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长方体的体积课件第1篇活动目标:1、通过整体观察和剖析,指导长方体的外形特征。2、通过观察比较,能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喜欢探索操作,发现生活中长方体的应用。活动准备:1、物质材料
长方体的体积课件第1篇活动目标:1、通过整体观察和剖析,指导长方体的外形特征。2、通过观察比较,能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喜欢探索操作,发现生活中长方体的应用。活动准备:1、物质材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方体体积课件热门,供大家参考。
长方体的体积课件 第1篇
活动目标:
1、通过整体观察和剖析,指导长方体的外形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能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喜欢探索操作,发现生活中长方体的应用。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正方体长方体教具,人手一个长方体纸盒,长方体剖面;
2、知识经验:认识正方体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 复习正方体的特征。
指导语:哪个小朋友能说一下正方体的特征?
小结:正方体有6个一样大的面,12条一样长的棱,8个顶角。
二、 基本活动
(一)认识长方体,观察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
指导语: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形体,它的名字叫长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的特征?
小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角。
(二)观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点。
指导语:长方体和正方体除了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
小结:正方体的每个面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每条棱一样长。
长方体,相对应的两个面一样大,相对应的棱一样长。
(三)幼儿操作,出示长方体包装盒,引导幼儿探索观察长方体的空间,知道长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指导语:请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包装盒,盒子打开后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做什么?
小结:长方体纸盒打开后,里面因为占用一定的空间,所以我们叫它体,可以用来盛东西。
三、 延伸活动
幼儿制作长方体,在制作中感受形体的特征。
指导语,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长方体剖面图,请你制作一个长方体,并把长方体的对应面涂上相同的颜色或画上相同的图案。
长方体的体积课件 第2篇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感知出大小与它的长、宽、高等有关。
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借助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动口表述及课件的动态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体积公式的运用及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体验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比较大小,复习引入
1、比一比。出示书包、文具盒。问:谁大?谁小?
其实刚才我们在比他们的什么?体积指的是什么?
2、说出下列图形的体积是多大?你是怎么想的?(都是有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的)
小结:要知道一个物体的体积,只要知道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
3、出示橡皮。问:什么形状?它有体积吗?体积多大?请你估一估,猜猜它有多大?
4、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感知认识
1、拿出12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小组合作摆一个长方体,并说说它的长、宽、高是多少?体积是多大?
2、汇报交流。问:你们组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你能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摆的吗?体积是多少?
还有不同的摆法吗?(学生边说,老师边演示四种不同的摆法)
3、观察发现:通过刚才的摆,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4、再一次合作摆。边摆边说你们组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又是怎么摆的?
三、启发探究,自主建构
1、出示长5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
问:要摆成这样的长方体需要多少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吗?(开始活动,发现不够摆)
问:不够,怎么办?你能在头脑中想象,把它补充完整吗?(又开始活动)
2、汇报交流。并演示摆的过程。
3、出示长8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你能摆这个吗?
4、听要求摆。
(1)自己摆一个长6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并说说它的体积。
(2)想象一个9米、宽7米、高4米的长方体,并说说它的体积。
5、思考总结。体积与长、宽、高有怎样的关系呢?并快速验证黑板上的数据。
四、解决疑难,运用拓展
1、解决橡皮的体积。要求它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师提供测量数据,让学生求体积。
2、自己求数学书的体积。
3、出示:亚光纸箱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8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4、小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五、全课总结
长方体的体积课件 第3篇
一、活动目标:
认识长方体,知道它由6个面组成(2个正方形,4个长方形)。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发现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不同,并能区分。
喜欢动手制作几何体并保持桌面清洁。
二、活动准备:
教具:一张放大的操作卡片。
学具:人手一张操作卡片,剪刀,胶水。
三、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观察操作材料。图上有什么?(正方形,长方形),有几个?(2个正方形,4个长方形),一共是几个?(6个),2个正方形和4个长方形又能做成什么呢?
操作材料。
介绍制作方法。先把图形沿黑线剪下,把虚线向上折,最后用透明胶粘住。
介绍形体名称,区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异同。
做出来的像什么?(积木),手指长方体的一面:这叫什么?(面),数一数它有几个面?(6个),6个面一样吗?(不一样),你知道这叫什么吗?(长方体),6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围成的图形叫什么?(正方体),2个正方体和4个长方体围成的图形叫什么?(长方体)评价活动寻找教师中类似长方体的物品。请你们找一找、想一想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长方体呀。
四、活动反思:
孩子对长方体都认识,把他们堆在一起,叫他们数孩子就数不清。我想:还是要摆出实物图,让孩子理解,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长方体的体积课件 第4篇
学习内容:
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第21~22页练习五的1、2、3、6、7题)。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运用:
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
板书:面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④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
(2)棱的认识。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①长方体有几条棱?
