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一、积累与运用。(51分)1、读拼音,写词语。(10分)cíxiángcōnglóngjiāonènfányǎnhuánràoch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一、积累与运用。(51分)1、读拼音,写词语。(10分)cíxiángcōnglóngjiāonènfányǎnhuánràoch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3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篇1
一、积累与运用。(51分)
1、读拼音,写词语。(10分)
cí xiáng cōng lóng jiāo nèn fán yǎn huán rào
chuán jiǎng tuǒ xié zī shì jiǎo jiàn xiū kuì
2、把词语补充完整。(10分)
()烛夜游恍然大()销声()迹应接不()刻骨()心
赞叹不()相()以沫精彩绝()()然自得没精打()
3、按课文填空。(10分)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
(2)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朱门酒肉臭,____________________
(4)柴门闻犬吠,__________________
(5)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6)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8)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让我把花束,把香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八月十五云遮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写句子。(12分)
(1)写出一句关于保护环境的宣传语。
(2)写出一句农谚。
(3)用比喻句描写冬天的雪景。
(4)写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5、常识填空。(3分)
(1)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国宇航员_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年7月20日。
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6分)
我们已经即将小学毕业,学习更加勤奋。这学期,我们班同学阅读了“红楼梦”、“爱的教育”等……课外书。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我们班还被评为“课外阅读先进班级”的光荣称号。
二、阅读理解。(19分)
什么最广阔
世界上什么最广阔我问老师老师说最广阔的东西就在你的生活中需要你自己去发现于是,我便在生活中观察、探索,于是我发现……
瞧,雯君的"手绢真漂亮,雪白的手绢上叠印着点点红梅。雯君在跑,手绢在飘;秦敏追上去:“给我看看!”“追上就给!”雯君狡黠地说。忽然,“啊”的一声尖叫,秦敏摔倒了,胖乎乎的胳膊上渗出血来;雯君毫不犹豫地用雪白的手帕帮秦敏包扎,秦敏笑了,雯君笑了,我明白了……
我又继续发现……一个严冬的早晨,一个小女孩正跺着脚,眼睛在行人中焦急地搜寻。她的小手、小脸冻得通红,手中拿着钱包。原来她在找失主。时间一秒秒过去了,而他依然等着,当失主拿到钱包,要和她合影时,她却像棵含羞草,把头深深埋在胸前。我明白了……
啊,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美好心灵。
1、“毫不犹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句话用上“毫不犹豫”:(4分)
2、最后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_的方法,着重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4分)
3、短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老师说最广阔的东西就在你生活中,需要你自己去发现。”这句话对你的启发是什么?(4分)
5、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4分)
三、习作(30分)
书,可以丰富知识,陶冶情感,启迪智慧,还可以教怎样做人。你一定读过不少的书。请把你和书的故事写出来,要把感受最深的写具体,要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全文不少于400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篇2
本次检测,语文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下面就试题的情况、学生答题情况以及对今后教学的建议等方面作出分析。
基本情况
全县五年级应参考4414人,实参考4405人,参考率99.8%。总均分85分,总及格率97.9%。整体情况较为良好。
试题分析
1、注重语文的双基
看拼音写词语,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反映了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掌握情况;选词填空,解释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反映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运用程度;阅读与作文则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整个试题既突出了知识点的。检测,又能恰当地整合,课内与课外融为一体。
2、注重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
大量实践表明,单靠几本教材学好语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习方法,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把认知的触角伸向更广远的空间,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情感的积淀。试卷共分“能拼会写”、“遣词用句”、“文海拾贝”、“阅读理解”、“妙笔生花”五大部分。全卷形式流畅有序,难易适中,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文,绿色语文的特点,从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起笔,兼顾课外拓展,带有明显的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同时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如通过采用“我是小小书法家”、“我是出色调音师”等题型增大了考查面,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提高了对学生能力检测的力度。作文大胆突破教材,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让学生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学生答题情况
