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学习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坚持“五个根本”顶风破浪前行

时间:2022-06-29 18:40:04 阅读:

内容摘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立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概括总结了“五个根本”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立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概括总结了“五个根本”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五个根本”,在攻坚克难、化危为机的奋斗中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带领我们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实践证明,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越是风急浪高,就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越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发展航船破浪前行的正确方向。

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从抗击疫情到推动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惜一切代价,以聚人心、暖人心、得人心的扎实工作,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伟力。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依靠人民、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面对严重疫情,党中央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全国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抗疫斗争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彰显了我国制度的巨大优势和生机活力。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坚持发挥制度优势,就一定能够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发挥出攻坚克难、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能量。

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应对风险挑战,要有冷静头脑和科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向改革创新要出路,因时因势施策,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只有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在抗击大风险中创造出大机遇,不断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三五”时期,我国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23%,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29位升至第14位,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受制于人,一些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还比较突出,创新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进一步做好经济工作,必须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驱动力。

篇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一个国家应对外部冲击、巍然屹立的关键。

与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往往投入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利润空间有限,更需要得到重视和支持。实践证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炒作资产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而且会增加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这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提供了深刻的警示。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变化。中国经济要做到“稳中求进”,就必须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只有壮大实体经济,筑牢经济的根基,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总水平稳定和大局稳定这一系列“稳”的目标。只有不断做强实体经济,提升经济质量,才有可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突破,为“进”创造条件。

发展实体经济,要让各类市场要素,特别是人才和资金更多地向实体领域聚集。政策措施要更加有助于发展实体经济,切实减轻实体经济负担,不断改善和健全政府服务,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拓宽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增强实体经济的吸引力,让人们对做实业有兴趣、有信心。

发展实体经济,要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收入分配要更多地向劳动倾斜,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调节手段,让做实业的人感到有奔头、能致富,促进社会公平。同时,要改变个别领域一段时期以来非理性暴涨、轻易获取暴利的状况,为经济发展及时化解风险,遏制投机炒作。

当前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要和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些传统产业出现萎缩不可避免。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老路,必须同步调结构、上水平,加快转型升级,下大力气发展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以提升竞争力,保持实体经济的长久活力。

强调发展实体经济不是弱化虚拟经济,而是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住实体经济的基础性地位,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扩张。现代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要发挥好金融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业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破浪 顶风 心得体会 前行 党员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