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7篇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篇1里约残奥会在马拉卡纳体育场盛大开幕。残奥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7篇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篇1
里约残奥会在马拉卡纳体育场盛大开幕。
残奥会开幕式不但表演环节颇具特色,代表团入场也有惊喜。每有一个代表团入场,场地中央就拼上一块拼图,当东道主巴西拼上最后一块拼图后,各代表团的照片拼成了一个大心脏,心脏强有力地跳动,散发美好的事物,象征一切美好均来自内心:身体残疾不可怕,内心强大才是力量之源!
再经过国际残奥委会主席致辞、运动员代表宣誓等环节后,巴西总统特梅尔宣布里约残奥会开幕。随后残奥火炬进入马拉卡纳体育场,进行最后的传递。
倒数第三棒火炬手是一位老人马尔萨,他参加过1984年残奥会。他拄着拐杖,脚步踉跄地往前走,此时现场已经下起瓢泼大雨,他在大雨中不慎摔倒,火炬也掉到地上。现场发出惊呼,这是一个意外,并不是事先设计好的情节。被工作人员扶起来后,他拿起火炬,还是蹒跚着坚持走到目的地,将火炬传递给了下一位火炬手。这一幕让所有人动容,现场观众起立鼓掌为他加油。
最后一棒火炬手是巴西历史上夺得残奥奖牌最多的运动员席尔瓦,他摇着轮椅带着火炬走到火炬台前,郑重点燃了主火炬。随后火炬升空,在空中与美轮美奂的雕塑汇合,里约残奥会点火仪式完成了,里约残奥会正式开幕!
本次里约残奥会,共有来自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的4432名运动员将参加里约残奥会22个大项、528个小项的角逐。中国残奥代表团由499人组成,其中运动员307人,将参加17个大项、328个小项比赛,是中国参加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的一次。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篇2
相对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虽是一样的气势恢宏,一样的精彩绝伦,一样的和谐融合,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还多了些感动,多了些关爱,多了些坚韧。
太阳鸟遨游天空,虽然有些人无法看见光亮,但却能与所有人一起感受到温暖。无论你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有着同一个梦想。有梦就有希望,于是,我们和梦一起飞翔。
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无数残疾人的事迹让我们感动和敬佩。他们虽然没有了一只手,但也能独臂擎天,即使双手皆无,但也能用智慧开启美好的生活。他们虽然没有了一只脚,但也能稳站如金鸡独立,即使双脚皆无,但也能逍遥于人生的征程。他们虽然没有了一只眼睛,但也能一目了然,即使双眼失明,但也能心装大千世界。
身残不可怕,拼搏最重要。伴着数届残奥会一路走来,我们也从一个侧面看到了残疾人健全乐观的心态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当我们的眼光追逐着他们在竞技场上生龙活虎的身影,当他们于赛场上每一次举手投足的精彩带给我们由衷的赞叹,此刻,他们就是勇气和梦想的化身。
北京2008年残奥会,他们来了,带着微笑,带着信心。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勇气和信念鼓励着所有的残疾人。4000多名参赛健儿相聚一堂,这不仅是包括中国8000多万残疾人在内的世界6亿多残疾人最开心难忘的时刻,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人民最开心难忘的时刻。激情点燃,梦想放飞,关爱升华。通过残奥会这个大舞台,让我们看到了残疾人的若干不易,同时也提醒我们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和帮助。
开幕式后,参赛残疾健儿们给我们带来精彩纷呈的比赛,所以,别忘了给他们加油喝彩。但由于他们身体的特殊缘故,我们的加油喝彩等语言和行为表达方式也应有所不同,需要我们按照残奥会对观众的特殊要求而行。做好这些,也是对他们关心关爱的体现。
北京残奥会圣火一路走来。中华文明路线,让残疾人和我们看到了祖辈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时代风采路线,让残疾人和我们看到了自己双手创造的财富和进步。当采自太阳的残奥圣火,在开幕式上点燃“鸟巢”主火炬的那一刻,残疾人朋友的心里更亮敞了,我们的心里更亮敞了,北京更亮敞了,世界也更亮敞了。
“精神寓于运动”,这是残奥运动的精神。“超越?融合?共享”,这是北京残奥会的理念。开幕式将这些精神和理念,展示得淋漓尽致。我们期待,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各国各地区的参赛体育健儿能有好的成绩和收获。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篇3
残奥会期间,行动不便的残疾观众在北土城地铁站,不用出站,即可完成进入奥林匹克中心区所 需的全部安全检查,直接换乘奥运支线;持证残疾人乘车入场,如果不方便或者不愿意下车,安检员将上车检查。本届残奥会安保。警方将从一个个细节突破。