从整个卷面看,基础知识和积累运用部分学生掌握最好,习作部分次之,阅读部分失分最多。下面对每道题的情况分析一下。
1、识字欠牢,写字不佳。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纵观试卷中的字词部分,尽管老师们已经重视,大部分同学掌握的比较好,但错别字现象仍是“顽疾”。如:“咆哮”写成“咆啸”等;“和蔼”的“蔼”应左右结构写成上下结构等;在写出相应的词语、古诗句、名言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错别字,如“惊涛拍打岸滩”中的“滩”等,学生在阅读、习作中的错别字也是屡见不鲜。
2、积累欠丰,运用不活。
这次试卷十分注重语言的积累。从试卷中反映出的情况来看,尽管教师对此引起了重视,可只重视死记硬背,强调了积累,而忽视了运用,不注重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灵活运用并加以内化,例如第一大题中6小题中“时间如同__它能___。侧重积累的部分掌握较好。
3、阅读欠透,能力不高。
纵观五年级的语文试卷以及数据统计,影响语文成绩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就是阅读部分。主要表现为:①理解词句的能力较差。如:三题第一个阅读选择合适的词,学生不会比较词语的异同,选词不恰当。
②理解文段的能力偏低,对于开放性、多元性的试题的解答,情况更不容乐观。如:三题文段一:“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三题文段二中“有的能否去掉,为什么?”,要么不确切语意不明,要么啰嗦不够简练,更少有个人的独特见解和新颖的解答。
③个性感悟的能力欠缺。如:三2题,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四题文段二6题“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老师?”,这些把理解、感悟、表达融为一体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同学要么答非所问,要么,要么语句不通,恰如其分的答案不多。
这些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但根源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如果平时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不是“教教材”,盲目做题,而是真正做到“用教材教”,教给方法,培养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文阅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读中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4、个性欠缺,表达不畅。
这次作文分两部分,小作文5分,大作文25分。试题关注儿童兴趣,贴近学生生活。但学生的习作难尽人意。
①审题不细,偏离题意。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认真读题,理解不透,无从下笔。偏离要求,把“未来的教室”写成“做梦”“假如……”
②仿写众多,缺少个性。多数同学的习作是仿照有关范文来写的,比葫芦画瓢,没有自己的个性,更不用说创意了。
③语句不通,表述不清。很多同学习作如同流水帐,言之无物,言之无序,“情不真,感不实”,其原因是作文练习薄弱,缺少方法指导。
④丢落题目,格式不对,标点乱用,错别字较多,乱勾乱画,各种情况参差不齐。
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今后要多点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使学生在内容求“实”、情感上求“真”,在语言形式上求“活”。我们要在使学生乐于表达、勤于表达、善于表达上下功夫。
措施与建议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我们看到了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必须也要面对我们的不足,反思我们语文教学,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我们看到了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习,明确目标。
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深入理解课标的精髓,明确课程目标和阶段目标。尤其是要把课标倡导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改变教与学的方式,适应时代的需要,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能为考而教,急功近利。
2、夯实基础,注重积累。
语文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是学好语文的根基。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储量,才能使学生“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积累基础知识的范围、途径、方法等,使学生养成勤于积累、善于运用的习惯。语文教学要防止“快餐化”倾向,只有返璞归真,夯实基础,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3、强化方法,发展能力。
常言道“学贵有法,学贵得法。”我们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教学中,领悟方法,掌握方法,运用方法;在扎扎实实的训练过程中,循序渐进,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4、感悟生活,注重实践。
树立大语文观,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学语文中悟生活。要积极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在活动中,在体验中,感受语文的价值,语文的魅力。在语文实践中,丰富生活的情趣,品悟生活的美好。
5、倡导多读,拓宽视野。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规定了各学段的阅读总量,推荐了阅读书目。但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个要求却大打折扣,阅读量偏低。要倡导学生多读书,拓宽视野,汲取营养,丰富底蕴。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篇3
一、看拼音写汉字。(8分)
xuàn ran yu hui xiu se xin jiang
()()()()
sa tuo suo yi sha shi fan gai
()()()()
二、把词语补写完整,并选择填入句中。(12分)
()()覆去不翼()()严()以()
始()()及()()素裹杯()()薪
