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交流发言
篇一: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交流发言
贯彻执行《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表态发言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这是我们党针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制定的首个专门文件。“一把手”位高权重,监督“一把手”非常重要。因此,作为“一把手”应首先做好“上”“止”“正”自我监督。
“上”字为一诀,要永担使命、人民至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把手”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一把手”作为单位“主心骨”,应带头“脚上沾泥”察民情访民意,扑下身子,走进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与百姓“拉家常”、嘘寒问暖,主动听取基层群众的难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一把手”要永远保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赤子之心,把责任扛在肩上,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一枝一叶总关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把手”要切实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堂堂正正做人,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止”字为一诀,要俭以养德,行有所止。“知足者富,知止者久”,“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古人常说:每日三省吾身。“一把手”要耐得住生活清贫,守得住朴素寂寞,不奢侈,淡泊名利,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像红梅傲雪盛开。不论有没有人监督,有没有规则约束,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用敬畏之心对待手中的权力。权力是把“双刃剑”,使用得当会造福一方百姓,使用不当会家破人亡。权利由人民赋予,让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放大镜”下行使,在阳光下行进。“一把手”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正”字为一诀,要对党忠诚、修身正德。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德。“一把手”必先修身,把群众监督当作“戒尺”置于心间,心有所畏、言有所戒,正人先正己,做人干事都要做表率。对党永葆忠诚之心,对民永葆感恩之心,对权永葆敬畏之心。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
“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公而忘私、鞠躬尽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带头严格要求、带头接受监督严格约束自己、管好自己身边的人、管好自己的家人,真正做好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把手”要切实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坦坦荡荡为官。
篇二: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交流发言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1.03.27?
【文
号】
【施行日期】2021.03.27?
【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监督
正文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
(2021年3月27日)
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现就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重要性紧迫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委员会是党执政兴国的指挥部,“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必须作表率、打头阵;强调对各级“一把手”来说,自上而下的监督最有效,党中央要加强对高级干部的监督,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对所管理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上级“一把手”必须抓好下级“一把手”;强调破解同级监督难题,关键在党委常委会,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增强主动监督、相互监督的自觉。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
军,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和风险挑战,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一以贯之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以有效监督把“关键少数”管住用好,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表率引领作用,才能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一岗双责”、纪检机关监督专责,形成了许多有效做法和经验。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对“一把手”监督仍是薄弱环节,完善党内监督体系、落实监督责任的任务依然十分紧迫。领导干部责任越重大、岗位越重要,越要加强监督。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必须明确监督重点,压实监督责任,细化监督措施,健全制度机制。各级党委(党组)要充分认识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强化上级党组织监督,做实做细同级监督,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增强政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带头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促进主动开展监督、自觉接受监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督工作格局,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监督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要全面落实党内监督制度,突出政治监督,重点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对党忠诚,践行党的性质宗旨情况的监督;强化对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践行“两个维护”情况的监督;强化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的监督;强化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情况的监督;强化
