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与保护(10篇)

时间:2023-07-05 17:56:00 阅读:

内容摘要: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与保护

篇一: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与保护

  

  昆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重要性

  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自2001年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随着中国政府逐步建立起各级非遗保护体系,以及有针对性地对昆曲采取政策扶持,昆曲的地位与处境大为改善。昆曲成为世界“非遗”这20年间,在昆曲的传承、保护与研究方面,既有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与相关部署,也有昆曲爱好者及学者的支持与工作。在既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跨越性的发展,获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取得较多的成果。特别是以昆曲传承与研究为主要工作,以与之相关的各级学校、学术机构为研究对象,可明显看到昆曲在这些领域和组织里的发展、变化、取得的成果,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昆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性

  引言:2021年9月25日,青年昆曲艺术家张冉“为爱新声—昆曲室内乐版《牡丹亭》”在上海音乐学院成功上演。这一版《牡丹亭》最具特色之处在于东西方艺术的跨界合作,作曲家张士超、彭荣鑫、徐可结合中国传统乐器的音质特点,以西洋多件弦乐乐器模仿中国古琴特色,小提琴、大提琴拨弦音色的有机组合,重新构建《牡丹亭》游园之景的清雅古静。演出采撷[游园][惊梦][寻梦][离魂]等四个重要片段上演,这场演出在现代化昆曲音乐之路上,带给观众新的体验。但中西音乐文化上的碰撞与断层,如昆曲曲牌体的程式化旋律与西洋乐器复调的变化,竹笛、檀板、板鼓的固定音色与节奏在现代乐章中的处理与表达,人声表演的主导地位与整个大合奏音量的抗衡等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反思。

  1“专业化”保护

  专业化保护是中国戏曲在技艺规范和文化品格方面的规律性的保护方式,既符合中国戏曲整体传承发展的共通经验,也保证了中国戏曲剧种各具特征的个性化经验。戏曲艺术从其成熟开始,就以职业化的方式进行演出创造,职业化的要

  求贯穿于一个演员从幼童时期的技术训练到专业素质的养成,当然也贯穿于一个表演团体乃至一个声腔剧种从形制简单到体制完备的过程。这就让戏曲艺术在专业化的方向上不断提升,最终造就出戏曲这一表演艺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异军突起,独具中华审美风范。昆曲素有“百戏之师”的美誉,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和典型代表,其专业化集中体现在以曲牌体为本体的南北曲音乐和剧诗文学、以行当和身段为基础的表演美学,用诗、乐、歌、舞的至高范式展示着古典戏曲艺术的最高准则。昆曲专业化保护的核心在于“人”,即戏曲艺人群体与表演团体、传承团体;专业化保护的范畴在于“戏”,即融汇多元本体技艺的剧目;专业化保护的本质在于“规范”,即贯穿于舞台艺术的多元技艺内容和艺术规律;专业化实现的目标在于推进戏曲的“活态”传承与发展,即昆曲在与时俱进中实现从古典到现代的兼容与转化。一部昆曲发展史,也是一部昆曲保护史,更是一部昆曲学术史。中国戏曲发展史中至为宝贵的经验就是理论与实践相伴而生,尤其是在昆曲盛行的明清两代,围绕昆曲艺术实践而出现的理论总结,构成了相对完整的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体系。因昆曲艺术本体研究而产生的评点学、格律学、曲学、唱论、演员品鉴等,既总结了创作经验,又提升了创作层次,更引领了创作风尚。特别是在昆曲的“清工”“戏工”传统中,“清工”以迥异于职业演员的身份特征,标识出了切究声韵的文化背景,这是昆曲传承发展中学术化保护的一个鲜明例证。

  2现代化昆曲音乐的反思

  传统昆曲的念白,是演员独自表现,音乐是停止状态。在室内乐中,乐队与演员配合,加入了大量的音乐伴奏,使演员的人声与其他旋律乐器形成了一个丰满的音色,从而调动演员与观众的情绪。但现代化昆曲音乐的尝试过程中,仍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三个问题:1.人声的主导地位与乐队的音响关系;2.檀板和板鼓的节奏在乐队中的地位;3.演员的身段表演与音乐表现的节奏问题。传统的昆曲表演,竹笛与人声从头配合到尾,由于器乐的音色变化少,对演员的唱腔影响小。而西洋乐队中,乐器的多重性构成的多声部,和声、和弦等因素,当音乐的形式变化越多,表现力越强时,对人声的主导地位就越受限制。譬如在[离魂]一折中,乐队的音量非常大,此时演员的吐字发音已听不清楚,听众更不能理解杜丽娘目前的状况。虽然现代投屏技术已将字幕设置于舞台两侧,但这又大大削弱了观众

  对昆曲表演本身的欣赏。传统的檀板与鼓板对昆曲音乐的节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西洋乐队中虽在杜丽娘演唱时仍使用,但鼓点的音响小,节奏的变化受制于其他弦乐的干扰,使听众缺少一个把握昆曲节奏的要素,从而在理解昆曲表演的气韵、变化上的能力下降。而檀板与鼓板的减少使用,大量的西洋乐器在做情绪渲染的表现时,也会出现与演员表演不搭的情况。传统《牡丹亭》表演,身段形体十分优雅,节奏舒缓,即使表现着急,也不会在形体动作上“乱”,尤其是闺门旦的杜丽娘。在[寻梦]一折中,作曲家因为想要表现杜丽娘寻觅梦痕的“着急”,于是在音乐的表现上形式多变,表现力极强,基本让所有的弦乐器都处在紧张的状态,因此音乐的节奏显得急快。而此时杜丽娘右手拿着折扇扶着脑袋,左手撑住右手臂,缓缓的走出,折扇是关闭的状态。这些形体动作、道具本身说明了杜丽娘的难过,但杜丽娘的动作并不像音乐表现的那么着急,于是形成了视觉表演上的“慢”与听觉表现上的“快”的落差感。这并不能怪演员与乐队的默契不够,这是中西方文化在表现艺术“着急”上的不同。

  3结语:在昆曲成功“申遗”20周年的节点上也要看到,在经验创造的同时,掣肘昆曲发展的各种隐忧依然存在。或者说,如何让这个有着600年发展命脉的古典艺术始终葆有传统艺术魅力,同时兼具现代审美品质,是今天乃至今后的中华民族在持有这个文化遗产时要冷静面对的。有600年成功、失败的经验,相信昆曲艺术会持续辉煌。

  参考文献

  [1]冉常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戏曲学科体系[J].艺术教育,2020(10):14-18.

  [2]王晓宁.虚拟现实技术对戏曲艺术创新传播的影响[J].戏曲艺术,2018,39(3):136-140,115.

篇二: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与保护

  

  【专题研讨】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传统戏剧昆曲为例周娅,王君,黄星星(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北京100029)摘要: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我国对昆曲的保护与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昆曲为点,多角度地阐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深层次地剖析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难点,高水平地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及机制。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I207.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154-02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20012.从外部因素来看。(1)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现代科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技的发展对传统戏剧昆曲的传承与发展造成冲击。在经济表作”称号,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现代化的时代,物质文明渗透,娱乐方式多元化,人类的生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活观念和认知态度产生重大改变,这使得传统戏剧的生存一、昆曲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其中昆曲赖以生存的环境迅速萎缩,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非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遭到破坏,其实质是传统文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昆曲的保护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戏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2)管理制度不健全,保护意识不剧的重视,更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独特个性的发展。然而强,保护经费缺乏,宣传力度缺乏。第一,非遗的保护工作新时期的昆曲正逐步失去生命力,无法与变化的文化环境具有长期性,不仅需要相关工作部门的配合,还需制定合相适应,缺乏时代性和环境适应性。理有效的保护目标及标准等,但目前整个工作出现管理混因此,加强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必须根据非物质文化乱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管理体制改革。第二,政府缺乏重遗产的特性,增强其适应力,通过创新实现其功能的转化视,群众缺乏了解;责任主体执著于名利,重申报,重开发,与发展,使其成为创造性的文化资源,同时融入现代文化轻保护,轻管理;企业经营者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总之,体系之中,成为现代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灌注新的生命政府、社会各群体缺乏保护非遗的意识。第三,昆曲的保护力,从根本上有效保护这个古老的戏曲剧种。工作需要大量的历史、地理、人文等书籍,需要先进的器材二、昆曲发展存在的问题(如音像器材、数据库等),需要进行调查、考证、申报、管理戏剧艺术珍品“昆曲”,从清中叶后开始衰落,追踪其等工作,在人力、物力方面耗资大、耗时长。因此非遗的保主要原因在于昆曲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护工作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支撑。第四,昆曲宣传力度弱,缺奏、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难以争得观众,演乏新闻、互联网等媒体的大力支持,尚未建立展示昆曲的出次数骤减,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广阔平台,尚未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并积极参与保护的社1.从内部因素来看。(1)昆曲人才匮乏。第一,从业人会氛围。(3)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昆曲的冷淡与漠然【专题研讨】谈谈地理教学中的国情教育黄雅美(云南省龙陵县城关中学,云南龙陵678300)摘要:国情是一个国家某一时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也就是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相对稳定的、总体的、客观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它决定着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大致轮廓。那么我国国情究竟有哪些基本情况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关键词:地理教学;国情教育;观点;方法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155-02一、地理教学与国情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发展的概况和特点以及我国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都国情是一个国家某一时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也就是属于我国基本国情的要素,所以,在地理课中,国情教育的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相对稳定的、总体的、内容非常广泛、丰富,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教材内容和教育客观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它决定着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的思想性上都具有一致性。本特点和大致轮廓。具体来说,它包括一个国家的领土组二、教育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进行国情教育是地理成,自然条件、人口状况、民族构成、历史发展、社会制度、教学中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经济和文化基础以及发展水平等要素,涉及到政治、经济、地理教学和学校其他教学活动一样,是通过教学活历史、地理、文化、科技、教育各个领域,具有区域性、综合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党和政府制定教性、阶段性和动态性的特点。那么我国国情究竟有哪些基育培养目标的根本手段。但由于学科性质不同,各学科担本情况呢?概括说,我国国情的基本特点是领土辽阔,资源负任务的差别,地理教学在进行国情教育的体系中,有其总量丰富,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民族复杂,地区差异自身的特点和特殊的作用。初中地理教学是担负着向学生大,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经济、文化仍在不断发展进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应用地图的技能,研究人类活动的地步,属于发展中国家。地理教学与国情教育是紧密联系的。理环境以及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在中国地理的教学中,对我国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建立定期通报、专家咨询、舆论化传承人。为使昆曲能长久地得到保护,代代相承,应以文监督机制,推进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进程。化行政主管部门、文化业务单位和各昆曲院所为龙头,广3.健全组织结构,发挥政府职能,构建合理机制,监督电、旅游、教育等相关单位通力协作,整理出版昆曲艺术的政府角色。明确政府角色,实现政府职能的有效性,需要依研究成果,利用报刊、电台、网站等公共传媒形式向广大学靠相应的组织结构。一方面建立新机构或重新改革原机生介绍宣传,在中小学校增设其教学内容,在高校、职业院构,明确各部门间的职能;另一方面广泛吸纳专业人才,建校开设相关课程。第三,借助现代社区平台,充分发挥社区立专业咨询机构,争取学术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的有效功能,以便宣传昆曲的基本知识等内容。第四,充分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此外,对于政府权限的模糊性,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记录和保存昆曲艺术家优秀剧目的声要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和监督机

篇三: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与保护篇四: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与保护

  

  “苏州昆曲现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圈绝溷

  "苏州昆曲现象"与F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潘福能

  ●●??—??.???????,——???,?.??,.,~,.??

  展,一批新版的昆曲经典蜚声海内外,创造了"苏州

  昆曲现象".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今后苏州

  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积极的借鉴意

  义.一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情况

  对于苏州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苏州的"城

  市记忆"和"文化化石",对于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保护,苏州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精英可谓高度重视,不遗余力,主要亮点有:1.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录体系到

  2011年6月,苏州公布了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至今,苏州已有昆曲,古琴艺术(虞山派),宋锦,缂丝,苏州端午习俗,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等6个项目被列人世界级非遗代表作名录,苏绣,评

  弹24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53个项

  目列入省级非遗代表作名录,l18个项目列入市级非

  遗代表作名录,336项列入县(市)级非遗代表作名

  录.全市已形成县,市,省,国家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体系.其中苏州是我国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最多的城市.