()寝()食()()美奂襟()()舞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好一派_________的世界。
2、大敌进犯,我军_________,决一死战。
3、一进实验室,爸爸就_________地忙工作,我和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了。
三、给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7分)
熟:A、熟练。B、熟悉。C、程度深。D、成熟。
瓜熟蒂落()熟能生巧()
熟门熟路()深思熟虑()
破:
A、开支、花费
B、劈开、毁坏
C、揭穿、剖析
D、冲开、攻下
E、突破、撤除
F、耗伤、破败
势如破竹()破格提拔()打破晋军()
一语道破()破费()
会:
A、理解懂得
B、熟悉、通晓
C、表示有可能实现
D、表示懂得怎样做或有能力做
E、擅长
心领神会()会英语()能说会道()
他会不会来()会学会()
四、按要求写成语。(8分)
(1)写出带“鼎”的成语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四个表示颜色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春天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另一个成语解释下列成语(写出一个意思相同的成语)。
画蛇添足()有条不紊()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和“高瞻远瞩”的成语可以互为解释,请你根据下列诗句的意思各写出一个含有相同道理或意境的成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五、根据要求变换句子。(4分)
(1)反问句和陈述句变换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改成陈述句:
小孩掉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句
戴着红领巾的王艳一片片地拾起地上的纸片。
(3)扩句
小艇成了工具。
(4)修改病句
我们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
六、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下列句子。(8分)
1、“蒙汉情深河忍别,天涯碧草花斜阳!”的意思是什么?
2、“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下树正迎着风沙长起来。”体会句子的含义。
3、《舟过安仁》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渔船小童的调皮。
4、《童年的发现》一文作者发现了_______________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
七、填空。(4分)
1、不积硅步,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___。
2、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悲切!
4、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他就在哪儿________,长出_________,不管_________,不管________,它总是_________,_________,不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
八、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一)地球的呻吟
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他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总是情其所有。可是人类,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情——在共同的家园里厮杀,为野心和贪欲去争斗,用刀枪去撕裂土地,让马蹄去践踏丰收,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鲜血染红清澈的河流……
1、填空,搭配词语。(3分)
()的呻吟()的歌声()的河流
()的事情()的硝烟()的争斗
2、“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指()(1分)
A、硝烟太浓太呛,儿童的歌声唱不出来。
B、战争夺去儿童的欢乐。
3、文中“惭愧的事情”具体指的是什么?(1分)
(二)
大地回春了,河流揉揉它那沉睡的眼睛,叮叮咚咚欢乐地流着,树木、野草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开始吐出它那嫩绿的幼芽,散发出芬芳扑鼻的清香。燕子怀着愉快的心情从南方回来了,自由自在地在碧蓝的天空中飞翔。这时,春雨也伴随着春风来到了人间。这是第一场春雨。我打开窗子,向远处望。雨丝细细的,像花针一样,又好像无数断了线的珍珠从天而降,断断续续地直插到地里,将祖国的山河绣得更加美丽。远处的房屋、树木在茫茫的雨帘中,似轻烟笼罩;近处的青枝、绿叶,青翠欲滴;小草贪婪地吮吸着“贵如油”的春雨。你看吧,杏花开得一片片白,桃花开得像一片片绯红的云;小树苗的枝头上吐出一串串绿珠子般的小芽,小芽上顶着一颗颗透明的雨珠,亮晶晶的……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春雨图啊!
1、照样子,写词语。(3分)
亮晶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断断续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你还能再写2个这样的词吗?(5分)
(文中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一句打比方的句子,它是把()比作了()。(2分)
4、用“——”画出文把河流当作人来写的句子。你也能写一个拟人句吗?(2分)
5、用双横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1分)
6、你能这篇文章加一个标题吗?(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落笔生花(30分)
1、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她供给人们干净的水,适宜的温度,还有清新的空气。但是,人类啊,你是否应该听听她的心声?请以“的心愿”(地球、德胜河、空气……)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A、题目要补充完整。B、内容要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C、除诗歌外,文体不限。D、不少于450字。
2、“我心中的秘密”秘密,是指不公开的、别人不知道的事。同学们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秘密”,而且是那么丰富多彩。
要求:A、以第一人称“我”写作。B、若“秘密”以被公开,这样的事就不能写了。C、不少于450字。
相关热词搜索: 下册 五年级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