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规依法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监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政治上认识领导职责中包含监督职责,增强监督意识,履行监督责任;正确对待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勇于纠正错误,切实改进工作;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主动接受监督,决不能拒绝监督、逃避监督。“一把手”要自觉置身党组织和群众监督之下,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对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下级领导干部的监督。
二、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一)把对“一把手”的监督作为重中之重,强化监督检查。“一把手”被赋予重要权力,担负着管党治党重要政治责任,必须以强有力的监督促使其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党委(党组)、纪检机关、党的工作机关要突出对“一把手”的监督,将“一把手”作为开展日常监督、专项督查等的重点,让“一把手”时刻感受到用权受监督。
(二)“一把手”要以身作则,自觉接受监督。“一把手”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带头做到“两个维护”,带头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在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严格自律上当标杆、作表率,既要自觉接受监督,又要敢于担当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主动向党组织请示报告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廉洁治家,自觉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加强党组织自上而下的监督,上级“一把手”必须抓好下级“一把手”。中央政治局委员要注重了解分管部门、地方、领域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一把手”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做到廉洁自律,发现问题及时教育提醒。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应当加强对省级党委、中央单位“一把手”的监督,督促省级党委加强对下级“一把手”的管理。上级“一把手”要将监
督下级“一把手”情况作为每年述职的重点内容;对下级新任职“一把手”应当开展任职谈话;同下级“一把手”定期开展监督谈话,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进行批评教育,对存在轻微违纪问题的及时予以诫勉。
(四)严格执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落实“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委(党组)要加强对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下级“一把手”落实责任不到位、问题比较突出的及时约谈。纪检机关应当通过抓好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提出整改建议等方式,推动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健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对“一把手”选拔任用、实绩评价、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对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担当、不作为的,依规依纪追究责任。
(五)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党委(党组)、纪检机关、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党委(党组)“一把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出现搞一言堂甚至家长制问题。中央组织部应当对省级党委、中央单位“一把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进行重点监督。把“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作为巡视巡察、审计监督、专项督查的重要内容。纪委书记、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发现“一把手”违反决策程序的问题,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对纠正不力的要向上级纪委、派出机关反映。
(六)巡视巡察工作要紧盯“一把手”,及时发现问题。党委(党组)要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巡视工作方针,坚守政治巡视定位,查找纠正政治偏差。巡视巡察组应当把被巡视巡察党组织“一把手”作为监督重点,进驻前向纪检机关、组织部门深入了解情况。巡视巡察谈话应当将“一把手”工作、生活情况作为必谈内容,对反映的重要问题深入了解。巡视巡察报告应当将“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单独列出,提出明确意见和整改要求。
(七)及时掌握对“一把手”的反映,建立健全述责述廉制度。党委(党组)、纪检机关、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党委(党组)“一把手”的日常监督,通过驻点调研、专项督查等方式,全面掌握其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状况。落实纪检机关、组织部门负责人同下级“一把手”谈话制度,发现一般性问题及时向本人提出,发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向同级党委主要负责人报告。开展下级“一把手”在上级党委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上述责述廉、接受评议工作,述责述廉报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三、加强同级领导班子监督
(八)加强领导班子成员相互监督,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央委员会成员必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现其他成员有违反党章、破坏党的纪律、危害党的团结统一的行为,应当及时向党中央报告或者实名向中央纪委常委会反映。党委(党组)“一把手”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经常开展谈心谈话,切实履行好教育、管理、监督责任;对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所作的函询说明签署意见时,要进行教育提醒,不能“一签了之”。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应当经常交换意见,发现问题坦诚向对方提出,发现“一把手”存在重要问题的可直接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坚持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一把手”要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领导班子成员按规定对个人有关事项以及群众反映、巡视巡察反馈、组织约谈函询的问题实事求是作出说明。
