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县老干部工作总结

时间:2022-05-11 19:50:02 阅读:

内容摘要:2010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全县老干部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

2010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全县老干部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四个坚持”的发展理念和“举生态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推动XX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以深入贯彻市委办发〔2010〕63号精神为契机,使老干部工作主动服从和服务于全县工作大局。务实创新,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以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为重点的各项工作,为保持稳定、促进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努力。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县委老干局服务管理的离休干部20人,年龄均在74岁以上,其中:80岁以上的16人,占80%;年龄最大的93岁;分布在12个单位(党政机关10人,事、企业单位各5人);抗战时期的5人,解放战争时期的15人;本县居住的14人,张掖市居住的3人,易地安置3人(兰州市2人,山东烟台市1人);中共党员15人,其中:组织关系在县委老干局支部的8人,在原工作单位的4人,转入易地安置居住地党组织的3人。离休干部遗孀39人(按其配偶参加革命时间划分,红军时期的遗孀3人,抗战时期的10人,解放战争时期的26人),其中:领取生活费的30人。从实职岗位退休的县级干部33人,另代管气象局离休干部1人。  

二、加强领导,完善体制,为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县委、县政府领导在抓好全县重点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把老干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站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重视和加强老干部工作。县上主要领导经常关心过问老干部工作情况,把关心、爱护老干部体现在县委、县政府落实老干部各项待遇的具体工作实践当中,重大节日走访慰问、组织老干部观摩、向老干部通报工作和征求意见建议等重要活动,县上主要领导都亲自参加;老干部按政策增加的津补贴及时讨论研究,按政策标准兑现落实;老干部的离退休费、特需费、公用经费、活动经费和老干局办公费、车辆经费、水暖电费等必需经费县上均讨论列入财政预算,足额拨付;对决定事关全县重要工作部署实施之前,均广泛征求老干部的意见建议,其中不少建议被县上采纳;在12月26日召开的县第16届5次人代会《县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修建老干部活动中心的计划;认真贯彻省委办发〔2008〕125号、〔2009〕88号和市委办发〔2010〕62号、63号精神,在12月31日召开的第13次县委常委会议上,专题讨论研究老干部工作和关工委工作,审议了县委组织部、老干局、县人社局呈报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全县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和县关工委呈报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并同意以县委办、县政府办文件印发执行。充分发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的指导、协调作用,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具体指导;上级下发的有关文件及时作出批示并对抓好贯彻实施工作认真部署;每季度了解掌握一次离休干部“两费”落实情况;不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尽全力解决了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际问题;确定组织部1名副部长联系老干部工作,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组织、人社、财政、卫生等职能部门和老干部所在单位领导不断强化责任意识,互相配合狠抓了工作落实。通过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涉老单位扎实工作,为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把握重点,注重实效,狠抓老干部工作任务的落实  

(一)关心老干部政治生活,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  

1开展走访慰问。春节前夕,由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带队分组走访慰问了92名离退休干部和遗属。庆“七一”和“重阳节”对离退休干部进行慰问。坚持落实了“三必访”制度。  

2、狠抓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老干局坚持执行每月5号老干部学习日制度,采取集中领学、座谈讨论、个人自学、上门通报情况等方式,组织老干部深入学习了政治理论和省市有关文件及年初县党代会、人代会精神。结合年中观摩,使老干部进一步加深了对县委、县政府坚持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发展战略取得的新成就。组织享受县处级以上待遇的老干部传阅《甘肃内参》等文件。1-12月,组织老干部集中学习15次,座谈讨论3次;召开离休干部遗孀会议1次,在实施政务公开进程中提高了工作透明度。  