  2.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法规体

  系.主要有《苏州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办法》,《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等,其中《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是国内第一部非遗

  专项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

  条例》,《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等一批

  法规性文件也在制定之中.3.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初步形成传承人认定资

  助机制2005年苏州设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项资

  金,每年由市财政专项拨款300万元,截至2010年

  共计1800万元;12个市(区)近年来也累计落实专项

  经费8000余万元,为扶持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表性传承人认定资助机制.现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28人,省级76人,市级225人.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托苏州市浓厚的文化氛围,政府和社会各界精英的高度重视,苏州市

  比较充裕的财政保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些做法

  在全国也产生了很好的反响,但苏州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是作为有2500多

  年历史的古城,苏州人文底蕴雄厚,遗产种类很多,各种遗产的性质以及在当代的命运各不相同,有的十分走俏,有的十分背时.如何理清条理,分类保护,如何调配资金,提高使用效率,安排难度较大.二是

  对于文化遗产保护政府,专家积极,民间意识不强,知识不够,社会参与程度低,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的目的就难以体现.三是总体上人才断层,传承青

  黄不接,后继乏人现象比较严重.一些项目虽列入政

  府资助名单,但没人接班,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四

  是传统和现代的矛盾难以统一,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与创新性的矛盾比较突出,整体保护和过度开发的矛盾比较突出.在苏州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商业化程度

  较高的如苏绣,香山帮传统建筑技艺,吴门画派,碧

  螺春茶制作技艺等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发展,但多

  数的文化遗产是不便商业化也不宜过度商业化的,昆曲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但就在新世纪开始以后,苏州昆曲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发展,创造了业界和社

  会瞩目的"苏州昆曲现象",这无疑为苏州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保护创造了经验,提供了借鉴.二,"苏州昆曲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昆曲被称为我国的"百戏之祖".14世纪苏州昆

  山千灯人顾坚改进了南曲声腔,始创昆曲;400年前,随着汤显祖《牡丹亭》的演出和传播,昆曲进入鼎盛

  时期;300年前,《桃花扇》,《长生殿》风行大江南北,昆曲在康乾盛世奠定了无可动摇的国剧地位;一直

  到了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以"三庆,四喜,春

  台,和春"四大徽班进京为标志,昆曲走向衰退.此后

  昆曲便在跌宕起伏中步人艰难之旅.但昆曲爱好者

  和昆曲人仍以坚韧的毅力坚守自己的阵地,昆曲之

  脉得以延续.苏州是昆曲的发源地,昆曲的保护和传承自是

  苏州人义不容辞的责任.1921年,贝聿铭的叔父贝晋

  眉集资千元创办苏州昆曲研习所,招收了4O多个孩

  子,费用全免,属于"传"字辈,寓昆曲薪火相传的意

  思.创办不久便陷人困境.上海的棉纱大王穆藕初在

  困顿中接办传习所.学员出师以后在上海曾经创造

  出短暂的辉煌,但随即光芒不再,"传"字辈弟子流落

  四方.1956年,浙江昆剧团周传瑛,王传淞等同志,上

  演了经过整理的昆曲《十五贯》,轰动京华,享誉全

  国,成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盛事.接着又是几

  十年的沉寂.改革开放以后,全国昆剧院团逐渐得到

  了恢复.苏州昆曲的春天与新世纪几乎是同时开启的.2000年春季,面对昆剧演出市场相对清淡的局面,苏

  州市在文化部,江苏省委和全国昆曲界的支持下,承

  办了中国首届昆剧艺术节.2001年5月18日,经苏

  州申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

  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自此,昆曲进入了一个快速恢

  复和发展的时期.2001年I1月"江苏省苏州昆剧团"改团建院,更名为"江苏省苏州昆剧院".2003年,国

  内惟一一座集昆曲遗产征集,陈列,研究及"活"的展

  示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在苏州

  挂牌成立.2004年,《苏州市保护,继承,弘扬昆曲遗

  产工作l0年规划纲要》正式颁布.2006年,《苏州市

  昆曲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保护昆曲的地方性法规.2004年,在苏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剧院和台

  湾石头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上,中,下三本昆剧

  《长生殿》,在2004年2月台湾首演,并于2004年,2005年在香港,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演出并引起轰

  动.更引起世人注目的是昆剧院和着名华人作家白

  先勇等海内外文化菁英合作打造了青春版昆曲《牡

  丹亭》上,中,下三本全剧.该剧于2004年4月以及5月份相继赴台,港首演,又在澳门,上海,北京,杭州,苏州,佛山,深圳,北大,北师大,南大,南开,复旦,同

  济,苏大等地和大学演出,又赴美国,伦敦,雅典访问

  演出

  国际

  起昆

  团,幕式

  国非

  苏州

  现象

  -●●E_Ei鹭朦

  ,北京

  次次掀

  化部组

  流年开

  参加中

  艺界对

  州昆曲

  誉为当●●

  今"女形"第一人的坂东玉三郎与苏州昆剧院合作并

  主演的中日版《牡丹亭》先后在京都南座,北京湖光

  会馆,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等地上演.2010年6月

  10日~14日,该剧作为上海世博会正式招待公演剧

  目,在上海兰心剧场完整上演六幕大戏,受到中日戏

  迷的狂热追捧.10月6日该剧又在在东京?赤坂ACT剧院拉开了大幕.2011年4月,白先勇倾注了巨大心

  力的校园版《牡丹亭》在北大"妩媚登场".2011年5月,昆曲隆重庆祝"申遗"成功十年.2011年l2月12日,青春版《牡丹亭》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第200场.这十年,中国的昆曲焕发了生机,业内称之为

  "百回千折终脱困";而苏州的昆曲对此的贡献率很

  大.虽然昆曲本质上属于"小众文化",她的脱困和复

  兴谈不上辉煌,而她可能也不需要像美国大片那样

  万人争睹,一票难求的辉煌,但苏州的昆曲发展确实

  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被称为"苏州昆曲现象".三,"昆曲现象"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启示

  1.政府创造小气候,促成大气候.多数非物质文

  化遗产并没有商业效应,依靠市场力量自发保护和

  传承是不现实的,政府的作用必不可少.对昆曲,苏

  州市政府大力扶持,在资金,场馆,人员,法规上提供

  了完备的支撑,堪称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

  科书.这是昆曲在苏州站稳,生根的基础性工程.着

  名华人作家白先勇先生等之所以选择与苏州昆剧院

  合作就与昆曲在当地的基础和领导的重视有关.接

  着,各路名人加入,在苏台企和香港企业,国际大公

  司出钱,小气候变成了大气候,小合唱变成了大合

  唱.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各异,类别众多,不可

  能都有昆曲一样的地位和条件,但创造小气候促成

  大气候的原理应该是相同的.2.宣传营造大声势昆曲淡出人们视线很多年

  了,推广工作必须从头开始,使观众从"好奇"发展到

  图jE聪●

  "接受"是提

  林,举

  众相互

  识讲角

  白先

  的高废

  传,新J●I片,广

  就

  园

  观

  知

  在

  高

  旦

  录

  戏

  曲界数十年所罕见.多家媒体全程报道了青春版《牡

  丹亭》,台湾首演时报纸整版整版的刊登相关《牡丹

  亭》的图文.甚至于形成看昆曲是很有修养很时尚的心理暗示,导致有些场次一票难求.坂东玉三郎与苏

  州昆剧院合作的中13版《牡丹亭》,《朝13新闻》和《读

  卖新闻》等大报还为此刊发专版广告,这在日本尚不

  多见.可见,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选择合适的宣传途径,渠道和形式,应该是当务之急.要保护文

  化遗产,首先应该让人了解文化遗产,给双方一个接

  触的机会.3.定位产生大效果"苏州昆曲现象"的成功之

  处还在于对观众的准确定位.她的定位就是老一辈

  昆曲爱好者,海外华人群体和在校大学生.尤其在校

  大学生,确实是通过多方面的工作,比如周密策划的宣传,名人的推动倡导,昆曲的时尚化,校园化,把他

  们"创造"成为昆曲的观众的.现在在校大学生成了

  昆曲的主要观众,这同时为今后昆曲的可持续发展

  创造了条件.苏州大学开设了昆曲选修课,全校更是

  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修.此后,北昆在北大开设了昆

  曲普及场.北大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其号召力巨

  大.据统计,2004年到2008年四年间,青春版《牡丹

  亭》和《长生殿》这两台昆曲大戏在海内外巡演共214场次,大学生观众超过30万人次.到2011年10月,青春版《牡丹亭》就已经献演了188场.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何找到和创造自

  己的目标群体,是自身能够走到多远的关键.4.创新与原真大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原则就是原真性和整体性.一点没有改变,原汁

  原味保存肯定符合原真性和整体性的要求.但遗产

  之所以成为遗产,其"原真"恐怕也是一个基本原因,甚至还有"原真"的糟粕,不创新自然不会有发展.苏

  州昆曲较好地处理了原真性,整体性和创新的关系,既照顾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审美情趣,也保留了剧

  本的精华,在舞美,服装,灯光上也做了大胆的创新.同时邀请了着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汪世瑜和张继青驻

  苏教习,手把手地将各自的箱底宝贝拿出来交给青

  年演员.青春版《牡丹亭》的改编,编剧"只删不改".这种正统,正宗,正派的传承,保证了昆曲的原汁原

  味.由于每个人的标准和审美观不同,对创新的评

  价也不同,即便对《十五贯》,青春版《牡丹亭》两本复

  兴昆曲的扛鼎之作,还是有一些专家不予苟同.非物

  质文化文化遗产创新的分寸如何拿捏,确实需要精

  到的火候.5.名人产生了大效应.当代社会从某个角度来

  讲是注意力经济时代,文化遗产要得到传承发扬,必

  须能够吸引眼球,引起关注.苏州城市级别不高,学

  术平台不高,媒体影响力不高,策划推广的能力也不

  高,渠道不畅,人才短缺,要把苏州的文化遗产推向

  全国,就迫切需要有全国和华人世界有影响的名人

  推动;要把昆曲推向世界,需要有世界级的名人推

  动.苏州昆曲可谓幸运,白先勇,坂东玉三郎等名家

  来到了苏州.此外,2002年苏州昆剧院推出的《长生

  殿》由获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的着名设计师叶锦

  添出任舞美设计.台湾着名服装设计师王童担任青

  春版《牡丹亭》的服装设计.苏州昆剧院还聘请汪世

  瑜,张继青,蔡正仁等国家级昆曲艺术大师担任艺术

  指导.其中像白先勇先生那样倾情投入,在策划,组

  织,运作,推广上展现独到功力的全才型名人对昆曲

  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苏州发展外向型经济之初提出了"借船出海"的策略,这在文化上也通用.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

  方面迫切需要本地人才的传承,产生本地名人名家,这是基础.但要走向全国和世界就应吸引有兴趣,有

  志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内外专家,名人的参与和帮

  助."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应该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应

  有态度.昆曲是中国和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

  葩,在苏州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独特的地位

  和鲜明的特性.昆曲的复兴,"苏州昆曲现象"的产生

  确有其不可复制的环境,条件,路径和机会,但对于

  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来说无疑有宝贵

  的借鉴意义.(作者单位:中共苏州市委党校)【责任编辑:长弓】

篇五: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与保护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共5则)

  第一篇: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闫星宇2013011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世代相传、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的民族民间文化。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根据上述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a.口头传统和表述;

  b.表演艺术;

  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我国有着曾经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口技、说书、京剧、庙会??数也数不清。这些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保护文化多样性、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由于我国自近代以来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且被掩盖于众多商业的、流行的文化之下,使我们感觉到陌生而且模糊。作为未来文化继承者的现代青少年却在追逐着社会上的所谓流行文化,却对我们自古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不屑一顾,造成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由于没有传承者而消失与历史

  长河之中;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得这样的局面更加严重。总的来说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态的改变造成人们对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重视(实际上即使是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也不受重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我国的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停滞不前,远远落后与西方国家。在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国门、入侵国家的同时,也强制性的改变着国人的文化思想,在经过开始的茫然,而后的转变到最后的接受与学习,人们的思想在一步步的被改变着。这虽然促使中国的文化、社会在快速的发展,但由于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迅速形成的,就有如拔苗助长,缺少了自身历史文化的沉淀。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人们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质疑,进而导致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轻视甚至否定。另一方面,现代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冲击,更是使得原本就有些畸形的文化思想进一步加剧。在没有得到良好传承的现代文化思想下,人们也就越来越不重视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这是文化发展断层导致的不良后果,也是造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减少的最根本原因。

  2、许多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传承者:经济全球化在带来经济的有力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文化冲击,受清朝遗留下来的落后情况与近代学习西方文化的影响,国内的文化思想仍不时的受到西方欧美国家甚至日韩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影响。特别是年轻一代思想开放,更易接受外来文化,并且受功利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如一些民间技艺等等越来越不被青年人所看好,也越来越少年轻一代愿意去学习继承这些文化遗产,当这些老一辈的文化传承者老去时,这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也就将渐渐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这是造成我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减少的最直接原因。

  3、社会或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到位: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让中国至少落后世界一个世纪,也让中国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才制定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道路。但在这样的方针下,不可避免的导致一些问题,如环境的破坏,同样的,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才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情况持续的恶化,越来越多老一辈人眼中所熟悉的传统文化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如剪纸、皮影戏、木版年画、纳西古乐等民间传统音乐??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些传统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作用,开始在社会上呼吁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社会和国家也逐渐的实施这方面的相关政策,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减少的情况得到缓解,但并不能根除。要想彻底解决问题,需分三步走:

  1、社会和国家继续完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政策,并建设或提供相关的基础公共设备或传播途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物质基础和生存条件。以我家乡的潮剧为例,潮剧是我家乡潮州流传已久的戏剧品种,而我家乡对潮剧的保护和传承便做的较好。在我的家乡不但设有潮剧相关的社团,地方电视台也经常播放相关戏剧或开展相关的活动,在一些传统节日庆祝上也常常举行表演??正是在这些条件下,潮剧在我家乡一直能得以传承。所以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得到传承的先决条件。

  2、引导和培养年轻一代学习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让那些快要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只有让年轻一代正真喜欢并继承这些文化遗产,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这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

  3、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的文化发展断层得到修复,改变国人的文化思想观,最终让国人接受并继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这些文化遗产加以发展,使之更能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不能操之过急,只有完成这个任务,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中国文化才有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可能。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条件,也是最终条件。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炎黄子孙的使命。每个人都献出自己有限的力量,让这朵文化奇葩在中华大地上永远绽放!

