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学设计
篇一: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学设计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
2019..3教师:
陈丽芳
送教内容: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孩子正确刷牙。
②懂得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对健康的危害。
③了解从小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对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
④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意识、意识到健康与自己的生活时时相关的⑤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学生:
课时数:
一、通过图片及食物认识牙齿、牙刷、牙膏。指出美味的食物能够使我们
成长,而食物在进入我们的胃之前,要先经过牙齿的嚼碎,才能保证食物
正常的消化吸收。
二: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生活常识,我们为什么每天要刷牙
?刷牙的意义:通过说出牙齿的作用,懂得每天刷牙的意义:清洁牙
齿,减少牙菌斑
(虫牙)的发生,还对牙床起到按摩作用,促进牙龈的血
液循环,改善其营养及氧的供应,有助于组织代谢,增强抗病能力,使
牙齿更加坚固。
进行图片观看,我们每天应该怎样养成刷牙好习惯
?引导学生回忆模仿刷牙动教学过程
作。观察刷牙方法的动作图片。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观察与讨论
三:怎样正确的刷牙
①师生都拿起牙刷,边做动作、边刷牙。
训练思维能力。使孩子动手刷牙。方法—上牙从上向下刷,下牙从
下向上刷,咬合面要来回刷。
让孩子进行体验,从而了解到每天坚持正确刷牙方法的好处——不
但有利于消化吸收,还能保持牙齿表面的光华。
让孩子表演,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体会,意识到正确刷牙方法的重
要。
通过刷牙,培养自己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孩子能够试着拿起牙刷,教学效果
模仿动作去刷牙。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
2019.3教师:
陈丽芳
学生:
课时数:
送教内容:
1.通过手机播放歌曲
《找朋友》,边唱边与老师一起拍手做动作表演“找朋友”
2.试着与人交往。
3.试着愿意与别人交流。
一、唱一唱。
教学过程
1、与老师齐唱《找朋友》,边唱边与表演。
(多唱几次,多
找几个好朋友。)2、认识视频中出现的几个好朋友,分别是谁
二、说一说。
1、先说自己的姐姐是谁,喜欢与姐姐一起玩什么?告诉孩
子大家都是他的好朋友。
引导孩子说一说平时与谁在一起说一说
话。你们就是好朋友。你们喜欢玩什么事
2、出示家人照片,认识朋友。
3、说说你还知道关于好朋
友的什么事?
4、把老师当做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对话打招呼。
5.再让孩子说一说今天交了多少好朋友
?把他们介绍给你的妈妈。
7.再次唱歌曲《找朋友》
三、做一做。
画一画朋友。
教学效果
孩子能试着说出朋友,对听歌孩子很有兴趣。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
2019.4教师:
陈丽芳
学生:
课时数:
送教内容:
1、了解家中主要房间的名称、喜欢自己的家。
2、学习区分里外。
3.欣赏图片或课件,美丽舒适的家
导入:播放录音,请孩子辨别各种声音,引起孩子兴趣。
一、欣赏图片或课件,美丽舒适的家
1、欣赏家中房间的图片,明确各个房间的名称。你喜欢哪个房间?你
喜欢的这个房间叫什么?(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我们会这个房间
里做什么?
2、你家的房间和图片上的房间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你的家吗?为什
么?
二、组织孩子连线游戏,给用品找家
1、观看图片,并说出它们应该放在那个房间?
2、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将相关的物品进行连线,教师随时指导。
3、观看验证图,教师重点引导孩子说出“ⅹⅹ放在ⅹⅹ里面、ⅹⅹ放
在ⅹⅹ外面”。
三、鼓励孩子做一个小小设计师,设计漂亮的窗帘
1、教师出示范画孩子欣赏,引起孩子作画的兴趣。
2、孩子说说自己家里最喜欢的房间的窗帘,教师说明使用方法和注意
事项,鼓励孩子大胆作画。
【活动延伸】用各种颜色的颜料进行新的窗帘设计,启发孩子的想象能力
和动手能力。
教学效果
孩子能说出红色,黄色。并指出自己喜欢红色。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
2019.4教师:
陈丽芳
学生:
课时数:
送教内容:
1、学习剥蛋壳的方法,体验劳动的快乐。
2、知道鸡蛋有多种吃法,并喜欢吃鸡蛋。
1、玩蛋
让孩子手里拿一个熟鸡蛋。
让孩子自由探索鸡蛋的各种玩法。
(会滚动、能转动。)
提问:猜猜你玩的鸡蛋是生的?还是熟的?
2、剥蛋
鼓励孩子大胆敲碎蛋壳,并试着学习剥蛋壳。
教师指导需要帮助的孩子。
3、切蛋
让孩子尝试把剥好的鸡蛋用塑料小刀切成两半。
观察:熟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教学过程
4、摆蛋
教师指导下帮助孩子摆出各种造型,提醒孩子观察摆出的不同图像、怎样
去一起摆放鸡蛋,并特别注意安全,不能让伤到手。
5、尝蛋
让孩子品尝鸡蛋,体验劳动后的快乐
!
6、讨论:鸡蛋还可以怎么吃呢
?(打汤、炒蛋、卤鸡蛋等)
活动延伸
帮助孩子区分生、熟蛋。生蛋
(转得慢),熟蛋
(转得快)。
教学效果
孩子从鸡蛋中学习到很多乐趣,今后也爱吃鸡蛋了。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
2019.5教师:
陈丽芳
学生:
课时数:
送教内容:
1、感受到周围的同伴、老师、成人都很喜欢自己。
2、知道小朋友在家里要听成人的话,努力做个好宝宝
3、增强自信心,激发积极向上的愿望。
一、观看“大家喜欢我”图片书籍(图画),引起孩子的兴
趣。
教学过程
教师:照片上有谁?你喜欢吗?你高兴吗?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谈论:别人是否喜欢自己
三、1、教师:你有小伙伴吗?他们喜欢你吗?伙伴愿意和你在
一起玩吗?
2、教师:老师喜欢你吗?他们喜欢你吗?伙伴愿
意和你一起玩吗?