3狠抓支部工作。坚持执行每月15号过1次组织生活制度,采取集中领学、座谈讨论、个人自学、上门通报情况等方式,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十二五规划建议》等政策理论和省、市、县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宗旨、理想、信念和党纪条规教育,进一步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根本要求及内涵的理解,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狠抓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整风肃纪治庸问责3项重点活动,较好地落实了集中核查、公开承诺、领导点评、“双争双亮”、开展党性实践活动等阶段工作任务,使支部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的内容在党性实践活动中得到升华。坚持执行党费收缴等制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沙河村开展了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达到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目的。开展了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工作,经22人参加民主测评,满意度达100﹪。在职党员对承诺的实事均落实兑现,经民主测评,22人对3名在职党员履诺满意度达100﹪。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经评议,支部20名党员均为合格党员。1-12月,召开支委会议8次,支部大会15次,座谈讨论4次,征求意见3次,保证了组织生活有效开展。  

4观摩通报,建言献策。9月9日,县委组织25名离退休干部观摩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情况,县上领导向老干部通报全县工作并征求了意见建议。10月15日“老人节”前夕,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听取老干部座谈的基础上,再次向老干部通报全县工作。11月22-23日,县委、县政府还邀请2名老干部代表参加全县“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XX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战略研讨会”。12月16日县政府组织15名老干部参加座谈会,讨论《县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并征求了意见建议。1-12月,县委、县政府向老干部通报工作3次,征求意见4次,共13次组织离退休干部90人(次)参加县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干部考察考核、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等重要会议,参政议政,各自见述,共商全县发展大计。通过观摩学习和座谈讨论,拓展了老干部视野,使他们直观的了解了我县强力推进重点工作实施的新成就和今后工作措施,为老干部更好地支持县委、县政府开展工作提供了帮助。  

5、做好2011年度报刊杂志征订工作。在老干部活动室为老干部征订《人报》、《甘报》、《党的建设》等党报刊29份;为20名离休干部征订《中国老年报》和《老年博览》等报刊杂志各1份,为33名县级退休干部征订杂志各1份,督促原单位为县级退休干部征订了报刊,征订完成率均达100﹪。通过狠抓上述工作,老干部政治待遇较好地得到了落实。  

(二)以落实财政保障机制为根本,狠抓离休干部生活待遇落实工作  

通过县财政和社保部门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全年共拨付离休干部“两费”资金124,09万元,保障了老干部离休费按政策标准按月足额发放,规范津补贴按政策兑现,医药费按季度核报,有效保证了离休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两费”落实率均达100%,使他们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  

1、按政策规范增加津补贴标准相关涉老单位按照老干局编制的花名册年初计发了抗战时期5名离休干部每年增发1-2个月生活补贴。把离休干部反映津补贴标准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加强请示汇报,在主动联系获取政策依据、核对2007-2009年计发25名离休干部津补贴数据的基础上,10月中旬与县纪检、组织、财政、人社等7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对贯彻中纪发〔2008〕40号、甘纪办发电〔2009〕1号规定,按照同级政府同职级在职人员计发津补贴90%的比例,将机关、企业单位20名离休干部的津补贴标准从2009年1月1日起给予提高,事业单位5名离休干部的津补贴从2010年11月1日起每人另预发150元。  

2、按政策调整护理费标准。按照甘组通字〔2008〕87号规定,与县组织、人社等4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对企业单位5名离休干部低于原标准的护理费标准从2009年1月1日起分别提高到200元。  

3、足额发放离休干部离休费。1—12月县财政和社保部门积极筹集拨付资金达80.06万元,保证了全体老干部的离休费按月发放,其中县财政拨款发放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535056元;县社保局拨款发放企业单位离休干部纳入统筹的离休金257247.80元,县财政拨款老干局发放企业离休干部离休金总额中未纳入统筹每人每月126元的生活补贴8316元,落实率均达100%。  

4、按政策据实核报离休干部医药费。老干局采取每季度末对离休干部医药费发票审核统计、报县财政复核审查、审批等有效方式,共拨付经费44.03万元,按政策据实核报了1—4季度全体离休干部和2名无固定收入离休干部老红军遗孀的医药费440377.12元,其中核报21名离休干部的369228.52元(门诊费194556.13元,19人次住院费174672.39元),2名离休干部红军遗孀的71148.60元(门诊费29686.58元,3人次住院费41462.02元),核报率均达100%。对离休干部住院周转金5万元按制度借支,1ad("zf"); 相关热词搜索: 全县 工作总结 老干部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