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心得体会(9篇)

时间:2023-07-03 11:10:07 阅读:

内容摘要: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心得体会

篇一: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心得体会

  

  对于人民至上心得体会

  【篇一】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为民”的思想一直远流长,白居易的“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传递的都是心中有民的情怀和理念。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员干部,人民的“勤务员”,如何用画笔勾勒出“为人民服务”的全貌,如何化好自己的“初心妆”,是各级党员干部需要时常扪心自问并勉励自己的头等大事。

  用德行画眉毛,做到“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唯公则灵。”各级党员干部们身处在不同的岗位上,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这个时候能否坚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能否用一生去践行寥寥13画的“廉”字,是各级党员干部的必修之功。明代著名学者薛u曾在《从政录》中将官员的廉洁分为三重境界: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简单翻译,就是真正明白是非,就不会随意收取不义之财;真正在乎自己的名誉,就不会拿取非己之物;敬畏法律,就不敢有非分之心。细细品味其中的警醒作用会对廉洁从政有更清醒的认识,“不妄取者”是廉洁自律的上乘境界;“不苟取者”是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不敢取者”是廉洁自律的一道底线。当今的党员干部,要想成为一名百姓爱戴、信任的好官,更要时常反省自我,才能一步一步向群众赞誉的高境界攀登。

  用体察画眼睛,做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为官数载,要想获得百姓的认可,还是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要始终心中装着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人民公仆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头戴竹叶帽,身披蓑衣,脚踏草鞋,扎根大凉山,义务植树造林,在时代的大考面前,交出了一份“把荒山秃岭变成绿色丛林”的满意答卷,这是为人民所办的实实在在的实事,也是真正的功劳和成绩。选择泥泞、告别繁华、扎根基层、反哺家乡的驻村书记黄文秀,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同样诠释着共产党人为民办实事的初心使命。有时候,所谓的政绩并不需那么伟大,让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政绩;幼有所教、老有所养是政绩;黎民不饥不寒也是政绩。总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干出利民实绩的都是真正的政绩,也才会得到百姓的爱戴。

  用实干画嘴巴,做到“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我们的党徽上,一把镰刀和一把锄头相交,寓意着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但是干部千千万,有的人追求所谓的名利双全,有的人则在追求为国为民;有的人将百姓的痛楚置之不理,有的人则在“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由此可见,俯下身子、去走进百姓并倾听百姓的诉求和心愿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将百姓的诉求化为行动的力量同样不是人人可为。不论是当前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的持久战,党员干部们都要跳出“留名”“邀功”的圈子,要知道百姓真正需要什么,时常以新时代的“老黄牛”精神激励自己,抛去急功近利的浮躁懈怠,做人民的引导者、实干担当的带头者、为民服务的先行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奋斗精神,用一件件实事回应群众的心声。

  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党员干部们要画好自己的“初心妆”,以精致的“妆容”展示最美的一面,才能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篇二】

  近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强调,“领导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

  当好人民服务员,将群众利益“举过头顶”。如今汛情稍缓,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等不得、慢不得,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如何写好防汛救灾的“后半篇文章”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全方位摸排受洪水影响的道路、水利、电力等设施受损情况,拿出基础设施损毁项目恢复实施方案,争取资金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一村一策谋划好灾后农业生产工作,采取有效补救措施补种、补耕,降低农业生产损失,稳住农业“基本盘”。

  当好人民服务员,将担当作为“挺在胸前”。防汛工作不能有“洪水退后便是安”的松懈思想,要做到“防”字为先,组建由气象、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组成的专业抢险排渍队,重点排查堤坝水库、农田房屋、分蓄洪区等受洪涝影响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薄弱点位,对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等灾害的山体、陡坡进行24小时监控,坚决预防发生次生灾害。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凝聚防汛社会合力,形成“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全方位防汛体系,“铸造”防汛救灾的坚强战斗堡垒。

  当好人民服务员,将榜样精神“刻印心间”。坚持从防汛救灾第一线、脱贫攻坚第一线、疫情防控第一线、抗旱保收第一线培养、锻炼和识别干部,把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第一线中的表现情况,作为评价奖惩干部的重要依据。注重从一线发现、挖掘先进基层党组织,选树优秀共产党员典型,充分运用好微信公众号、抖音、电视、广播等媒体工具,大力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和感人事迹,把准舆论导向。拧成一股绳,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争当先进、勇往直前的热情,实现从“单兵作战”到“集团参战”。

  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这注定不平凡的一年中,完成“双收官”“双胜利”的目标任务,就要拿出“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魄,以严之又严、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作风,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自觉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篇三】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广大组工干部要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将人民作为自身干事创业、履职尽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距离”拉近,把“灰尘”除净,把“内功”练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干部”。

  把“距离”拉近,筑牢群众观念。组工干部为干部、党员、人才服务,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民生民意是服务好坏的“晴雨表”,也是政策反映的“指南针”,组工干部要带头筑牢群众观念,把为民服务的情怀化作工作的热情,主动深入问题突出、矛盾尖锐的基层一线,做到问政于民知得失、问需于民知冷暖、问计于民掌虚实,把“人民至上”的理念体现到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党员教育管理等各项重点任务中,全力以赴解决好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以“距离”的缩短不断打开新的工作局面,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真情、获得利益,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同频同振。

  把“灰尘”除净,塑造为民风骨。“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在新时代快速发展与多元融合背景下,如何走好克己奉公“独木桥”,已经成为党员干部重要“关卡”之一。组工干部承担着管理、教育、监督职责,面临考验更多且更杂,更需要以最高的政治标准、最严的纪律要求、最正的业务作风为表率,时刻牢记一切权力皆为人民所赋予,自觉保持政治清醒,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为组织把关,替群众用权,甘为“人梯”,甘当“幕后英雄”,积极回应群众关注的选人用人公信度问题,坚持标准、坚持原则、坚持程序,始终坚守为民初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以“灰尘”的除却塑造组工威信,做经得起时间和人民检验的好干部。