残疾人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苦楚。肢残、智障、视觉听觉语言残,所需要的社会关爱是有差异的,太原则、太笼统不行。针对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截瘫、脑瘫、脊椎残疾等各种类型的残障观众,采用细致入微的、有区别的安检方法,既方便了残疾人,又充分尊重了残疾人的人格。
而对于本次运动会的主角——残疾运动员,他们的参赛不在于能否拿到奖牌,能拿到多少奖牌,而在于积极参与。为了参赛,他们事前都作出了超乎常人想像的付出,他们有勇气、有资格走进赛场,本身就已经证明了成功。比赛中,他们需要正常人的鼓舞和理解。对于他们参赛,观众应该多欣赏、多喝彩,把他们的长处看成是超常规发挥。赛场喝彩声、掌声不断,且都是恰到好处,才能激发他们超水平的发挥。
本届残奥会规模很大,将会涌现一大批成绩优异的运动员,也必然会出现一批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赛风顽强,敢打敢拼,让人感动不已的运动员。媒体报道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时,应该准确揣摩他们的心理,以他们的方便为方便,以他们的满意为满意。切不能强人所难,只顾自己方便,增加被采访者的负担
无论是残疾选手、残疾观众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残疾人,他们所到之地,难免会遇到障碍、碰到麻烦。因此,残奥会会闭幕,但对残疾人的关爱不应落幕。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有残疾人6.5亿,占总人口的10%;中国则有8300多万,每16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应当有更多的社会民众甘当志愿者,主动从细节上向残疾人投去关爱,提供帮助,并且还要把这种关爱视为一种快乐。这样残疾人出现在哪里,和煦温暖的春风就能沐浴到哪里,“超越、融合、共享”的残奥会精神就能延伸到哪里。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篇4
今天,我是为了北京而说话。北京将是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这让北京又一次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上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迁徙不断,最终在这片土地上扎根落草,建设家园。
他们是元谋人、山顶洞人、蓝田人、良渚人、半坡人、河姆渡人……也在脚下这片土地生活过的北京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开辟了一道道崭新的通道,他们学会了建楼房,学会了劳动生产,更学会了文明传承。
一代又一代人,等到我们这一代,脚下的土地已经被踩实,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充分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和荣光。
冬奥会,这个令人期待和憧憬的盛会,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去亲近这个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和面貌,它和谐并包、兼容万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运动员也在竞技场上挥斥方遒、各显身手,努力拔得头筹,为祖国添光。而十几亿的中国人则在摇旗呐喊,为了我们的胜利而满目欢喜,这是中国人的努力、热情。
我们相信,冬奥梦,我的梦。中国的体育文化是坚持、拼搏、合作、进取,在运动赛场上,每一个中国人都在践行着这样的准则。
这是冬奥梦的信仰。我们是多么依恋祖国啊,我们热爱着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热爱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文明,热爱着闻名全球的高速科技发展。我们热爱,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更因为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这是冬奥梦的初心。我相信,冬奥梦不仅属于北京人,更属于中国人,再者,可能是属于全世界的文明财富。我相信,我们的悠长历史和文明一定会在冬奥会期间让全世界再次为之瞩目。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篇5
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熊燃烧,美丽圣火映亮夜空,全场沸腾……这一刻,人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这一刻,人们再次读到了:坚强。
在残奥会这个舞台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坚强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种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当其不屈地穿过岩缝绽放绿色,一抹新绿足以辉映春天;身体虽已外在残缺,但坚强的攀登让生命如圣火般蓬勃热烈。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一只鹰飞翔的过程:一只鹰,一步步向山的顶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蹒跚,很是狼狈。但当它终于来至最高处的一块岩石时,展翅飞去,雄姿万里……
