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成本会计课程学生评价系统设计

时间:2022-03-24 11:26:31 阅读:

内容摘要:摘要:学生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和调控功能。本文以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

摘要:学生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和调控功能。本文以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为例,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学生评价系统应有的特征及实施效果。

关键词:高职;成本会计;学生评价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0)08-0058-02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力度,让学生经过较系统的课程学习后,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学生评价作为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和调控功能。它不仅对教师的“教”,也会对学生的“学”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完善的学生评价系统对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促进和保障作用。

成本会计课程学生评价系统应具备的特征

(一) 评价目标科学

评价目标引领整个评价方向,目标设定科学与否决定课程评价的效果。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生评价应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中心,服务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是不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以用人单位的评判为根本标准,相应地,课程教学的目标设定也应考虑对应就业岗位对职业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成本会计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主要是成本会计岗位。笔者于2008年2月16日搜索了南方人才市场网站关于成本会计岗位招聘单位对聘用人员的要求,有效时间为一周,获得样本41个,其中有4个岗位对学历的要求是本科以上,将其剔除,余下样本37个对学历的要求为专科及以下,是有效样本。所有样本都要求有工作经验,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出相对明确的要求,这就为课程目标和评价目标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成本会计岗位对成本核算能力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所有岗位都有这一要求,而成本分析和控制能力则是更高一级的要求;在基础职业能力方面,能熟练操作财务和办公软件也是非常必要的,ERP则是更进一步的要求;相反,对英语有要求的样本只有2个;在职业素质方面,所有企业都要求应聘人员爱岗敬业,在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上也有部分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用人单位的这些要求应该直接进入课程考核的目标与内容中。

(二)评价内容相对完善、标准相对合理

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由其他课程承担,成本会计课程侧重于专业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专业职业能力方面,我们特别强调成本核算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成本分析和控制能力的培养;在职业素质培养上,首先强调的是爱岗敬业,其次是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根据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需要,我们将教学内容分成10个教学项目,其中有8个以操作为主的项目,包含1个综合操作项目,2个以知识识记和理解为主的项目。重点涵盖成本核算能力和成本分析、控制能力培养的内容,学生评价将涉及全部内容。在考核权重分配上,知识识记与理解部分占总内容的20%,在期末综合考试中进行考核,占考试内容的一半,其余一半为知识应用部分;综合操作项目和单项操作项目在平时进行,其中综合操作项目占总权重的20%,其他7个操作项目占40%,共同构成平时考核结果。具体分配见表2。

(三)评价方式的选取以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为原则

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帮助学习者按预期方式变化的过程”(B.S.Bloom, 1987),评价学生及学生的学习是为了获得学生学习的信息,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借此分析导致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原因,帮助学生进行改进。这样,对学生的评价也会有助于帮助学习者按预期方式变化。基于此,我们认为,学生评价的主要功能应侧重于导向、调控功能和激励、改进功能的发挥,兼顾鉴定、选拔功能,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这种现实需要正好与形成性评价的理念不谋而合。

我们在实施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结合终结性评价。将8个操作性项目分配在平时进行,考核结果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核结果占总成绩的40%,其中知识识记和理解部分占考核内容的50%。将考核重点放在平时,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反馈调节、反思总结;更能使学生在评价中了解自己的发展状况,产生学习积极性,并及时对学习活动进行调整,树立进一步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具体评价方式和标准如表2所示。

(四)评价主体多元化、互动化

发展性评价所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重点关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所以,在具体方法的选择上,强调采用多种方法来观察收集学生多方面的表现情况,为评价提供尽可能全面真实的信息。量化的纸笔测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性评价的要求,还必须加强质性评价,特别是在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评价上,更要重视采用质评的方法。同时,在评价主体的选取上,尽可能实现多个主体同时评价,即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同时评价的局面。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局限性,在教学阶段引入用人单位的评价在目前还不容易,所以要重视将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在我们的设计中,只选取综合实训为学生评价单元,同时给出了评分标准,如表3所示。

这样设计的原因是:首先,引入学生互评,可以使评价真实和客观,让被评价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其次,综合实训工作量比较大,时间比较长,学生之间可以比较充分地相互合作与了解,学生互评可以保证评价质量。再次,这次实训将全班分成多个小组,每小组由6名学生组成,以组为单位提交实训成果,可以增加学生相互学习、沟通与讨论的机会。

在评价标准的设计上应尽可能考虑用人单位的评价标准。这里涉及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评价两个方面,其中前三点是职业素质,后两点是职业能力,各占50%。在学生使用本表进行评价之前,教师应清楚地告诉他们每一个评价标准的意义和目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评价的“价值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上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五)评价系统具有可执行性

设计评价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最终完成,故可操作性应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设计评价系统时明确考虑到这一点,在设计过程中则侧重于系统的操作实践性,而减轻了理论色彩。从执行过程来看,还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学生自评,虽然只有一次,但还是有部分学生没有珍惜这次机会,自评表填写得不够客观、规范;二是在平时考核中评价标准的量化有一定难度,量化比较模糊。

成本会计课程学生评价系统的实施效果

学生评价系统设计完成于2008年8月,即应用于我校06会计班的课程教学实践中,该班学生36人;对照样本为上一届会计班,人数为28人。对比来看,评价系统的执行有一定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学习目的明确。在两届学生成本会计课程的第一次课上,教师都阐明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考核标准,2005级采用老的考核体系,2006级采用新的考核体系。在课程结束后的问卷调查中,认为课程学习目标明确的,2006级为33人,占学生人数的91.67%;2005级有19人,占学生人数的67.86%。2006级比2005级多出将近24个百分点。(2)课程成绩明显提高。在期末试卷相同的前提下,同时选取两个班的期末统考成绩进行比较,05会计班80分以上的有3人,约占总人数的11%;不及格人数有7人,占总人数的25%。06会计班80分以上的有19人,约占总人数的53%;不及格人数有6人,约占总人数的17%。从这两个指标来看,06会计班明显好于05会计班。

样本的对比虽然较简单,但从定性指标学习目标的明确程度和定量指标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来看,实施评价系统后的情况都好得多,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这一评价系统的有效实行有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贺胜军.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3]刘晓敏.高职教育教学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4).

作者简介:

熊仁华(1972—),男,湖北赤壁人,硕士,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教学和研究。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


相关热词搜索: 成本会计 高职 评价 课程 学生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