  把“内功”练好,争做人民公仆。总书记曾指出:“要群众信任,决不仅仅靠权力,更主要的是靠你的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靠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我们党正是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依靠群众由胜利走向胜利,组工干部更应苦练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在高强度、高标准的工作过程中取信于民、普惠于民。要突出实绩导向、人民导向,传承组工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精神,少搞“花架子”,多下“真功夫”,把工作做实、做精、做细,以精通的业务知识强化为民之能,创新为民之举,改进工作方法,强化责任担当,以扎实的“内功”施展“拳脚”,在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彰显个人价值。

篇二: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心得体会

  

  人民至上心得体会感悟发言3篇

  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人民解放军、科技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新闻工作者、志愿者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面对国际国内抗疫新形势、新问题,毫不畏惧驰援救助,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共筑全球疫情防控铜墙铁壁。这场全民抗疫、赢战疫情的背后,诚如总书记所言,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国家至上”的家国情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相信在全国各地驰援救助的抗疫英雄勇敢逆行之前,都会经历“小家”与“大家”的艰难抉择,他们剪去长发、推迟婚礼,来不及道别、来不及伤感,毅然决然选择后者。

  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力驰援、物资支援,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人民“封闭一座城,守护一国人”的牺牲奉献让世人看到“国家至上”的精诚团结,坚强脊梁汇集、磅礴力量凝聚,用实际行动书写“大家”与“小家”之间的抗疫答卷,用“四海为家共饮和”的初心志辉映为国为民、尽心尽责共筑的安全防线,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再逆行”为全球治理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力量让世人惊叹,坚守“国家至上”的家国情怀,抗疫英雄倾情诠释在“小我”中追寻“大我”、彰显“大爱”,在“大我”中守护“小家”、成就“小我”的动人诗篇。

  从“家门”到“心门”,坚守“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从春节至今,救治防控、科研攻关、排查走访、宣传引导、捐款捐物……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做着对的事。我们无法忘记在100多个日夜里,村(居)民家门前的第一道坚实“防线”,时刻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这是无数下沉干部、社

  区志愿者、退役军人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为民情怀,日夜坚守、枕戈待旦,温暖了群众“心门”。

  在经历迎战拐点、双“清零”、*“解封”的同时,党和国家再动员、再部署,要“两手抓”实现“两战赢”,形成“家门前”到“就业路”的畅通渠道,保障不误农时、防止返贫。这是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心上的生动实践,倾听人民心声,回应民心所盼,解决民生所需,广大党员干部从“家门”到“心门”,打造暖心惠民工程,铺就便民利民之路。

  设“卡口”寻“切口”,坚守“生命至上”的赤子情怀。各省市、县区交通要道、社区村庄界限的一道道“卡口”、一遍遍排查,阻隔了病毒蔓延扩散之势,寻见抗疫胜利曙光。党和国家不计成本、不惜代价,把人命关天、及时救治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事,4万余名白衣战士同时间赛跑,科学有序实施诊疗方案,干部群众与病魔较量,监测预警、精准帮扶,是“生命至上”的赤子情怀让疫情防治寻到“切口”,顺应战疫胜可期的全民期盼。

  从“卡口”到“切口”,汇聚了无数“战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铮铮誓言,凝聚了同为“沧海之一粟”、同为“生命共同体”的卓越共识。从“卡口”到“切口”,抗疫之路“雄关漫道”,是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生态的共存价值追求引领全国人民跑出“加速度”,实现伟大复兴的弯道超越。

  “至上”情怀饱含深情,唯有心里装着人民,将“至上”情怀融入血液、浸润初心、落在当下,才能把民生事真真切切办到“民心里”,才能让“国家至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真挚情怀掷地有声、响彻东方。

  人民至上心得体会感悟发言篇2“人民至上”凝聚了“紧紧依靠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磅礴力量。从今年的*

  疫情防控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时刻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重大疫情面前,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生命接力,在抢救病患和防控工作上,不计成本、不惜代价,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

  在这场战斗中,***亿人双手紧挽,以攻坚克难的锐气,以敢于斗争的勇气,一道道难关被闯过,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我国在疫情防控中迸发出的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每个中国人,都为生活在这样伟大的国家感到无比自豪。

  “人民至上”彰显了“不断造福人民”的服务理念和爱民之心。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从未改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

  我们的政府,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凡事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党和政府时刻把群众利益挂在心上、付诸在行动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时刻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党和政府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各级党员干部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让人民

  时刻感受到生活在幸福之中。

  “人民至上”激发了“牢牢植根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面对疫情挑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更加艰巨。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今年还剩200多天,未摘帽的***个贫困县和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的1***个村,当前已进入挂牌督战状态,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反对和惩治腐败,坚持不懈整治“四风”,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就是为了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幸福大道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这是中国,期待一个新的十年;这也是中国,遭遇突如其来的疫情。这是中国,因生命的逝去悲痛;这也是中国,为生命不惜代价。无论何地,***亿中国人团结一心,为了***万平方公里山河无恙;无论何时,***亿中国人风雨同行,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时代在变、质量在变、数据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为民的初心、实干的作风、务实的精神。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应时刻铭记党的执政之基源自人民,力量之源始于人民,要以为民的初心换取人民的真心,为民谋福换取人民的口碑。

  为民的初心不变。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无论年龄再大,病情再重我们都决不放弃”掷地有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

  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字字珠玑,一言一语牵挂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一举一动彰显着以民为本的思想。人民群众是时代的缔造者、是繁荣的“开荒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英雄。党自始至终都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不计生死,不计代价,同呼吸,共命运,谱写了新时代党群关系新篇章。

  实干的作风不变。作为党员干部,无论身处何处、身处何时,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的作风始终不能遗忘。一日三餐关乎人民幸福、关乎社会和谐。基层党员干部应时刻记在心、落在实,一点不能马虎,半点不能大意。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直接影响党在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必须提高认识,认真对待,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它是百姓的生命之“源”,必须抓细、抓紧、抓实,切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生活困难的群众应想尽千方百计帮助解决,一刻不能等,半刻不能拖,真正把“群众生活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做到位、落到实,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团结人民、凝聚人民、带领人民共创美好新生活。