是啊,不管怎样,鹰都要从高处起飞。恰如人,用坚强,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诠释什么是坚强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轮椅上的美丽人生,海伦黑暗中寻求光明,司马迁隐忍后重于泰山的鸿篇巨制……而生活中对于坚强的呼唤与需要几乎是普适性的:升学,事业,失恋,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们赞美这些如鹰一般有着坚强品格与意志的人,人们仰视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木一样的坚强灵魂,这些赞美与仰视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精神向往。
记得前一阵采访备战本届残奥会的雅典残奥冠军李端时,他说:“奥运会比完了是逗号,残奥会比完了是惊叹号。当一个人只有一条腿,还在奋力向前跑;坐在轮椅上还在向前冲,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种精神。”这样一次盛会,在比赛外更给了人们寻常生活外一个机会,可以更真切、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坚强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震撼与提升。这也许是比金牌更为可贵的。
走过黑暗与沉重才更明白坚强的含义。在人们的常态人生中,坚强作为励志的语词,也许常挂嘴边,但更多的是浮在人生表面。一场残奥,将坚强的精神意义直观外现,或可成为健全人心灵的鸡汤甚至于心理不甚健全者一剂心灵补剂与良药。正如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一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即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人们需要心灵的这些营养。所以,残奥会,不仅是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一种物化的对象性活动,而更应体现出一种人类灵魂的高贵、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坚强不仅是个人品性,文化特质,更是民族品格,国家脊梁。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到改革开放后腾飞的新中国,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大写着“坚强”。长征精神,抗洪精神……此次汶川地震中展现出的震不垮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坚强民族品性的依次展现。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汇集的坚强之力必将让祖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更加繁荣昌盛。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篇6
插上“残奥精神”翅膀 搏击长空奋战新征程
日前,第16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日本东京拉开帷幕,中国437名残奥会选手将在为期两周的残奥会舞台上展现中国体育健儿自信、坚韧、拼搏的精神风貌。“身虽残,志更坚。”我们党员干部应弘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逆风前行的“残奥精神”,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砥砺前行,立足岗位、胸怀大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积极作为、不懈奋斗。
弘扬自强不息的“残奥精神”,砥砺奋进谋发展。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揭示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残奥会上,残疾人以不屈的毅力,不断挑战和超越生命的极限,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党员干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力军,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滴水穿石”的毅力、“永不满足”的态度,勤于学习、砥砺才华、提高素质;要正确认识前进道路上的形势和任务,敢于迎接机遇和挑战,提振精神、不弃不馁,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矢志不渝,勇往直前。
