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市农环站工作总结及2011年度工作计划

时间:2022-05-11 09:25:02 阅读:

内容摘要:2010年是十一五末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站在市农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环站和省农产品

     2010年是十一五末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站在市农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环站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业务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创先争优工作的开展,不断创新工作,我站根据2010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和工作职能,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扎实工作,认真完成了以下工作任务:

一、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一)认真做好果蔬农药残留检测工作

“海南豇豆事件”和“青岛韭菜事件”再次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求的精神,我市及县农环站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辖区内上市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检测,继续坚持使用农残检测仪器和速测灵药剂对辖区内蔬菜生产基地、水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的果蔬进行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今年截止11月3日,全市共开展农残检测297期,抽检6524个样品,合格6313个样,合格率96.8%。其中,蔬菜抽检100多个品种5711个样品,合格5513个样,合格率为96.5%,比去年同期上升1个百分点;水果抽检30多个品种801个样品,合格788个样,合格率为98.4%,比去年同期上升0.6个百分点;其它农产品4个品种12个样品,合格12个样,合格率100%。

根据全市抽检样品的来源地不同进行分析,其中生产基地抽检441个样品,合格435个样,合格率98.6%,与去年同期比较,合格率上升1个百分点;超市抽检39样品,合格38个样,合格率97.4%;农贸市场抽检5461个样品,合格5295个样,合格率97%,与去年同期比较,合格率上升1.3个百分点;批发市场抽检583个样品,合格545个样,合格率93.5%。生产基地抽检的样品合格率较高,批发市场抽检的样品合格率较低,主要由于批发市场内蔬菜来源较广泛,各地区农户施药水平不同。从各类蔬菜品种检测情况分析,各类蔬菜品种合格率高低依次是:芥菜100%、薯芋100%>茄果类98.5%>菌类98%>甘蓝类97.6%、豆类97.6%>葱蒜类96.6%>瓜类95.7%>白菜类95.6%>绿叶菜类95.5%>根菜类94.5%>水生蔬菜类92.1%。其中,合格率较低的品种是小白菜、青菜等叶菜类蔬菜,根茎类有萝卜。虽然萝卜不容易发生病虫害,但是由于农户对其它蔬菜多年施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量较大导致萝卜受影响。

通过对全市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情况可以看出,由于各级农业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大力宣传,特别是通过各节庆日期间,有关部门对农资市场的大力整顿,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各蔬菜生产基地,检查农药安全使用情况,指导菜农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全市今年的果蔬农药残留情况比去年有所好转。

(二)配合省农环站做好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

按照《2010年云南省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实施方案》规定,省农业厅继续在“五一”、“国庆”、“春节”之前对全省15个市(市)所在地、全省16个无公害蔬菜生产重点基地县及供港奥蔬菜基地进行三次例行监测。根据省农环站的要求,在XX县和丘北县农业部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站分别于今年4月和8月在XX县和丘北县开展了两次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检组先后对XX县开化镇周边蔬菜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丘北县的蔬菜生产基地进行了随机抽样。共抽取大白菜、小白菜、青菜、结球甘蓝、青花菜、茄子、番茄、南瓜8个品种38个蔬菜样,制成76个样品。所抽样品监测项目有甲胺磷、久效磷、甲拌磷、毒死蜱、敌敌畏、甲基对硫磷等13种农药残留。通过配合省站开展监测,为我省蔬菜质量安全监控提供了准确的监测依据。

二、抓好“三品一标”认证登记管理工作

(一) “三品一标”认证登记管理工作

2010年我市提出申报“三品”认证11家企业29个产品,其中,无公害农产品5家企业9个产品,绿色食品5家企业16个产品,有机食品1家4个产品。已通过认证的有3家企业21个产品,分别是:XX马塘冯家粮油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砚山县海盈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和丘北达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全市已通过认证并使用标志的“三品”企业有20家56个产品,总产量达34934吨,已通过认定的产地面积达574.2万亩。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是XX他披梨,提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有四个产品,分别为:丘北辣椒、砚山小粒花生、马关草果和富宁八角。因为这四个产品地域均为跨县范围的,按照要求只能由市级部门来申请登记管理工作,目前申请材料正在上报中。

“三品一标”认证登记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促进了我市农产品生产企业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了产品质量,树立了品牌效应,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为全市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加强“三品”监管

为确保我市获证“三品”的有效性,我站加大对认证后产品的监管力度,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和申请人认真开展了年检、复查和续展认证工作,要求从事“三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和申请人严格按照执行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三)开展“三品”用标市场督查

为贯彻落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转发《关于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市场专项检查的通知》和《关于切实加强对获证蔬菜产品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云农〈安〉字[2010]7号)文件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规范我市农产品“三品”标志使用,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我市结合实际, 3月份认真组织对全市范围内市场上标称“三品”的产品标志使用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全市共抽查了33个市场、“三品”产品175个,共检查出符合用标产品131个,不合格用标产品44个。在专项检查的同时,检查人员还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对消费者和销售商就“三品”概念、“三品”标志图案、标志防伪查询方式等内容进行了宣传和指导,共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通过此次全市“三品”标志市场专项检查,充分体现了“三品”公共品牌形象,有效提高了“三品”品牌公信力,维护了“三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抓好外来入侵生物薇甘菊预警监测及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