  务实的精神不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此,基层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应始终秉承务实精神,手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尺,将务实的优良传统贯穿到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之中,一切工作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事关群众生活之事就是大事,必须亲力亲为,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不务虚功,不贪虚名,不耍花架子,不摆虚把式,不搞政绩工程,带领群众下真功夫、苦功夫,深挖贫困之根源,持续用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解决家门口就业,开通网上直销,以务实的精神帮助基层群众想办法、找出路,改善干群关系,化解基层纠纷,用好扶贫政策,探索出适合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帮助他们在脱贫达小康的路上跑得更快更

  稳更扎实,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是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的永恒主题,是照亮工作前行的航标。基层党员干部唯有心里装着人民,将“人民至上”情怀融入血液、浸润初心、落在当下,才能把民生事真切办到“民心里”,让真扶贫、扶真贫不是空话、假话,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

篇三: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心得体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心得体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心得体会范文3篇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心得体会范文一

  天地之间,人为大。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首先是为了人类自身过得更美好。但人是分阶级、阶层的,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政党在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上是不同的。为了谁、由谁享有的问题,是发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比如,强调“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就是回应人民群众对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关切。

  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马克思说过:“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支持程度,根本上取决于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拥护,就是因为人民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切实利益。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目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要始终坚持把推动发展的目的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着眼于人民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努力扫除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心得体会范文二

  “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在第四个专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总书记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了重要论述。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出发点在“人民”,落脚点也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承诺,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辩证法,提纲挈领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不忘初心,是共产党人许党许国、报党报国雄伟气魄的真理写照。

  发乎于“心”,以“无我”之境,勇毅奉献。何为“无我”?道家、佛家经典中常用“无我”来表现悲天悯人的情怀,倾向强调超脱于凡人的存在。清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也曾用“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来区分中国古诗词的美学境界。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无我”则是指以国家前途为念,以民族未来为己任,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宝贵精神。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公仆,肩负着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崇高使命,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不计个人利益得失,时时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先,事事以群众利益为重,把群众装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方能锻造出心系人民、行为人民的博大胸怀,培育出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见乎于“行”,以“有我”之境,担当作为。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让我对“人民至上”有了更深的体会,更能深刻领悟到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不能仅停留在喊口号层面,更要体现在勇于担当、勤于奋斗的点滴行动中。“有我”,是党员干部对自我角色身份的认知,亦是对恪尽职守奋发有为的新时代干部担当精神的深刻领会。“责任面前应有我,干事面前该有我,发展面前当有我”,简单的“有我”二字,体现了

  “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豁达胸怀,凝聚着“奋楫笃行,臻于至善”的刚毅品格,蕴含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坚毅勇气。“我是党员,冲锋必有我!”疫情席卷,卡口值守、入户测温,党员干部遇险不避挺身而出,展现硬核担当;洪峰过境,沿河值守、彻夜清淤,党员干部遇难不惧而奋勇向前,彰显为民情怀。一名党员一面旗,一句“有我”践初心,只要国家召唤、人民需要,共产党人永远冲锋在前!显乎于“范”,以“忘我”之境,勇立潮头。谈到“忘我”,似乎都会联想到“忘我工作”这个成语,而此处“忘我”之境的“忘我”却是指忘记本我,以职责身份来引导自己的言行。共产党员是政治身份,也必然是第一身份,不只是个人的身份标识,更是对与其相关的价值观、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的认知。在这重身份的背后不仅有荣光,还有责任和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无比壮丽的崇高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国家和民族赋予新一代共产党人以时代重任,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团结一心发扬勇立潮头精神,主动迎难而上,全力攻坚克难。越是关键时期、任务艰巨,越需要党员干部时时牢记“第一身份”、恪守“第一职责”,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上抵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无私奉献中成就人生境界,在为民造福中实现自我价值。

  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心得体会范文三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卫生安全问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内容包罗万象。中国社会有着复杂、多元的治理需要,长期保持卫生安全稳定并非易事。我国之所以能成为疫情期间第一个保持稳定的国家,关键在于我们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并把握住了维护卫生安全的一些重要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安全大如天。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

  本要求、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疫情期间,基层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针对人民群众的卫生安全需要开展工作,通过这次疫情,我国更加加深了卫生安全相关法律来保证人民的安全,保证人民的健康平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的,“每一次灾难过后,我们就应该变得更加聪明。”此次疫情的爆发,我国的卫生系统暴露了很多问题和弊端,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在体制机制上查漏补缺,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我们要针对此次疫情出现的问题,布下一个密集、缜密的人民健康防护网,需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着力下好平时功夫;基层工作中,更要借此次疫情出现的问题,建立有效的防护网,区域联动、人员调集,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公共卫生社区防护体制……瞄准的是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迫切需要各方面系统集成,合力落实。

  “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次。”唯有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的力度,增强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才能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放在首位、落到实处,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强大力量。

篇四: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心得体会

  

  关于人民至上的心得体会3篇:人民至上心得体会

  【篇一】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为民”的思想一直远流长,白居易的“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传递的都是心中有民的情怀和理念。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员干部,人民的“勤务员”,如何用画笔勾勒出“为人民服务”的全貌,如何化好自己的“初心妆”,是各级党员干部需要时常扪心自问并勉励自己的头等大事。

  用德行画眉毛,做到“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唯公则灵。”各级党员干部们身处在不同的岗位上,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这个时候能否坚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能否用一生去践行寥寥13画的“廉”字,是各级党员干部的必修之功。明代著名学者薛瑄曾在《从政录》中将官员的廉洁分为三重境界: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简单翻译,就是真正明白是非,就不会随意收取不义之财;真正在乎自己的名誉,就不会拿取非己之物;敬畏法律,就不敢有非分之心。细细品味其中的警醒作用会对廉洁从政有更清醒的认识,“不妄取者”是廉洁自律的上乘境界;“不苟取者”是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不敢取者”是廉洁自律的一道底线。当今的党员干部,要想成为一名百姓爱戴、信任的好官,更要时常反省自我,才能一步一步向群众赞誉的高境界攀登。

