道德探索,才能让每位学生在德育教育的路上跑出好成绩。

篇五:“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历史课程德育实践分析

  

  教书育人(A立德树人,浅谈历史

  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李焕健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中国新时代教育的各个环节,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

  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但是,一线教学的很多教师如何把德育教学与学科教学有机联系起来,在现实操作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通过具体分析

  存在的一些典型的问题,并通过课例设计,谈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以达到立德树人目标的一些

  思考。关键词:立德树人;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

  来,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很多新理念新思想新

  观点,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

  会,以《鸦片战争》一课,谈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

  德育渗透以达到立德树人目标的几点思考。一、课堂立德树人目标渗透不到位的现

  状透析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有的教师在课堂

  的最后把自己的感受或者史学研究的成果宜接讲授

  根本问题,对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

  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教研部门、管理部门

  还是一线教学单位,都对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

  务提出很多想法与规划。各个学科都针对自己的学

  科特点,就落实“立德树人”的措施与方式进行了大讨

  给学生,美其名曰:总结提升。这是错误的,这是灌输

  式的教育,学生是被动接受德育束缚。发展学生的德

  论。但现实中,对站在讲台上的教师而言,具体的操

  作性指导还是很少,或者基本停留在形式上,尚待挖

  育和态度与其他明确的知识的学习过程并不一致,道

  德的教育更应该是一种没有灌输的教育形式。总的掘更深的内涵。如何在课堂上渗透德育,真正做到立

  德树人,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教研工作中的体

  来说,德育渗透达到立德树人目标的历史课堂必须是

  *李焕健,单位系广西来宾市第一中学。49

篇六:“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历史课程德育实践分析

  

  解读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立德树人

  摘

  要:近年来,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体系也变得越来越完善,因此,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对于历史学科,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当下,素质教育推进越来越深入,怎样将德育教育与历史学科相结合,已经成为了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即对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立德树人展开了深入剖析,希望相关人员能够借鉴。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立德树人

  现阶段,在具体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开展期间,无论是从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以及教学上,都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革。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下素质教育发展需求,全面促进历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学阶段,教师应该加大重视,借助相对科学的办法,将高中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相衔接,深入落实立德树人,以便教学效率在整体提升的同时,还能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下,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推进速度越来越快,教师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并能主动的革新思想观念,加大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力求学生的素养和水平能整体提高。但是,由于传统思想观念在我国沿用的时间很长,使得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期间,依旧存在很多不足,问题颇多。

  (一)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相对滞后

  现阶段,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活动期间,常常不能迅速转变自己的位置,盲目的将自身放在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一味地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不断为学生灌输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最终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受到了非常大

  的局限,实践能力也不能快速提升,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良好发展和进步。同时,在具体的教学期间,教师应用的方式比较单一,与学生互动和交流的时间比较少,致使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被严重削弱,课堂氛围越来越沉闷,长久下来,历史教学水平不仅不会提升,甚至会打消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对学生历史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好处。

  (二)教师对立德树人的渗透不足

  众所周知,传统教育思想在我国沿用的时间很长,因此,长期以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对学习成绩都十分关注,常常错误的认为,只要学习成绩突出,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就会有所提高,根本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来进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也不需要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因而,这一错误思想的存在,不仅让教学效率迟迟得不到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良好发展。所以,若想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更好的理解历史内容和含义,从各个角度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教师务必要加大对立德树人的关注,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尽可能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以便可以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目标。

  二、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实现立德树人的对策分析

  (一)借助典型历史人物和事件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经分析,在中外历史纲要新版本的教材中,涵盖了非常多的历史人物和其光辉事迹,这些都可以作为立德树人的教育素材。在教学期间,通过走进历史人物,让学生感受历史人物的事迹,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还能为学生树立正面道德形象,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很有班帮助。

  第一,通过民族先贤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从宏观的角度上分析,我国的人文资源非常丰厚,而为了可以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富强,先贤们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这些内容作为素材,深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比如:教师在对高中历史科学文化相关知识讲解期间,可以为学生详细讲解司马迁的《史记》等。针对这类任务,其在进行历史巨著创作等方面,往往会表现出超与常人的意志力,思想观念也比较超前,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保证学生