(一)继续抓好边三县的薇甘菊预警监测工作。

按照省农业厅对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薇甘菊防控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我站在指导富宁、麻栗坡、马关三个边境县做好32个薇甘菊预警监测点的调查、防控和监测预警工作的同时,继续积极开展薇甘菊入侵危害调查、监测点布设、预警监测等工作。坚持每月上报薇甘菊监测汇总表,截止11月底,各监测点共计开展监测及记录上报数据11次。并于2010年10月8日—25日,由市农业局岑国辛副局长亲自带队,组成调查小组,重点对马关、麻栗坡、富宁三个边疆县边境、出境区域、重点区域的重点村委会和村小组作了一次认真调查。并专门深入富宁县与广西白色接壤地带、广南县至广西西林一带、麻栗坡县与越南交界处等易传入地进行详细调查。通过调查,由于我市对薇甘菊预警监测工作高度重视,监控措施得力,2008年至今,我市范围内尚未发现薇甘菊入侵。

(二)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保护工作

按照省农环站《关于开展2010年云南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通知》(云农环法【2010】12号)和《2010年云南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实施方案》要求,为全面掌握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在XX市的种群分布和濒危形势,建立完善的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数据库,维持生物多样性,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市农环站结合XX市实际制定了调查方案,在全市8县境内认真开展了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白芨、黑节草、天麻,百合属玫红百合、黄绿花滇百合、淡黄花百合、紫红花滇百合等7种濒危物种的调查工作,同时对XX市境内野生茶树资源作了进一步调查。最终形成了图文表俱全的调查报告及总结。通过调查,此次在我市共发现白芨、黑节草、天麻,百合属玫红百合、黄绿花滇百合、淡黄花百合这6种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海拔在300-2660米之间,分布较为分散,大都为零星分布,甚至单株单丛生长,种群数量不多,面积不大,处于渐危或濒危状况。野生茶树资源种群数量比2007年调查数据有所减少。

四、实施好2010年的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

一年来,我站克服人力不足,工作经费严重短缺等困难,认真按照国家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标准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狠抓落实,积极开展工作。今年XX市在建的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任务共有35994口,服务网点建设39个,其中,完成实施并投入使用15847口。分别为:

(一)2009年新增农村户用沼气建设

2009年新增农村沼气项目由发改投资 [2009]605号文件下达投资计划,在我市的XX、砚山、麻栗坡、马关、丘北、广南、富宁七县建设国债沼气“一池三改”17981户,中央补助金额2697.15万元,截止今年10月底,全市共完成16466户(口),占计划的91.57%。各县完成进度分别是:XX100%;砚山93.93%;麻栗坡100%;马关65.66%;丘北100%;广南100%;富宁73.04%。

2009年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全市涉及6个县39个点,到目前为止,选点完成了100%,正在进行物资采购。

(二)2010年新增农村户用沼气建设

2010年第一、第二批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在我市的XX、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丘北、广南、富宁8县建设户用沼气共10500户,国家投资1500.75万元,联户沼气工程项目一个,国家投资27万元,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项目建设108个,国家投资486万,省配套54万。目前各县的建设方案已在报批当中。

五、加强对国家相应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我站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应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在宣传上,今年利用“三月法制宣传月”、六月安全生产月以及各种农业科技宣传、培训的机会,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应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广大农业生产者的安全生产意识、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意识和监管执法者的合法监管意识。

六、存在问题   一年来,全市农环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机构不健全和人员结构不合理。市站和八县承担的职能涉及了农业环保、农村能源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但部份县的机构还不健全,并且专业人员太少,距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工作经费紧缺,特别是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的实施力度不断的加大,工作量随之增大,而各级财政又无力解决所需的工作经费,这已成为阻碍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

(三)农产品检测设备配制低,设备为速测分析仪器,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分析,这已不能适应我市农业发展的需要。

(四)法律、法规宣传不够。对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全面掌握,向各级部门、农产品经营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宣传不够,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品牌意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七、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我站将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机制,狠抓落实,开展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正常开展好果蔬农药残留检测及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依据,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进一步扩大宣传面,积极组织相关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及法人开展农产品“三品”认证工作,对已通过“三品”认证的企业,加强督促、检查和监管,确保已认证产品保持认证质量和品牌效应。

(三)积极组织各县实施好2010年第一、第二批的农村户用沼气国债项目建设工作

(四)继续认真开展好边三县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薇甘菊32个预警监测点的监测上报工作。

(五)加强法制宣传。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农业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等的宣传培训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让各级农环站的职工严格依法抓好农业环境保护监测工作。
   (六)、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七)、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总结 年度工作计划 年市农环站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