  用体察画眼睛,做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为官数载,要想获得百姓的认可,还是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要始终心中装着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人民公仆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头戴竹叶帽,身披蓑衣,脚踏草鞋,扎根大凉山,义务植树造林,在时代的大考面前,交出了一份“把荒山秃岭变成绿色丛林”的满意答卷,这是为人民所办的实实在在的实事,也是真正的功劳和成绩。选择泥泞、告别繁华、扎根基层、反哺家乡的驻村书记黄文秀,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同样诠释着共产党人为民办实事的初心使命。有时候,所谓的政绩并不需那么伟大,让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政绩;幼有所教、老有所养是政绩;黎民不饥不寒也是政绩。总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干出利民实绩的都是真正的政绩,也才会得到百姓的爱戴。

  用实干画嘴巴,做到“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我们的党徽上,一把镰刀和一把锄头相交,寓意着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但是干部千千万,有的人追求所谓的名利双全,有的人则在追求为国为民;有的人将百姓的痛楚置之不理,有的人则在“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由此可见,俯下身子、去走进百姓并倾听百姓的诉求和心愿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将百姓的诉求化为行动的力量同样不是人人可为。不论是当前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的持久战,党员干部们都要跳出“留名”“邀功”的圈子,要知道百姓真正需要什么,时常以新时代的“老黄牛”精神激励自己,抛去急功近利的浮躁懈怠,做人民的引导者、实干担当的带头者、为民服务的先行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奋斗精神,用一件件实事回应群众的心声。

  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党员干部们要画好自己的“初心妆”,以精致的“妆容”展示最美的一面,才能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篇二】

  近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强调,“领导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

  当好人民服务员,将群众利益“举过头顶”。如今汛情稍缓,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等不得、慢不得,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如何写好防汛救灾的“后半篇文章”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全方位摸排受洪水影响的道路、水利、电力等设施受损情况,拿出基础设施损毁项目恢复实施方案,争取资金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一村一策谋划好灾后农业生产工作,采取有效补救措施补种、补耕,降低农业生产损失,稳住农业“基本盘”。

  当好人民服务员,将担当作为“挺在胸前”。防汛工作不能有“洪水退后便是安”的松懈思想,要做到“防”字为先,组建由气象、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组成的专业抢险排渍队,重点排查堤坝水库、农田房屋、分蓄洪区等受洪涝影响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薄弱点位,对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等灾害的山体、陡坡进行24小时监控,坚决预防发生次生灾害。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凝聚防汛社会合力,形成“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全方位防汛体系,“铸造”防汛救灾的坚强战斗堡垒。

  当好人民服务员,将榜样精神“刻印心间”。坚持从防汛救灾第一线、脱贫攻坚第一线、疫情防控第一线、抗旱保收第一线培养、锻炼和识别干部,把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第一线中的表现情况,作为评价奖惩干部的重要依据。注重从一线发现、挖掘先进基层党组织,选树优秀共产党员典型,充分运用好微信公众号、抖音、电视、广播等媒体工具,大力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和感人事迹,把准舆论导向。拧成一股绳,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争当先进、勇往直前的热情,实现从“单兵作战”到“集团参战”。

  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这注定不平凡的一年中,完成“双收官”“双胜利”的目标任务,就要拿出“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魄,以严之又严、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作风,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自觉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篇三】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广大组工干部要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将人民作为自身干事创业、履职尽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距离”拉近,把“灰尘”除净,把“内功”练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干部”。

  把“距离”拉近,筑牢群众观念。组工干部为干部、党员、人才服务,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民生民意是服务好坏的“晴雨表”,也是政策反映的“指南针”,组工干部要带头筑牢群众观念,把为民服务的情怀化作工作的热情,主动深入问题突出、矛盾尖锐的基层一线,做到问政于民知得失、问需于民知冷暖、问计于民掌虚实,把“人民至上”的理念体现到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党员教育管理等各项重点任务中,全力以赴解决好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以“距离”的缩短不断打开新的工作局面,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真情、获得利益,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同频同振。

  把“灰尘”除净,塑造为民风骨。“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在新时代快速发展与多元融合背景下,如何走好克己奉公“独木桥”,已经成为党员干部重要“关卡”之一。组工干部承担着管理、教育、监督职责,面临考验更多且更杂,更需要以最高的政治标准、最严的纪律要求、最正的业务作风为表率,时刻牢记一切权力皆为人民所赋予,自觉保持政治清醒,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为组织把关,替群众用权,甘为“人梯”,甘当“幕后英雄”,积极回应群众关注的选人用人公信度问题,坚持标准、坚持原则、坚持程序,始终坚守为民初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以“灰尘”的除却塑造组工威信,做经得起时间和人民检验的好干部。

  把“内功”练好,争做人民公仆。总书记曾指出:“要群众信任,决不仅仅靠权力,更主要的是靠你的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靠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我们党正是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依靠群众由胜利走向胜利,组工干部更应苦练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在高强度、高标准的工作过程中取信于民、普惠于民。要突出实绩导向、人民导向,传承组工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精神,少搞“花架子”,多下“真功夫”,把工作做实、做精、做细,以精通的业务知识强化为民之能,创新为民之举,改进工作方法,强化责任担当,以扎实的“内功”施展“拳脚”,在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彰显个人价值。

篇五: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心得体会

  

  组工干部人民至上心得体会感悟发言

  组工干部人民至上心得体会感悟发言三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抓党建聚合力。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党的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抓牢抓实党建工作为发展聚合力要坚决站稳人民立场,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最前线、脱贫攻坚第一线、经济发展最前沿让党旗飘起来、党组织牌子挂起来、党员站出来。

  打造有“人民温度”的党建品牌。坚决抵制和反对“脱离群众、飘在空中”“好看不好用”“干部叫好,群众不买账”的党建“盆景”和“花架子”;

  始终围绕让人民利益最大化,建强支部战斗堡垒,选优配强支部“领头羊”,打造过硬党员队伍;

  坚决铲除威胁基层政权、侵害人民利益、影响人民正常生活的宗族和黑恶势力,让人民力量助推党建发展、人民利益指引党建方向。

  坚持以人民意愿为着力点,选干部配班子。选人用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好干部标准,注重公道正派、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归根结底要以人民意愿为标尺,主要看所选之人利不利于人民事业发展、得不得到群众认可、能不能让人民信服。疫情期间,火线提拔了一批干部,正是他们的大公无私赢得群众点赞,他们的舍己为人赢得群众口碑,他们的不辞辛劳赢得群众支持。

