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价值

时间:2022-07-11 12:55:03 阅读:

内容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价值。方法:2012年8月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价值。方法:2012年8月-2013年4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患者均经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有无及性质、管腔狭窄程度。结果:(1)颈动脉IMT异常者占58%,颈动脉斑块阳性者占52%,颈动脉狭窄者占9%,以轻度狭窄为主。(2)颈动脉内中膜检测有阳性的病变者中,高血压与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较高。结论: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方法,对筛查和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无创、可测量、重复性好的科学手段;也可以对无临床症状的高危人群的预后提供帮助;为早期临床诊断及干预动脉硬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 超声; 颈动脉内中膜; 动脉硬化; 心血管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1-0054-02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病理基础,而高血压、糖尿病等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只有对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早期发现、早期合理干预,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本文通过高频彩超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检测,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8月-2013年4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患者均经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有无及性质、管腔狭窄程度。

1.2 方法

应用ALOKA α10及GE L7、IU22检测患者双侧颈总动脉。患者取平卧头仰位,探头在颈部作纵横扫查,检查时注意切勿加压,以免产生人为狭窄。二维超声观察血管壁、内中膜厚度,斑块,管腔的内径。测量部位在颈总动脉分叉下1.5 cm处,分叉处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起始处。IMT增厚判断标准: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内中膜厚≥1.0 mm,分叉处内中膜厚≥1.2 mm。斑块的判断标准:IMT局部偏心性增厚≥1.5 mm,并向血管腔内凸起。狭窄的判断标准: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99%)、完全闭塞。

2 结果

IMT异常者725例,占58%,颈动脉斑块阳性者650例,占52%;颈动脉狭窄者112例,占9%,其中轻度狭窄50例、中度狭窄25例、重度狭窄12例。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58%的患者可检出IMT异常,单纯的高血压和脑梗死检出率分别为55%、24%。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血管狭窄、闭塞累及心脑血管的全身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多与年龄、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等相关,这些危险因素同样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可使患周围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3倍,糖尿病可使患周围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3~4倍。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58%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检测有阳性病变,尤其是高血压、脑梗死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病变的检出率较高。可能与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多有关。由此可见在心脑血管疾病中,颈动脉内中膜病变的发生率较高。

动脉粥样硬化是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动脉壁尤其是内中膜发生脂质,复合碳水化合物和血液成分的灶状沉积,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胶原纤维增多,同时伴有坏死及钙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1]。动脉硬化早期病理改变主要累及动脉内膜,表现为IMT的改变,而不是管腔的狭窄[2]。近年来研究表明,血管壁内中膜增厚是动脉硬化的早期标志,而斑块形成是动脉硬化明显特征,反映动脉硬化的程度。颈动脉硬化作为全身粥样硬化的一个表现,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当动脉硬化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导致管腔狭窄<50%时无明显缺血症状;至血管狭窄>50%可使动脉内血流状态发生变化;当狭窄>70%时狭窄远端形成涡流或湍流,流速明显增加,严重血管狭窄者可导致血管闭塞引发脑梗死。此时外科治疗行内膜剥脱术可大大减少脑梗死的发生机会。Touboul等报告,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颈动脉IM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MT每增加0.15 mm,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高1.82倍[3]。文献[4]报道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越高,脉压越大,颈动脉粥样硬化表现越明显,更易见血管内斑块形成,管腔狭窄及充盈缺损。

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现代人类的主要杀手之一。而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长期的,30~40年隐藏的发展过程。颈动脉内中膜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早期动脉硬化性病变,是粥样硬化的进程的早期标志。随着危险因素水平和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绝对风险增加[5-6]。颈动脉因其位置表浅,且固定,超声可清晰检测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存在与否和病变的程度,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可帮助确定采用外科方法或内科药物治疗以及术后观察病情,药物治疗后观察斑块变化,估计预后及预防卒中[7]。所以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做颈动脉内中膜的检查,可了解动脉硬化病变的程度及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对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而无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的人群,进行颈动脉内中膜超声检查,以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检出率;因此开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检查项目,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诊断及鉴别的一项依据,可进一步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减少动脉硬化性疾病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医疗费用,改善生活质量。

因此高分辨率的彩超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筛查和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无创、可测量、重复性好的科学手段;不仅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项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方法,也可以为临床无症状的高危人群的预后提高预测帮助,为早期诊断和早期临床干预动脉硬化性疾病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周莉,姜静.超声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与冠心病的关系[J].西部医学,2010,22(1):142-143.

[2]马仁子,夏稻子.肱动脉内皮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踝臂指数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4):389-390.

[3]张玉玲,王维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9):1118-1119.

[4]李雪霖,廖方利,陈永.超声评价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0,12(7):460-461.

[5]刘翠平,黎明,李彬,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比值与颈动脉内中膜的关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15(27):1210-1212.

[6]胡大一,马长生.中国人群10年心血管发生危险的评估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5.

[7]梁志敏,姜健,骆小翼,等.高频超声对不同级别原发性高血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关系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6):129-130.

(收稿日期:2013-06-29) (编辑:程旭然)


相关热词搜索: 超声 厚度 在心 内中 脑血管疾病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