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在我局深入开展“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专项行动的重要时刻,各位领导及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在我局深入开展“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专项行动的重要时刻,各位领导及专家莅临我局进行调研,我谨代表新林林业局及文化广电体育局广大职工干部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新林区(局)位于大兴安岭地区中部,伊勒呼里山北坡。新林区与新林林业局实行政企合一体制。全区总面积87.9万公顷,现辖7镇8场,聚居着蒙、回、汉、满、藏、苗、达翰尔、朝鲜、土家、哈尼、鄂温克、锡伯等13个民族,现有人口约6万人。新林区(局)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建设40年来,已经从只有少数鄂伦春人烧荒引兽、风餐露宿的原始林区发展成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城相融、高楼林立、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的现代化林区。
下面,我把我区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向大家作以简要汇报:
为保证文物普查工作的稳步推进,我区成立了以文化广电体育局局长王芳同志为组长,副局长唐大鹏同志为副组长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文化广电体育局办公室。文物普查办公室下设文物普查队(2人)、宣传联络组(1人)、后勤组(1人)3个小组,各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为做好宣传工作,成立了宣传报道组,通过在电视台发布普查通告、张贴海报、悬挂过街横幅、散发文物普查表、召开文物爱好者和知情者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截至目前,我区已对辖区内的7镇8场全部进行普查,完成普查面积达100%。普查发现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点共4处,其中新发现3处,复查1处。
新中国成立前,仅有鄂伦春等少数民族在这片广阔的原始森林里从事狩猎活动。1965年3月,在全面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会战的号角中,一批批大中专毕业生、部队转业官兵、知识青年怀着保卫边疆,建设新林的豪情壮志,来到这里汇聚成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克服重重困难,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凯歌。
在这些建设者中最值得欣赏的是---女子架桥连,她们被周总理称赞为不穿军装的解放军;1976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赴大兴安岭讲学,为她们提词“敬向英雄三折腰”。全连女青年以大庆人“头顶蓝天,脚踏荒原,艰苦奋斗为祖国献石油”的精神战天斗地,冒着严寒,顶着北风,从捆脚手架,立支保桩,做模型板,绑扎、焊接钢筋到搅拌混凝土,灌注大梁,抹桥面,高空作业,巾帼不让须眉。女子架桥连全连166人,除12名老工人外,其余全是来自浙江、上海、佳木斯等大中城市的女知识青年,年龄最大的26岁,最小的17岁,平均年龄20岁。她们建设的争光桥、彩虹桥堪称古今中外桥梁史上的一大奇迹、一大壮举。
在以后普查资料整理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普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查漏补缺,坚持标准,开拓创新,加倍努力,圆满地完成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工作任务,为进一步做好文化遗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有一些不足。
1.由于我区地处边远山区,财政困难,所以只能拿出有限的经费来投入文物普查工作,希望省普查办给予经济方面的大力支持。
2.文物普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只能摸索前行,工作中可能会遇到许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步子难以迈快,但是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有上级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一定会把我区不可移动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做好。
最后,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相关热词搜索: 林业局 普查 文物 汇报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