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时间:2022-04-12 10:02:14 阅读:

内容摘要:摘要:文章主要是阐述了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关键词:

摘要:文章主要是阐述了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水工建筑;施工质量;措施

一、水利工程设计

要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工程设计必须要从传统的强度设计中脱离出来,更全面地去考虑长期使用过程中因环境因素造成的建筑结构的劣化和材料的腐蚀问题,保障水工建筑的结构适用性和安全性,从而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就要求水工混凝土建筑工程的设计必须严格依照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建筑物在正常使用的过程当中其各部分构件的预定检测及维护,并为这两项工作的后续进行提供工作面和可能性。

水工混凝土受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但程度的轻重与否则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所以,在考虑了环境侵蚀和材料老化的前提下,必须保证混凝土构件在结构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一建筑当中,不同的构件所处的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决定了其受损的可能性以及受损的程度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对于那些在日后可能出现严重损坏的构件最好设计成为可拆装、可更换型,以便于延长水工建筑的使用寿命。

二、材料选择与配置

不管是在什么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对混凝土这一建筑材料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施工采用的不仅仅是混凝土的原材料,而是还要根据施工的环境条件对混凝土进行必要的配置。所以,要保证水工混凝土施工质量,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以及混凝土的配置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1 原材料选择

所谓的原材料自然是指混凝土,其质量以及波动都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工艺产生很大影响,就如水泥强度发生波动,将直接破环混凝土的强度,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在混凝土的生产加工过程当中,对于原材料质量的控制,除了要经常检测之外,质量控制人员还必须随时掌握其各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2 混凝土配制

通常,实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当中,各级骨料呈饱和面干状态,且不含有超粒径颗粒;然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各级骨料常常含有一定比例的超粒径颗粒,含水量也超出饱和面的干状态。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实测的骨料超粒径的含量以及砂石表面的含水量把实验室状态下的配合比转换成为施工配合比。当然,这样做的目的不在于改变实验室的配合比,而是要将实验室配合比更准确化。当施工气候、运输方式、运输距离以及施工设备等条件发生一系列变化时,实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的和易性就可能无法完全适合实际施工条件。所以,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等各性能达到工程的标准要求,实现混凝土的顺利施工,我们必须通过适当调整混凝土的含水量以及含水率来改变混凝土的配合比,使其满足工程的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性能的要求。含水量的调整方面应遵循调整量的公式,即调整量=(本级的超径量+逊径量)-(次级超径量+上一级的逊径量);而混凝土的配合比方面,通常少筋混凝土和水工素混凝土的坍落度是3~5cm,若配筋率超过了1%的钢筋混凝土的话,其坍落度为7~9cm;对于桥梁的施工,要使用强度为45MPa的混凝土,保证其配置的坍落度在10~14cm的范围之内,初凝时间控制在4h以上;灌注桩对于混凝土配置强度的要求为35MPa,凝结的时间在10h以上,坍落度则为18~22cm。

另外,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其强度,我们还需要参入不同的外加剂。要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变性能,可以添加减水剂。泵送剂或引气剂;要调节混凝土的硬化性能和凝结时间,需要添加缓凝剂、速凝剂或是早强剂;要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添加引气剂、阻锈剂和防水剂;而要改善混凝土的其他一些性能,可适当添加加气剂、防冻剂以及着色剂等各种的外加剂。

三、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要保证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施工工艺方面也必须要做到严谨精细,不容许一丝疏忽。

3.1 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

对于混凝土的浇筑,应科学、合理地将混凝土按照一定的方向、顺序和厚度,分段、分层地分布到模板当中,避免留下明显的施工缝,以便于振捣的施工。

混凝土要分层浇筑,每一层的厚度都应该在振捣深度的范围之内,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上一层的浇筑,一般情况下,分层的厚度为30cm;长条状的混凝土的浇筑,如挡土墙,应当分段浇筑,以保证达到每一段分的分层浇筑要求,分层的长度一般为10cm;大体积的混凝土,如墩台,当其平截面过大而无法在下层初凝之前完成上层的浇筑工作的时候,我们应进行分块浇筑,每块的面积约为50m2;混凝土的浇筑应该连续进行,如果间断或者是超过了初凝时间,必须按照施工缝进行处理。

振捣则要做好“振到”和“振好”两个方面。所谓“振到”就是指混凝土构件每个部位的混凝土都应该被振到,不能遗漏,不能留有死角;而“振好”则是要将每一个部位的混凝土振捣密实,一般情况,当混凝土的高度不再下降、气泡不再冒出、振捣声音变高且稳定、混凝土的表面泛浆发亮且平坦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理解为混凝土已经“振好”。

3.2 混凝土变形控制

混凝土的各构件以及整体结构产生裂缝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大质量通病,为保障整个水工建筑的质量,我们必须进行适当的事先控制,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几点问题:控制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检查建筑及其结构构造;控制施工工艺的每一个细节,混凝土、水泥的用量,水灰比以及含砂率不能过高;必须严格控制砂石中的含泥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粉砂;振捣要密实,要对板面进行二次的抹实,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减少其收缩量;加强早起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对于要长期堆放的预置构件,必须进行覆盖避免暴晒,而且要定期洒水,保持其湿润度;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将模板和基层浇水润透;浇筑之后,也应尽早地洒水保养。

结论

总而言之,水工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问题不是单独困扰设计、施工或者运行管理单位中任何一家的问题,而是所有涉及单位共同面临的一个施工质量难题。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地重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问题,认真对待每一个施工环节,集合所有参与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部门,齐心协力,多渠道、全方位地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以减少不必要的隐患和威胁,真正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实现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切实提高。


相关热词搜索: 水利工程 质量控制 混凝土 施工 分析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