3、教师:爸爸妈妈喜欢你吗?他们是怎样
做的?(爱自己,给自己买礼物、带自己上公园等等)
四、引导孩子讨论:怎样做别人才会喜欢你。
使孩子知道同伴之间要友好,在家里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一些
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四、师生共同边唱边找朋友碰一碰,进一步体验喜欢别人和被别
人喜教学效果欢的愉快心情。
孩子能慢慢的感知到图片的小人,还能适当的说出小孩在做什么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
2019.5教师:
陈丽芳
学生:
课时数:
送教内容:
1、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会“乖、扔、鼠”的正确发音
2、培养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一、进行游戏,激发孩子兴趣。
1、“吃水果”游戏:请你跟我吃××!
2、刚才我们把香蕉吃完了,香蕉皮扔在哪里呢?
3、出示香蕉,小猪和小老鼠刚才也吃了香蕉,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样吃
香蕉的。
二、学习儿歌。
1、(出示图一)图片上有谁?它在干什么?
2、小猪把香蕉皮扔到哪里去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认识垃圾筒标记)
我们把小猪吃香蕉的样子编成了一首儿歌。孩子学念儿歌,老师注意帮助
孩子正音(乖、扔)。
3、(出示图二)小老鼠和乖小猪吃香蕉的方法一样吗?它做得对吗?为什
么?(孩子泛讲)
教师小结:对,把香蕉皮扔在地上很不安全,也不卫生
教学过程
4、我们再编一段小老鼠吃香蕉的儿歌,鼓励发准“鼠”的音。
小结:我们要学乖小猪,在公共场所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三、进一步养
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除了香蕉皮可以扔在垃圾筒里,还有什么东西也
可以扔进垃圾筒里?(孩子泛讲)
四、活动延伸:
今天表现真棒,等一下请你们吃香蕉好吗?
附儿歌:
吃香蕉
乖小猪,吃香蕉,香蕉皮,拿手上,拿手上,干什么?
把它扔进垃圾筒。
小老鼠,吃香蕉,香蕉皮,扔地上,不小心,踩上去,摔个跟头泪汪汪。
教学效果
孩子能把扔和鼠的读音发正确,能跟着老师读儿歌。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
2019.6教师:
陈丽芳
学生:
课时数:
送教内容:
1.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2.孩子看着自己的卡片,按照教师的指令做游戏
教学效果
孩子能初步感知到小鸭的色彩丰富,动作各异。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
2019.6教师:
陈丽芳
学生:
课时数:
送教内容:
1、能积极探索玩具是靠惯性、发条、电能等动力动起来的2、乐于参加探索活动,并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3、能用恰当的词句,简单讲述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一、孩子玩自己带来的玩具,初步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
(1)孩子自由的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2)请孩子说说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3)
将孩子带来的玩具按不同的玩法分类摆放。
二、孩子交换玩具玩,进一步探索各种玩具的不同玩法。
(1)请孩子讲几类玩具都玩到,加深对玩具不同玩法的体验。
(2)请孩子说说自己玩了哪些玩具,是怎么玩的。
三、引导孩子深入探讨玩具动起来的不同方式。
(1)出示打开的发条玩具供孩子观察。
提问:为什么拧了发条玩具就会动起来?
(2)出示打开的电动玩具供孩子观察。
提问:为什么打开开关玩具就会动起来?孩子讨论后,教师出示电动
玩具证实。电动玩具有电池,开关打开,电源接通了,就会动起来。
(3)接上电池,开关打开,电源接通了,就会动起来。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有的玩具拧了发条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一
推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打开开关就会动起来。
四、提供先进的玩具供孩子观察操作。
(1)观察遥控玩具。
教师打开开关让孩子观察玩具是否会动,然后问孩子:玩具为什么会
动?
教师操作遥控玩具后提问:让它动起来的是什么?这种玩具叫什么玩
具?
(2)提供会录音的娃娃供孩子观察。
让孩子对娃娃说话并观察其反应。
让孩子知道娃娃身后有个小录音机,所以他会说出跟孩子相同的话。
五、结束活动。
小结:这些玩具真有趣,它们都是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了让小朋友玩得
开心而设计制造出来的,如果你们发现了其他新的玩具,可以向大家介绍。
延伸:带孩子到室外玩玩具。
教学效果孩子能对玩具试着观察,知道是因为有了电玩具动了起来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
2019.6教师:
陈丽芳
学生:
课时数:
送教内容:
1、知道在马路上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红灯停,绿灯行”的重要性,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导入活动
1、游戏“我是小司机”(二)
、红灯绿灯眨眼睛
1、教师出示教具红灯绿灯
提问:“这是什么
?你在哪里见过
?它有什么用途
?”引导孩子说出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
引导孩子说出没有红绿灯就会像开始我们小朋友扮小司机乱撞那样,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汽车过十字路口
引导孩子讨论:
“汽车和行人什么时候停下
?什么时候才能走
?”“红灯亮了,汽车会怎样
?绿灯亮了,汽车又会怎样
?”“红灯亮了,行人会怎样
绿灯亮了,行人又会怎样
?”
3、教师小结:马路上有很多的车和行人,因此在十字路口设置了红绿灯,不管是教学过程
车还是行人,看见红灯都要停下,看见绿灯才能走,这样才不会发
生交通事故。
引导孩子说出:看见红灯停一停,看见绿灯向前行。
(三)
、玩开汽车游戏,练习遵守交通规则
1、开始游戏:红灯亮了,汽车停下
;绿灯亮了,汽车前行。看一看小
司机是不是遵守交通规则。
2、变换角色,反复玩游戏:孩子轮流当小司机,让孩子当信号员用红
绿灯指挥交通。
(四)
、活动延伸:
请孩子家长带领孩子外出的时候可观察红绿灯是怎样指挥交通的教学效果
孩子能说出遇到红灯要停,遇到绿灯走斑马线。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
2019.7教师:
陈丽芳
学生:
课时数:
送教内容:
1、理解作品中的事情和人物形象
,学习作品的语言。
2、感受作品中小熊和妈妈之间的情感
,体会母子之间的爱和默契感
1、出示小熊睡觉图,引导孩子观察:这幅图上有谁呀?它在干什么?
教学过程
你们喜欢小熊吗?想不想跟它做游戏?我们来叫醒它吧!它没有醒究竟谁
能把它叫醒呢?让我们一起来
听故事《小熊醒来吧》!