  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渐渐学会做人的道理,可以学会为人处世。并且,在历史教学阶段,教师也要精准的把握住这些素材,确保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求知欲,并有意识的将一些优秀品质渗透到自己的脑海中,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第二,通过民族英雄来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在我国的历史上,民族英雄非常多,而这些民族英雄的所作所为都充分体现了自己高尚品质。因此,在具体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为了可以更好的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教师也可以将这些作为教学的素材,加大对学生的培养力度。比如:教师在对抗日战争相关内容讲解期间,可以借助一些材料来让学生体会和感悟。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例举邓世昌说的话:“自己生死不重要,虽然有牺牲,但却可以壮大国家的声威。”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细细体会这句话,从话语中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能够学会换位思考:如果自己身处于国家的危难之际,自己会作出什么样的举动呢?借助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从心底膜拜伟人,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间养成良好的民族气节。

  (二)通过情境创设侧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在具体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进行以及开展阶段,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保证学生在不断的创新和思考之下,能够快速获得新的知识和思维。并且,在教学阶段,教师应该积极的向学生进行提问,借助问题来刺激学生,让学生能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可以有更大的欲望来学习历史知识。在中外历史纲要新版本教材中,有很多的插图。对此,教师可以充分的对这些插图进行利用。当然,教师也可以借助一些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历史记录片,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确保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在教学期间,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组织学生参见电影节日等,以便在这些节日的指引下,学生的思想观念能够受到熏染,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比如:教师在对红军长征相关内容讲解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对知识点进行拓展,适度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的对红军长征路线进行查阅。通过不断的翻阅资料,学生的内心会有所触动,能够真正意义上体会到红军长征的艰辛。并且,在学习完这方

  面的知识以后,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能够更加努力的学习,奋发图强,在遇到任何挫折和困难时,能够做到迎难而上,可以立志做一个对祖国有突出贡献的人。由此可见,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借助直观的情境体验,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会大大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也会进一步增强。

  (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提高德育水平

  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在高中教育体系中,深入学习历史知识,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做到以历史为鉴,科学的对现代生活和发展做指引。所以,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期间,应该通过历史现象来与当今社会发展相衔接,借助历史事件与当今时代结合,辅助学生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保证学生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比如:教师在对百家争鸣相关知识讲解期间,可以结合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为学生布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进行讨论。借助这样的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会被调动起来,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会有所提高,有利于德育水平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的今后发展。

  结束语:

  综合而言,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以及进行过程中,立德树人是极为重要的内容,是教学工作开展的根本。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期间,应该加大重视,能够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借助相对科学的办法,将立德树人有效的渗透到历史教学中,保证在提升学生思想品质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科学融合在一起,进而促进学生今后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迎东.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54.

  [2]唐作莉.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多种史观运用研究——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中心[J].西部学刊,2019(19):16-19.

  [3]黄凯洲.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复习备考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5):57-58.

  [4]安海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思考与分析[J].农家参谋,2020(05):283.

  [5]鲁良快.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拥抱“人”[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4):185-186.

篇七:“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历史课程德育实践分析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中德育产生的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高中德育研究的意义。本文提出了高中历史德育的有效策略:利用学生所关注的词汇,合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科学引导学生反思,提高史实研究能力,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历史德育能力,加强学生历史道德教育,加强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使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更加顺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实考证;多元化

  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教学的形式和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能使学生的知识积累更好,而且能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更好的体现。通过对高中历史道德教育的教育研究与分析,可以了解“德育”的背景和意义以及高中历史德育的有效策略,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开展历史教学。

  1“立德树人”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1.1“立德树人”产生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育德育人”作为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此同时,党的五中全会再次强调了“以德治国”的教育任务。因此,加强“德育”既是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实践,也是当前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据。在加强德育的同时,要强化“育人”的重要性,摒弃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考核指标的传统教育模式,在高中教学中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精神道德更加独立,成为人格健全、勇于担当、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1.2“立德树人”对于历史教学的意义

  德育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在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把培养学生主体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切实把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教育平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日常学习。通过德育,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价值观。学校是德育的重点,文化教育是教学的责任。另外,德育也能使教学更加有序。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责任感、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祖国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2、高中历史立德树人教育开展的有效策略