(九)发挥领导班子近距离常态化监督优势,提高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党委(党组)要全面履行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领导责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应当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班子、对党高度负责的态度,相互提醒、相互督促,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增强领导班子战斗力;发现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有违纪违法问题的,应当及时如实按程序向党组织反映和报告,对隐瞒不报、当“老好人”的要连带追究责任。
(十)坚持集体领导制度,严格按规则和程序办事。健全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合理分解、科学配置权力。坚决防止以专题会议代替常委会会议作出决策,坚决防止以党委集体决策名义集体违规,决不允许领导班子成员将分管工作、分管领域变成不受集体领导和监督的“私人领地”。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重要事项须提交领导班子会议讨论,领导班子成员应当充分发表意见,意见分歧较大时应当暂缓表决,对会议表决情况和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记录、存档备查。
(十一)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抓好职责范围内管党治党工作。党委(党组)要制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年度计划,分解工作任务。“一把手”要定期听取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的情况汇报,发现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及时约谈。纪委应当向同级党委领导班子其他成员通报其分管部门和单位领导干部遵守党章党规、廉洁自律等情况,推动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抓好分管部门和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十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党委(党组)要完善落实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的具体举措。对领导班子成员存在违规干预干部选拔任用、工程建设、执法司法等问题的,受请托人应当及时向所在部门和单位党组织报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来自其他领导干部家属亲友的违规干预行为应当坚决抵制,及时向党组织报告。不按要求报告的,依规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十三)建立健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分领域形成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报告。党委(党组)要定期分析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政治生态状况,经常听取纪检机关、党的工作机关相关报告,认真查找领导班子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纪检机关应当加强对审批监管、工程建设、资源开发、金融信贷等领域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分析,注重发现普遍性问题,形成专题报告,促进同级党委领导班子加强对关键岗位的管理监督。
(十四)完善纪委书记谈话提醒制度,如实报告领导班子成员履职尽责和廉洁自律情况。纪委书记应当牢固树立报告问题是本职、该报告不报告是失职的意识。发现领导班子成员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进行提醒。发现存在重要问题的,向上级纪委和同级党委主要负责人报告,全面准确反映情况。不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的,依规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四、加强对下级领导班子的监督
(十五)落实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责任,把管理和监督寓于实施领导的全过程。党委(党组)要切实管好自己的“责任田”,综合运用检查抽查、指导民主生活会、受理信访举报、督促问题整改等方式,加强对下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做到责任清晰、主体明确、措施管用、行之有效。
(十六)把制度的笼子扎得更紧更牢,推进监督工作规范化。党委(党组)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任职回避、定期轮岗、干部交流制度,对“一把手”制定更严格的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推进“一把手”个人有关事项在领导班子中公开工作。健全干部双重管理制度,明确主管方、协管方对双重管理干部的监督职责。
(十七)规范领导干部家属从业行为,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高级干部要带头执行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规定,为全党作出示范。党委(党组)要抓好相关规定落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领导干部与企业家交往必须守住底线、把好分寸,“一把手”要带头落实“亲”、“清”要求,不得以权谋私,搞暗箱操作和利益输送;管住管好自己的家属亲友,决不允许他们利用本人职权敛财谋利,防止居心不良者对家庭成员进行“围猎”。党委(党组)、纪检机关要加强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处置投诉举报,发现问题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十八)加强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指导,提高民主生
活会质量。党委(党组)要履行组织开好民主生活会的领导责任,统一确定或者批准下级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主题,上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有计划地参加下级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组织部门应当会同纪检机关对下级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重点检查“一把手”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否态度鲜明,民主生活会是否真正红脸出汗。对不按规定召开的严肃指出并纠正,对走过场的责令重新召开。对下级党组织所辖地区、部门、单位发生重大问题的,督促下级领导班子及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十九)强化选人用人的组织把关,落实干部考察考核制度。党委(党组)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强化对下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拟任人选的把关,压实分析研判和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等各环节的领导责任。组织部门应当按照好干部标准,严格“凡提四必”程序,全面考察干部。纪检机关应当动态更新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党委(党组)要对下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实行分级分类考核,同巡视巡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督查、相关业务部门考核发现的问题相结合,进行全面客观评价。每年可以选定部分“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进行重点考核,对问题反映较多的进行专项考核。