2、讲述故事的前半段并出示图片,帮助孩子理解并学习作品中的语言
(讲述故事的上半段):哪些小动物要叫醒小熊?它们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孩子回答时出示相应动物图片,并引导孩子学习小动物发出的各种
声音。)森林里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吵醒小熊?
师:这么多小动物都没能叫醒小熊,那你们猜谁能叫醒它呢?我们继
续往下听故事。
(讲述下半段故事):是谁把小熊叫醒了呀?(熊妈妈)
师:真奇怪,为什么这么多小动物都没能把小熊叫醒,而熊妈妈只轻
轻说了一句话,小熊就醒了?这是为什么呢?(熊妈妈用好吃的香肠把小
熊叫醒的)
3、小熊醒了
,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他们一起快乐的玩游戏。
4.让孩子试着说一说小熊与妈妈之间的情感。
教学效果
孩子感知到熊妈妈很爱自己的宝宝。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
教师:
学生:
课时数:
送教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
日期:
课时数:
教师
学生:
送教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日期:
时间:
教师
学生:
课时数:
送教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日期:
时间:
教师
学生:
课时数:
送教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日期:
时间:
教师
学生:
课时数:
送教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
教师
学生:
日期:
课时数:
送教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日期:
时间:
教师
学生:
课时数:
送教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篇二: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学设计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1、书写练习
练习法〔贴图文数字条〕
2、听写数字
练习法〔数数再写数字〕
3、比拟大小
操作法、游戏法
4、评估
口试、笔试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篇三: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学设计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学生:
课时数:2时间:
2019..3教师:陈丽芳
送教内容: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孩子正确刷牙。
②懂得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对健康的危害。
③了解从小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对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
④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意识、意识到健康与自己的生活时时相关的。
⑤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一、通过图片及食物认识牙齿、牙刷、牙膏。指出美味的食物能够使我们成长,而食物在进入我们的胃之前,要先经过牙齿的嚼碎,才能保证食物正常的消化吸收。
二: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生活常识,我们为什么每天要刷牙?
刷牙的意义:通过说出牙齿的作用,懂得每天刷牙的意义:清洁牙齿,减少牙菌斑(虫牙)的发生,还对牙床起到按摩作用,促进牙龈的血液循环,改善其营养及氧的供应,有助于组织代谢,增强抗病能力,使牙齿更加坚固。
进行图片观看,我们每天应该怎样养成刷牙好习惯?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回忆模仿刷牙动作。观察刷牙方法的动作图片。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观察与讨论
三:怎样正确的刷牙?
①师生都拿起牙刷,边做动作、边刷牙。
训练思维能力。使孩子动手刷牙。方法—上牙从上向下刷,下牙从下向上刷,咬合面要来回刷。
让孩子进行体验,从而了解到每天坚持正确刷牙方法的好处——不但有利于消化吸收,还能保持牙齿表面的光华。
让孩子表演,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体会,意识到正确刷牙方法的重要。
教学效果
通过刷牙,培养自己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孩子能够试着拿起牙2刷,模仿动作去刷牙。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学生:
课时数:2时间:
2019.3教师:陈丽芳
送教内容:
1.通过手机播放歌曲《找朋友》,边唱边与老师一起拍手做动作表演“找朋友”。
2.试着与人交往。
3.试着愿意与别人交流。
一、唱一唱。
1、与老师齐唱《找朋友》,边唱边与表演。(多唱几次,多找几个好朋友。)2、认识视频中出现的几个好朋友,分别是谁?
二、说一说。
1、先说自己的姐姐是谁,喜欢与姐姐一起玩什么?告诉孩子大家都是他的好朋友。引导孩子说一说平时与谁在一起说一教学过程
说话。你们就是好朋友。你们喜欢玩什么事?
2、出示家人照片,认识朋友。
3、说说你还知道关于好朋友的什么事4、把老师当做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对话打招呼。
5.再让孩子说一说今天交了多少好朋友把他们介绍给你的妈妈。7.再次唱歌曲《找朋友》
三、做一做。
画一画朋友。
教学效果
孩子能试着说出朋友,对听歌孩子很有兴趣。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学生:
课时数:2时间:
2019.4教师:陈丽芳
送教内容:
1、了解家中主要房间的名称、喜欢自己的家。
2、2、学习区分里外。
3.欣赏图片或课件,美丽舒适的家
导入:播放录音,请孩子辨别各种声音,引起孩子兴趣。
一、欣赏图片或课件,美丽舒适的家
1、欣赏家中房间的图片,明确各个房间的名称。你喜欢哪个房间你喜欢的这个房间叫什么(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我们会这个房间里做什么
2、你家的房间和图片上的房间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你的家吗为什么
教学过程
二、组织孩子连线游戏,给用品找家
1、观看图片,并说出它们应该放在那个房间?
2、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将相关的物品进行连线,教师随时指导。
3、观看验证图,教师重点引导孩子说出“ⅹⅹ放在ⅹⅹ里面、ⅹⅹ放在ⅹⅹ外面”。
三、鼓励孩子做一个小小设计师,设计漂亮的窗帘
1、教师出示范画孩子欣赏,引起孩子作画的兴趣。
2、孩子说说自己家里最喜欢的房间的窗帘,教师说明使用方法和注4意事项,鼓励孩子大胆作画。
【活动延伸】用各种颜色的颜料进行新的窗帘设计,启发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效果
孩子能说出红色,黄色。并指出自己喜欢红色。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学生:
课时数:2时间:2019.4教师:陈丽芳
送教内容:
1、学习剥蛋壳的方法,体验劳动的快乐。
2、知道鸡蛋有多种吃法,并喜欢吃鸡蛋。
1、玩蛋
让孩子手里拿一个熟鸡蛋。
让孩子自由探索鸡蛋的各种玩法。(会滚动、能转动。)教学过程
提问:猜猜你玩的鸡蛋是生的还是熟的2、剥蛋
鼓励孩子大胆敲碎蛋壳,并试着学习剥蛋壳。
教师指导需要帮助的孩子。
3、切蛋
让孩子尝试把剥好的鸡蛋用塑料小刀切成两半。
观察:熟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
4、摆蛋
教师指导下帮助孩子摆出各种造型,提醒孩子观察摆出的不同图像、怎样去一起摆放鸡蛋,并特别注意安全,不能让伤到手。
5、尝蛋
让孩子品尝鸡蛋,体验劳动后的快乐!