  2.1利用学生关注的词汇调动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好教学的源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比较关心的词汇或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不仅可以参与到日常的历史学习中,而且可以使他们更加和谐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相关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主观思维能力。

  比如在古代政治制度方面,我们可以利用高中生“追星”等特点来介绍这门课程。Q:

  按照今天的审美标准,秦始皇是属于权力派还是偶像派?为什么?秦始皇看起来怎么样?经讨论,有人认为秦始皇是一个强大的学派,主要为统一六国、度量衡、钱币等。有学生认为秦始皇是偶像学校,但不能提供有力证据。根据《秦始皇相貌史记》中的“蜂眼鸟鸣”,老师进一步解释说,他美丽的眼睛和声音像豺狼一样响亮,身材壮大。另外,他父母的帅哥美女都有先天基因,学生们的好奇心得到了充分满足。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的主观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提高。

  2.2培养学生反思下的史实考证的能力

  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材料之一。让学生学习课本中的相关知识,教师还应将社会现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便轻松渗透德育的相关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反思能力,以史料为教学工作的基础,充分挖掘史料的内涵,使学生能够通过科学的指导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真正有坚实的基础。

  以鸦片战争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安排任务,让学生收集有关鸦片战争的信息,通过展示学生提供的信息,了解鸦片战争的关键因素:在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鸦片战争应运而生。学生数据收集的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从未来对鸦片战争的历史认识来看,他们会通过支持证据来更好地解释。在科学指导下,教师将探索和分析战争的直接和根本原因,使学生用历史思维看待问题,看透战争的表象,看到事物的终极本质,从而更好地培养查证史实的能力。

  2.3多元化历史下强化学生家国情怀

  科技进步促进了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使更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家庭情感和民族情感的培养。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爱国主义影片片段,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培养。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收集抗战信息,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革命烈士的生活。通过材料的展示,可以更好地洗礼学生的心灵,更好地培养家乡和国家的感情。

  结束语:随着高中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渗透,“德育”已渗透到高中教学的各个学科。高中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文明的进程,而且对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德育是历史教学的核心素质之一。它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勇于实践的精神和家庭、家乡的高尚情怀,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人主观力量,更好地开展高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姚倩倩.课程思政视域下对分课堂在信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2020,(13):37-38.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5.019.[2]贾生石.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支架式历史教学例设[J].青海教育,2020,(6):38-39.[3]王晓丽.生药学课程教学中融合课程思政的实践[J].药学教育,2020,36(3):20-23.[4]刘凯,糜莉,刘争.当代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探析[J].科教导刊,2020,(13):79-80.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5.039.

篇八:“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历史课程德育实践分析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中班级管理与德育的结合

  摘要:在新教学改革的要求下,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不再局限于学生的卷面成绩与升学状况,而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段也是其人格、价值观培养与形成的关键阶段;如果班主任不对学生进行及时、正确的教育与指引,就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立德树人视角下高中班级管理与德育的结合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班级管理;德育

  引言

  新时代呼唤新德育,新课改把德育作为高中教学阶段的重点工作来抓,鼓励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引导学生、培育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筑牢根基。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班主任要在德育过程中切实履职担当,肩负起筑牢学生信仰之基的使命,把稳思想之舵,让青春之花在无限奋斗中绚丽开放。

  1高中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1秉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使其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应当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为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发展,并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高中班主任必须有效地落实德育工作,同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高度重视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并利用相关的有效措施满足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良好的成长氛围,给予学生尊重与爱护。

  1.2严格遵循科学培养与发展的原则

  在高中阶段实施德育工作时,班主任必须结合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发展新形势,并以实际生活为基础进行德育,严格遵循科学的教育培养理念,以便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要在各方面渗透德育教学理念,使学生形成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并能够良好规范自身的行为。

  1.3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教学原则

  为有效在高中教学阶段落实德育工作,班主任必须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立足点,严格贯彻“实事求是”的基本教学原则,并要针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当前不健康的社会风气制订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与方案,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同时保障德育工作实施的效果与质量。