(二十)定期分析研判信访举报情况,对群众反映多的领导干部及时敲响警钟。党委(党组)要重视信访举报工作,了解掌握群众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反映。领导干部要倾听群众呼声,严肃认真地对待群众的意见、批评。纪检机关、组织部门应当对信访举报情况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对反映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置意见,督促信访举报比较集中的地方、部门、单位党组织查找分析原因。对涉及下级“一把手”及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信访举报问题进行专题分析,对社会反映突出、群众评价较差的领导干部情况及时报告,对一般性问题开展谈心谈话。
(二十一)推动问题整改常态化,完善纪检监察建议制度。党委(党组)、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要加强对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审核整改报告、督
办重点问题等方式,压实主体责任,督促整改落实到位。针对查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开展警示教育。完善纪检监察建议提出、督办、反馈和回访监督机制。对整改问题不及时不到位甚至拒不整改的,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对典型问题通报曝光。
五、切实加强党对监督工作的领导
(二十二)加强党委(党组)对监督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内监督体系。各级党委(党组)必须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领导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内监督工作,抓好督促检查。把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摆在管党治党突出位置,通过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统筹党内各项监督,支持和监督纪检机关履行监督责任,督促党的工作机关加强职责范围内职能监督工作,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日常监督和党员民主监督作用。
(二十三)以党内监督为主导,贯通各类监督。各级党委要切实发挥党内监督带动作用,推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协调、形成合力。加大统筹力度,整合各类监督信息资源,有效运用大数据,建立健全重大监督事项会商研判、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使各类监督更加协同有效。
(二十四)发挥纪委监委专责机关作用,增强监督实效。纪委监委要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督促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履行好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好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精准有效运用“四种形态”,以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对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坚决查处,对不抓不管、失职失责的严肃问责。加强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大力支持下级纪委监委履行监督职责,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完善全覆盖的监督机制。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健全内控机制,自觉接受监督,确保权力受到严格约束。
(二十五)积极探索创新,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切
实抓好本意见的贯彻落实,对各项监督制度不折不扣执行到位。加强分类指导,细化监督举措。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相结合,鼓励地方、部门和单位探索强化监督的有效办法,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增强监督实效。
篇三: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交流发言篇四: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交流发言
学习领会《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体会心得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称《意见》)全文公布。《意见》强调,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在作表率、当先锋、打头阵中起着“关键少数”的决定性作用。打铁先要自身硬。各级“一把手”务必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表率引领作用,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强化党性修养,坚决不当“一霸手”。“一把手”肩负着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是引领前进方向的“旗手”和“舵手”,其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直接关系着党的形象。为此,“一把手”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与班子成员“情同手足”,团结“助手”、用好“帮手”、敢于“放手”,让党员干部充分激发潜能,“各显身手”,切不可自高自大,“一手遮天”;要在大事
大非面前坚定立场,对歪风邪气毫不“手软”,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确保“手起刀落”,斩断伸向群众的“黑手”;要不“插手”基层事务,不“伸手”敏感事项,时刻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确保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提升能力素质,努力成为“多面手”。“一把手”的能力素质是否全面,直接关系着单位建设的成效。为此,“一把手”要坚决补齐遇急事“束手无策”、遇难事“无从下手”、遇大事“手忙脚乱”、遇小事“眼高手低”的能力素质短板。要加强学习,“手不释卷”,在不断积累中做到理论知识“信手拈来”、处理问题“得心应手”。要勤于“动手”,遇事切不可“袖手旁观”,要以“胼手胝足”的劲头躬身实践,在掌握“第一手”资料中尽快“上手”,即使刚开始时“笨手笨脚”,只要努力锤炼,就一定能尽早实现从“生手”向“熟手”转变,由“能手”向“高手”迈进,成为素质过硬的“多面手”。