6、讨论:鸡蛋还可以怎么吃呢(打汤、炒蛋、卤鸡蛋等)
活动延伸
帮助孩子区分生、熟蛋。生蛋(转得慢),熟蛋(转得快)。
教学效果
孩子从鸡蛋中学习到很多乐趣,今后也爱吃鸡蛋了。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学生:
课时数:2时间:
2019.5教师:陈丽芳
送教内容:
1、感受到周围的同伴、老师、成人都很喜欢自己。
2、知道小朋友在家里要听成人的话,努力做个好宝宝。
3、增强自信心,激发积极向上的愿望。
一、观看“大家喜欢我”图片书籍(图画),引起孩子的兴趣。
二、教师:照片上有谁?你喜欢吗你高兴吗
三、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谈论:别人是否喜欢自己。
四、1、教师:你有小伙伴吗他们喜欢你吗伙伴愿意和你在一起玩吗2、教师:老师喜欢你吗他们喜欢你吗伙伴愿意和你一起玩吗3、教师:爸爸妈妈喜欢你吗他们是怎样做的(爱自己,教学过程
给自己买礼物、带自己上公园等等)
四、引导孩子讨论:怎样做别人才会喜欢你。
使孩子知道同伴之间要友好,在家里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一些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四、师生共同边唱边找朋友碰一碰,进一步体验喜欢别人和被别人喜欢的愉快心情。
教学效果
孩子能慢慢的感知到图片的小人,还能适当的说出小孩在做什么。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学生:
课时数:2时间:
2019.5教师:陈丽芳
送教内容:
1、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会“乖、扔、鼠”的正确发音。
2、培养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一、进行游戏,激发孩子兴趣。
1、“吃水果”游戏:请你跟我吃××!
2、刚才我们把香蕉吃完了,香蕉皮扔在哪里呢?
3、出示香蕉,小猪和小老鼠刚才也吃了香蕉,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样吃香蕉的。
二、学习儿歌。
1、(出示图一)图片上有谁它在干什么
2、小猪把香蕉皮扔到哪里去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认识垃圾筒标记)
我们把小猪吃香蕉的样子编成了一首儿歌。孩子学念儿歌,老师注意帮助孩子正音(乖、扔)。
3、(出示图二)小老鼠和乖小猪吃香蕉的方法一样吗它做得对吗为什么(孩子泛讲)
教师小结:对,把香蕉皮扔在地上很不安全,也不卫生。
4、我们再编一段小老鼠吃香蕉的儿歌,鼓励发准“鼠”的音。
小结:我们要学乖小猪,在公共场所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三、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除了香蕉皮可以扔在垃圾筒里,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扔进垃圾筒里(孩子泛讲)
四、活动延伸:
今天表现真棒,等一下请你们吃香蕉好吗?
附儿歌:
吃香蕉
乖小猪,吃香蕉,香蕉皮,拿手上,拿手上,干什么
把它扔进垃圾筒。
小老鼠,吃香蕉,香蕉皮,扔地上,不小心,踩上去,摔个跟头泪汪汪。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孩子能把扔和鼠的读音发正确,能跟着老师读儿歌。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学生:
课时数:2时间:
2019.6教师:陈丽芳
送教内容:
1.
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2.
孩子看着自己的卡片,按照教师的指令做游戏。
1、发给孩子一张小鸭子卡片。图片上小鸭子的颜色、动作各异,背景不同。
例如:黄色小鸭子、白色小鸭子、麻花鸭子、游水的小鸭子、在草地上玩的小鸭子、头上戴着红花的小鸭子。
2、教师发出不同指令,孩子看着自己的卡片,按照教师的指令行动。例如:请游水的小鸭子出来做游戏。请在草地上玩教学过程
的小鸭子拍拍翅膀。
3、孩子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内容,按教师的指令行动后,用语言说明自己及自己的行动。例如:我是游水的小鸭子,我现在出来做游戏。
为帮助孩子观察精确,提高孩子对语句的准确理解,所绘卡片可有明显差别,也要有细微差别。
教学效果
孩子能初步感知到小鸭的色彩丰富,动作各异。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学生:
课时数:2时间:
2019.6教师:陈丽芳
送教内容:
1、能积极探索玩具是靠惯性、发条、电能等动力动起来的。
2、乐于参加探索活动,并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3、能用恰当的词句,简单讲述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一、孩子玩自己带来的玩具,初步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
(1)孩子自由的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2)请孩子说说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3)
将孩子带来的玩具按不同的玩法分类摆放。
二、孩子交换玩具玩,进一步探索各种玩具的不同玩法。
(1)请孩子讲几类玩具都玩到,加深对玩具不同玩法的体验。
(2)请孩子说说自己玩了哪些玩具,是怎么玩的。
三、引导孩子深入探讨玩具动起来的不同方式。
(1)出示打开的发条玩具供孩子观察。
提问:为什么拧了发条玩具就会动起来?
(2)出示打开的电动玩具供孩子观察。
提问:为什么打开开关玩具就会动起来?孩子讨论后,教师出示电动教学过程
玩具证实。电动玩具有电池,开关打开,电源接通了,就会动起来。
(3)接上电池,开关打开,电源接通了,就会动起来。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有的玩具拧了发条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一推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打开开关就会动起来。
四、提供先进的玩具供孩子观察操作。
(1)观察遥控玩具。
教师打开开关让孩子观察玩具是否会动,然后问孩子:玩具为什么会动?
