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融入农村小学美术课堂的探究

时间:2022-07-22 18:05:02 阅读:

内容摘要:摘要:民间艺术作为当今社会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继承和发扬其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美术学习

摘要:民间艺术作为当今社会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继承和发扬其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美术学习不单单是绘画技巧的训练,更应该视为是一种文化的学习。然而,在日常小学教学中,由于过度强调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略了美术文化的渗透,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影响了学生对人文文化学习的提高。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和提高学生对美术文化情境的了解和认识,并由传统工艺美术强化教学,是我们农村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美术;本乡农村;民间艺术

学习兴趣在小学美术学习中具有情绪色彩的倾向,对学生的学习激发、推动、保持都有着决定性的因素。从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成长,思维和眼界的开拓,对美术作品造型要求也越来越高,有选择性地利用农村美术现有造型,进行个性化的再创作;对乡土美术作品的美感呈现和自我感情的表达;对乡土造型在美术创作活动中,挖掘乡土美术造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探究能力。

一、本区域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基于对农村民间艺术在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以及课堂教学中应用意义的认识,再结合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六年级上册《丰富多彩的河北民间艺术》,欣赏书中作品,从而了解本乡农村的民间艺术,例如,秸秆扎、果核雕刻、内画鼻烟壶、木刻狮子、绣花鞋垫、泥质玩具、磁州窑三彩刻花盘等,都是河北省劳动人民自发、自编的民间艺术。通过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步了解。

随着课改的深入,师生对民间艺术的传承责任意识得到加强,绝大多数师生都认为,本乡农村的民间艺术很有必要保护,并愿意为保护本区域的民间艺术出力,但多数师生了解本区域民间艺术渠道;

随着课程的深入,教师对农村民间艺术有效运用到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上思考欠缺,对适合应用在什么课型、具体美术课型中怎么运用,目前的有效教学方法的思考较少;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针对本乡农村的某一民间艺术的造型、色彩、寓意、肌理的体验与理解的引导,如何设计与小学生学习动力相吻合的学法等思考的深度还不够。

三、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将这些农村的民间艺术以最好的状态呈现给学生,并引导他们地主动、有效地融入农村的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创新中来,是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加强美术课堂情境教学

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形成。所谓情境创设,从狭义来说,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网络、影视、书籍已经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课前可让学生收集相关的知识材料

例如:本单元教学果核雕刻时,可以利用幻灯片《核舟记》,将其成品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给学生强烈的视觉感。看完后,又拿出一个核桃给学生欣赏,引导他们交流,给你一把刻刀,你可以在上面刻点什么?在我们如今的生活中,这种果核雕刻有什么现实意义?创设教学情境,不仅丰富了学生动脑的一面,又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思维想象的空间。

(二)拓展学习内容

在美术教材中感受民间艺术,欣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例如,《丰富多彩的河北民间艺术》内画鼻烟壶,此艺术作品在绘画前,通常先用铁砂球和金钢砂将烟壶内壁均匀磨砂,然后根据壶的形状设计绘画出各种题材的作品。以其小巧玲珑的造型,丰富多彩的材质,精美绝伦的工艺,匠心独具的装潢,被国际上誉为集中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它易于儿童理解、模仿、学习与运用,水墨画的装饰手法大胆表现生活中的感受。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通过大量作品展示,给学生最大的视觉空间、感受空间,同时,不拘形式地给他们最大的描绘空间,带领孩子们去林间、田间写生和观察,了解身边熟悉的环境和人物,提高对水墨画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与联想、想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丰富起来,激励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和欲望。

(三)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民间艺术中的民间美术造型形式多种多样,例如,秸秆扎、绣花鞋垫、泥质玩具等,这些精湛的艺术品都离不开手、眼、脑的协调合作。动手操作是小学美术阶段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合作能力的手段,例如,结合本区域的绣花鞋垫艺术的学习和欣赏,强调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创作绣花,(动物、植物和人物等,都能成为刺绣的题材),学生学习刺绣的过程中,要学会观察、善于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并把观察的生活环节加工、提升为艺术。同时,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才能完成一件成功的作品。美术教师除了新授知识和作业点评、拓展学习之外,需要教师有效地设计教学环节,加强单元化的设计教学环节和作业形式,加强学生的团队的合作意识。例如,设定好3至4个人为一小组,组员分工明确,小组成员工作协调有序,争取在20分钟内完成绣花鞋垫的题材制作和初步学习,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创作力。

结语:

农村的民间艺术是中国文化传统最深的根基,它具有贴近生活、感情纯真的一面,它的语言又是对生活的感悟,它那些朴实的造型对世人又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作为一位小学美术教师,我们有这份传承的责任,将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通过课堂来介绍给学生,然而,在课堂教学模式中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只有展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了解,加深对家乡民间艺术的喜爱,才能更大程度的拓展美术教学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思文.挖掘民间艺术  丰富小学美术课堂[J].名师在线,2019(14):86-87.

[2]杨青.关于小学美术课堂高效化设计与安排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8(20):176.

[3]李娜.谈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206.

作者簡介:王珠琳(1989,05-)女,汉族,河北保定市涞源县,本科,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民间艺术融入农村美术课堂。


相关热词搜索: 民间艺术 探究 融入 课堂 农村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