  2高中班级管理与德育结合的有效策略

  2.1创设主题班会渗透德育

  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融入,需要对班会这一渠道引起关注。班会,是一个班级所开展的集体会议,主要是针对班级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说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建议,并对未来的某些工作做出安排。不过从实际来说,班会需要讨论的日常问题其实并不多,因此一些时候并未有效开展班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将德育与班会结合起来,创设主体班会活动,将德育渗透进来,通过班会讨论的形式,对高中生施加德育教育。比如,针对学生心理健康,就可以创设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在班会中对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向学生发放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引导学生在班会上分享自身遭遇的一些心理问题,教师在班会中进行心理辅导,这样也可以对其他学生形成影响教育。再比如针对自律、道德品质等方面,也可以构建相应的主题班会活动,将德育切实融入进来,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教育。

  2.2立足班级活动融入德育

  在班级管理中将德育渗透进来,除了创设主题班会这种形式之外,还可以立足班级活动,将德育与班级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对学生开展与教育。第一,可以立足班级合唱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班级合唱,这在高中阶段是一[1]

  项常见的活动,一般会举办合唱比赛。而合唱的歌曲,是以红歌为主,如《黄河大合唱》、《地道战》、《歌唱祖国》等歌曲。这些红歌中就包含了爱国主义精神,作为班主任,在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活动的时候,就需要从红歌中挖掘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认识理解,并内化吸收。第二,可以立足班级大扫除,渗透劳动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班级大扫除,也是比较常见的班级活动,一般需要全体参与,对班级整体环境进行清洁打扫。班主任在指导学生开展大扫除的过程中,便可以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指导高中生认识劳动,体会其中的内涵。第三,立足文体活动渗透德育。在高中阶段,还有很多文体活动,比如诗朗诵大会、辩论比赛、运动会等等。班主任也需要立足这些集体活动,挖掘其中的德育资源,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有效展开德育教育。

  2.3强化高中生个体作用

  班级管理和德育的结合,这不只是班主任的工作,还需要关注到学生自身作用的发挥。只有高中生切实投入参与进来,发挥出自身的能动作用,这样才能对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内涵形成更加直接的体验感受。因为德育从本质上来说,也属于教育活动。既然是教育活动,那么学生在其中就应当具备相应的主体地位,发挥出个体的学习作用。所以对于班主任来讲,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便需要强化学生的个体作用。首先,在班级管理中,可以构建起轮值班委的模式,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多组班委,每半个月轮换一次,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可以担任一段时间的班干部,发挥管理作用。通过参与管理,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而提高自身的纪律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其次,构建“问题解决人”的管理模式。在班级中设置随机选择一些学生组建起问题解决小组,针对班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且予以执行。通过对班级实际问题的解决处理,发挥出学生的个体作用。最后,可以创设“德育大讲堂”的活动,以班会为基础,拿出一部分时间用于“德育大讲堂”,每周让几名学生分享自身的一些德育经历,或者是分享一些德育故事,亦或是针对某些德育理念进行阐述辨析。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将德育渗透进来。

  结束语

  [2]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加全面,不仅需要人才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储备,更重视人才的道德品质与思想素养。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注重学生的德育。因此,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需要将德育融入进来,实现二者的结合,这样才能推动班级建设,促进学生发展。在实践中,班主任可以立足德育创设主题班会,基于班级活动融入德育,立足学习管理渗透德育,并将高中生个体作用发挥出来。多管齐下,让德育和班级管理形成全面结合。

  参考文献

  [1]杨阳.立德树人修君子品行——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渗透[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8(10):103.

  [2]徐峥.立德树人修君子品行——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渗透有效措施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4):24-25.

篇九:“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历史课程德育实践分析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思考与分析

  作者:尹寿昌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21年第13期

  摘要:在素质教育实施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再运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形式。而是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视野,在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民族情怀教育,提高人文素养。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主,结合立德树人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意义,教师需要做出教学改进和反思,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历史教学课堂,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教学宗旨。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立德树人;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114现阶段,教师教学过程中,以落实教书育人为主。在教学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这才会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德育观。以优化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为主,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核心意识得以稳定形成的过程中,传授和弘扬传统文化。结合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现状,教师需要作出相应教学改进,发挥立德树人的教育作用,为全方位带领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学习做好准备。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意义

  1.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

  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满足课程改革标准,不仅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历史知识学习,还应该全方位的进行德育教育。学生以更加宽阔的视野,面对历史知识学习,形成准确的学习认知和理解。在不断改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体系和模式的过程中,真正的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这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也满足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需求。

