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重大历史机遇

时间:2022-03-18 09:58:07 阅读:

内容摘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战略转型期。在应对危机中,世界主要国家不仅采取了许多短期宏观刺激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战略转型期。在应对危机中,世界主要国家不仅采取了许多短期宏观刺激政策,同时也非常重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纷纷采取措施,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新一轮经济繁荣期制高点。种种迹象表明,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加速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世界产业和科技发展正在出现一些新的动向与趋势,值得高度关注。

一是信息技术正在并将继续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集成电路、软件、移动通信、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前,信息技术又在孕育新的重大突破,以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宽带、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快速兴起。

二是生物技术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健康、食品、资源、环境等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将引发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的深刻变革。目前,全球现代生物技术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等初具规模,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2008年,全球生物技术药物销售额超过1000亿美元,占世界医药工业的比重超过10%。2009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3亿英亩,较1996年增加了79倍。同时,生物制造、生物质能源等一批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形成。预计到2020年,生物医药占全球药品的比重将超过三分之一,生物基材料将替代10%~20%的化学材料。至2030年,将有35%的化学品和其他工业产品来自工业生物技术。生物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之后,又一个规模巨大的主导产业,引发医药、农业、工业等领域的深刻变革。

三是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人类可能迎来以“绿色革命”为标志的新的产业革命。近年来,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利用、生物质能源等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稳步推进。2009年,全球风机装机容量、光伏总装机容量、太阳能电池总产量较上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1.7%、15%和60%。混合动力电动车初步实现商业化应用,2009年全球销量近200万辆。采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和一体化电力驱动系统技术的纯电动汽车性价比得到提高,全球推广规模已达2万辆左右。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5%,2030年达到20%以上。人类可能迎来一场以绿色、低碳等为代表的新能源革命。

四是新兴材料不断涌现,正在孕育重大革命性突破。近年来,全球新材料产业快速扩张。2008年,世界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接近800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三分之一。与此同时,新材料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生产经济性强、产品性价比优、制造过程绿色化特征明显,世界新材料产业呈现出专业化、复合化、精细化发展趋势。特别是纳米电子、纳米加工技术、纳米医疗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高温超导材料开始进入商品化阶段。专家预言,纳米技术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广泛应用于信息、生物、能源等领域,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提供物质基础。

五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呈现融合发展趋势,将催生大批新兴产业。生物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提供芯片实验分析的实验室设备以及生物信息学的进展。纳米技术将使半导体向更小、更快的方向发展。加速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有可能出现新型纳米电脑、生物计算机等重大产品,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这为我国提供了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实践证明,在新科技革命的孕育期,国际分工格局还未形成,后发国家可以抓住机遇,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发展。如在16世纪至17世纪,荷兰在造船、金融及贸易等领域远比英国具有优势。而处于落后地位的英国却全力投入新技术领域,通过实现纺织业、钢铁业等新兴产业的跨越发展,率先进入工业化时代。德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举超过英法成为欧洲第一强国,其重要原因也是抓住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引发的化工、电气等新兴产业形成的机会,在较高起点上开始了德国工业化的飞跃。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重点扶持和发展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器件、汽车、造船、数控机床、化纤、钢铁等产业,完成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赶超;韩国则通过重点发展汽车、钢铁、半导体器件、电子计算机、通讯设备、船舶等产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总体上看,我国具备抓住机遇,实现战略性新兴跨越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一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具备了较为雄厚的经济技术基础;二是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丰富,节能环保、医疗健康、信息网络等技术和产品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三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因此,只要我们措施得当,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可以有所作为,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甚至完全可以实现跨越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责编/朱艳秋)


相关热词搜索: 战略性 机遇 新兴产业 面临 我国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