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儿童之家总结热门11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8-03 09:55:04 阅读:

内容摘要:儿童之家总结第1篇六堡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从我校实际出发,做了一些调查探索

儿童之家总结第1篇六堡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从我校实际出发,做了一些调查探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之家总结热门11篇,供大家参考。

儿童之家总结热门11篇

儿童之家总结 第1篇

六堡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从我校实际出发,做了一些调查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调查了解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主任为主,联系村委干部到村里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研究分析做好记录。如:学习、生活上有无人监护管理,身体状况如何等。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做好切实的准备,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制度和管理方案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为领导小组组长,教务主任为领导小组副组长,各年级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教务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如: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教育管理意见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等等。

三、营造氛围,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
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建立健全家校联系

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到留守儿童家里,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4、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

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调查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儿童之家总结 第2篇

一、扎实稳健推进留守儿童之家建设

目前新建的13所留守儿童之家都已经启动。各新项目学校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和学期工作计划,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按照《琅琊区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建立了档案资料。

二、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开展活动

各项目学校紧密围绕留守儿童之家这个主题,通过多种宣传等形式,营造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争取关工委、妇联、团委、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爱心妈妈、志愿者,积极投入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担任留守儿童的临时父母、兼职老师和知心朋友。

建立和留守儿童谈心制度,随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加强交流引导。通过互通信息、相互交流,学校、家庭均能够了解留守儿童在家或在校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

学校经常开展一些品德教育、文体活动、联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人的关爱,充分体验“家”的温暖。

5月25日上午琅琊区妇联主席闻梅、西涧街道办事处妇联主任许明祖与“爱心妈妈”赵颖梅、吴萍等一行,来到城郊中心小学向31名留守儿童奉献爱心。妇联首先向“留守儿童之家”捐赠图书100册,并向全体留守儿童捐献了礼品(礼品包括书籍、食品、生活用品等)。教育局赵颖玖、吴萍等四位“爱心妈妈”和江志伟、桂贵四位留守儿童结了帮扶对子。双方建立了“爱心联系卡”和“爱心活动登记表”,架起了亲情的桥梁。“爱心妈妈”详细询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融融的亲情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留守儿童情不自禁从心底里喊出了“妈妈”。

4月24日东风小学少先队组织16名留守儿童,到共建单位——73091部队参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和军营内务,并为战士们带去精彩的慰问演出;
6月3日下午,东风小学“欢度端午,关爱留守”实践体验活动在东风小学留守儿童活动室举行。活动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了解艾草,感受粽子的香甜和香袋的美,分工合作创作龙舟,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有关屈原的故事和诗歌。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增强爱国情感,提高科学认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月18日清流社区医院的医生们来到工农小学留守儿童之家,他们给留守儿童上了一节特殊的课。

儿童之家总结 第3篇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重庆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和江津委办发文件精神,结合津南片区各学校实际情况,对片区内各教管中心以及辖区内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总结,现就津南片区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摸清现状,分析实情

津南片区有法人单位学校31所,共有学生16856人,学生95%都来自于农村,留守儿童较多。从片区内各校开展“留守儿童”专项调查工作的结果来看:辖区内“留守儿童”总数为12285人,占学生总数的72.9%,但这些弱势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却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发展。

二、组织保障,构建网络

1、各教管中心成立“留守儿童专项督导和工作小组”:各教管中心主任任组长、书记(副主任)任副组长,以办公室人员和各校校长为成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协调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各教办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与镇关工委密切配合,争取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探索和尝试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模式,辖区各校构建立了家校联系网络:一是完善留守儿童亲人联系方式,二是寻找代理爸爸和妈妈;
三是各校德育处具体负责,各班主任具体实施,师生员工多位一体,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

三、健全制度,创新机制

为了使留守儿童工作规范有序发展,各校也成立了由校长、德育处成员、班主任、科任教师等组成的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建立了留守儿童专项督导制度。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制度: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片区各校对留守学生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把留守儿童父母的家庭地址、打工地址、联系方式、临时监护人的住址、联系电话登记在册,建立了成长记录档案,有《留守学生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登记制度》、《结对帮扶制度》、《教师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留守学生个案记录》、《隔代家长培训记录表》等,收集他们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有关评价,实施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定期分析,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成长脉搏。

2、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表彰奖励机制。有的学校开展评选“优秀母亲”、“优秀家长”“教子有方家长”等活动。对那些“遥控”教育孩子有方、指导有力、孩子能力强、学习等各方面优异的父母进行表彰奖励,并请他们介绍经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导向作用。

3、实行留守儿童隔代家长培训制度。学校对留守儿童隔代家长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各学校一学期对留守儿童隔代家长培训一至两次。

四、拓宽思路,活动育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儿童之家总结 第4篇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必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现就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机构.为了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及跟踪工作,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建立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机制,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大队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教导处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等教育.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二、健全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谈心基本要求》《关爱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访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制度》等.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关爱留守儿童档案

要求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对班级的留守儿童开展了跟踪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等状况进行了再调查登记,全面了

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开展关爱帮扶活动

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我校深入开展了关爱帮扶活动.