勇于拼搏进取,奋力当好“攻坚手”。“一把手”的重要职责,就是带领班子成员和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在前进的道路上,“一把手”遇事要“眼疾手快”,敢于“放手一搏”,在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中
“大显身手”。要紧盯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以“手到擒来”,确保“妙手回春”,以“身手不凡”的形象,当好“手到病除”的“主攻手”。要敢于开拓创新,多接几次“烫手的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让解难题成为“唾手可得”的“拿手好戏”。要善于搞好团结,与班子成员“强强联手”,与干部群众“并肩携手”,向着奋斗目标扎实迈进。要与时俱进,与时代“牵手”,奋力当好新长征路上拼搏进取的“攻坚手”。
篇五: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交流发言
贯彻《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交流发言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多日,这是我们党针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首个专门文件,意义重大。“一把手”作为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既是监督者,也是被监督者,要带头做到“四树四要”,全力推动《意见》落到实处。
带头树牢“物腐虫生”的辩证观念,要勇于实现自我监督。“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意味着事物的毁灭往往酿生于自身,物自败,尔后生机失,物不腐,虫何生?事务兴衰存亡,内因是决定因素。“一把手”作为部门的领导核心,不可避免会与各种人打交道,其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均可成为别有用心之人攻击的靶子、围猎的“对象”。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蛋。”倘若“一把手”长期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不从主观上解决问题,实行自我警示、自我告诫、自我监督,就可能在自觉不自觉的“裂缝”中自欺自侮、自辱自毁,最终滥用权力、滋生腐败,进而走向颓废、为所欲为,跌入违法犯罪的无底深渊。
带头树牢“金无足赤”的理性观念,要善于接受下级监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总是有限的,“一把手”无论能力多强、水平多高同样会有缺点和不足。下级或同事与“一把手”朝夕相处、联系紧密,他们发现的问题往往更真实,提出的建议往往更可行。毋庸置疑,“一把手”作为一个
领导班子的“关键人物”,理应有自己的权威,但如果把“权威”当成不接受下级监督的借口,或者接受下级监督“丢面子”,认真下级提意见就是“唱反调”,甚至拒绝监督,无疑是讳疾忌医。不仅会失去本有的“威信”,还可能“拖疾成病”,以至于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小事酿成大事。
带头树牢“从善如流”的自我观念,要擅于面对“大众监督”。常言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大众监督就像无处不在的探头,不掩盖子专挑“毛病”,不和稀泥专捏“软肋”的做法,或许会人感到一时的不舒服,但却能够让“一把手”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高度警觉中,始终做到严于修身、阳光用权、健康成长。“一把手”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网络媒体监督,当成是悬在头顶的“一记警钟”、摆在面前的“一面镜子”,拿出海纳百川的胸襟,营造乐于面对、接受大众监督的条件与氛围,时常听一听“钟声”、照一照“镜子”,善于从不同声音中查找过失、弥补不足。
带头树牢“闻过则喜”的不讳观念,要乐于接纳“同级监督”。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从防微杜渐的角度来说,同级监督不是对“一把手”不满意、也不是故意找麻烦,而是对其最真诚的敬重、提醒和不可或缺的保护,往往能够帮助“一把手”及早发现“病灶”,起到治病于未发的作用,乐于接纳同级监督就会多一份踏实,多一份关怀。谚语云:“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作为“一把手”,要充分发挥带头模范作用,时刻以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
不惮的状态,自觉养成乐于接纳同级监督的习惯,让同级监督扯袖子、咬耳朵、讲利害成为一种常态,带动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把监督工作推向纵深。
篇六: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交流发言
关于加强对
“一把手”
和领导班子监督心得体会、研讨发言
篇一:
“一把手”要把好自己的“手”。
近日,《中共中夹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发布。为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指明了方向。各级“一把手“要以《意见》为准绳,把好自己的“手”。
在决策上,要果断“出手”,不随意“拍手”。一把手作为决策者,在单位建设中位置特殊、肩负重任,是一个单位的“领头雁"。正如《意见》要求,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当好“班长”,不要做“家长”,防止搞“一言堂”,在进行“三重一大”表决时,要严格准守决策程序和末未表态制度。另一方面,要集思广益,防止“拍脑袋"决策,要善于调动与会者发言的积极性,以海纳百川和虚怀若谷的胸怀,让大家畅所欲言,而不是不管他人的想法,随意“拍手”决定。同时,要充分发挥好”一把手”的胆识和魄力,在集中研究阶段,果断出手肯定或者否定一些意见,为事业发展作出科学理性的决策。
在用人上,要把准“双手”,不轻易“举手”。用人是一把手最基本的职责,事关一把手形象,事关事业的兴衰成败。正如毛泽东所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于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指出,要“建立健全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因此,在选人用人工作上,“一把手”要严把用人关,特别是要把好考察人选的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和廉洁关,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印象和个人好恶就轻易“拍板”。此外,“一把手”还应加强对《党政领导于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政策的学习,做到懂政策、讲原则,自觉抵制和防止拉关系、走后门、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努力营造唯才是举、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
在分工上,要大胆“放手”,不任意“插手"。俗话说,一个人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子。这就启示各级“一把手”要合理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让班子成员和下级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一方面,每个人的优点和专长不一样,其角色和定位也不一样,作为“一把手”,要善于将“对“的人放在“对"的岗位上,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另一方面,要做到总揽不独揽、宏观不主观、放心不多心,切忌搞“大事小事一把抓,里里外外我当家”,学会适当放手,使班子成员在其负责的领域和业务上能够独立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其在大胆闯、大胆试中不断提高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独当一面的能力和勇气,进而不断提升整个班子的战斗力。
