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定面巩固三普成果

时间:2022-05-10 17:55:02 阅读:

内容摘要: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于2008年7月开始启动野外调查。截止今年6月底,完成

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于2008年7月开始启动野外调查。截止今年6月底,完成了文物野外调查数量目标任务的70%。“三普”使我县对文物资源的分布格局、类型构成、保存现状和文物保护力量等情况逐渐明晰,进一步扩充了文物资源的容量,促进了全县文物保护理念的更新,使我县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格局。
    为了使文物普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县切实将文物普查与文物保护工作相结合,本着“查保同进,以保续查”的原则,认真实施三点确定一面之战略。
    首要之点,是查出成果。调查出的新发现是“三普”新文物保护之前提和根本所在。自开展野外调查一年来,我县三普工作队以炽热的爱国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肩负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顶烈日、冒风雨、跋山涉水、披荆斩棘投入田野调查,全体队员废寝忘食、忘我忘命投身工作。现已有新发现文物点287处,其中古遗址14处,古墓葬142处,古建筑57处,石窟寺及石刻4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处,其它26处。野外调查,首战告捷。  

 第二点,是查出的成果庚即实施保护。我县的普查工作始终有县、乡(镇)、村三级工作人员同时参与,一经确定为文物点的,当即就现场落实选定临时义务保护员,并告之相关责任要求、情况报告程序、电话联系方式等,同时启动四级联动机制。并对野外调查采集的数据及时进行整理,相继做好电脑录入等有关工作。在文物普查中将有价值的文物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点),是为了避免“前脚发现,后脚破坏”现象的有效手段,更是一项新的保护行动的开端。文物保护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也是一项精致的细活,为了将新发现的文物及时纳入到当地的文物保护体系,县文物部门现已着手认真细致地筹划做好文物的遴选和推荐申报工作。在此次文物普查中,还将委托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我县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状况、保存现状和文化特点,对遗产点(块)进行细致的价值评定。我县将逐次遴选出具有典型的邻水历史文化特质和气势的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分级地公布。
     我县的不可移动文物独具特色,新发现文物呈现出以“古墓葬为主、古建筑次之、摩崖造像及石刻居第三”的葫芦形结构体系。其结构形式丰富、历经年代长短不一。古墓,尤其以汉代崖墓时代最早、数量亦较多,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有不可多得的宋墓,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还有为数不少的明代墓,其露地的仿木构石坊在整个四川就是罕见的,其石坊雕刻有特色独具的艺术价值;大量的清墓,系统全面的反映了整个清代的墓葬文化,更是成为了我县文物资源的中流砥柱。因而,切实保护好当地的古墓是我们文物部门考虑的重点。在此次“三普”开展中,我县注意到大量文物古墓因长期处于自然保存状态的特点,为保证其安全,尤其是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点)得到相应的保护,也为了进一步摸清现状,取得更为详尽的数据资料,以制定科学安全的文物维修保护方案,我县应设立专项资金,进行全县古墓专项调查。从墓制形制及组合关系、墓型制与时代特征、地域建修艺术、雕刻艺术等多个视角,深入而系统地进行调查记录,勘测和评估保存现状,包括结构稳定性、分布格局、形制风貌及使用现状等,提出针对各类古墓的保护措施和相关建议,包括全面性保护、一般性保护、重点性保护等相应措施。  

我县新发现的文物从保存现状看,古墓被盗掘破坏的较多,墓碑坊有不少风化现象;造像及石刻多数残损、风化严重;建筑类大多不完整、危房较多。就其原因一是自然因素影响,不可移动文物多处在荒郊野外,常遭风雨、生物等损害;二是人为因素影响文物安全,如造像龛刻,尤其是佛像多被胡乱修补、刷漆等;古建筑中的一些老宅屋主放弃管护,要么任其自灭,要么糊乱拆除,乱修乱建;三是新发现文物的管护人力、财力、物力投入问题需及时解决。  

针对我县具体情况,对新发现文物的管护。我们的总体原则是采取:发现与保护并行,以保护为工作重心。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民文物保护意识;二是积极主动工作,争取社会广泛参与支持;三是争取领导重视,排除管理工作障碍。县乡村组层层建立文物管护机构、落实相应负责人。因地制宜,我们提出了全县各类文物保护的具体管护措施:古墓葬类,落实其传人或属地专人看护;古建筑类以物权所有者或辖区相应组织为主体负责管护和维修;石窟寺及石刻类,着重以属地相关组织负责管护;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古遗址和其它类以相关受益人和辖区组织负责管护。        
     第三点,就是以保续查,推进“三普”顺利完成。为了更加准确地开展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将其打造成为展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化和合交融、分流共存的空间集成,以打造出独具邻水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格局。为了使文物得到切实有效的日常管理,而不是被束之高阁、弃之不理,在上次文物普查中,我县就有目的地对管理机构、管理机制进行梳理,对其中的不合理因素提出修改意见,以建立新的多层次、多力量的保护管理机构。目前,按上级安排,结合我县实际,已提交了完善县文物管理所机构编制、增加正式工作人员的报告,是我县在新形势下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新机遇,若能如文物工作需要而实施,必将有利于我县的“三普”成果巩固,文物工作再将是一个春天的到来。
    在此次“三普”中,我县继续加强对文物保护管理形式的探讨,首要任务是力求发展壮大文物管理队伍,充分强调人力资本的第一重要性,并着力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文物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以文物保护为出发点,集聚力量,继续加紧实施野外调查,全面完成“三普”各项工作。当然,还要创新机制,注重吸收社会力量和民间组织参与到文物保护管理中来,让更多人认识文物、认可文物,保护文物,从而使我县文物更好地贴近邻水民众生活,激起全县民众的情感共鸣,共同完成历史赋予我们这代人保护文物之伟大事业。     


相关热词搜索: 三点 成果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