  考核考察时,要多到现场走走“土路”,才能踩准踩实人民的期盼点和痛恨点,才能挤掉“表来表去”“会来会去”的水分;

  要多到群众中去听听“土话”,才能了解群众所想、人民所盼。监督干部时,要接受人民监督,畅通来信来访渠道,扩大到“八小时”以外的朋友圈、生活圈。要将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评判选干部配班子的重要标准,让民意所向、人心所指的干部能够脱颖而出。

  坚持以人民需求为落脚点,聚人才促发展。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和人民的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地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恰恰因为重要,导致在引才用才上急功冒进、出了偏差。有的骑驴找马,有的但求所有,有的引用失调,究其原因都是没有正确把握引才聚才的契合点、基准线。

  不以人民需要为目的的引才都是无水之源,不以事业为上的聚才都是无本之木。组织部门要走好引才“先行棋”,通过察地方需求、明产业需求、访人民需求,有的放矢,以实际需要配人才,以人民所需引人才,实现招引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批项目、造福一方百姓。要将地方发展所需、人民生活所要作为招才引智、育才用才的基准线,让人才与人民深度融合。

篇六: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心得体会

  

  精品文章

  《人民至上心得5篇》

  【篇一】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卫生安全问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内容包罗万象。中国社会有着复杂、多元的治理需要,长期保持卫生安全稳定并非易事。我国之所以能成为疫情期间第一个保持稳定的国家,关键在于我们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并把握住了维护卫生安全的一些重要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安全大如天。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疫情期间,基层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针对人民群众的卫生安全需要开展工作,通过这次疫情,我国更加加深了卫生安全相关法律来保证人民的安全,保证人民的健康平安。正如xx谆谆告诫的,“每一次灾难过后,我们就应该变得更加聪明。”此次疫情的爆发,我国的卫生系统暴露了很多问题和弊端,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在体制机制上查漏补缺,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我们要针对此次疫情出现的问题,布下一个密集、缜密的人民健康防护网,需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着力下好平时功夫;基层工作中,更要借此次疫情出现的问题,建立有效的防护网,区域联动、人员调集,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公共卫生社区防护体制……瞄准的是全

  精品文章

  局性、长远性、系统性,迫切需要各方面系统集成,合力落实。

  “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次。”唯有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的力度,增强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才能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放在首位、落到实处,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强大力量。

  【篇二】

  5月22日下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会上,xx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一番朴素而深刻的论述,充分彰显了“人民”在心中的千钧分量。

  人民之“重”,体现在“我将无我”的胸襟情怀中。“无我”即是“忘我”,忘掉一己之“小我”,是为了在担当奉献中成就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的“大我”,正如xx那句对祖国人民的深情告白:“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不仅是党章中的明文规定,也是一辈辈共产党人舍身为民的生动注脚,更是百年大党一路劈波斩浪、奋勇前行的根本动力。不管是动乱年代的“捐躯赴国难”,还是和平年代的“组织有召必有应”,中国共产党人无论身处的境遇如何,只要人民有需要,只要组织有号召,一定会挺身而出。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挺身一线、坚守一线,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以坚定的信念和行

  精品文章

  动,彰显了当代共产党人的拳拳初心。

  人民之“重”,体现在真抓实干的惠民事业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新时代的发展目标,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切实充满获得感和幸福感。xx强调,党员干部应该始终有这样的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人溺犹如己溺,人饥犹如己饥”,正是秉持着这种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打响脱贫攻坚战役,高举乡村振兴大旗,一步一步将全面小康的美好蓝图变成了现实。

  人民之“重”,体现在有呼必应的为民服务中。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兴国的鲜明本色。“父老生死系”的焦裕禄,“汗洒雪域、情系高原”的孔繁森,“安徽人民的好儿子”沈浩……中国共产党人中从不缺乏这样深情爱民的好干部,他们把人民放在心里,人民便把他们高举过头顶。xx曾说:“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建立党群服务中心、推行“网格化”党建,无不旨在将群众服务、基层治理做深、做实、做细,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最便捷、最实在、最有力的服务。从“民有所呼、党政必应”到“党有呼唤、全民响应”,广大党员干部正以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最大限

  精品文章

  度地为新时代改革发展事业聚民心、汇民智、凝民力。

  【篇三】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一个主题词被反复提及,那就是“人民至上”。xx特别强调“人民至上”这一要求,短短四个字饱含深意、贴近民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特别是组工干部,牢固树立并践行“人民至上”是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让群众满意的重要前提,只有把人民群众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涵养起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信心和决心,才能在攻坚克难的重要关头答好“人民至上”这道新时代考题。

  将“因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作为安身立命的“初心”。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是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立场,组工干部是党的干部,对群众感情深不深,直接反映自身党性强不强,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厚植讲党性的基础。要深刻认识所肩负职责任务直接或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因此需要摆正自身位置,主动走下机关案头、走进田间地头,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了解实情,到最困难的地方研究对策,到工作推不动的地方去服务发展,用“群众话”贴近群众心,弄清群众盼的是什么,听清群众议的是什么,摸清群众缺的是什么,把群众装在心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接地气、知下情、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才能真正筑牢引领基层、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才能真正集聚起创新驱动、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人才工作合力。

  将“聚人民之力、拜人民为师”作为推动事业的“信心”。组织

  精品文章

  工作的中心就是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而相信和依靠群众,则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实践证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看到无数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基层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勇挑重担、出谋划策,这种全国动员、全民参与所凝聚起的强大力量,是我们能够有效控制疫情扩散的根本因素。因此,作为党的干部,组工干部更要坚持师从群众,把“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重要工作方法,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紧贴群众的意愿谋划工作,在选拔干部、考核干部、监督干部时,多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态度和感情,多到群众中了解干部的口碑和政绩;在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深化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领导基层治理时“广开门路纳谏”,经常了解人民群众对党组织、党员和党的工作的评价意见,努力在服务群众、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中提振百折不挠的信心、鼓舞愈挫愈勇的干劲,不断提升服务大局和履职担当的能力水平。