教师操作遥控玩具后提问:让它动起来的是什么这种玩具叫什么玩具
(2)提供会录音的娃娃供孩子观察。
让孩子对娃娃说话并观察其反应。让孩子知道娃娃身后有个小录音机,所以他会说出跟孩子相同的话。
五、结束活动。
小结:这些玩具真有趣,它们都是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了让小朋友玩得开心而设计制造出来的,如果你们发现了其他新的玩具,可以向大家介绍。
延伸:带孩子到室外玩玩具。
教学效果
孩子能对玩具试着观察,知道是因为有了电玩具动了起来。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学生:
课时数:2时间:2019.6教师:陈丽芳
送教内容:
1、知道在马路上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红灯停,绿灯行”的重要性,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一)导入活动
1、游戏“我是小司机”
(二)、红灯绿灯眨眼睛
1、教师出示教具红灯绿灯
提问:“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它有什么用途”
引导孩子说出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教学过程
引导孩子说出没有红绿灯就会像开始我们小朋友扮小司机乱撞那样,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汽车过十字路口
引导孩子讨论:
“汽车和行人什么时候停下什么时候才能走”
“红灯亮了,汽车会怎样绿灯亮了,汽车又会怎样”
“红灯亮了,行人会怎样绿灯亮了,行人又会怎样”
3、教师小结:马路上有很多的车和行人,因此在十字路口设置了红绿11灯,不管是车还是行人,看见红灯都要停下,看见绿灯才能走,这样才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引导孩子说出:看见红灯停一停,看见绿灯向前行。
(三)、玩开汽车游戏,练习遵守交通规则
1、开始游戏:红灯亮了,汽车停下;绿灯亮了,汽车前行。看一看小司机是不是遵守交通规则。
2、变换角色,反复玩游戏:孩子轮流当小司机,让孩子当信号员用红绿灯指挥交通。
(四)、活动延伸:
请孩子家长带领孩子外出的时候可观察红绿灯是怎样指挥交通的。
教学效果
孩子能说出遇到红灯要停,遇到绿灯走斑马线。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学生:
课时数:2时间:
2019.教师:陈丽芳
送教内容:
1、理解作品中的事情和人物形象,学习作品的语言。
2、感受作品中小熊和妈妈之间的情感,体会母子之间的爱和默契感。
1、出示小熊睡觉图,引导孩子观察:这幅图上有谁呀它在干什么你们喜欢小熊吗想不想跟它做游戏我们来叫醒它吧!它没有醒究竟谁能把它叫醒呢让我们一起来
听故事《小熊醒来吧》!
2、讲述故事的前半段并出示图片,帮助孩子理解并学习作品中的语言。
(讲述故事的上半段):哪些小动物要叫醒小熊它们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孩子回答时出示相应动物图片,并引导孩子学习小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森林里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吵醒小熊?
师:这么多小动物都没能叫醒小熊,那你们猜谁能叫醒它呢?我们继续往下听故事。
12教学过程
(讲述下半段故事):是谁把小熊叫醒了呀(熊妈妈)
师:真奇怪,为什么这么多小动物都没能把小熊叫醒,而熊妈妈只轻轻说了一句话,小熊就醒了这是为什么呢(熊妈妈用好吃的香肠把小熊叫醒的)
3、小熊醒了,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他们一起快乐的玩游戏。
4.让孩子试着说一说小熊与妈妈之间的情感。
教学效果
孩子感知到熊妈妈很爱自己的宝宝。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教师:
学生:
课时数:2时间:
送教内容:
教学过程
13教学效果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日期:
教师
学生:
课时数:
时间:
送教内容:
14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日期:
教师
学生:
课时数:
时间:
15送教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16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日期:
教师
学生:
课时数:
时间:
送教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1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日期:
教师
学生:
课时数:
时间:
送教内容:
教学过程
1教学效果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日期:
教师
学生:
课时数:
时间:
送教内容:
教学过程
1教学效果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日期:
教师
学生:
课时数:
时间:
送教内容:
教学过程
2教学效果
21
篇四: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学设计
-
观音洞镇××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送教教师:送交时间:
残疾类型: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因为残疾儿童生活的环境原因,没人能教其认识小动物。
教学内容:认识小动物,了解动物习性。
教学思路:教会学生认识小动物,让学生了解外面的世界,扩展学生视野,增加学生见识。
教学目标
一、在具体的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各种小动物,了解外面的世界。开阔学生视野。
二、介绍动物的习性,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激发他们自信的内在潜力。培养他的想象能力。
三、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在认识和了解动物的教学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怎样激发学生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图片。教学过程:
一、认识小动物,从熟悉的饲养小动物开始,再到野生动物。认识各种小动物,了解外面的世界。开阔学生视野。
二、了解小动物的习性,培养想象能力
三、创设情境,在认识和了解动物的教学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动物?
2.他们是什么姿态?
3.想像:它们吃什么?
.
z.
-
它们在什么地方睡觉?
它们什么时候寻食?
它们当中谁最聪明?
它们当中谁最可爱?
……
四、送教小结
寻食的小猫
愤怒的小猫
充满想象的小猫
雪地里奔跑的小狗
等待主人施舍的小狗
发呆的猴子
看家的鹦鹉
要好的小兔
寻食的猫头鹰
寻食的老虎
熟睡的老虎
诚实的大象
准备御敌的长颈鹿
凶狠的狮子
.
z.