篇二:
“一把手“要做到“走”“愁”“授”
近日,《中共中夹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称《意见》)全文公布,这为“一把手”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好”一把手”既是对自己的努力负责,对下属的支持负责,也是对党的培养负责,更是对人民群众的信任负责,“把手”们应以此次《意见》出台为契机,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高要求,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一把手”要常“走”,以“裤脚上挽、脚上沾泥"的务实调研作风,切实做到知实情。作为“一把手”,其研究制定的政策将直接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若只在办公室“枢枢头、转转圈,看看报道、挥挥笔尖”,是绝不可能“编”出真正惠民利民好政策的。毛泽东同志就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一把手”,是政策出台最后的“拍板者”,更应做到“下基层、到一线”,走进车间,走进大街小巷、走到田间地头,在实地调研中知晓实际情况,为统筹安排、政策制定提供现实依据,使政策能够真正落在实处而不是“漂浮“半空。
“一把手”要多“愁”,以“想民所想、愁民所愁"的真诚为民情结,切实做到解民忧。“一把手“要始终牢记“我是谁、来自谁、为了谁",要深刻认识"奠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充分领会“民心所在,党心所系,政之所行”,要在实地调研中去了解人民群众在意什么?忧愁什么?需要什么?要多想人民之所想,多愁人民之所愁,以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问题为目标导向,切忌一味追求“投资大、见效快,脱离群众、没有实意”的面子工程,更不能饱食终日、尸位素餐,整天优哉游哉、乐在
其中,要以“愁"促“思”,以“愁"促“行”,时刻“紧张“,把一件件愁民难事解决好。
“一把手“要善“授",以“言传身教、倾囊相授"的长远责任担当,切实做到传帮带。“一把手”作为领导于部,更是“关键少数”,其所经历的大事难事数不胜数,这对于非一把手领导于部和年轻于部而言,是宝贵的财富;对于所在单位和地区而言,是难得的资源。“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把手”应充分认识到“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做到站在高处、纵览全局、谋划长远,不能只图眼前“利益”,而需将单位和地区的长期向好发展作为使命,将自身宝贵经验传授于“能于事、会于事、敢于”事的有为于部,让他们站在“肩膀“上,于出新作为。
篇三:
“一把手”应带头做到“止”“定”“静”
近日,《中共中夹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充分认识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追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一把手”作为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首先要在自我监督上做到“止”“定”“静”。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能知“止"。初心和使命,说到底是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把“一把手”要自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虚心向群众学习,真
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时候都要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牢牢拴好“初心使命”这块“压舱石”,这样的“一把手”作为班长、作为头雁、作为舵手,才能清楚自己前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才能带领整个班子、整支队伍、整搜航船行稳致远。
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方能有“定”。“一把手”是否有坚定的志向,首先要衡量其是否有理想信念,而关键是看其是否对党忠诚。对党忠诚,就是要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就是要带头加强理论学习,坚持联系实际、系统学习、肯花精力、学深悟透。要特别注重在学习中掌握和运用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认识我们党的执政规律,在学习中把自己摆进去,强化自身理想信念,提高站位、开拓心胸,真正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心怀敬畏、慎独慎微,方能心“静”。古人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人生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养身心、治养性情。“一把手“要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高度自觉,强化自身修养,特别是在独处和细微处,更应该知敬畏、守底线,自觉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时刻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锤炼光明磊落、坦荡无私的高尚品格,在清正廉洁上做好表率。“一把手”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同特权思想作斗争,正确看待个人进退得失,处理好公和私、义和利,时刻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泰然,脚踏实地、真抓实于。
篇四:
“一把手”应念好”三字诀"
近日,《中共中夹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这是我们党针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制定的首个专门文件。“一把手”位高权重,监督“一把手”非常重要。因此,作为“一把手”应首先做好“上”“止”“正”自我监督。
“上”字为一诀,要永担使命、人民至上。“空谈误国,实于兴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把手”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一把手”作为单位“主心骨",应带头“脚上沾泥"察民情访民意,扑下身子,走进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与百姓“拉家常"、嘘寒问暖,主动听取基层群众的难心事、烦心事、一揪心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一把手“要永远保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赤子之心,把责任扛在肩上,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一枝一叶总关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手“要切实做到忠诚于净担当、堂堂正正做人,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止”字为一诀,要俭以养德,行有所止。“知足者富,知止者久”,“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古人常说:每日三省吾身。