  第二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许多条件因素影响,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出一条保护和传承这种鲜活的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我国有着曾经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口技、说书、京剧、庙会??数也数不清。这些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1、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范围

  ①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②传统表演艺术。

  ③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⑤传统手工艺技能。

  ⑥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堪忧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人类文化遗产可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化遗址、遗存、文物、文献等;一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以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技艺、技巧和瞬间表现形式传承的文化遗存,是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口耳相传,诉诸视听而疏于记录和固态化。因而常常是转瞬即逝的,不可再生的。一旦消亡或流失,在落后的记录手段和技术条件下,基本无法恢复或再生。这就意味着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丰富,但也很脆弱。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和保护行动落后于它的消亡速度,呈现出岌岌可危的现状,如民间戏曲、戏剧在衰落,年画、剪纸、皮影正在逐渐消失。而与此同时,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正吸引着世界目光。无论是“中国京剧欧洲行”的顺利开展,昆曲和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文化遗产”名录,还是《卧虎藏龙》获奥斯卡奖项,都说明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但是就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得到越来越多世界认同的同时,许多的国家将许多本属于我国的文化遗产纳入本国家的文化产业战略,对这一宝贵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从已经久远的“敦煌”艺术的流失,景泰蓝、宣纸技术被窃,到近年来美国《花木兰》的高上座率,韩国的皇家音乐“申遗”(韩方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明确说明该项艺术源自中国),以及韩国欲夺我们的“端午节”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少林商标在美国抢注等事件屡屡发生,这在说明中国非物质文化独特地位的同时,也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行动迟缓,一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将被他人“端走”,我国优秀的文化将被肢解。

  三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堪忧的原因

  1、来自全球化趋势的冲击。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和增强。从世界范围看,自文艺复

  兴以来持续了几百年的精神文化开始因商业消费而俗化,大众文化配合着传播媒体的改进向全球扩张,观念文化在感官文化的进逼下节节退缩,古典的、理性的、合乎传统规范的文化形式作为主流文化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全球价值观”与“乡土价值观”的碰撞中,显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冲突,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媒介,在文化上推行“单边主义”,导致了不同文化地域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的冲突,造成了“文化趋同”的现象。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企图引领世界文化的潮流,借以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并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很多国家的民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形式,如戏剧、舞蹈、手工艺等民族特色逐渐丧失,有些甚至渐趋消亡。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受到了严重威胁,世界各国各民族在维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来自工业化发展的挑战。

  工业化发展的直接后果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赖以生长的农耕时代走向衰亡。很多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是伴随漫漫的华夏农业文明而生而长,它是远古吹来的风,携带着久长而深厚的历史信息,从物质内容到文化习俗,从精神方式到哲学信仰,都透析出农业文明的生存方式、生存想像和审美追求。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原生的农耕文明架构下的许多文化形态和方式都在迅速瓦解与消亡。一部分非物质文化、特别是民间文化赖以生长的土壤环境已不复存在。四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

  1、促进文化多样性,维护文化生态平衡。

  2、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3、有利于人类应对各种现代性危机以及严重的社会问题。

  4、有利于人类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

  5、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延续的重要内容。

  6、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构成部分。

  7、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经之路。

  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议

  1、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利用。国家应该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活动,支持他们合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创作、改编、出版、表演、展示、产品开发、旅游等活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发挥其已有的或者潜在的价值。

  2、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和资助。通过传承、教育手段使之在人、群体、区域或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要注重对创造、享有和传承者的保护,要关注和尊重相关社区和个体的现实需求,尊重民众自身合理的选择,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扶持和培养作为工作重点。

  3、加强文化生态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以鲜活的生产方式和流动的传承方式为基本特征,与周围的环境密不可分,形成了生态的整体。

  4、加强对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久的、浩繁的工程,需要统筹考虑。首先,在普查的基础上开展重点保护。其次,及时进行抢救性记录和传承。再次,要注意统筹协调各种主体。

  5、加强对相关权益的保护。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从我们身边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例如:了解我国的非物质遗产有哪些,分布在哪些省,都有哪些类型等等。为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做好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第三篇: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作者:乳源县文体旅游局

  2013-04-1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推动文化认同、文化记忆和活态文化传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乳源是集石灰岩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法国等欧美过山瑶的祖居地,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文化底蕴厚重,民族文化

  遗产丰富。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成效显著。

  一是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该县积极转变思维,解放思想,将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新的高度,化被动为主动,通过深化传承与保护的对接,将项目的传承保护与带动经济产出结合起来,突出资源优势,打破资金瓶颈,使申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拜盘王》、《瑶族刺绣》列入国家级名录,《乳源瑶歌》、《乳源瑶族传统医药》、《乳源过山瑶服饰》列入省、市级名录。

  二是建立健全传承和保护机制。建立健全非遗联席会议机制,成立瑶绣研究所、瑶绣协会等,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五纳入”,使非遗传承有机构、有组织、有保障。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与人们生活无缝联接起来,关爱项目传承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实现瑶绣、瑶歌校园教学常规化,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面扩展到最大,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关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民族文化交流和研究。邀请苏绣工艺大师顾金珍在乳源设立工作室,开设瑶绣培训班;组织瑶族绣娘赴广州学习粤绣技法,加快刺绣技艺提升;举办瑶绣艺术节,邀请省内外绣娘进行技艺比拼,交流、学习刺绣技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撰出版了《瑶绣》、《拜盘王》、《乳源瑶族山歌选编》、《过山瑶的乡源》等30多册书籍,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字材料。

  四是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基地。突出瑶绣、瑶歌、瑶舞的品牌引领作用,着力张扬传统节庆文化,延伸并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出的经济产出,使其反馈并促进新的传承与保护,实现良性循环。通过积极的示范引领和交流展示,引进广州番禺壹雅工艺、中山博爱名城、深圳福德公司等企业,从事瑶族节庆文化、瑶绣工艺、瑶族服饰等产品开发经营,积极打造集瑶绣文化研究、人才培训、工艺营销等于一体的瑶绣产业基地,带动3000多瑶族群众从事瑶绣生产经营。

  五是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目前,瑶绣、瑶歌、瑶舞成为提升瑶族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瑶族“盘王节”、“十月朝”

  特色文化节庆成为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整合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纽带。瑶文化特质更加突出,“瑶绣”参展上海世博会、深圳文博会;“瑶歌”走入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该县民族艺术团成为广东省民族艺术团分团,并与乳源东阳光公司联合打造东阳光民族艺术团。2010年底,乳源荣获“中国瑶绣之都”称号。

  第四篇: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描述: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但由于法规的不完善及人们的保护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失传的重大危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

  不容缓。因此必须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制定保护措施,并...摘

  要: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但由于法规的不完善及人们的保护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失传的重大危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

  不容缓。因此必须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制定保护措施,并利用各种途径进行文化传承,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流传。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矛盾越来越深,为使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和谐的背景下进行,就必须重视和谐文化的建设,其中非

  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现实意义和悠久的文化底蕴,是和谐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能构建和谐社会,还能刺激社会经济的发

  展,从而出现双赢的局面。

  一、建立完善的“非遗”保护体系

  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整个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体系,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机制、工作机制,切实执行落实“非遗法”,设立专项保护资金,纳入到政府财政预算,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制定传承人保护计划,完善四级名录保护

  体系,加强普查成果的研究整理与保存。加强“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业性很强,涉及范围广,要取得卓有成效的“非遗”保护,就

  必须努力建立起一支真正素质高、业

  务精、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优秀人才队伍。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和滥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

  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

  二、重点项目保护

  明确“非遗”重点项目保护,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保护的切入点。重点项目的保护,主要是针对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科学的论证和

  划分,既要客观又要有重点和分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应当制定重点保护规划,实行区域性整体保

  护,对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濒临灭绝、亟待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重点优先保护,采取图像录制、图片采集、文字记录、实物收集等一切

  有效手段进行收集并建立数据库,经论证后,按级别积极申报进入名录保护体系,对重点项目进行深入发掘、整理和研究,扶持鼓励重点项目的传承和传播,采取展

  示、展演、宣传和推广等积极措施,加大对重点项目的保护力度,使一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抢救保护。

  三、“活态”传承是非遗保护最有效的方法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传承的文化、是传人的文化,代代相传、口传心授是其独特的传播延续方式。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关键在于人,尤其是针

  对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积极有效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才得以保存,得以流传至今。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最理想的方式就是“活态”传

  承。

  (一)名录项目保护

  建立本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对那些确有历史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项目保护,要鼓励积极申报国

  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调查工作,摸清家底,建立起四级名录保护体系。

  (二)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是人的存在,要想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保护其文化形态,更重要的是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要健全传

  承制度,加大对代表性传承人、学艺者的培养和扶持,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建立传承人档案,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经济保障,政府要大力支持和鼓励传承我国优

  秀的传统文化,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做好非遗知识普及教育,加强对熟练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技能艺人的跟踪调查,有针对性

  地进行有效保护,支持和提供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把“活态”保护和传承保护结合起来。

  (三)节会保护

  利用“文化遗产日”、宣传民族民间传统节日,扩大知名度,提高影响力,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举办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

  动,搭设传统手工技艺展示平台,期刊征文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展览、展演、讲座等宣传展示活动,积极培育传统表演艺术精品项目,促进优秀文化传播和弘扬,让人民

  群众共享非遗保护成果,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民间传统节会中复活。

  (四)基地保护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基地和生态保护区等各类载体,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本真的形式再现给世人,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和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使民间习俗、绝技、绝艺在基地保护中得以存活、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社会、融入生活,促进当

  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基地保护和活动保护结合起来。

  四、非遗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

  非遗与旅游、与文化发展有机结合,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一种常见模式。发掘、抢救一个“非遗”项目,不是要把它们放入博物馆,而是要拓展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性文化空间,充分展示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让人们通过旅游,真实地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我们的身边,使民众有一种认同感、历

  史感和归属感,将文化

  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让文化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创新宣传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特殊文化形式,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也催生了人们对更高精神文化的需求,在非物质

  文化遗产这个当今热门词语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心理日益强烈,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那些涵盖在民族民间习俗内的古老传统的智慧与价值所在。要

  积极运用现代技术传播平台,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宣传展示,不仅要靠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宣传,更重要的是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要

  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学园,让青少年了解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神,利用一切宣传手段,营造良好氛围,凝聚全社会有识之士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弘

  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六、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关系

  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传承、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要认真贯彻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方针,要正确

  理解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保护和传承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是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发展和合理利用又是创新的基础和动力,发展是为了更好的保护

  和传承,它们又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将其中的优良基因延续不断地传承下去,并在传承的过程加以发展和创新,进行

  活态保护和活态繁衍,在繁衍中得到发展壮大,为人类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使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

  当前,轰轰烈烈的“非遗”保护,已成为全社会普遍话题,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劳动人民的智慧,反映了时代烙印,见证了中华文明历史发展与辉

  煌,是研究我国历史延续,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包含了人类历史长河中遗留的文化精粹,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集中

  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内涵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非物质文化

  遗产

  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发展有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已经建立,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取得新的进展,生态文化保护区初步形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有效保

  护、传承和发展。

  七、结语

  综上所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极其艰巨,只有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自己民族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再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传承民族文化思想。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1、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中文又译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2、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内容

  根据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5个方面:

  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表演艺术;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3、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1年(1项):

  昆曲

  2003年(1项):

  中国古琴艺术2005年(2项):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2009年(22项):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福建南音

  南京云锦

  安徽宣纸

  贵州侗族大歌

  广东粤剧

  《格萨尔》史诗

  浙江龙泉青瓷

  青海热贡艺术

  藏戏

  新疆《玛纳斯》

  蒙古族呼麦

  甘肃花儿

  西安鼓乐

  朝鲜族农乐舞

  书法、篆刻

  剪纸

  雕版印刷

  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端午节

  妈祖信俗2010京剧

  中医针灸2011皮影戏

  4、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指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申报、审批而确定的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2001年、2003年、2005年、2009年命名了四批世界非物质遗产,其中中国涉及26项。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此后,2008年6月又出台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2011年6月10日出台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而各省区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逐步向市/县扩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联合国有《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前者管“非物质”,后者管“物质”。《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生效之前,作为试验,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省+市+县”共4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按照国家文化部规划建立的“国家+省+市+县”共4级保护体系,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逐步向市/县扩展。

  5、传承与保护

  (一)开展深入调查,建立较为完善的档案和数据库

  通过开展深入的调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的生存状况、分布区域、传承人、相关场所、实物资料、相关民俗活动、保护情况等,全面掌握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要运用文字、图片、音像以及数字多媒体技术,对这些项目进行全面系统地记录、整理,收集相关代表性实物,予以妥善保存,并建立档案及相关数据库。

  (二)分类指导,科学保护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特征各异,目前国家级名录项目共分十个大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因此,应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项目类别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保护工作。