  将“想人民所想、为人民造福”作为评判成效的“决心”。“我们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组织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具体实践,组织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得怎样,工作开展得如何,效果好坏,最终都要由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承担这一活动的主体则是亿万人民群众,作为组工干部,理应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做好工作的重要价值追

  精品文章

  求,作为衡量和评价工作的重要判别尺度,无论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还是制定政策、推进工作,都要多方听取意见,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要坚持围绕组织工作发展需要,从人民群众的期盼中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对组织工作的新要求,汲取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动力源泉,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着力点,把群众不满意、意见大的问题作为改进自身工作的突破口,对照群众口碑检验得失、修正工作偏差、练就过硬本领,切实以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成效彰显组工干部的使命担当。

  【篇四】

  5月22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对于关注两会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来说,今年的报告颇有不同,仅1万字左右的全文,应系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一次。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报告虽短,但干货不少。从“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到“减免国有房产租金”;从“涉及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到“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从“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到“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一系列细致的民生安排,回应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民生需求。“人民”二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依旧“火热”而“高频”,质朴而温暖。

  民生所指,国运所系;民心所向,政之所行。谋大事者必先观大势。打开时间的维度,2020年注定特殊且不凡。“两会”是中国特色

  精品文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活力的集中体现。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今年“两会时间”的开启,预示着中国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前景,也迸发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中国誓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最强音。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与优势,在于顺应了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意愿。全国人代会开幕当天,xx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他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回望过去7年,每一次的全国两会,xx都要到人大代表团和大家亲切交流。对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他总是看得重、问得细、记得牢。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民生之重”从来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心中“牵挂之重”。

  “众力并则万钧举,群智用则庶绩康”。时间是奋斗历程的忠实记录者。2020年用将近半载的光阴,见证和呈现了中国人民非凡的奋斗奇迹,筑起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战疫丰碑。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艰险越向前。今年的“两会”,是历史上首次因公共卫生事件而延期,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却一脉相承,贯穿始

  精品文章

  终。变化的是会期,不变的是信心;变化的是议题,不变的是决心;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初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二字重千钧。“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如果将全面小康比作一幅壮美的画卷,那么,民生无疑是其中最厚重的底色和最温暖的主题。“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需非常之人。迎着胜利的曙光,承载人民的期盼,深情凝视“收官之年”的全国“两会”,各级党员干部自当倍感触动、倍受启迪、倍增干劲。

  临难不避、实干为要,放在心头,扛在肩上。

  【篇五】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并落到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xx5月22日下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中受到热烈反响。

  人民,在xx心中“力重千钧”;人民至上,是他一以贯之、始终不变的执政理念和深厚情怀。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关头,xx再次强调人民至上这一执政理念,既彰显了我们党对人民始终不变的赤诚深情,又再一次诠释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着极其特殊的深意。

  这深意就是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立下了庄严的誓言:

  精品文章

  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广大人民,既是我们党执政的根基,也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一路走来,我们党始终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深深根植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正是这样一种至死不渝、毫不动摇的信仰和理念,才团结带领广大人民战胜一切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xx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这个“根基”和“血脉”就是我们党永恒不变的初心和使命,要牢牢守护好、践行好。即便走得再远,也要永远铭记我们是谁、我们要依靠谁、我们是为了谁。只有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才能真正取信于民、为人民所信赖。

  这深意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战胜险阻、谋求发展。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革命年代,无数英雄战士奔赴前线、英勇牺牲甚至未曾留下英名;改革开放时期,无数贤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建设发展倾尽心血与汗水;进入新时代,广大人民团结一心、集思广益,自觉投身于党和国家伟大事业之中,凝聚起催枯拉朽的磅礴伟力。尤其是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人民的力量更是凸显得愈加鲜明。就如当前我国疫情防控之所以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取得决定性成就,其重要原因就是人民力量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人民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但正是这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坚守、自律、支持、奉献、牺牲,才能构筑起最严密的疫情防控安全线,才创造了如今疫情防控决定性成果。人民,是我们成就伟大事业的根基,也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人民

  精品文章

  主体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在应对危机中掌握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

  这深意就是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人民至上,不仅要清楚“我是谁”“依靠谁”更要深刻明白“为了谁”“为了什么”,不仅要“坚持好”“发展好”,更要“落实好”“完成好”。正如xx所言,“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都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人民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指标”。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群众关心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把为民造福的各项工作当作最紧要的工作来做,紧紧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想尽千方百计”缓解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生产生活所可能受到冲击和影响,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有序向前发展,让一系列“民生红包”真正惠及人民、直抵人心,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这深意就是永远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在进行,即便在疫情防控条件下也要进行,这既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又极大彰显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厚度和深度。坚持人民至上的实现路径,就是

  精品文章

  要永远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只有与人民群众保持深入的、持久的紧密联系,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时刻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获得最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才能有更强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加强烈,历史条件、现实环境也变得愈加险峻复杂,而同时面临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重挑战”。要想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险阻,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国家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其首要的、根本的就是要紧密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与他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他们的烦心事、忧心事,以实际行动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才能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才能进一步夯实我们向前发展的坚实根基。

  内容仅供参考

篇七: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心得体会

  

  人民至上心得体会感悟发言稿二

  今年的两会上,有一句话被反复提及,那就是总书记所说的“人民至上”。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这句掷地有声的“金句”迅速刷屏网络,在广大网友中引发强烈共鸣。“人民至上”,短短四个字却说到了人民的心坎里。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本“大账”面前,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自己的“小算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X多年来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而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万众一心、攻坚克难,与贫困群众一起找“穷因”、拔“穷根”、治“穷病”,引领贫困群众摘贫帽、换新颜,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人民至上”这四个字。今年两会召开前夕,为了解复工复产后老百

  姓的实际生活情况,总书记赴各地密集考察,而无论走到哪儿,总书记都把“人民至上”几个字放在心上。

  今年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选择不设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这同样是“人民至上”理念的集中体现。因为唯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全力以赴稳就业、保民生,为贫困人口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体百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