篇五: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学设计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1000字
这是一份针对小学残疾儿童的送教上门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帮助这些孩子学习。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
2.激发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让残疾儿童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注的态度,建立正向心理,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材料:
语文课本、数学课本、英语课本、教案、白板、橡皮擦、笔、纸等。
三、教学步骤:
1.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针对不同残疾儿童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包括每周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状况,设置适当难度的教学任务,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2.倾听和引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倾听残疾儿童的想法和意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引导他们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倾听和引导,帮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势,鼓励他们克服困难。
3.操作演示和反复练习
对于视觉障碍、听力障碍和肢体障碍等残疾儿童,教师要通过操作演示和反复练习的方式,让他们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耐心地为每个孩子进行演示和操作指导,帮助他们理解课程内容。
4.总结和反馈
在每节课的结束前,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回顾课程内容,总结重点,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还需要给出针对性的反馈,及
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同时,鼓励孩子们对自己的表现有自信和信心。
四、教学方法:
1.个性化教学法:针对每个残疾儿童的状况和学习能力定制教学计划,实现个性化引导。
2.操作演示法:对于视觉障碍、听力障碍和肢体障碍等残疾儿童,通过操作演示和反复练习的方式,让孩子们掌握知识和技能。
3.听写法:针对听力障碍、发音障碍和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残疾儿童,采用听写法进行授课,让他们通过听写掌握知识。
4.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残疾儿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成果:
1.小学残疾儿童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知识。
2.小学残疾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得到有效提高。
3.小学残疾儿童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注的态度,建立正向心理,增强自信心。
篇六: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学设计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培养计算能力)
学校:XXX**:***(2015年10月)
第一课时
培养计算能力
时间:10月16日
送教内容:建立—5的数字概念送教过程:1、唱数
游戏法(木头人)
2、认数
游戏法(数字变一变)3、数实物
学具操作、比一比
4、用手指表示数字
儿歌《手指变变变》
第二课时
时间:10月17日
送教内容:书写—5,并能比较大小送教过程:1、书写练
练法(贴图文数字条)2、听写数字
练法(数数再写数字)3、比较大小
操作法
游戏法
4、评估
口试、笔试
第三课时
时间:10月19日
送教内容:树立6--10的数字观点送教过程:1、唱数—10,10--0游戏法(前跳、后退着唱)2、认数,数实物
童谣、游戏法(贴标签)3、用手指表示数字
游戏法(手指变变变)4、书写练
书空、临摹、看图写数第四课时
时间:10月20日
送教内容:应用10以内的数字送教过程:1、说一说,如:(9)张桌子练法2、比一比:
谁多谁少?操作法
3、操作:
请给我5支笔演示法(小小服务员)4、目测实物数量
操演法(完成统计表)篇一: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造就计算本领)
学校大二小
姓名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第三课时造就计算本领篇二: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造就计算本领)
学校:姓名:(2015年10月)
第一课时
培养计算能力
时间:10月16日
送教内容:建立—5的数字概念送教过程:1、唱数
游戏法(木头人)
2、认数
游戏法(数字变一变)3、数实物
学具操作、比一比
4、用手指表示数字
儿歌《手指变变变》
第二课时
时间:10月17日
送教内容:书写—5,并能比较大小送教过程:1、书写练
操演法(贴图文数字条)2、听写数字
练法(数数再写数字)3、比较大小
操作法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数学教案、游戏法
4、评估
口试、笔试
第三课时
时间:10月19日
送教内容:树立6--10的数字观点送教过程:1、唱数—10,10--0游戏法(前跳、后退着唱)2、认数,数实物
童谣、游戏法(贴标签)3、用手指表示数字
游戏法(手指变变变)4、书写练
书空、临摹、看图写数第四课时
时间:10月20日
送教内容:应用10以内的数字送教过程:1、说一说,如:(9)张桌子练法2、比一比:
谁多谁少?操作法
3、操作:
请给我5支笔演示法(小小服务员)4、目测实物数目
篇七: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学设计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教师:陈丽芳
学生:课时数:2时间:
2019、、3
送教内容:
①通过本课得学习,使孩子正确刷牙。
②懂得不正确得刷牙方法对健康得危害.
③了解从小养成良好得刷牙习惯,对健康成长得促进作用。
④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健康得意识、意识到健康与自己得生活时时相关得。
⑤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得个人卫生习惯.
一、通过图片及食物认识牙齿、牙刷、牙膏。指出美味得食物能够使我们成长,而食物在进入我们得胃之前,要先经过牙齿得嚼碎,才能保证食物正常得消化吸收。
二: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生活常识,我们为什么每天要刷牙?
刷牙得意义:通过说出牙齿得作用,懂得每天刷牙得意义:清洁牙齿,减少牙菌斑(虫牙)得发生,还对牙床起到按摩作用,促进牙龈得血液循环,改善其营养及氧得供应,有助于组织代谢,增强抗病能力,使牙齿更加坚固。
教学过程
进行图片观瞧,我们每天应该怎样养成刷牙好习惯?
引导学生回忆模仿刷牙动作.观察刷牙方法得动作图片.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观察与讨论
三:怎样正确得刷牙?
①师生都拿起牙刷,边做动作、边刷牙。
训练思维能力。使孩子动手刷牙。方法—上牙从上向下刷,下牙从下向上刷,咬合面要来回刷。
让孩子进行体验,从而了解到每天坚持正确刷牙方法得好处——不但有利于消化吸收,还能保持牙齿表面得光华。
让孩子表演,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得体会,意识到正确刷牙方法得重要。
通过刷牙,培养自己养成良好得刷牙习惯。孩子能够试着拿起牙刷,教学效果
模仿动作去刷牙。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学生:课时数:2时间:
2019、3
教师:
陈丽芳
送教内容:1、通过手机播放歌曲《找朋友》,边唱边与老师一起拍手做动作表演“找朋友”。
2、试着与人交往.3、试着愿意与别人交流。
一、唱一唱.
1、与老师齐唱《找朋友》,边唱边与表演。(多唱几次,多找几个好朋友.)2、认识视频中出现得几个好朋友,分别就是谁?
二、说一说.
1、先说自己得姐姐就是谁,喜欢与姐姐一起玩什么?告诉孩子大家都就是她得好朋友。引导孩子说一说平时与谁在一起说一说话。您们就就是好朋友。您们喜欢玩什么事?
教学过程
2、出示家人照片,认识朋友。
3、说说您还知道关于好朋友得什么事?4、把老师当做自己得好朋友,互相对话打招呼。
5、再让孩子说一说今天交了多少好朋友?把她们介绍给您得妈妈。7、再次唱歌曲《找朋友》
三、做一做.
画一画朋友.
教学效果
孩子能试着说出朋友,对听歌孩子很有兴趣。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学生:
时间:
2019、4教师:陈丽芳
送教内容:
课时数:21、了解家中主要房间得名称、喜欢自己得家.
2、学习区分里外。
3、欣赏图片或课件,美丽舒适得家
导入:播放录音,请孩子辨别各种声音,引起孩子兴趣。?一、欣赏图片或课件,美丽舒适得家?
1、欣赏家中房间得图片,明确各个房间得名称.您喜欢哪个房间?您喜欢得这个房间叫什么?(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我们会这个房间里做什么??
2、您家得房间与图片上得房间有什么不一样?您喜欢您得家吗?为什么?
二、组织孩子连线游戏,给用品找家?
1、观瞧图片,并说出它们应该放在那个房间?
2、根据教师提出得要求,将相关得物品进行连线,教师随时指导。?
3、教学过程
观瞧验证图,教师重点引导孩子说出“ⅹⅹ放在ⅹⅹ里面、ⅹⅹ放在ⅹⅹ外面”.三、鼓励孩子做一个小小设计师,设计漂亮得窗帘
1、教师出示范画孩子欣赏,引起孩子作画得兴趣。
2、孩子说说自己家里最喜欢得房间得窗帘,教师说明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鼓励孩子大胆作画.【活动延伸】用各种颜色得颜料进行新得窗帘设计,启发孩子得想象能力与动手能力。
教学效果
孩子能说出红色,黄色。并指出自己喜欢红色.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学生:
课时数:2时间:2019、4
教师
:陈丽芳
送教内容:
1、学习剥蛋壳得方法,体验劳动得快乐.2、知道鸡蛋有多种吃法,并喜欢吃鸡蛋.