  2.丰富课堂形式,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在德育教育有效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够让课堂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多样。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教师找寻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体系和模式,为学生带来深刻学习认知和理解的情况下,保证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相应提高。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创设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通过多种方法认真学习历史知识,感悟学習精彩的同时,也获得良好

  的学习体验和深刻认识。所以,在丰富课堂形式背景下,让立德树人真正地发挥出一定的魅力。

  3.加强师生联系,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实施过程中,教师会与学生之间密切互动,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背景下,保证学生在参与历史知识学习的时候与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交流,解决历史学习上存在的困惑。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实施过程中,教师会时刻把握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给予学生具体的学习指导和帮助,这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认可和赞扬。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立德树人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需要全方位打造符合学生全面成长的教学体系,在真正的彰显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和实际价值之下,让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十分生动和新颖,保证高中历史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低、学习效果差和师生关系不和谐等,这对于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应该引起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具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树立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并不能满足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需求。学生在历史学习的时候,没有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机会,影响学生知识学习的实际效果,让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陷入困境。教师要转变教学认识和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认真投入到历史知识学习课堂中。

  第二,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所用的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比较单一,并不能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感悟和认识。这使历史知识学习变得枯燥无味,教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教师在立足学生具体学习规划的同时,需要不断带领学生学习成长。

  第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准确把握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阻碍了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的形成。师生之间未能有效互动和沟通,这严重影响学生参与历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结合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做出教学改进。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历史知识学习状态,把握学生历史学习根本点,让学生看到学习的精彩,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准备。

  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策略

  1.关注立德树人内涵,完善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学科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价值观是以人的思维感知、理解、判断为基础。阶级社会当中,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高中历史的教学,应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服务。要让学生明确历史学科所展现出的品格意识,更好的领略历史知识学习的精彩。高中历史教学涵盖以下特征,思想政治、道德人格和历史人物。从思想意识角度入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魅力,承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识伟大的祖国。道德人格培养过程中,学生在做事的时候应该遵循相应道德原则,树立良好的个性特征。品格历史环节当中要以追求真理为基础,形成连续性和批判性的思维精神。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学习成绩优秀已经不再是人的优势,也不再是单一评价人好坏的标准,需要引导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是具有必要性的。教师在明确立德树人内涵的同时,为学生带来完善的历史学习知识。教师合理的调整教学计划,让学生各项能力得到相应提高和激发。

  2.构建多样学习方式,彰显立德树人价值

  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悟学习的精彩。首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对历史人物的伟大事迹的内容有所了解。通过历史社会调查报告等形式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学生在查找、实地观察等环节之中更好地接受传统美德的教育。在这些活动开展当中,学生会加深情感体验,拥有对道德方面的理解。其次,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发展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学习需求。网络授课、多媒体等模式的构建,为学生带来鲜明生动的学习画面,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可以在家上课认真学习,这摆脱了传统无聊的授课方式,更为学生所接受。历史授课的形式可以适当地改变,在课间为学生播放广播,播放历史宣传片,加强学生的历史教育。然后,在实践教育当中可以让学生获得道德知识的有效感悟,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拥有更好的价值体验。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遵循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作为根本点,将学生有效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针对历史事件和相应内容有效阐释。学生在小组内部重点思考研究,与其他小组进行历史知识竞赛,不断拓宽历史知识视野的同时,也更扎实地掌握历史知识。总之,在学习方式多样的背景下全方位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保证学生在不断追求历史知识学习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和进步。

  3.创设合理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思想品德

  实践教学当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相应提高。拓宽学生思维的同时,也让学生拥有展现自我的空间和机会。以此教师通过提问方式不断加强学生思考,让学生面对学习的时候拥有较强的积极性。高中历史教学涵盖大量的历史插图,教师通过历史图片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历史知识,以视觉冲击为基础,带领学生走进良好的历史学习情境之中。学生感悟真实的学习情境,也会拥有深刻的学习体验。教师在历史教学情境构建的时候,不要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多项历史学习实践活动[1]。