  一是要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类别项目的不同特点,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落实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例如对传统表演艺术类的项目,要注重传统剧节目及其文献资料的挖掘和整理,及时抢救记录老艺人及其代表性剧节目;对传统技艺类的项目,要注重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及原材料保护和原料基地建设,注重代表性传承人主要代表作品的征集和保存;对民俗类的项目,要注重在相关社区的宣传、教育,注重与民俗活动的结合,促进群体传承。

  二是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与其文化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不仅要保护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主要表现形态,而且要保护与它相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例如传统技艺类项目要保护其原材料及其产地,还要适应当代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传统表演艺术类项目的保护要与其相关的民俗活动紧密结合。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文化生态保护的方式。

  (三)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建立有效的传承机制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着和传承者,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因此,我们要继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认定、命名,不仅要为其出书立传,而且要为其开展传习活动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等活动,对传承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代表性传承人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对学艺者采取助学、奖学的鼓励方式,以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

  与教育部门合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知识纳入大中小学相关课程或教学内容,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开展讲座、培训等活动,对社会公众开展非物质

  文化遗产社会教育。

  (四)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资金保障

  落实资金是开展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从2004年开始,中央财政已专门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工作。目前,各地财政大多也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但支持力度有待加强。我们要继续加大中央专项资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人的资助力度,并将入选联合国名录项目作为重点资助对象,尽快产生成效,取得保护成果,为其他项目的保护工作起到示范作用。同时,要督促各地落实相应的配套资金,确保保护经费落实到位。此外,也要扩大投入渠道,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兴建展示传习场所

  我们要求各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展示与传习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十二五”规划。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在地市级以上城市建设一批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并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的项目建立专题展示馆和传习所。在现有的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中,设立专门的展厅、展室。鼓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设立相关的专题博物馆、传习所。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展示相关的实物资料,另一方面也为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活态展示和组织传习活动提供场所,增强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使这些专题博物馆或传习所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六)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传承发展

  我们要对有开发潜质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项目可采用生产性保护,例如书法、篆刻、中国桑蚕丝织技艺、南京云锦、安徽宣纸、龙泉青瓷、雕版印刷等项目,在保持这些项目本真特点和核心技艺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动这些项目的传承发展。我们将配合有关部门加紧研究有关产业政策,制定融资、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各地对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

  文化产业的企业等经营单位予以扶持,并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途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七)开展科研教育,加强人才培训

  我们将积极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保护方法研究,充分发挥有关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的作用,鼓励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或社会团体,命名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利用国内外学术研讨会、交流会等方式,推动相关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的深入。

  通过组织培训班、现场考察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经常对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委托相关大专院校或研究机构,培养一批高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

  (八)推进立法进程,制定相应保护政策

  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我们将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立法进程和地方性法规的建设,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早日出台,并鼓励有关省区出台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或专项保护法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法律保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各地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相应的保护扶持政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持续地开展。

  (九)广泛开展宣传展示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弘扬

  通过广播影视、报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积极报道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鼓励各种传播机构拍摄制作相关的视听节目或音像制品,组织相关保护成果的出版;鼓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档案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宣传、展示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结合文化遗产日和民族传统节日,广泛开展健康有益的民俗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知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增强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对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保护和弘扬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另一个角度的思考:

  “非遗不是死去的历史”——博物馆和市场都要进

  “我们奉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但非遗不是死去的历史,不是放进博物馆保护起来就够了,它的非物质性决定了它是在历史中流传发展的,应当在生活土壤中恢复生命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郑长铃说。他认为,抢救保存是非遗保护初始阶段的首要任务,在文化空前繁荣、文化多样性日益显现的今天,传承与发展已成为新的时代命题。

  郑长铃介绍了非遗的“生产性保护”——通过生产销售等方式,将非遗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使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这一概念得到了广泛赞同。

  既然能够生产流通,就具备了发展相关文化产业的可能性。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指出,产业化经营能够克服家庭作坊式生产的弊病,增加经济收益,壮大非遗的生命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荣启也表示,开发非遗文化产业既可实现非遗保护的造血功能,弥补保护资金的不足,也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使更多人参与其中,增加传承人数量。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刘藩归纳了利用非遗资源实施产业化的三种途径:将原生态的非遗项目搬上舞台;请受众参与表演、制作,亲身体验;吸纳非遗艺术元素二度创作,采用综合手段提高产品文化附加值。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化可以成为某些非遗项目的发展模式,但非遗保护绝不能以产业化为导向”。郑长铃强调,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中心,而生产性保护是以保持非遗文化内涵为主旨,借助市场手段激活非遗内在生命力。因此,对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一观点得到了中国戏曲学院研究所所长傅谨的呼应——开发利用是有益探索,但“博物馆保护”同样不可偏废。“以戏剧为例,像京剧、越剧等剧种完全可以产业开发,但一些更古老或传播范围很小的剧种,应当像对待文物一样去保护。”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陈小申强调,对待非遗要有科学的态度,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实施严格的价值鉴定和评估,对于兼备文化价值和经济开发潜质的,走生产性保护之路;对于已经失去了生存环境的,应收入博物馆妥善保存。

  李荣启补充,要避免混乱无序的损毁式开发——“例如少林功夫,这是国家级保护项目,但现在很多商业项目都打出了少林的牌子,却传授些鱼龙混杂的武功,这种现象亟待规范。”

  “传统和现代可以契合”——保持和创新都要抓

  让非遗走进现实甚至走进市场,必须解决一个首要问题:是一成不变地忠实于原生态,还是跟随时代做必要的革新?郑长铃认为,两者均不可取其极,尊重非遗真实面貌固然是第一要义,但原生态也是随着历史演进而变化的。因此,“传统和现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契合。”

  “考证历史就会发现,原生态的‘原’是相对的,昨天是今天的‘原’,前天是昨天的‘原’。”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魏力群以皮影戏为例说明:“民国之前影戏靠油灯照明,到了解放初逐渐使用电灯。皮影人的大小从开始的一尺发展到三尺,再到现在的各种尺寸,一直在变,所以适当改良是历史的选择。”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则认为,尊重传统,其实质是尊重传统艺术的精髓与内核,而非拘泥于表面。“我们不该把传统文化永远留给过去的时代,而应把这种文化资源进行现代化的转化。”

  以不失其本真为度,在原生态基础上进行延伸性创新,李荣启的观点

  颇具代表性。“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是个启示。它对原剧的舞美、唱本等都进行了创新,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提高了昆曲的热度。”李荣启说,这样的创新在现实中并不鲜见,比如山西剪纸、广西对歌,都由群众自发地创新形式、拓展内容,从而为古老艺术加入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

  创新是发展之必需,那么如何创新,由谁创新?对此,傅谨感触颇深。他认为,有资格和权力决定创新的是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而非学者和官员。“专业知识和乡土现实是有距离的,所谓专业人士指导下的改造,很多时候是一种善良的破坏。”傅谨坦言,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对传统艺术做了大量整理工作,可很多地方的文化主管部门采集了民间原生态艺术后,进行了自以为是的加工和整理,失去了民间原有的东西。因此,对民间艺人的艺术判断要抱以尊敬之心,他们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更符合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比如民间戏曲班的乐队,有的开始加入西方大提琴。我开始很反感,可慢慢深入现实才明白,大提琴的加入是为了代替已经消失的一种民间低音乐器,从而再现原有的艺术效果。这就是艺术演进中自然发生的变化,是仅凭教条难以想象的。”傅谨说。

  由此,傅谨呼吁,对待民间艺术,政府的态度应是“最大限度的支持,最小限度的干预”,支持主要体现在建立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设立非遗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开发,作好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篇六: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与保护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

  从“昆曲传承计划"看

  “非遗”戏曲的保护与传承六

  口周

  凯

  田瑞敏

  摘要:近年来.“非遗”戏曲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国家文化战略中的重要议题。为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娱

  价值观,“非遗”戏曲只有在保持自身艺术精髓的同时,走文化产业化的道路,从戏曲革新时代化、观众培养常

  规化和社会引导多元化等角度对艺术本身和传播方式进行积极革新与探索。才有可能实现“非遗”戏曲在当

  代的光大传承。

  关键词:昆曲传承计划;“非遗”戏曲;文化产业;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12)08-0024—05中国戏衄,作为世界表演艺术体系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世界“非遗”名录中占有重要地位。2001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中国昆曲名列

  榜首。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精髓之传统戏曲的最高礼遇.它标志着我国传统戏曲首次实现了面向

  全人类的跨文化传播。此后,广东粤剧和京剧也分

  别在2009年和2010年入选世界“非遗”名录。与此同

  时。我国政府也关注到非物质文化对于民族整体文

  国政府已颁布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共计1365项

  (包括扩展名录),其中传统戏剧类190项,高于平均

  三位一体的内容

  保护工作之急迫。

  当下。“非遗”戏曲与当代社会审美之间的断层

  “非遗”戏曲传承之路上的根本性障碍。为此,必

  须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将“非遗”戏曲的保护与传承

  纳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范畴,以积极优化、防止

  异化为准则.从文化推广与产业运作双重视角重新

  审视“非遗”戏曲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全面推进“非

  遗”戏瞄与当代国际主流文化价值理念的对接。这

  昆曲。作为我国“非遗”戏曲的领军者,近十余

  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宣布的19项“人

  也是“非遗”戏曲传承与保护的重要目标。

  类口述和

  年间呈现出强势复兴之势。白先勇的“昆曲传承计

  划”是其中支柱性的文化系列活动。2004年,作为

  “昆曲传承计划”的前奏,自先勇倾力打造的青春版

  《牡丹亭》一炮走红,为昆曲复归奠定了良性基础。

  2009年和2010年。“昆曲传承计划”在北京大学和

  主要形式.计划用五年时间,“通过师徒口传心授的传承教学,学者、艺术家与高校学生的对话及青年演员的个人专场演出,这样苏

  化价值体系构建与传承的重要意义。①截止目前,我

  州大学相继启动。该计划以高校和剧团互动合作为

  推广,以

  值4个百分点,可见我国传统戏曲资源之丰富、戏曲

  设计和实施模式,致力于为昆曲遗产续写传承谱

  系。”②计划自实施以来,已推动一大批高校青年学

  是子走进昆曲艺术,在名家指导下身体力行地尝试昆

  曲表演,而且在社会上掀起了一阵昆曲风,吸引了

  一批社会精英加入到品读昆曲的行列中,使看昆

  曲、谈昆曲、演昆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在此,★本文系江苏省文物科研课题《文化遗产可持续投入战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0SK06)作者简介:周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主任、副教授、博士、硕导;田瑞敏,新乡学院新闻传播系讲

  师。

  万方数据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

  仅以“昆曲传承计划”为切入点,略窥我国“非遗”戏

  曲的保护与传承方略之一斑。

  一、戏曲革新时代化

  构建技巧对传统剧目进行重新爬疏,以情节脉络清

  晰、主题突出、人物个性鲜明、结构设置精巧合理等

  影视作品的构建准则,作为“非遗”戏曲剧目结构优

  化的目标,必将开拓一片崭新的领域。青春版《牡丹

  戏曲革新时代化,指“非遗”戏曲在保留传统艺

  亭》剧目整编的成功就得益于此。创作团队将人类

  术精髓的基础上。从当代审美价值体系出发,“尊重

  文化长盛不衰的话题——对纯真爱情的颂扬——

  古典,但不因循古典”,“利用现代,但不滥用现代”,作为贯穿始终的主题思想,在原著中梳理出了“梦

  以“‘古典’为体.‘现代’为用”③为准则,寻求多元化

  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三大主线,在不伤害原

  的现代艺术表现形式,最大化满足不同知识架构的观众的审美需要。

  保护中不断开发

  本。其优劣盛衰直接影响

  到一个剧种的传承与发展。然而。巨大的社会变革

  正在促使“非遗”戏睦剧目以触目惊心的速度流失。

  以昆曲为例.俞振飞先生生前就把这种情况形容为

  “‘日取其半’,即每一代人都在以一半的速度丢失

  着昆剧的传统剧目。”④历史上可考的昆曲剧目有

  戏,张继青

  一代名家身上有300出戏,到石小梅一代也许不到

  对

  200出。而到现在这一辈还不到一百出。”⑤为改变此

  种状况,必须重点关注新剧目的开发问题。然而。新

  剧目开发所遭遇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实现传统美

  学样式与现代文娱价值理念的完美结合。这一点

  上,青春版《牡丹亭》剧本设计所秉承的坚持传统戏

  曲本色和借力影视结构技巧理念。为“非遗”戏曲新

  剧目开发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坚持传统戏曲本色是指在新剧目开发过程中

  大化地保留原汁原味的曲牌、唱腔、戏文等戏曲

  本色,不为迎合一时一地观众之口味而擅自变更。

  青春版《牡丹亭》剧本整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

  于“只删不改”的原则。汤显祖原著《牡丹亭》共55折,青春版《牡丹亭》取其精华,将之缩编到27折,虽然

  使两位青

  长度几近压缩至半,但创作团队在整编过程中坚持

  鉴赏等方面都实现

  只删不改,保留了完整的昆曲古老曲牌及曲调,甚

  春版《牡丹亭》主演的重

  至连调整原著折与折间的顺序都极为谨慎,真实再

  上讲,俞玖林和沈丰英的出道也继

  现了原汁原味的昆曲艺术。最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

  的传承。汪世瑜、张继青是“传”字辈的接

  力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真心认可。

  周传瑛,张继青师承姚传芗。俞玖

  借力影视结构技

  子,实际上是隔代传承了

  一核心理念。剧目结构上的拖沓松散是“非遗”戏曲

  频频遭遇冷落的重要原因。然而,当代观众认可的的、紧凑清晰、悬念迭起的情节模式。如果能够合理借力影视结构

  万方数据

  著主旨的前提下使新剧结构暗合了观众的传统审

  美观念,从而产生令人振奋的观赏效果。

  1、剧目:

  2、演员:传承中走向年轻

  剧目是戏曲演出之根

  “非遗”戏曲的传承是一种活态传承,演员是传

  承的主要载体。然而。传统的戏曲演员要想成“角”,少者几近而立,长者年逾不惑,戏曲传承的危机迫

  在眉睫。因此.“非遗”戏曲要想在当代重获青春,就

  必须适应当代文娱发展规律,走著名演员青年化的道路。

  3000多个.“传字辈身上一人大约有600出

  著名演员青年化,指将优秀青年演员直接引荐

  给前辈名家,利用1—5年时间通过“拜师”实现一

  一的捆绑式定制化教学,一旦时机成熟,便经由团

  队捧红,实现集外形青春俊美与专业功底深厚为一

  体的青年实力派演员打造。著名演员青年化不仅是

  “非遗”戏曲在产业化运作之路上为适应当代观众

  审美价值需要而做出的必要改变,也是“非遗”戏曲

  解决流派传承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青春版《牡丹

  亭》的演员青年化尝试就获得了极大成功。由于

  最

  的赞美诗。男女主角正值花样年华”,⑥主创团队选

  中了苏州昆剧院与剧中人物年龄相仿的俞玖林和

  沈丰英分别饰演柳梦梅和杜丽娘。经由白先勇牵

  线。两人分别拜昆瞳界的“巾生魁首”汪世瑜和“旦

  角祭酒”张继青为师.一年的魔鬼式训练

  年演员在形体、唱腔、表演、文学

  了质的飞跃,最终承担起青

  任。从另一层面

  续了昆曲

  班人,汪世瑜师承新剧目开发应秉承的又

  林和沈丰英作为二位的弟

  “传”字辈一脉相传的表演风格,继承了昆曲艺术中

  最正宗的格调。

  文娱构架,恰恰是影视作品结构常用

  青春版《牡丹亭》开启了前辈艺术家对优秀青

  年演员的零距离指导。此后白先勇就将之作为一个

  “《牡丹亭》本为一曲歌颂青春、歌颂爱情、歌颂生命

  巧是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

  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了“昆曲传承计划”。就苏州大学

  而言,“昆曲传承计划”预备利用5年时间,延请京、沪、宁、杭各昆剧院团的优秀表演艺术家,按行当对

  苏州昆剧院青年演员进行传统应工剧目的教学传

  承.这不仅有效提升了青年演员的积极性.为其成

  长提供了先决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举措为“非

  遗”戏曲的健康传承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3、音乐、服饰、舞美设计:使传统融入现代

  计.寻求的是一桌两椅的写意化风格。而面对当代

  多元化的文化审美空间.只有在坚持继承传统的同

  时对现代元素适当吸纳,在保持昆曲典雅写意的艺

  术风格的基础上。使传统戏曲风貌与当代观众审美

  诉求相适应,才能实现古典戏曲在当代的回春。青

  春版《牡丹亭》在舞台设计上就未拘泥于明清时代

  的四根柱子、三面舞台。而是将中国流畅的草书美

  学与西式舞台相结合,以淡粉为主打背景色,在背

  音

  乐、服饰与舞美设计之美也是戏曲的重要看

  点。在当代的戏曲革新之路上,坚持传统固然重要,但亦需以现代艺术手段对传统元素加以包装、改

  造,将传统与现代的审美原则进行有效调和,才能

  顺利实现“非遗”戏曲在当代社会的推广与传承。⑦

  依然以“昆曲传承计划”的开启之作青春版《牡丹

  亭》为例,该剧为达到渲染气氛和增强感染力的效

  果。音乐处理上在保持原有曲牌旋律和唱腔的基础

  上.采取了加入和声和复调等手法。在乐队的配备

  方面,融入了西方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弥补了乐队

  没有低音的遗憾。整理唱腔的时候,青春版配入前

  奏、间奏和尾奏,达到补充和延伸唱段的效果,能够

  渲染气氛使观众更好的融入戏中。这样改变了传统

  的单调演唱,巧妙地将每出戏衔接起来,让传统的服饰是展现戏曲魅力的又一重要元素,它不仅

  标志着人物的身份,往往还参与剧情(如水袖等)本

  身的构建。青春版《牡丹亭》在服饰上较之以往做出

  了三点突破。一是颜色的选择,在白先勇的娇、清、淡的指导原则下,青春版的服饰全部以淡粉、淡蓝、淡绿为主,令人赏心悦目又不觉俗艳。二是全剧所

  用的两百套戏服全部为手工苏绣,面料柔软,品质

  优良,人物舞动起来显得轻盈飘逸。三是剧中人物

  服饰的选择还与剧情的发展紧密相连。如《惊梦》一

  出.杜丽娘戏服上的蝴蝶和柳梦梅身上的梅花正好

  暗合了蝶恋花的寓意。又如《离魂》一出,杜丽娘身

  饰和黑

  色底幕形成了强烈对比.更是象征着杜丽娘回生的希望,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美国加州大学教授

  在观赏完演出后感慨,“这是我看到的最伟大的歌

  舞剧.她们的身段太美了,诗词被天才的演员唱活

  的了。那些服装是惊人的美丽,像云彩一样围绕着演

  员的动作。”@

  再谈舞美设计。传统的戏曲表演不讲求舞美设

  万方数据

  景上写意地勾勒出苏州园林的意境,营造出水墨画

  的感觉,并加入灯光来交待情节、渲染气氛,为观众

  呈现出一场亮丽、清新的视觉盛宴。

  二、观众培养常规化

  戏曲是由三度创作——即剧本、排演和现场观

  众共同完成的。只有当具有相当审美品位的欣赏者

  达到了一定规模,传承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以活

  态传承为根本特征的“非遗”戏曲艺术,面对的总是

  当下的观众。由于当代社会文娱理念等因素的影

  响,当代戏曲出现了戏曲史上从未有过的奇特现

  象——台上努力振兴。台下冷冷清清,这就将“非

  遗”戏曲能否顺利回归当代舞台的关结点直指向了

  观众。

  昆盐表演中无音乐衬托的部分得到完美解决。

  其实。当代观众对于“非遗”戏曲的冷淡很大程

  度上源于戏曲文化的缺失。建国以来,无论是基础

  赏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纳入教育体系。即便是在思想

  自由的大学,戏曲艺术依然未曾得到应有的地位。

  戏剧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从小学到大学都开

  培养意识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当代社会戏曲文

  着的红披风不仅在色彩上与花神的白色服青年是民族的未来,是戏曲传承的希望。如何

  青年观众对戏曲的兴趣是非遗戏曲观众培养

  的关键问题。现有教育体制下,以高校教育为突破

  点是较为可行的途径。近年来,随着高考录取率的大幅度攀升,在接受中等教育的青年中,有近3/4剧受众培养过程中担负起了无可推卸的职责。高校

  在对青年戏曲意识的引导中,应制定长期规划,将

  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还未曾有过一个时期将戏曲欣

  西方设有戏剧欣赏和戏剧实践课。我国教育体系中戏曲文化化氛围的大幅衰退,如何在现有体制下最大限度地使戏曲观众培养走上常规化道路,避免观众断层现象的出现,是“非遗”戏曲保护与传承之路上的重要命题。

  唤起

  青年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这就使高等学府在青年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

  青年戏曲意识的培养作为一种常态纳入日常教学

  不难发现,“昆曲传承计划”讲座主讲人均为业

  和学生活动中,为“非遗”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蓄积欣

  内名家,涉及范围也极为广泛,从戏曲发展史到文

  赏基础。具体来说,除继续在课程中加强通识性戏

  化精神,从表演技巧到舞美设计,几乎涵盖戏曲艺

  曲常识教育外,高校还可以有计划将“请进来”活动

  术创作与传承的方方面面,这种高端讲座再配以现

  纳入常规教学体系.从而实现对青年戏曲观众的培

  场示范表演,更极大地满足了青年学生不同层面的养与发掘。

  欣赏需求。

  “请进来”是指通过高校自身努力或第三方力

  2012年3月,作为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的重

  量。积极邀请国内外优秀戏曲院团走进高校,通过

  要组成部分。昆曲大师表演工作坊正式启动,该

  计

  舞台演出、学术讲座、技艺交流等多元形式,让青年

  蔡

  了解戏曲艺术创作、演出的真实状态,理解戏曲文

  演精

  化的深刻内涵。一白先勇在“昆曲传承计划”中,也注

  演基

  意到了戏曲表演艺术家、专家学者、青年演员与高

  校学生建立亲密联系对于戏曲艺术长足发展的重

  要意义。该计划不断推出校园戏曲专场,陆续将戏

  著

  曲界资深学者和艺术家推向大学讲堂,对广大青年

  进行戏曲欣赏能力和表演技能培育。

  表12012年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部分讲座日程安排

  时同

  羹囊

  粕嗽

  鼍瞄备注

  台湾大学戏剧系搬、台

  授q蜜‘以倒姨百曝湃膏蕊为准"

  1.

  2月珀日

  王安祈

  ]L潮虱尿^蝎于骨雄管科弓呗鄹貅总监

  昆曲篙史

  2.

  2月23日

  叶朗

  黝

  属于爱们的牡丹亭

  3.

  3月1日

  陈均

  中国艺术研弼懿0珊《员

  jB京与昆曲

  4.

  3月8日

  汪世瑜

  著名昆越衰渍2沐囊

  鼬巾生的裹演{沐——

  现场有赢醵

  以‘牡丹亭’为倒

  澳

  5.

  3月15日

  邦瓤

  香港怔任、教授城市大学中国文

  I匕中

  晚明艄融嘲泄

  6.

  3月22日

  黼

  著名自蝴啼I徽

  —‘副坎2lt盈静曲表柑、‘演活淋捉,现场有i礴表

  多躺嘶霉墩授

  从溺显担等为‘牡倒丹亭

  演"到讳

  T.

  3月∞日

  赵天为

  东南大学_版l牡丹亭,8.

  加州把翔{方语朗故化教授I翻蔽

  现场表演.凌

  4月5日

  自先勇

  研究系粥B

  昆曲与中国抒情诗舶传统

  丰荚、沈岛

  ‘牡丹摹’、新版旺■—12l‘牡丹事,为恻

  ‘游蜀口、‘寻

  黼

  记,总制作人

  昆峨的裹ae2沭

  箩"9.

  ≈嗡有i耗寰

  4月12日

  4月19日

  辛燃

  .术犬寰渍芑糊女授I

  檬

  —d2It射丹亭意云

  制蕃名昆莹晓山’煳"

  、建拘

  演

  10.

  ‘牡中盼耐㈣丹亭"与‘玉lI

  记"

  n.

  4月26日

  许锵

  徽名掰娜.翻踬

  磁饿丹釉豹黻

  l牡丹事"摄影师

  宋

  12.

  著名昆酾蹄眨幕寰’原

  戛曲生角中宦生、穷生表演

  现场有i稚.熹

  5月3日

  蔡正仁

  13.

  上海昆尉团团长

  玉H2l‘昆断绑性殿’:武生艺苷为纠木

  5月10日

  雠

  现籍育示黻灌

  著名昆曲寰演艺术安

  —d扶‘单7硷,、磙奔,为咧

  演

  14.

  5月lT日

  华玮

  番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

  情的坚持—一以‘牡丹

  授

  葶"为例

  15.

  5月24日

  嬲

  南京大学中文系技授

  江南文化与昆曲荚学

  赵天黼同

  16.