  回顾过去几年,我们应该能明显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人民至上”这几个字贯彻的决心和力度。尤其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X万多名医务工作者从全国各地驰援x,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集中体现了“人民至上”这几个字在党和国家心中的重要性。一名x患者的治疗费用超过了X万元,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应该是无法承受的“天文数字”,而在我国这笔费用都不用患者自己掏腰包。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我们都曾看到,为了拯救生命,整个中国不惜按下“暂停键”的震撼场景;看到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队员冒着生命危险纷纷响应支援x的感人画面;也曾看到基层一线的党员志愿者坚守岗位排查登记外地返乡人员的动人身影……面对x疫情蔓延,我党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保卫人民健康,带领全社会奔小康。正如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

篇八: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心得体会

  

  以人民为中心研讨发言心得体会

  以人民为中心研讨发言心得体会

  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坚守“一条红线”,确保政治上过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的一条红线。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赤胆忠心对待人民,不断培植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以时不我待、废寝忘食的紧迫感,去倾听、去了解、去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问题。

  要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上升到讲政治的高度,坚决不越脱离群众的“红线”,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确保思想上纯洁和政治上过硬。

  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校正“一个观念”,确保行动上自觉。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所谓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和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如何从政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政绩观发生偏差,爱慕虚荣,好大喜功,偷奸耍滑,投机取巧,为片面追求虚假政绩报喜不报忧,只想锦上添花,忽视雪中送炭,这样的党员干部,是必定会被群众唾弃的。

  因此,党员干部要校正自己的政绩观,自觉把人民情怀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多做顾大局利全局的事、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惠民生解民忧的事,一心一意为人民,真抓实干创佳绩。

  以人民为中心,就要订立“一个标准”,确保思想上纯洁。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

  坚持人民至上,就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人民满意的就坚定不移地去做,人民不满意的就下定决心改正。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员干部只有在思想上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才能更好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发扬“一种作风”,确保成效上明显。密切联系群众,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要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要真心实意为人民办实事,尽心尽力为人民办好事,千方百计为人民解难题。要坚决反对形式、官僚,沉下身子听老百姓的知心话,做老百姓的知心人,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保持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本色,以优良的作风,把工作成效体现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

篇九: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心得体会

  

  精品文章

  《人民至上心得5篇》

  【篇一】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卫生安全问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内容包罗万象。中国社会有着复杂、多元的治理需要,长期保持卫生安全稳定并非易事。我国之所以能成为疫情期间第一个保持稳定的国家,关键在于我们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并把握住了维护卫生安全的一些重要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安全大如天。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疫情期间,基层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针对人民群众的卫生安全需要开展工作,通过这次疫情,我国更加加深了卫生安全相关法律来保证人民的安全,保证人民的健康平安。正如xx谆谆告诫的,“每一次灾难过后,我们就应该变得更加聪明。”此次疫情的爆发,我国的卫生系统暴露了很多问题和弊端,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在体制机制上查漏补缺,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我们要针对此次疫情出现的问题,布下一个密集、缜密的人民健康防护网,需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着力下好平时功夫;基层工作中,更要借此次疫情出现的问题,建立有效的防护网,区域联动、人员调集,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公共卫生社区防护体制……瞄准的是全

  精品文章

  局性、长远性、系统性,迫切需要各方面系统集成,合力落实。

  “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次。”唯有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的力度,增强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才能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放在首位、落到实处,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强大力量。

  【篇二】

  5月22日下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会上,xx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一番朴素而深刻的论述,充分彰显了“人民”在心中的千钧分量。

  人民之“重”,体现在“我将无我”的胸襟情怀中。“无我”即是“忘我”,忘掉一己之“小我”,是为了在担当奉献中成就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的“大我”,正如xx那句对祖国人民的深情告白:“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不仅是党章中的明文规定,也是一辈辈共产党人舍身为民的生动注脚,更是百年大党一路劈波斩浪、奋勇前行的根本动力。不管是动乱年代的“捐躯赴国难”,还是和平年代的“组织有召必有应”,中国共产党人无论身处的境遇如何,只要人民有需要,只要组织有号召,一定会挺身而出。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挺身一线、坚守一线,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以坚定的信念和行

  精品文章

  动,彰显了当代共产党人的拳拳初心。

  人民之“重”,体现在真抓实干的惠民事业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新时代的发展目标,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切实充满获得感和幸福感。xx强调,党员干部应该始终有这样的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人溺犹如己溺,人饥犹如己饥”,正是秉持着这种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打响脱贫攻坚战役,高举乡村振兴大旗,一步一步将全面小康的美好蓝图变成了现实。

  人民之“重”,体现在有呼必应的为民服务中。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兴国的鲜明本色。“父老生死系”的焦裕禄,“汗洒雪域、情系高原”的孔繁森,“安徽人民的好儿子”沈浩……中国共产党人中从不缺乏这样深情爱民的好干部,他们把人民放在心里,人民便把他们高举过头顶。xx曾说:“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建立党群服务中心、推行“网格化”党建,无不旨在将群众服务、基层治理做深、做实、做细,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最便捷、最实在、最有力的服务。从“民有所呼、党政必应”到“党有呼唤、全民响应”,广大党员干部正以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最大限

  精品文章

  度地为新时代改革发展事业聚民心、汇民智、凝民力。

  【篇三】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一个主题词被反复提及,那就是“人民至上”。xx特别强调“人民至上”这一要求,短短四个字饱含深意、贴近民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特别是组工干部,牢固树立并践行“人民至上”是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让群众满意的重要前提,只有把人民群众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涵养起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信心和决心,才能在攻坚克难的重要关头答好“人民至上”这道新时代考题。

  将“因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作为安身立命的“初心”。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是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立场,组工干部是党的干部,对群众感情深不深,直接反映自身党性强不强,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厚植讲党性的基础。要深刻认识所肩负职责任务直接或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因此需要摆正自身位置,主动走下机关案头、走进田间地头,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了解实情,到最困难的地方研究对策,到工作推不动的地方去服务发展,用“群众话”贴近群众心,弄清群众盼的是什么,听清群众议的是什么,摸清群众缺的是什么,把群众装在心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接地气、知下情、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才能真正筑牢引领基层、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才能真正集聚起创新驱动、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人才工作合力。