②这些棱可分为几组?
③哪些棱的长度相等?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根据学生汇报后并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请大家把长方体棱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顶点的认识。课件演示:先闪动三条棱再分别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
师:请你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板书:8个顶点。
指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
(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讨论: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几条棱就可以了?
(2)归纳:我们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3)拓展:老师将长方体横放、竖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习五的第1、2、3、6、7题。
(1)第1题:此题是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纸巾盒,说出各个面的形状,哪些面形状是相同的?各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同桌合作。
(2)第2题:求长方体的棱长和。
(3)第4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棱之间的关系,如:各组棱互相平行;与其中一条棱垂直的几条棱相互平行等。
(4)第6题、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谁愿意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课时长方体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的体积课件 第5篇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
2、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掌握有序观察、分类比较等学习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的模型各一个
学具准备:
礼品袋中有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型物体一宗
学具带1:土豆、萝卜、橡皮泥、纸板、刀子、剪刀等
学具袋2:长方体框架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分类比较。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带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请同学们倒出来看一看。
你们愿意玩吗?为了玩的方便,你能把这些物品按照一定的特征分分类吗?(生分类)
师:哪为同学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的?(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
师: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揭示课题。
师:这些物体,它们的大小高矮都不一样,为什么都是长方体?长方体究竟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操作实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1)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2)动手制作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请同学们从学具袋1中,选择你喜欢的材料,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比一比,谁做的又快又好。
学生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小组合作。
(3)相互评价所制作的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让展示作品,学生自评,其他同学互评,老师评。随学生的回答点明:面、棱、顶点(并板书)
2、抽象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1)自主学习
让学生从自己的学具中挑选一个自己认为最标准的长方体形状的物体,要求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想一想等方法,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辩论
师:哪一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的发现?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质疑、辩论。
可能发生争执的有:
1、对“相对”的理解;
2、一组相对的棱是4条,而不是2条。
3、长方体每个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4)验证特征。
同学们说的特别精彩,老师很佩服,但是你们是怎样知道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学生回答可能出现如下情况:
1、看出来的;
2、量出来的;
3、将长方体物体放在纸上用铅笔描出一个面的轮廓,再用相对的面去比较;
4、用剪刀将长方体盒子的一个面剪下跟对面比较。
5、用稍大的纸蒙在长方体物体的一个面上,四周压下痕迹,再跟其他的面比较等等。
提问:你是怎样验证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的?
用 尺子量、用笔杆沿棱比较等。
(5)师生合作,抽象概括。
师:刚才我们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研究了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课件演示:三组相对的面分别重合);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课件演示:三组相对的棱长度分别相等);
另外长方体还有8个顶点。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学习长、宽、高。
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2中自己选择材料,动手插一个长方体框架。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有针对性地参与某些同学的操作,在小组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几条棱相交于一个顶点?
师: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把水平方向的棱的长度作为长,把前后方向棱的长度作为宽,竖着的棱的长度作为高。
(2)练习。
①同桌指出自己所制作长方体的长、宽、高。
②抽一名学生到台上指给大家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认识立体图。
认识透视立体图.
(1)让学生在各自的座位上观察讲台上的长方体纸盒,(纸盒上各个面分别标上数字1~6)如图:
问:最多你能看到几个面?(让学生报出所看到的面的号)
(正面远处的同学只能看到一个面,还有能看到两个面的,最多也只能看到三个面)
(2)师:我们把这个长方体如果从右前方观察,所看到的这个长方体如果画出来就是这样的.屏幕显示立体图.
师:这个图中你们看到了哪几个面?哪几个面看不到?教师结合多媒体的演示告诉学生,看不到的面我们用虚线表示.
(屏幕出现)
(3)加强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①出示下图,想象出与之对应的长方体.
②出示一组长方体,让学生说出所想象的长方体是其中的哪一个.
③电脑将长方体补充完整,让学生再次感知所想象的正确的长方体.
三、巧设练习,拓展新知
1、基本练习。
(1)说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2)改变长方体摆放的位置,分别说出它们的长、宽、高。
(3)说出前面、左面、上面各是什么形状及它们的长、宽。上面没有标明数据,你们是怎么知道它的长、宽?
2、变式练习。
(1)把一个长方体模型切成两个小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几个顶点?为什么?
(2)下面是一个残缺的长方体,你能想象出它左面原来是什么形状,面积是多少?(单位:厘米)
四、谈谈收获,全面总结
让学生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可以从基础知识、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来谈收获,也可以联系实际谈谈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6个面都是长方形
(6个)面┤特殊情况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两个面相等
长方体─(12条)棱 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8个)顶点
相关热词搜索: 长方体 体积 课件 长方体体积课件热门 长方体的体积课件(热门5篇) 长方体的体积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