  加州大韵K方着嗽化

  自魑

  研究瓢荣退羲撼蕾I暇

  侍坑与现代一从青春葳

  5月31日

  ‘鞋丹辜"、新版I玉瞢

  ‘牡丹事,及嘉派‘蛋托,记’总制作人

  的制作讲起

  资料来源:白先勇新浪博名:http://blog.sina.tom.cn/s/

  blog_4cee40a30102dwrw.html

  万方数据

  划邀请多位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大师,如张继青、正仁.、粱谷音、汪世瑜、侯少奎以及多位昆曲表

  英.近距离为高校昆曲爱好者亲自教授昆曲表本功。分享昆曲学习和舞台表演的心得,带领青年

  年4月,著名青年昆曲演员沈丰英、俞玖林和

  名昆陆表演艺术家张继青、姚继就作为第一批应邀

  者走进了北大的校园。大师的莅临极大地激发了高

  校青年对于我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同时也带动了大

  批原本隔离于戏曲艺术之外的青年的加盟,使学习

  戏曲文化、感受戏曲精神逐渐成为青年娱乐文化生

  活的一部分。

  三、社会引导多元化

  如果说戏曲革新时代化和观众培养常规化是

  从纯艺术培育的角度对“非遗”戏曲保护与传承问

  题进行探讨的话.社会引导多元化则是从文化产业

  运作的角度,以媒体力量为依托为“非遗”戏曲的保

  护与传承开拓新途径,旨在合理利用社会力量实现

  区域社会甚至全世界对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接纳

  与认同。

  1、借助媒体和文化平台引发舆论关注

  关注的问题,可以借助件营销和参与文化平台两个对于“非遗”戏曲如何借助媒体事件引发舆论

  方面来考察。事件营销用在“非遗”戏曲的社会传播

  中.应、新闻价值或社会影响力的事件来激发媒体、社指戏曲制作团队通过策划一系列具有名人效

  会团队和消费者对媒体事件的兴趣,从而引起社会

  各界对戏曲的关注。青春版《牡丹亭》团队策划到美

  国的巡演。就是一次极为成功的造势活动。早在

  2005年.白先勇就开始联系加州大学四个分校的校

  长,意在将青春版《牡丹亭》向国际文化舞台推进。

  年7月起,制作团队为确保演出成功,开始进行

  一系列商业“预热活动”。白先勇亲自奔走于美国南

  爱好者走近昆曲、了解昆曲、热爱昆曲和发扬昆曲。20122006《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

  北加州之间,为当地高校师生和主流社区群众免费

  版《牡丹亭》从制作、训练、演出到宣传、推广等共用

  开展上十场介绍昆曲历史及《牡丹亭》创作台前幕

  资3000多万元。作为名门之后和当代著名小说家,后的讲座。极大地调动了媒体的El味、激发了当地

  白先勇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和多年积累的广泛

  群众的观赏兴趣。同时.在学术界,伯克莱分校中国

  研究中心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牡丹亭》及其社会氛

  人脉,在海内外积极进行多方公关协调。最终募集

  全部费用的80%(剩余的20%由政府补助、奖励和基

  围:从明朝至今昆曲的时代内涵与文化展示”研讨

  金赞助完成),保证了“昆曲传承计划”的顺利开展。

  会。中、美、加等多所大学的著名学者与会参加讨

  论,促进了昆曲艺术在世界学术领域的交流传播。

  在政界,圣芭芭拉市女市长玛蒂·布鲁姆亲自宣布

  2006年10月3—8日为“牡丹亭”周,并通过在主要街

  道悬挂彩旗的形式表示政府对这一文化活动的高

  度重视。此番强势宣传下,青春版《牡丹亭》很快引

  起了世界主流媒体的关注,《纽约时报》、《芝加哥先

  驱报》、《人民日报》、凤凰卫视等中外三十多家新闻

  媒体都对演出盛况进行了详尽报道和中肯评价。通

  过一系列宣传活动,青春版《牡丹亭》公演活动不仅

  很快提升了在美国民众间的知晓度.成功成为聚集

  海内外视点的热点媒体事件,而且也是中国戏曲第

  一个在美国引发如此巨大轰动效应的演出,开创了

  中国戏曲以文化产品的身份成功进驻海外主流社

  会的范例。

  “非遗”戏曲要想打开市场。借助具有一定社会

  影响力的文化平台来吸引观众和媒体的目光,将之

  种有益的尝

  试。青春版《牡丹亭》自成功打响以来,为不断扩大

  其影响力.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不断促进昆衄艺术在

  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扬,先后在世界遗产大会、第

  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

  节、复旦大学百年校庆等数十个大型文化平台上推

  介。借助这些文化平台的影响力,青春版《牡丹亭》

  如今已然成为昆曲艺术的经典之作。不仅走进全国

  先后受邀参加了海

  bjyouth.

  内外多个艺术节的展演.引发了海内外对于昆曲艺

  术的持续关注。

  2、名人效应助力戏曲推广

  头人.以名人效应助推“非

  遗”戏曲的保护与传承是当今推进“非遗”戏曲保护

  自身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

  力丰富的人脉资源一旦作用于“非遗”戏曲。将产生

  能量,出现强大的“名人效应”。以“昆曲

  210093)传承计划”为例,在资金的筹备上,其开启之作青春

  万方数据

  对外宣传上,白先勇利用媒体对自身的热切关注,通过接受媒体采访、进行学术讲座、开辟个人微博

  等形式不失时机地对青春版《牡丹亭》及“昆曲传承

  计划”进行宣传,大大提高了当代观众对昆曲艺术

  的兴趣,为昆曲的健康传承奠定了良好基础。青春

  版《牡丹亭》的总导演、昆曲著名艺术家汪世瑜在事

  后不免感慨,如果没有白先勇,昆曲的这股热潮还

  能不能持续下去?这个疑问一方面表现出一位前辈

  艺术家对他深爱艺术之未来的深切担忧.另一方面

  也说明了白先勇的个人魅力在昆曲之当代推广中

  的重要地位。白先勇为昆曲开创了一个现代的艺术

  推广模式,但仅仅一个自先勇是远远不够的,只有

  积极利用社会力量促使更多的名人站出来.利用自

  身的广泛影响力。以“非遗”带头人的身份参与到

  “非遗”戏曲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去,才能切实促进

  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全面复兴。

  注释:

  吸纳为“非遗”戏曲的宣传资源。也是一

  ①李昕:《全球化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东

  岳论丛》2010年第8期。

  ②周秦:《昆曲:遗产价值的认识深化与传承实践》.

  《苏州大学学报哲+k舷.)2012年第1期。

  ③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总导演汪世瑜》.白先

  勇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_4cee40a3010m8qm.html

  ④《抢救保护昆剧刻不容缓》,《全国政协文体卫委员几十所大学宣扬昆曲魅力,更是

  会文件)1996年版。

  (p《昆曲剧目传一代少一代?》,北青网http://

  ynet.com/article.jsp?oid=75786343⑥白先勇:《四百年青春之梦——姹紫嫣红牡丹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培植名人“非遗”带

  (D余翌子:《中西音乐剧视野下的中国音乐剧振兴》,《江汉论丛)20lO年第8期。

  与传承的又一重心。名人

  ⑧《牡丹亭》巡演百场纪念光碟——江苏省苏州昆剧

  院演出Z.桂林贝贝特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不可预估的f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

  (责任编辑:林秀琴)

篇七: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与保护

  

  昆曲的遗产价值及保护传承

  周秦

  【期刊名称】《民族艺术研究》

  【年(卷),期】2017(030)005【摘

  要】昆曲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曾经取得的最高成就,其遗产价值体现在文学、音乐、表演、舞美等广泛的文化领域.昆曲兼具文化遗产和文化产品两方面的属性.遗产意义的昆曲是历经千锤百炼而留存至今的几百个传统折子戏,而“非遗”保护传承的核心是人的传承.昆曲艺术成为世界文化遗产15年来,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创新,政府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其在人才培养、剧目建设和市场拓展等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

  【总页数】16页(P11-26)

  【作

  者】周秦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215021【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J821.【相关文献】

  1.昆曲:遗产价值的认识深化与传承实践——兼论苏州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J],周秦

  2.管窥昆曲在当代高校的传承与保护--以对“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的讨论为中心

  [J],李花

  3.从昆曲遗产的价值及界定看昆曲的保护传承[J],冀洪雪

  4.以纪录影像为载体的昆曲保护与传承方式探究——以“昆曲表演口述资料整理与创新性传承推广”项目为例[J],李雨亭;邵睿哲;查浚哲;赵婕

  5.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来源、保护与传承——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有感[J],董和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八: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与保护

  

  昆曲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与开发

  景奂

  【摘

  要】明清以来,昆曲在中国风靡达200多年之久,引起社会各阶层的狂热痴迷.从昆曲的文化价值入手,分析昆曲的现状,将其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以此吸引对应客源,并以发展旅游推广昆曲,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期刊名称】《镇江高专学报》

  【年(卷),期】2013(026)002【总页数】4页(P113-116)

  【关键词】昆曲;社会性痴迷;旅游价值;苏州

  【作

  者】景奂

  【作者单位】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江苏镇江212003【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J826;F

  昆山腔,简称昆腔,是宋元南戏诸多声腔之一。由于明清两代的传奇以及南杂剧主要采用昆山腔的格律、排场创造和演唱,昆山腔亦称为昆曲、昆戏、昆剧。

  昆曲从16世纪后期到18世纪末期曾在中国制造过长达200余年的社会性痴迷。这一现象与古希腊时期的人们对悲剧演出的狂热喜好,意大利人对于歌剧演出的痴迷有一比。这样的场景在明清时期的一些文学作品如《陶庵梦忆》《红楼梦》《金瓶梅》等中可见记载。这说明昆曲在历史上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有着独特的迷人魅力。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昆曲为“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AMasterpieceoftheoralandIntangibleHeritageofHumanity),这证明昆曲已步入文化全球化的方向。

  1昆曲的文化价值分析

  1.1昆曲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昆曲是古典戏剧文学的最高品位,古典音乐文化的最后遗存,古典戏剧演出的完美体系。

  1.1.1最高品位

  人们熟知,中国文学史中谈到戏剧文学时,必然会提到元代关汉卿的《单刀会》《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高则诚的《琵琶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等。这些古典文学的代表作,除了昆曲,在全国舞台上找不出第2个剧种能够基本依原作的面貌将它们表演出来,仅此就已经说明了问题,何况“昆曲”自身尚有不少代表作是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

  1.1.2最后遗存

  古典音乐文化的遗存,全国各地皆有,昆曲的特异之处在哪里?它继承了元明两代的古典音乐文化的主流——南北曲的基调,这也找不出第2种演出艺术与之相比。在昆曲诸多曲调中,还存有唐宋大曲,金元诸宫调,宋代以来的唱赚、番曲、叫声等,更是他处难遇的依稀遗音。

  1.1.3完美体系

  关于“表演的完美体系”,几十年来,戏剧研究者不断进行探索。昆曲史专家陆萼庭先生曾提出:从形态上说,必须具备“戏”“文”“歌”“舞”四要素。多年来,戏曲界十分赞同一个论点,即古曲戏剧表演的完美体系,应集中体现在一个剧种的折子戏代表剧目里。在我国戏曲演出的悠久历史里,传统的昆曲折子戏占有最重的分量,不仅兼容“戏、文、歌、舞”的特性,而且在理论与体制上包容着形成“体系”的全部内容。回顾昆曲近百年来的演出可知,它有四五百出折子戏,其中不乏各“家门”行当的看家戏。这些戏大多被近代以来各大剧种尤其是京剧所移用、借鉴与模仿。昆曲应该成为论证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重要参照系列的首选。

  1.2昆曲在明清时期引起的社会性痴迷

  一种文化艺术与受众群体相互对位,相互吸引,并且长时间保持这一状态,便会产生社会性痴迷。社会性痴迷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2种艺术形式即书法和唐诗在古典审美的框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生过社会性痴迷。种种癫狂的举动,如张旭的“以发作书”和贾岛的“推敲”,当时社会大众竟不觉为怪。昆曲艺术曾在明清两代引起了长达200多年的社会性痴迷,从以下3个方面可以看出当时盛况。

  1.2.1苏州城延续200年的全民曲会

  苏州风靡了200年的虎丘山曲会,每年在中秋之日举行,基本是演出昆曲,少有其他声腔。这是全民的盛事,明末史学家、文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虎丘八月半》一文中记载,中秋佳节一至,苏州城便倾城而出,浩浩荡荡来到虎丘,外地的唱曲家也会纷纷到来。参与者的年龄、身份地位、文化层次跨度之大,令人咂舌。张岱还记载了参与这一活动的群体构成,“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奚童走空之辈,无不鳞集”。整个曲会流程如下:开始时,大家自由演唱,到一定阶段后,评比出唱功优秀的几十个人,再逐渐淘汰,最后,水平最高的演唱者登场,“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着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唯有点头”[1]。清代剧作家李渔记述的这种曲会类似现在的明星演唱会。唱曲者在台上极其投入地演唱,唱到“一字一声血”的境地,而台下观众则是演员唱一句,他们叫一声好,台上、台下互动不息,气氛情绪热烈无以复加。这种全民性的活动不仅是社会各阶层的一次狂欢,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各地昆曲艺术的交流与技术的提高。

  1.2.2家庭戏班的兴盛

  明朝以前也出现过家庭戏班,主要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演出班底的营利性流浪剧团,类似于古代欧洲的家庭剧团。而明朝万历年间到明朝末年兴起的家庭戏班与前者大不相同,它是士大夫蓄养的家庭戏班。士大夫阶层购买歌儿舞女,加以训练并在私家园林演出,自娱自乐,或是同僚间的应酬,或是朋友间的应和。家庭戏班主人把大部分精力倾注在昆曲上,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趣也深深浸染昆曲中,使昆曲表演细腻,词曲雅致。一种戏剧审美方式如此强悍地闯入这么多上层家庭内部,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嗜好,甚至成为他们竞相趋附的生活方式,这在世界戏剧史上是极为罕见的[2]。有学者认为,家庭戏班的兴盛透露出昆曲艺术的美学结构与中国宗法伦理社会结构之间的深层对应、与庭院式演出空间之间的深层对应、与士大夫文化心态之间的深层对应[3]。