  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历史纪念馆或观看历史纪录片,这会让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提高。而且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思想品德,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拥有学习上的新鲜感,激发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由此,提高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比如,在“红军长征”这部分历史内容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知识面,提升学习的针对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看红军长征的路线图,让学生在了解红军长征不易的情况下,也会珍惜当前的生活和学习。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永不言败的良好品质。通过对红军精神品质的学习,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让学生沉浸在优质的学习情境之中,不断的感悟历史学习的精彩,真正的打造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的历史教学情境。

  4.借助信息教学技术,形成良好精神品质

  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融入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很多学科教师都将信息技术作为重要教学手段。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内容,这成了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当前,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的时候,也不再仅仅满足在文字和图片上接受历史知识。互联网上所拥有的历史资料,可以更好地高质量地为历史教学提供服务。由此,教师通过充分运用互联网上的历史教学资源,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带领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历史学习当中,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印象,认真完成历史课程内容学习,并不断拓展阅读,保证学生历史水平和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得到相应提高。而且信息技术也是高中历史教师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教师开展“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的时候,通过互联网找寻相关纪录片,并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视频展示。学生在亲眼看见英法联军侵略北京的视频之后,会关注圆明园烧毁后的遗址,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在信息技术全方位优化之下,学生的历史知识课堂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2]。不再单一的局限于文字知识讲解,而是让学生在多项感官得以冲击的情况下形成良好的情感。所以,今后开展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依旧需要运用信息化技术满足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的要求,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历史知识学习体验。

  5.立足学生实际需求,落实德育教育效果

  高中历史教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在学习成长的时候拥有良好的规划。通过详细调查研究显示,很多学生的人生规划展现出一定理想性和建设性,这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这一角度入手,高中历史教师开展立德树人教学的时候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有效优化全方位的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目标。具体教学环境当中,把握信息技术融合,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得到全方位的调整。借助网络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课外知识,也不断地形成良好的价值理念[3]。另外,值得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在长期深受西方文化侵蚀的背景下,会出现价值观错位问题。教师要有效掌控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推动学生稳定发展。教师在讲解具体章节历史

  知识的时候可以关注同一时期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内容让学生比较分析,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意识到国家强大的重大作用,由此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形成民族情怀。

  综合以上分析,高中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关键阶段,应该引起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关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教师教学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实现学生智力和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注重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和水平,不断升华自我感悟学习。教师通过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更好的给予学生学习引导,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体系,让学生感悟到历史学习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黄凯洲.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复习備考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05):57-58.[2]安海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思考与分析[J].农家参谋,2020(05):283.[3]张迎东.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54.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山东

  淄博255400)

篇十:“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历史课程德育实践分析

  

  “立德树人”融入中学德育实践的思考

  作者:朱初庆

  来源:《求知导刊》2020年第06期

  摘

  要: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丰富中学生的思想,帮助他们建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的观念,提高其综合水平,使其在思想的带动下不断向前发展。本文探讨了如何将“立德树人”融入中学德育实践,旨在提升中学生的精神素养。

  关键词:立德树人;中学教学;德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95-624X(2020)06-0088-02引

  言

  初中是学生思维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面对家国情怀表现得十分冷淡,也不理解我国的一些伟大思想对于他们个人的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这不禁让教育工作者们感到困惑,为什么青年一代表现出了不一样的冷漠?思政课开设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视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其在实践中感受坚定信念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校开展了很多与德育思想相关的活动,其中涉及环保、禁毒、文明等方面,但学生给出的反馈不似预期的那样完美。因此,本校教师决定转变实践的方式,更加真实地带领学生体会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从而使其形成与时代相符且积极向上的思想价值观。

  一、立德树人理念在中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引导学生学习先进的思想品质,通过以德服人的授课形式,让学生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认可的授课形式展开培训,从而改变学生的观念,提升学生的品质。

  这一授课理念通常是以思政课的形式展开的,学校会开展不同类型的品德活动或演讲,将学生集中起来共同感受这样的文化氛围,从而提升其思维品质[1]。这些都要求学生的思想态度保持端正,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本校教师决定利用这一理念逐步引导学生,在树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在丰富的活动中感染学生的思想,从而让他们意识到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将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2]。

  二、德育实践在中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相关热词搜索: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历史课程德育实践分析 树人 视域 德育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