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2011年度骨外科工作总结 2011年度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即将来到,回顾2011年度我科的工作情况
2011年度骨外科工作总结
2011年度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即将来到,回顾2011年度我科的工作情况,我科全体医护人员持之以恒的深刻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紧密团结在院领导周围,遵法守纪,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勤抓医德医风建设,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及临床技能,爱院如家,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我科成立于1991年,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科室下设外科、骨科、颈肩腰腿痛等专科门诊,科室现有病床36张,骨科牵引床、多参数心电监护仪,中心供氧、负压吸引、呼叫系统等优越的硬件设施,科室设在新建住院大楼五楼,住院条件先进,设有两人标准间及三人普通病房,配有高级的液屏电视及饮水机等现代化设施,就医环境一流,科室综合服务水平在县内领先。全科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7人,其中副高级人员1人,中级人员3人,初级人员13人,人才队伍建设合理,技术力量雄厚。
二、2011年度内我科共收治住院病人*人,其中骨科病人*人,普外病人*人,腹腔镜病人98人,门诊诊治病人*余人次,较前一年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住院收入达到*元,其中门诊收入、手术收入、换药室收入尚未包括在内。
三、科室以“中西医并重,突出中医特色,努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指导思想。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常规的诊疗外,并开展了脊柱外科及关节等手术,如胸腰椎骨折、 AF钉内固定术,髓核摘除术,半月板修复术及股骨头置换术等。孟氏外固定架在四肢长骨干骨折及开放性骨折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中医手法—器械—手法—器械优点,配合中药外敷及科室制剂七味散内服提高了治愈率。同时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瘘及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技术的推广应用,体现了我科诊疗活动的中医特色。腹腔镜胆囊手术,微创疝修补术等技术益发成熟,目前在市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与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省中医附院骨科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就医,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提高了科室业务能力。此外在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潘有为的带领下,科室在 教学、科研等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塑料大棚作业农民腰腿痛病的防治”课题已通过市科技局科研成果鉴定,在国家及省级学术刊物发病论文10余篇。
2011年度我科抢抓机遇,顺应改革潮流,狠抓科室管理改进服务态度,同时结合医德医风整顿及行风评议综合治理为契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降低医疗费用,尽量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科室实行优质护理评选及责任制护士管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努力与患者沟通,搞好医患关系,极大的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扩大了诊疗范围,拓宽了诊治病种,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另外深抓科室内部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拒收红包,杜绝搭车开药,积极组织对贫困病人献爱心,减免手术费、住院费数万余元。积极组织科室人员参加义诊及院外急救工作,视病人为亲人,视病情为责任,医患关系和谐,全年无一例医疗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发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四、2011年度我科医护人员在尽职尽责于好本质工作的同时,在医院及科室的大力支持下,掀起了学习热潮,争抢比拼,开展了电大、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的提高自身理论及临床技能的学习,为医院的“软件”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带领下,全科发表论文10余篇,参加各类学习人员达10人次。在临床中,将祖国医学知识应用于治疗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显示了与众不同的优势和特点,提高了临床治愈率,为骨伤科外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五、科室注重文化建设,全年围绕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治疗、术中术后注意事项等内容制作宣传栏10余块。在患者中开展每月1-2次的医疗常识讲座,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识,深收患者好评。
六、严格各项工作制度,以制度约束人,培养自律意识和认真负责的精神,按时上下班,改变散漫的工作作风。科室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加强监督和约束作用。
七、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在临床工作中,依然有开大处方、滥用抗菌素的现象。在医疗服务中,也有服务意识差,对患者生、冷、硬的态度问题。自业务方面,学习氛围不浓厚,缺乏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总之,我科在2011年度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仍存在着有待改进之处。希望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明年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总结 外科 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