  1.2.3职业昆曲戏班高度发达并受到狂热追捧

  根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初年苏州城里已经有很多职业化的昆曲戏班,达数千人,此后进一步壮大。如此之多的昆曲演员积聚苏州城演出,当时苏州喜好昆曲的人数之众可见一斑。明代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记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频繁看戏的程度,这种天天看戏的习惯不仅出现在苏州、扬州、杭州等地,甚至北京和天津亦是如此。因为拥有众多狂热的观众,职业昆曲戏班演出经常出现人满为患的情景,比之于虎丘山中秋曲会,其意义也更加深刻。虎丘山中秋曲会以清唱为主,不施脂粉,不穿戏服,仅仅表演某个唱段。而职业昆曲戏班的演出属于完整的戏剧演出。虎丘山中秋曲会仅限于苏州城,一年一次,职业昆曲戏班分布各地,几乎每天演出。和家庭戏班相比,职业昆曲戏班的活动更有价值,因为家庭戏班的演出形式囿于深院

  高墙的私家园林,而职业昆曲戏班的演出使得社会各阶层的民众融合在一起。频繁的演出磨练出大批优秀的昆曲演员,观众千万双挑剔的眼睛也砥砺着昆曲在艺术上精益求精。

  上述例子证明,明清时期昆曲曾长时间地引发社会各阶层观赏和参与的热潮,其程度远超之前的元杂剧、宋元南戏及后来的京剧、其他地方戏。现代戏剧学重视在社会历史上真正实现了的戏剧,或者说真正融入了社会历史,与社会历史不可分割的戏剧[4]。从这种观念出发,昆曲的历史地位更加凸显。

  2昆曲衰落的原因及现状

  盛极则衰,昆曲从清朝中后期开始渐渐衰落。其衰落的原因有历史方面的,也有文化方面的。

  就历史方面而言,满清入主中原以后,满族统治者防备汉族文化,对士大夫阶层的种种生活方式加以禁锢,这种政策动摇了昆曲的根基。到了晚清,国运衰微,民生凋敝,昆曲受到更严重的打击。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国共内战时期,昆曲历经磨难,民国后期,兴盛了200多年的昆曲几成绝响。

  从文化方面来看,乾隆后期,四大徽班进京,标志着昆曲的式微与花部的兴起,社会审美情趣由雅致转向俚俗。清末民初,西方新的文艺思潮席卷中国,话剧等新的剧种进入中国,切合开启民智、思想宣传的重任,而昆曲成为曲高和寡、不合时宜的旧时代贵族文化,受到流行文化的涤荡。建国后,戏曲面临全面改造,要求面向工农群众,代表古代士大夫阶层审美情趣的昆曲成了被批判的对象。

  改革开放后,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快餐文化”盛行,当代人对昆曲所采用的文雅唱词和缓慢节奏倍觉疏离。昆曲在社会观众心中成为一种神秘、深奥的雅文化,其致命的弱点是普通百姓不能理解和欣赏这一艺术形式。

  于是,昆曲成为一件艺术品,一件“文物”,如同中国古代的青铜器或西方印象派绘画一样,摆在博物馆里供人凭吊。

  3昆曲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设想

  鉴于昆曲所引起的中国社会的长期痴迷及不朽文化价值。当代对昆曲必须加以保护、革新,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3.1昆曲的保护传承

  昆曲是古典艺术,古典精神是昆曲的灵魂。失去了古典精神,昆曲便被散析成一堆没有灵魂依附的技术碎片。昆曲演出技艺又是其中最易变形和消失的。形态是精神的外化,为保存昆曲的古典精神,必须立足于昆曲的古典形态。这里提出比较易于实践的3个形态方面的问题。

  3.1.1演员的舞台气质

  舞台气质是演员综合素质的体现,是视觉、听觉可感形象的综合客观效果,是通过演员行为举止和仪态神容反映给观众并进入观众意象的一种禀赋。昆曲所表现的古人的举止、仪态、声容与现代人显著不同,古人自我规范、约束,现代人开放。所谓“约束莺花,平章风月”,古人的自我约束和规范行为具有美的程式性、严谨性,其渊源出自古人的“礼乐观”[5]。现代昆曲大师俞振飞先生饰演过昆曲中的唐明皇、李白、柳梦梅等经典形象,形神兼似,时有“活明皇”“活太白”之称。这源于他家学渊源,精于金石书画、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目前活跃于昆曲舞台上的青年演员,如果以现代气质去演绎古人形象,势必成为一种虚假和尴尬。演员如此,编剧、导演亦同,其结果名存而实亡,即名为“昆曲”,却无昆曲应有的古典人文精神,导致昆曲的“隐性失传”,这与保护、保存昆曲的方针背道而驰。

  3.1.2昆曲中的“形而上”

  中国传统理念有“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的说法。昆曲的“形而上”,不同于西方戏剧以现实存在的形和器的具体形象隐喻或暗示某种理念。昆曲运用高度程式化的动作表现具体的形象,舞台布置非常简单,一般为一几两椅。例如《出塞》一折,王昭君以弱女子的身份背负一个王朝的使命前往塞北,走到边界,不待她回

  望故国,坐骑已是一步都不肯向前了。如若台上有边塞布景,少不得连马也要上场了。昆曲摒弃了对真实环境的再现,把交待环境的任务交给演员,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创造出一个想象的空间。而现在的昆曲舞台大多放弃了“形而上”的创造法则,向体系、观念、形态完全不同的话剧、影视剧借来“形而下”的技法,技法杂沓,艺术逻辑混乱。有人将这些做法称之为昆曲的“自杀政策”[6],值得深思。

  3.1.3昆曲中的历史文化价值

  昆曲被称为“活着的博物馆艺术”,是古代社会的文化遗存。其戏剧情节、角色性格、人物行为与古代的历史风貌有机的共生,混为一体。现在很多影视剧中所谓的“古装戏”,只是现代人穿上古代服装,演绎现代人想象中的古代故事而已。其中应有的体现古代社会风貌、习俗风情等典型环境无处寻觅。作为大众化的娱乐形式,人们并不要求这些表演内容载负更多的历史或学术信息。昆曲则不然。在昆曲艺术创立的各个阶段,学识宏富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作为主导参与其中,输入了大量文、史、哲、乐、律等各部类艺术的学术内容,具有很强的传统主流优势文明的文化形态。昆曲的历史性、文物性、学术性通过戏剧的细节保存和再现,易被忽视,故更应珍视。历经百年蹉跎,真正的昆曲已经失传过多。必须重新认识昆曲中某些似乎“琐碎的”“多余的”具体细节,使之不受损。

  昆曲是中华民族最为优秀、最为精致的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我们应重视昆曲的文化观,研究昆曲的学术性、历史性、文物性和不可再生性,使昆曲永葆其古典形态。昆曲一旦失去古典形态,就不再是文化遗产,也就不复存在了。

  3.2依托苏州发展昆曲旅游

  自明代中叶以来,苏州一直是正宗的昆曲艺术中心。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的千灯镇,历次改革又以吴中地区为基地,深受吴文化的孕育和滋养。离开苏州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不可能有昆曲艺术,昆曲艺术也为苏州增添了文化底蕴。作为昆曲的发

  源地,苏州完全可以将昆曲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加以保护、利用与开发。

  3.2.1让昆曲重回园林

  苏州的旧城,出门便是喧哗的闹市,古代士大夫阶层向往山林泉石之趣,又不愿如陶渊明般遁世隐居,便想到了造园。他们把山水田园诗里的意境还原到叠山理水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太湖石为山,一池水为江河。昆曲将古往今来大千世界各色人等的种种故事还原到“戏、文、歌、舞”中。二者在精神上是共通的,昆曲艺术的美学结构与庭院式演出空间形成了深层对应。明朝中后期既是昆曲兴盛期,也是造园艺术的鼎盛期,由计成编写的中国第一部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园冶》,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明朝万历年间到明朝末年,士大夫们纷纷蓄养家庭戏班,购买歌儿舞女,身体力行,兼编剧、导演、制作人甚至美术设计于一身,并以自家的园林为演出场所。昆曲与园林密不可分,昆曲里的许多故事就发生在园林之中,如《牡丹亭·惊梦》。如今,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等已成为苏州著名的旅游景点,若昆曲表演重回园林,可以让这些“斯人已去”的古老文化遗址重新“活”起来,让游客在欣赏古人留下的建筑和造园遗址的同时感受古人的生活情境与精神世界。在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头衔后,昆曲本身也成为宣传苏州旅游的很好的名片。

  3.2.2用昆曲这一文化资源吸引投资

  2006年,由台湾著名学者白先勇改编排演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在美国巡演,连续演出12场,场场爆满,演出结束后,观众全体起立给予全体演职人员持久不息的掌声。美国观众被昆曲的优雅和美丽所打动。当地的一些戏剧评论家称这次巡演令人联想到了1930年梅兰芳轰动美国东西海岸的巡演[7]。在台湾地区,昆曲也受到人们超乎想象的追捧和欢迎。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张继青描述过自己在台湾演出时受到的礼遇和引发的轰动。昆曲在台湾的政界、商界有为数不小的拥趸。目前,已有目光敏锐的商人以商业手段在苏州的文化土壤中培植昆曲。苏州翰尔酒

  店集团与苏州兰芽昆曲艺术剧团合作,在苏州金鸡湖畔建成了翰尔-兰芽昆曲园。园中设有昆曲图书馆,昆曲视听室,昆曲网站,剧团,养生茶、养生餐、自助餐、昆宴、VIP包厢服务、儿童昆曲体验区等。集养生、餐饮、表演、体验、展示、讲座、教学、视听、阅读于一体,成为昆曲这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务休闲业相结合的一个范例。

  在明清时代,苏州通过诸多途径为昆曲艺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和观众。今天,苏州理应发扬自身的传统优势,继续培养昆曲艺术人才和观众,使这一珍贵剧种得以薪火相传。

  4结束语

  昆曲之所以成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源于它独特的文化特征。昆曲艺术的文化特性是在吴文化的孕育和滋养下、在苏州的历史人文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昆曲,如今虽处于远离大众的灯火阑珊的角落,却不能敛止自身魅力像子夜寒梅般发散幽香。利用旅游业和其他产业推广和保护昆曲,利用昆曲的文化价值吸引客源和投资,这是一种“双赢”。[8]相信昆曲这一剪寒梅定能在未来绽放出满庭繁花。

  参考文献:[1]张岱.陶庵梦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165.[2]余秋雨.笛声何处[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4:44.[3]张庚.戏曲艺术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128.[4]周秦.昆曲与苏州[C]//周秦,高福民.中国昆曲论坛2003.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41-44.[5]胡忌.中国昆曲[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88.[6]陆萼庭.昆曲演出史略[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65-69.

  [7]周兵,蒋文博.昆曲六百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106-110.[8]王艳,高敏.论文创意与旅游发展研究的必要性[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4):34-37.

篇九: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与保护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来源、保护与传承

  作者:董和谐

  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4期

  【摘

  要】本文以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切入,以论述昆曲的保护与传承为例,探求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效方式。认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紧迫的,又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4-0037-01一、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前段时间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感触颇深,文中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施方式,全面分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思路。文中也特别强调了民族性是评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标准。确实,在整个人类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各具特色的文化,正是这种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成了各自的传统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当代文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存和发展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之有效地参与到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之中,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引起各种传统文化不同程度的损毁与消亡,这会影响到文化生态平衡,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但是很多优良的传统文华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状态。我国的昆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2001年5月18日,我国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负责申报的昆曲艺术,成为第一批19种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有了相对权威的保护措施,相信昆曲艺术不会在短时间内消亡。

  二、昆曲的来源与发展

  (一)昆曲的来源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是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被称为“百戏之祖”“百

篇十: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与保护

  

  第八单元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

  第八单元

  人类非物质化遗产——中国昆曲

  第2昆曲的拯救和保护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昆曲独特的化价值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是中国舞台艺术中集中国学之大成的代表品种。

  角色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突出主角,众多演员为配合主角做戏上场,这种演员组合体制流传至今。

  “合—离—合,双线平行”的戏剧结构是中国戏曲的特色。

  探究昆曲对我国其他剧种的影响。

  昆曲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瑰宝。

  一个民族的非物质化,是她独有的民族精神的活的记忆,是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是维系民族存在的一条重要的生命线,在民族区别中,非物质化具有特殊的意义。

  保护本民族非物质化遗产,就保护化主权。化主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政治独立的精神基础。

  保护本民族非物质化是对人类化生态的保护。

  任重道远的拯救和保护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保护昆曲做出努力,使之延传至今。

  拯救和保护昆曲面临重重困难,任重道远。

  以昆曲列入世界化遗产为契机,让昆曲薪火相传,再创辉煌。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认识拯救和保护昆曲任重道远

  难点

  认识昆曲的独特化价值

  20世纪后期以,受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人类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丰富多样的非物质化遗产正遭遇着日益严重的危机,保护和拯救它们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而严肃的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国教科组织于1997年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昆曲于2001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保护非物质化遗产绝不是仅仅关于某项具体化事业生存的问题。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顶峰上,放眼全球,充分地认识非物质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从民族的角度看,物质化的载体已被物化为恒定的形式,表现为历史的、静止的、不可再生的,它的精神蕴涵隐藏很深,已远离它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相应的化修养,不能潜心感受和解读,是很难把它全部激活、接受和传递的。而非物质化遗产的载体则是具体的活动过程,表现为现实的、活跃的、不断生成的,同时它就植根于民众真实生活之中,是民众日常经验的一部分。其精神蕴涵有如空气和阳光,可以直接被人们所吸收,并在经常性的活动中世代传承。所以,非物质化