1、玩蛋?让孩子手里拿一个熟鸡蛋.?让孩子自由探索鸡蛋得各种玩法。(会滚动、能转动。)
提问:猜猜您玩得鸡蛋就是生得?还就是熟得?
2、剥蛋
鼓励孩子大胆敲碎蛋壳,并试着学习剥蛋壳。?教师指导需要帮助得孩子.3、切蛋
让孩子尝试把剥好得鸡蛋用塑料小刀切成两半.观察:熟鸡蛋里面就是什么样得?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下帮助孩子摆出各种造型,提醒孩子观察摆出得不同图像、怎样去一起摆放鸡蛋,并特别注意安全,不能让伤到手.5、尝蛋
让孩子品尝鸡蛋,体验劳动后得快乐!
6、讨论:鸡蛋还可以怎么吃呢?(打汤、炒蛋、卤鸡蛋等)
活动延伸
帮助孩子区分生、熟蛋。生蛋(转得慢),熟蛋(转得快)。
4、摆蛋
教学效果
孩子从鸡蛋中学习到很多乐趣,今后也爱吃鸡蛋了.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学生:
课时数:2
时间:2019、5教师
:陈丽芳
送教内容:1、感受到周围得同伴、老师、成人都很喜欢自己。
2、知道小朋友在家里要听成人得话,努力做个好宝宝.
3、增强自信心,激发积极向上得愿望。
一、观瞧“大家喜欢我”图片书籍(图画),引起孩子得兴趣。
?教师:照片上有谁?您喜欢吗?您高兴吗?
二、通过提问得方式,引导孩子谈论:别人就是否喜欢自己。
三、1、教师:您有小伙伴吗?她们喜欢您吗?伙伴愿意与您在一起玩吗?2、教师:老师喜欢您吗?她们喜欢您吗?伙伴愿意与教学过程
您一起玩吗?3、教师:爸爸妈妈喜欢您吗?她们就是怎样做得?(爱自己,给自己买礼物、带自己上公园等等)
四、引导孩子讨论:怎样做别人才会喜欢您。
?使孩子知道同伴之间要友好,在家里要听爸爸妈妈得话,做一些爱力所能及得家务事。
?四、师生共同边唱边找朋友碰一碰,进一步体验喜欢别人与被别人喜欢得愉快心情.
教学效果
孩子能慢慢得感知到图片得小人,还能适当得说出小孩在做什么。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学生:课时数:2时间:
2019、5教师
:陈丽芳
送教内容:1、在有趣得活动中,学会“乖、扔、鼠”得正确发音。2?、培养良好得公共卫生习惯。
一、进行游戏,激发孩子兴趣。
1、“吃水果”游戏:请您跟我吃××!2?、刚才我们把香蕉吃完了,香蕉皮扔在哪里呢?3?、出示香蕉,小猪与小老鼠刚才也吃了香蕉,我们来瞧瞧它们就是怎么样吃香蕉得。
二、学习儿歌。
?1、(出示图一)图片上有谁?它在干什么?
2、小猪把香蕉皮扔到哪里去了?您就是怎么瞧出来得?(认识垃圾筒标记)
我们把小猪吃香蕉得样子编成了一首儿歌。孩子学念儿歌,老师注意帮助孩子正音(乖、扔)。
3?、(出示图二)小老鼠与乖小猪吃香蕉得方法一样吗?它做得对吗?为什么?(孩子泛讲)教师小结:对,把香蕉皮扔在地上很不安全,也不卫生。?4、我们再编一段小老鼠吃香蕉得儿歌,鼓励发准“鼠”得音。
教学过程
小结:我们要学乖小猪,在公共场所做个讲卫生得好宝宝。
三、进一步养成良好得公共卫生习惯。
除了香蕉皮可以扔在垃圾筒里,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扔进垃圾筒里?(孩子泛讲)
四、活动延伸:今天表现真棒,等一下请您们吃香蕉好吗?
附儿歌:
吃香蕉
乖小猪,吃香蕉,香蕉皮,拿手上,拿手上,干什么?把它扔进垃圾筒。
小老鼠,吃香蕉,香蕉皮,扔地上,不小心,踩上去,摔个跟头泪汪汪。
教学效果
孩子能把扔与鼠得读音发正确,能跟着老师读儿歌。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学生:
课时数:2时间:2019、6教师:陈丽芳
送教内容:
1.
提高孩子对语言得理解能力.2.
孩子瞧着自己得卡片,按照教师得指令做游戏。
1、发给孩子一张小鸭子卡片。图片上小鸭子得颜色、动作各异,背景不同。
例如:黄色小鸭子、白色小鸭子、麻花鸭子、游水得小鸭子、在草地上玩得小鸭子、头上戴着红花得小鸭子.2?、教师发出不同指令,孩子瞧着自己得卡片,按照教师得指令行动.例如:请游水得小鸭子出来做游戏.请在草地上玩得小鸭子拍拍翅膀。
教学过程
3、孩子根据自己卡片上得内容,按教师得指令行动后,用语言说明自己及自己得行动。例如:我就是游水得小鸭子,我现在出来做游戏。
为帮助孩子观察精确,提高孩子对语句得准确理解,所绘卡片可有明显差别,也要有细微差别.
教学效果
孩子能初步感知到小鸭得色彩丰富,动作各异。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学生:
课时数:2
时间:2019、6教师:陈丽芳
送教内容:
1、能积极探索玩具就是靠惯性、发条、电能等动力动起来得。?
2、乐于参加探索活动,并有良好得操作习惯.
3、能用恰当得词句,简单讲述探索得过程与结果。
(1)孩子自由得玩自己带来得玩具。?
(2)请孩子说说玩得就是什么玩具,就是怎么玩得。
(3)将孩子带来得玩具按不同得玩法分类摆放。
二、孩子交换玩具玩,进一步探索各种玩具得不同玩法。
(1)请孩子讲几类玩具都玩到,加深对玩具不同玩法得体验。
(2)请孩子说说自己玩了哪些玩具,就是怎么玩得.三、引导孩子深入探讨玩具动起来得不同方式。
(1)出示打开得发条玩具供孩子观察。
提问:为什么拧了发条玩具就会动起来??