  将“聚人民之力、拜人民为师”作为推动事业的“信心”。组织

  精品文章

  工作的中心就是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而相信和依靠群众,则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实践证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看到无数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基层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勇挑重担、出谋划策,这种全国动员、全民参与所凝聚起的强大力量,是我们能够有效控制疫情扩散的根本因素。因此,作为党的干部,组工干部更要坚持师从群众,把“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重要工作方法,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紧贴群众的意愿谋划工作,在选拔干部、考核干部、监督干部时,多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态度和感情,多到群众中了解干部的口碑和政绩;在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深化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领导基层治理时“广开门路纳谏”,经常了解人民群众对党组织、党员和党的工作的评价意见,努力在服务群众、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中提振百折不挠的信心、鼓舞愈挫愈勇的干劲,不断提升服务大局和履职担当的能力水平。

  将“想人民所想、为人民造福”作为评判成效的“决心”。“我们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组织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具体实践,组织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得怎样,工作开展得如何,效果好坏,最终都要由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承担这一活动的主体则是亿万人民群众,作为组工干部,理应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做好工作的重要价值追

  精品文章

  求,作为衡量和评价工作的重要判别尺度,无论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还是制定政策、推进工作,都要多方听取意见,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要坚持围绕组织工作发展需要,从人民群众的期盼中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对组织工作的新要求,汲取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动力源泉,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着力点,把群众不满意、意见大的问题作为改进自身工作的突破口,对照群众口碑检验得失、修正工作偏差、练就过硬本领,切实以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成效彰显组工干部的使命担当。

  【篇四】

  5月22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对于关注两会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来说,今年的报告颇有不同,仅1万字左右的全文,应系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一次。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报告虽短,但干货不少。从“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到“减免国有房产租金”;从“涉及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到“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从“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到“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一系列细致的民生安排,回应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民生需求。“人民”二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依旧“火热”而“高频”,质朴而温暖。

  民生所指,国运所系;民心所向,政之所行。谋大事者必先观大势。打开时间的维度,2020年注定特殊且不凡。“两会”是中国特色

  精品文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活力的集中体现。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今年“两会时间”的开启,预示着中国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前景,也迸发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中国誓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最强音。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与优势,在于顺应了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意愿。全国人代会开幕当天,xx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他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回望过去7年,每一次的全国两会,xx都要到人大代表团和大家亲切交流。对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他总是看得重、问得细、记得牢。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民生之重”从来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心中“牵挂之重”。

  “众力并则万钧举,群智用则庶绩康”。时间是奋斗历程的忠实记录者。2020年用将近半载的光阴,见证和呈现了中国人民非凡的奋斗奇迹,筑起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战疫丰碑。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艰险越向前。今年的“两会”,是历史上首次因公共卫生事件而延期,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却一脉相承,贯穿始

  精品文章

  终。变化的是会期,不变的是信心;变化的是议题,不变的是决心;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初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二字重千钧。“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如果将全面小康比作一幅壮美的画卷,那么,民生无疑是其中最厚重的底色和最温暖的主题。“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需非常之人。迎着胜利的曙光,承载人民的期盼,深情凝视“收官之年”的全国“两会”,各级党员干部自当倍感触动、倍受启迪、倍增干劲。

  临难不避、实干为要,放在心头,扛在肩上。

  【篇五】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并落到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xx5月22日下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中受到热烈反响。

  人民,在xx心中“力重千钧”;人民至上,是他一以贯之、始终不变的执政理念和深厚情怀。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关头,xx再次强调人民至上这一执政理念,既彰显了我们党对人民始终不变的赤诚深情,又再一次诠释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着极其特殊的深意。

  这深意就是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立下了庄严的誓言:

  精品文章

  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广大人民,既是我们党执政的根基,也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一路走来,我们党始终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深深根植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正是这样一种至死不渝、毫不动摇的信仰和理念,才团结带领广大人民战胜一切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xx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这个“根基”和“血脉”就是我们党永恒不变的初心和使命,要牢牢守护好、践行好。即便走得再远,也要永远铭记我们是谁、我们要依靠谁、我们是为了谁。只有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才能真正取信于民、为人民所信赖。

  这深意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战胜险阻、谋求发展。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革命年代,无数英雄战士奔赴前线、英勇牺牲甚至未曾留下英名;改革开放时期,无数贤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建设发展倾尽心血与汗水;进入新时代,广大人民团结一心、集思广益,自觉投身于党和国家伟大事业之中,凝聚起催枯拉朽的磅礴伟力。尤其是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人民的力量更是凸显得愈加鲜明。就如当前我国疫情防控之所以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取得决定性成就,其重要原因就是人民力量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人民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但正是这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坚守、自律、支持、奉献、牺牲,才能构筑起最严密的疫情防控安全线,才创造了如今疫情防控决定性成果。人民,是我们成就伟大事业的根基,也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人民

  精品文章

  主体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在应对危机中掌握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

  这深意就是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人民至上,不仅要清楚“我是谁”“依靠谁”更要深刻明白“为了谁”“为了什么”,不仅要“坚持好”“发展好”,更要“落实好”“完成好”。正如xx所言,“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都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人民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指标”。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群众关心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把为民造福的各项工作当作最紧要的工作来做,紧紧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想尽千方百计”缓解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生产生活所可能受到冲击和影响,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有序向前发展,让一系列“民生红包”真正惠及人民、直抵人心,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这深意就是永远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在进行,即便在疫情防控条件下也要进行,这既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又极大彰显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厚度和深度。坚持人民至上的实现路径,就是

  精品文章

  要永远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只有与人民群众保持深入的、持久的紧密联系,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时刻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获得最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才能有更强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加强烈,历史条件、现实环境也变得愈加险峻复杂,而同时面临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重挑战”。要想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险阻,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国家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其首要的、根本的就是要紧密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与他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他们的烦心事、忧心事,以实际行动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才能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才能进一步夯实我们向前发展的坚实根基。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热词搜索: 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心得体会 造福 心得体会 至上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