“一把手”要耐得住生活清贫,守得住朴素寂寞,不奢侈,淡泊名利,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像红梅傲雪盛开。不论有没有人监督,有没有规则约束,要常怀律巳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用敬畏之心对待手中的权力。权力是把“双刃剑”,使用得当会造福一方百姓,使用不当会家破人亡。权利由人民赋予,让权行进。“一把手"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正”字为一诀,要对党忠诚、修身正德。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德。一把手必先修身,把群众监督当作“戒尺"置于心间,心有所畏、言有所戒,正人先正巳,做人于事都要做表率。对党永葆忠诚之心,对民永葆感恩之心,对权永葆“敬畏之心。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公而忘私、鞠躬尽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带头严格要求、带头接受监督严格约束自己、管好自己身边的人、管好自己的家人,真正做好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夹保持高度一致。“一把手“要切实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坦坦荡荡为官。
篇五:
从“三个方面”监督”一把手”
近期,《中共中夹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公开发布,这是完善监督体系的一大步,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把手”地位特殊、责任重大,是监督的“关键少数”、重点对象,也是难点所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对“一把手”的监督要从严从紧,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合规合法,也要合情合理。
完善“监督网“体系,扎紧制度笼子。“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给我一个强大的人民监督制,我能把整个党和国家中的官僚腐败翻转过来”。当前
“一把手"违规违法主要由于权力过于集中、上级监督缺位、同级监督软弱无力、群众监督无法落实、制度不健全等,归根结底是监督体系不够完备。完善监督体系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也要结合实际考量,让制度更细化、更明晰,坚持常抓不懈、真抓真管、真管真严,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对“一把手”的监督,要做到责任清晰、主体明确、措施管用、行之有效,以案为鉴,不断强化法纪意识,让“一把手“反躬自省,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真正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
破除“官本位“思想,牢记公仆身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人先正巳",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我们党为了表明与旧社会决裂、为人民谋幸福的决心,坚决不当官僚、不做欺压群众的“官老爷”,选择了最小的“书记”来称呼党的各级“一把手”。“一把手”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牢记初心使命,敬畏纪律规矩,做到自尊、自爱、自律,摒弃“官本位“思想,时刻牢记人民公仆的身份,带头做到“两个维护",带头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在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严格自律上当标杆、作表率,防止出现上行下效、上下其手,真正做到上下同心、上下同欲,才能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才能以上率下,上下求索。
优化“合唱团”队伍,发扬民主精神。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完善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相互监督机制,将“一把手”权力置于有效监督之中,凡是重大事项必须由领导班子按决策程序、议事规则集体研究决定,防止出现“一言堂”问题。发挥领导班子近距离常态化监督优势,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领导班子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互相监督自觉,让
“一把手”权力得到有效制约。真正做到发扬民主、科学决策,防止和克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和各行其是。让“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在为民服务的“舞台上“互相补台,互相“扯扯袖子”,同舟共济,同心协力,一起演好”大合唱”。
篇七: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交流发言
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意见
作为一名领导,监督是我们的职责之一。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意见,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工作的开展,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我们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一把手是领导班子的核心,其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领导班子的形象和工作效率。因此,我们要对一把手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包括工作计划、工作进展、工作成果等方面。同时,我们还要关注一把手的言行举止,确保其言行符合领导干部的标准,不会给人民群众带来不良影响。
我们要加强对领导班子的监督。领导班子是一个整体,其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我们要对领导班子的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包括工作计划、工作进展、工作成果等方面。同时,我们还要关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确保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影响到整个领导班子的工作效率。
我们要加强对自身的监督。作为领导,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进。同时,我们还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确保自己的言行符合领导干部的标准,不会给人民群众带来不良影响。
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意见,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工作。只有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工作的开展,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相关热词搜索: 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交流发言 领导班子 关于加强 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