弘扬顽强拼搏的“残奥精神”,勇挑重担谋新篇。曾记得,残疾人运动会“力量举重”项目的世界纪录有5项是由残疾人运动员创造的;被誉为“无臂飞鱼”的何军权,在雅典残奥会上4夺金牌3破世界纪录,职业生涯共拿到97枚奖牌,其中金牌就占了67枚,这些成绩的取得来源于常人无法想象的刻苦、耐心、执着和顽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党员干部要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坚持“5+2”“白+黑”“晴+雨”,积极投身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信访维稳、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大重点工作一线,不畏艰难、率先垂范、真抓实干,不断把各项事业推向新的高度,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弘扬积极进取的“残奥精神”,攻坚克难开新局。残奥会赛场上的运动健儿不断刷新残疾人世界纪录和残奥会纪录来源于他们积极进取、“展翅飞翔”的良好心态,党员干部应该将“残奥精神”融于岗位、融于日常,脚踏实地,做实做细,从自己做起、点滴做起,从身边手头之事做起;要始终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进取意识,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击姿态,因时而动、随事而制,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主动到艰苦的地方去锤炼党性、磨砺韧劲,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社会建设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开创新的人生画卷。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篇7
9月15日,在北京残奥会主新闻中心的发布会上,残奥村邓亚萍说,村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一直以奉献精神和用心、关心、贴心的态度,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
截至9月14日,北京残奥村共接待来自147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和官员7379人,其中轮椅使用人士1736人。最高峰的一天9月5日共接待运动员和随队官员6884人,技术官员656人。尽管有这么大的接待量,但在住宿服务、餐饮服务、交通服务以及宗教服务等诸多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都把工作做到了极致:降低了公寓内所有开关和挂钩的高度,将浴室内的肥皂改为挤压式洗手液;工作人员为坐轮椅的顾客解答咨询或介绍商品时,会采取“蹲式服务”,甚至可根据需要提供全程陪同式服务;在交通服务方面,村内班车上专门为轮椅运动员配备了轮椅固定器,让他们更安全放心地乘坐……
在残奥村之外,酒店里印有盲文的菜单,城市里的无障碍设施,电视台的手语主持……人们将更多关注投向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将更多微笑送给需要鼓励的残疾人,将更多爱心献给需要关爱的残疾人。在“鸟巢”、“水立方”及其他比赛场馆,不论这位运动员来自何方,不管他最终获得第几名,同样都会得到支持的掌声和热情的鼓励。不少比赛开始前,台上台下欢声雷动,当志愿者们在台上打出“安静”的牌子,整个场馆瞬时寂静下来。音乐停止,手机静音,甚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与其说,这是对比赛规则的遵守,倒不如说,这是对残疾人运动员的无比关爱和最真诚的敬意,正因为这样,我们才看到了真诚的关爱在残奥会上到处流淌。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来自残疾人运动员身边的最真诚最真切的关爱。射击场上的斯克尔霍恩,每次参加比赛,总有母亲和妹妹陪伴左右;独臂泳王杜剑平曾在5个月大的时候被判了“死刑”,但妈妈含着泪抱着他到处寻医看病,7岁那年,他终于扶着墙站了起来;在“水立方”训练池中,当缺少左小臂的女孩沃娜克出水时,拄着双拐的男友米哈尔斯基都会上前相扶,耳语几句,亲昵一下,然后目送她从出发台上再次跃入水中……因为有爱,我们才看到了残疾人运动员的那种不屈服于命运的坚韧和顽强,才看到了他们来自内心的那种开心的微笑。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残疾人向世人诠释了生命的伟大,是残疾人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是残疾人让我们懂得了如何面对生活。
然而,这些给我们健全人无数生活启迪和生存力量的残疾人,在某些方面注定需要我们给予理解、尊重和扶持,正因为这样,关爱和帮助残疾人,才更考验着我们的文明程度,考验着这个社会的和谐度。可喜的是,这次北京残奥会,我们看到的是对残疾人运动员、对残疾人的无比尊重、关爱和真心的扶持,这次残奥会,成为了一个充满“爱”的盛会,正是这种“爱”,让北京残奥会更精彩、更可爱、更难忘。
相关热词搜索: 开幕式 心得 残奥会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 2022冬奥会残奥会 2022冬季残奥会举办时间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时间 冬奥会残奥会 冬季残奥会已经举办了多少届 首次参加冬季残奥会 2022年冬季残奥会在哪里举行 2022年残奥会将在哪里举行开幕式 2022年的冬残奥会在哪里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