  遗产比物质化遗产有着更强烈的唤醒和强化民族意识的作用。一个民族的非物质化,是她独有的民族精神全民性的活的记忆,是民族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是维系民族存在的一条生命线。这条生命线一旦遭受破坏,民族化的基因及其生命链将出现断裂变形,民族的存在随之发生危机。在人类历史上,因为自身化的失传或被强行割断而解体乃至消亡的事实,就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从国家角度看,保护非物质化遗产有助于维护国家独立。国家作为多民族共同体,广义地讲就是一个大民族,所以也称民族国家。一个大民族区别于另一个大民族的根本标志是民族精神和化传统。而非物质化遗产突出地反映着民族神精和化传统。它是一个民族国家深入脊髓的化积淀,也是它独特化身分、化个性的确证。据此,民族国家的自尊、自信才能确立,才会形成最深沉的凝聚力。在正常的状态下,这种民族精神的伟力似乎不为人们所关注,但是一旦到了民族国家最危险的时刻,它便立即凸显出。每个爱国公民都会从它那里自觉地汲取力量,为保护祖国,以不同的方式去投入战斗。在数字化时代到的今天,随着化霸权主义的出现,对民族非物质化遗产的保护,又具有了新的国家意义──化主权的保护。化主权是一个民族国家政治独立的精神基础;如果将民族国家的政治独立视为外在标志,那么化主权便是其内在灵魂。丧失了灵魂,它的政治独立就将虚有其表。当前,民

  族化主权丧失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强势外化依靠高科技手段强占解释权,肆意灌输其价值观,造成本土化基因断裂,精神畸变,并通过市场控制舆论;再一种是弱势民族自身缺乏化主权与化保护的自觉意识,在异族强势化巨大冲击下自然失守。其结果,动摇根本,丧失精神的国籍,遭受灭顶之灾。反之,当一个民族从总体上提高化主权和化保护意识,积极付诸行动,它一定能在困境中觉醒奋进,通过寻根固本,继承创新,走向繁荣,重铸辉煌。

  从世界角度看,保非物质化遗产,是对人类化生态的保护。它有助于保护人类明的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精神和化的多样性,才能够使人类发展得更迅速、更持久、更健康!

  本教材的主题是拯救和保护我们祖国的戏剧瑰宝──昆曲。它首先介绍了昆曲独特的化价值,目的是说明昆曲确实是价值连城的瑰宝,然后介绍了昆曲面临的一系列生存危机和其自身改革的难题,最后指出:昆曲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和拯救昆曲的义不容辞的任务已落到我们的肩上。我们对这项工作的任重和道远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本引言从昆曲被确认为非物质化遗产切入,指出:这是“昆曲面临走向世界的一次难得机遇。”过去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现在已经到了具体落实的时候,从而引出拯救和保护昆曲的主题。

  第一目

  昆曲独特的化价值

  教科书本目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具体地介绍了昆曲独特的化价值。从历史的维度看,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所以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从现实的维度看,昆曲对后世中国戏曲众多剧种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被誉为中国“近代百戏之祖”。

  (1)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近代著名史学家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个论断指出了戏曲表演的一个重要特性,即歌舞性。歌舞是一种熔学、音乐、舞蹈于一炉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它产生于人类的童年──原始时代。《吕氏春秋·古乐篇》上记载:原始社会的先民们以牛尾为道具,踏足为节奏,载歌载舞;歌舞结构庞大,共分八阕,段落明晰;内容表达了对人口和草木繁盛的喜悦和祈盼,对五谷丰登和禽兽繁衍的喜悦和祈盼,对天地、祖先乃至英雄的崇拜和依赖。原始社会的先民们认识自然和自身的能力尚处于低级阶段,对宇宙万物的看法都带有神秘性,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祭祀天地祖先的“巫”和驱鬼逐疫的“傩”,是两种重要的宗教仪式。在举行巫、傩两种宗教仪式中都要载歌载舞。这种原始的歌舞可以视为戏曲的萌芽。

  戏曲的另一头可以追溯到“优”的表演。“优”是古代宫廷艺人的总称,有“俳优”和“倡优”之分。“俳优”以戏谑表演为主,达到讽谏的目的。优人的讽谏活动一般都是即兴式的,带有相当程度的随意性。“倡优”则以乐舞表演为主,但在实际表演中,无论是“俳优”,还是“倡优”,都可以兼演戏谑或歌舞。

  优的表演自秦以后历代相迭,且愈演愈佳,至晋时后赵年间,出现一出名为“汝何官”的讽刺剧。这个表演,“每大会”时即演出,大致成为现成节目。至唐代则由这么一个节目演变成为一种“代言”体的表演形式──参军戏了。参军戏中又揉入了管弦伴奏的歌唱,出现了角色,为中国戏曲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

  中国民间说唱艺术到宋代进入黄金时代。说唱艺术中的鼓子词,演出形式以鼓为拍,重复演唱同一词调,或间以道白,用于叙事或写景。如唐人元稹的《会真记》传奇,便被以十二曲《商调蝶恋花》,敷衍了关于崔张爱情的完整故事。说唱艺术中的唱赚,分三段,前有引子,中间由若干曲调组成,后有尾声。这类说唱艺术的精华也被戏曲吸纳。

  宋金时期,中国戏曲正式形成了,或说成熟了。形成或成熟的标志是流行于北方的杂剧和传唱于南方的南戏。无论是杂剧,还是南戏,它们已不再是“巫”、“傩”宗教礼仪和“俳”、“倡”宫廷政治的附庸,它们

  已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艺术。

  然而,杂剧也好,南戏也好,当年它们是怎样表演的呢?今天,我们都看不到了,只能从戏曲舞台上找到一些杂剧、南戏的遗留痕迹。不过,与它们有血脉联系的昆曲还存活着。昆曲熔铸了古代中国从宫廷到民间的歌舞百戏精华,它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了,所以人们称昆曲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2)中国“近代百戏之祖”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它凝聚着古代中国艺术家许多伟大的创造,对中国后世众多戏曲剧种有重要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教科书只着重介绍了几项学生容易理解的东西。

  第一项是角色制。角色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所谓“角色”,就是,传统中国戏曲中根据戏中人物的性别、年龄、身分、性格等而划分的人物类型。演员往往专门扮演某种类型的角色,因而形成各种专门行当。习惯上角色同行当通用。唐代参军戏中已有参军、苍鹘两个固定角色,其后宋元杂剧、明清传奇逐渐增加角色,由简而繁,至昆曲已有所谓“江湖十二角色”。但是,角色最基本的类型为“生、旦、净、末、丑”五种,其他角色实际上都可以规范到这五种行当中去。

  在宋元杂剧和南戏中,以唱功为主的正生和正旦处于行当的霸主地位。净、末、丑行当,只能当配角。昆曲折子戏的出现,使正生、正旦之外的角色有了单独施展本领的机会,从而初步打破了生、旦为霸主的局面。这对于以后戏曲发展有很大影响。像折子戏《蒋干盗书》就以丑角为主。另外,演员分角色,每人专攻一个行当,促使演技精益求精,推动了中国戏曲的发展。

  第二项是人戏曲与舞台扮演紧密结合是昆曲诞生的特点。昆曲一登上戏曲舞台就受到人青睐。众多人献身戏曲事业,对于规范、发展、繁荣昆曲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人创作的昆曲戏剧过分追求词

  的典雅深奥,唱腔的悠扬婉转,脱离舞台实践,案头化越越明显,给昆曲日后的衰落播下了不良的种子。

  第三项是昆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合—离—合,双线平行”的戏剧结构。以《玉簪记》为例,剧情始于聚合的生、旦,具体说是,南宋时,书生潘必正(小生扮演)在临安应试落第,因其姑母为金陵女贞观观主,前往访之,暂寓观中温习功准备再考。一天,他见到道姑陈妙常,经交谈后相互产生爱慕之情,发展到海誓盟私订终身的地步。这是第一个“合”。潘陈的密切交往终于被观主察觉。观主(由生、旦以外角色扮演)逼迫潘必正再去应考。潘必正不及与陈妙常告别,匆匆离去,陈妙常追到江边,雇船赶上潘必正。她将自己的碧玉簪赠送给潘必正,表示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潘必正回赠鸳鸯扇坠。在秋江上,二人依依不舍,痛哭而别。这是“离”。最后,潘必正考中进士,到观中迎娶陈妙常,回到家中,从父母处得知他们俩早有婚约,碧玉簪和鸳鸯坠是双方父母指腹为婚时的信物。全剧在大团圆的热闹气氛中结束。这是第二个“合”。在“离”的过程中,生、旦各有一条行动线索,充分展开,发展剧情,这就是所谓的“双线平行”。这种戏剧结构,是中国戏曲所特有的。各剧种的戏剧结构,都受它影响。

  第四项是昆曲的演员组合体制。这跟角色制有很大关系。角色制促进了演员技艺的发展,有些演员技艺独特精湛,深受观众喜爱,成为红极一时的主角。戏班就以他们为主,组织演员为主角配戏。主角的技艺、风格越越突出,越越走红,最后形成独特的流派。昆曲这种演员组合体制,对其他各剧种都有影响,使之流传至今。

  第二目

  任重道远的拯救和保护任务

  教科书本目首先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保护昆曲艺术做过重要指示。许多昆曲艺术家和剧作家为保护昆曲艺术做出实际贡献。这样才使昆曲得以延传,才有今天成为全人类共同化遗产的殊荣。然后介绍目前拯救和保护昆曲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从而使学生认识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举手抬足就可以做到,因此,拯救和保护昆曲是一项任重道远,极其艰巨的任务。让昆曲再现辉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拯救和保护昆曲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教科书列举了四项内容: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剧场不足和昆曲改革的问题。前三项内容,教师可以按照讲述就可以了。如果本地区有这方面的教学资,教师可尽量拿用于教学。后一项内容,涉及到一个怪现象──“昆曲叫好不叫座”,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参考书资料与注释部分提供的当代戏曲理论家张庚先生的解释,通俗地给学生讲解出,并由此引出昆曲必须改革的问题。既要保存昆曲婉转悠扬的声腔特点,又要不损失戏剧性,让观众能听懂看懂,这是一个非常难解决,但又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现在,昆曲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受到举国上下,乃至全世界的关注。我们必须让古老的昆曲艺术焕发青春,薪火相传,再创辉煌。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昆曲独特的化价值”一目,建议教师抓住两点:一是昆曲是中国

  戏曲的“活化石”,再是昆曲是中国“近代百戏之祖”。前一点教材只是一提,没有详细讲,老师可根据教学参考书教材分析部分的内容,简要概括如下:中国戏曲有三个,第一,原始宗教祭祀天地祖先和驱鬼逐疫的“巫、傩歌舞”;第二,古代宫廷贵族娱乐的“俳优戏谑”;第三,宋金民间说唱艺术。中国戏曲正式形成于宋金时期。其代表是杂剧和南戏。然而,这两种戏曲都没有流传下,在它们基础上发展起的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昆曲保存着中国戏曲自萌芽以的一些信息,所以被称之为国宝级的“活化石”。后一点教材从角色制、人戏曲与舞台扮演紧密结合、稳定的戏剧结构、演员组合体制四方面介绍了昆曲特征及其对众多剧种的影响。实际上,在脸谱、服饰、表演程式、曲牌、剧目、道具等许多方面,昆曲对我国众多剧种都有深远影响,因为太专业了,所以教科书没讲。但是,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补充。教师可以结合“学思之窗”栏目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探究一下:昆曲对本地区戏曲剧种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关于“任重道远的拯救和保护”一目,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拯救和保护昆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上。教科书指出四方面问题,前三个问题比较简单,教师讲述或指导学生阅读理解都可以;后一个问题有难度。为什么“昆曲叫好不叫座”呢?教师可以运用体验法,播放一段昆曲,让

  学生说说唱词是什么?一般说,大多数学生会说不出唱词内容,当然不排除个别学生能听懂唱词。但是,不管听懂的、说得出唱词内容的;还是听不懂、说不出唱词内容的,都让他们找一找原因何在?然后,教师总结归纳,导出昆曲必须改革才能生存的认识。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拯救和保护昆曲,任重而道远。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讲授“昆曲独特的化价值”时,条具备的学校,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昆曲录像,如《秋江》,然后再播放一段京剧、越剧或川剧等录像,戏剧内容最好是相同的,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昆曲对其他剧种的影响,加深学生对昆曲是中国”近代百戏之祖”的认识。

  案例二

  讲授“任重道远的拯救和保护”一目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昆曲,然后提出问题:你平时观看戏曲演出,是侧重于故事情节,还是

  音乐旋律?你认为昆曲如何改革,才能既保留自身特点,又适应你的欣赏习惯?请同学畅所欲言,发表意见。最后请同学整理出一份能代表大家共同心愿的字材料,寄给当地的化馆或昆曲剧团。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与保护 昆曲 浅谈 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