(2)出示打开得电动玩具供孩子观察。
提问:为什么打开开关玩具就会动起来?孩子讨论后,教师出示电动玩具证实.电动玩具有电池,开关打开,电源接通了,就会动起来。?
(3)接上电池,开关打开,电源接通了,就会动起来。?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教学过程
有得玩具拧了发条就会动起来,有得玩具一推就会动起来,有得玩具打开开关就会动起来.四、提供先进得玩具供孩子观察操作。?(1)观察遥控玩具。
教师打开开关让孩子观察玩具就是否会动,然后问孩子:玩具为什么会动?
教师操作遥控玩具后提问:让它动起来得就是什么?这种玩具叫什么玩具?
(2)提供会录音得娃娃供孩子观察.
让孩子对娃娃说话并观察其反应。让孩子知道娃娃身后有个小录音机,所以她会说出跟孩子相同得话。
五、结束活动。?
小结:这些玩具真有趣,它们都就是工人叔叔与阿姨为了让小朋友玩得开心而设计制造出来得,如果您们发现了其她新得玩具,可以向大家介绍。?
延伸:带孩子到室外玩玩具.
一、孩子玩自己带来得玩具,初步探索玩具得不同玩法。
教学效果
孩子能对玩具试着观察,知道就是因为有了电玩具动了起来.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学生:
课时数:2时间:2019、6教师:陈丽芳
送教内容:
1、知道在马路上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得交通规则。
2、“红灯停,绿灯行”得重要性,强化孩子得安全意识与遵守规则得能力。3?、体验模仿游戏得快乐。
(一)导入活动
1、游戏“我就是小司机”
(二)、红灯绿灯眨眼睛
1、教师出示教具红灯绿灯
提问:“这就是什么?您在哪里见过?它有什么用途?”?
引导孩子说出红灯停、绿灯行得交通规则。
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
引导孩子说出没有红绿灯就会像开始我们小朋友扮小司机乱撞那样,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汽车过十字路口?
引导孩子讨论:?
“汽车与行人什么时候停下?什么时候才能走?”?
“红灯亮了,汽车会怎样?绿灯亮了,汽车又会怎样?”
“红灯亮了,行人会怎样?绿灯亮了,行人又会怎样?”
教学过程
3、教师小结:马路上有很多得车与行人,因此在十字路口设置了红绿灯,不管就是车还就是行人,瞧见红灯都要停下,瞧见绿灯才能走,这样才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引导孩子说出:瞧见红灯停一停,瞧见绿灯向前行。
(三)、玩开汽车游戏,练习遵守交通规则1?、开始游戏:红灯亮了,汽车停下;绿灯亮了,汽车前行。瞧一瞧小司机就是不就是遵守交通规则。?
2、变换角色,反复玩游戏:孩子轮流当小司机,让孩子当信号员用红绿灯指挥交通。
(四)、活动延伸:
请孩子家长带领孩子外出得时候可观察红绿灯就是怎样指挥交通得.
教学效果
孩子能说出遇到红灯要停,遇到绿灯走斑马线。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学生:
课时数:2时间:2019、7教师:
陈丽芳
送教内容:
1、理解作品中得事情与人物形象,学习作品得语言。
2、感受作品中小熊与妈妈之间得情感,体会母子之间得爱与默契感。
1、出示小熊睡觉图,引导孩子观察:这幅图上有谁呀?它在干什么?您们喜欢小熊吗?想不想跟它做游戏?我们来叫醒它吧!它没有醒究竟谁能把它叫醒呢?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小熊醒来吧》!
2、讲述故事得前半段并出示图片,帮助孩子理解并学习作品中得语言。
(讲述故事得上半段):哪些小动物要叫醒小熊?它们发出了怎样得声音?
(孩子回答时出示相应动物图片,并引导孩子学习小动物发出得各种声音。)森林里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吵醒小熊?
师:这么多小动物都没能叫醒小熊,那您们猜谁能叫醒它呢?我们继续教学过程
往下听故事。
(讲述下半段故事):就是谁把小熊叫醒了呀?(熊妈妈)
师:真奇怪,为什么这么多小动物都没能把小熊叫醒,而熊妈妈只轻轻说了一句话,小熊就醒了?这就是为什么呢?(熊妈妈用好吃得香肠把小熊叫醒得)
3、小熊醒了,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她们一起快乐得玩游戏。
4、让孩子试着说一说小熊与妈妈之间得情感.
教学效果
孩子感知到熊妈妈很爱自己得宝宝。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教师:
学生:课时数:2时间:
送教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日期:
教师
学生:
课时数:时间:
送教内容: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教师
学生:
日期:
时间:
课时数:
送教内容: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教师
学生:日期:
时间:
课时数:送教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日期:
教师
学生:
课时数:
时间:
送教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教师
学生:日期:
时间:课时数:送教内容: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教师
学生:日期:
时间:
课时数:
送教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篇八: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培养计算能力
时间:12月4日
教师:
学生:
课时数:
3送教内容:建立0—5的数字概念
送教过程:1、唱数
游戏法(木头人)
2、认数
游戏法(数字变一变)
3、数实物
学具操作、比一比
4、用手指表示数字
儿歌《手指变变变》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12月8日
教师:
学生:
课时数:3送教内容:书写0—5,并能比较大小
送教过程:
1、书写练习
练习法(贴图文数字条)
2、听写数字
练习法(数数再写数字)
3、比较大小
操作法、游戏法
4、评估
口试、笔试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12月11日
教师:
学生:
课时数:3送教内容:建立6--10的数字概念
送教过程:
1、唱数0—10,10--游戏法(前跳、后退着唱)
2、认数,数实物
儿歌、游戏法(贴标签)
3、用手指表示数字
游戏法(手指变变变)
4、书写练习
书空、临摹、看图写数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12月15日
教师:
送教内容:应用10以内的数字
送教过程:
1、说一说,如:(9)张桌子
练习法
学生:
课时数:32、比一比:谁多谁少?
操作法
3、操作:请给我5支笔
演示法(小小服务员)
4、目测实物数量
练习法(完成统计表)
相关热词搜索: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上门 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