1、要求党员,教师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助一"结对帮扶,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做好记录.

2、认真做好每月与留守儿童一次谈心活动,并做好记录,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便更好地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

4、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制度.我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5、建立健全评价制度,把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对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检查的重要内容.

6、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

7、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

总之,我校留守儿童工作步入了正常化的轨道,留守儿童得到了应有的关爱,从而奠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进一步开展好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在成长,推进我校教育再上新台阶.

儿童之家总结 第5篇

我校充分认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实施“留守儿童之家工程”,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我校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留守儿童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1、建立留守儿童各项工作制度。

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每学年末做好留守儿童管理的交接工作。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2、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推行“代管家长”制度。

建立起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学校通过工会,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到代管家长队伍中去,承担留守儿童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五员”(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

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

(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儿童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

(4)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队干部、、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儿童”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

(5)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6)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代管家长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还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经常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学习辅导,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对“留守儿童”家庭做到“五必访”,即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佳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

三、开展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1、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为留守儿童选配了在职教师与他们结成对子,在生活上给予帮助,进行心理辅导,让留守儿童倾诉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排解烦恼,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行全程跟踪教育。同时选配优秀学生和班队干部与留守儿童开展生活学习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品德行为上互相促进,在心灵思想上互相交流,许多学生邀请留守儿童到家里做客或共度周末,感受家庭的温馨。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侧重于“留守儿童”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举办“关爱留守儿童见真情”主题班会,开展“为留守儿童献爱心”募捐活动,举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演讲比赛等。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儿童开展一至二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节假日期间,组织留守儿童开展集体活动,在学校设置亲情电话,定期让留守儿童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
学校在“留守儿童之家”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专门配备了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确保不因家庭贫困而让一个留守儿童失学。

四、加强社会教育与学校、家庭构建教育网络体系。

我们认为,教育工作绝对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它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协调配合。为了优化“留守儿童”教育环境,我校坚持以社区教育活动为支撑点,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成一网络,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实现教育的最优化,我校首先做好家长的教育帮扶工作,经常利用家长会、家长委员会、集中家访日、学校开放日等活动形式,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技巧,真正有效地履行家长的监护义务。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学校的教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学生学习风气日渐浓厚,学生违规**现象得到了根本抑制,“留守儿童”更是受益匪浅,学科竞赛、体育比赛、升学考试捷报频传,收到实效。

五、建设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

学校充分利用上级配发的各种设备,建设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装上了电视、电脑、亲情电话、活动器材、图书等设施设备。张贴了留守儿童之家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家”的基本情况,使活动室充满活力,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交流活动的场所,使学生感到了“家”的温馨与和谐。

总之,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我校虽然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也感到举步维艰,单靠学校的努力,缺少大环境的支持,“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将愈来愈难。

儿童之家总结 第6篇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从我校实际出发,做了一些调查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调查了解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主任为主,联系村委干部到村里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研究分析做好记录。如:学习、生活上有无人监护管理,身体状况如何等。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做好切实的准备,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制度和管理方案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为领导小组组长,教务主任为领导小组副组长,各年级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教务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如: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教育管理意见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等等。

三、营造氛围,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
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建立健全家校联系

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到留守儿童家里,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4、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调查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儿童之家总结 第7篇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重庆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渝委办发〔20XX〕41号)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根据津教发[20XX]21号)和江津委办发[20XX]48号文件精神,结合津南片区各学校实际情况,对片区内各教管中心以及辖区内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总结,现就津南片区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摸清现状,分析实情

津南片区有法人单位学校31所,共有学生16856人,学生95%都来自于农村,留守儿童较多。从片区内各校开展“留守儿童”专项调查工作的结果来看:辖区内“留守儿童”总数为12285人,占学生总数的72.9%,但这些弱势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却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发展。

二、组织保障,构建网络

1、各教管中心成立“留守儿童专项督导和工作小组”:各教管中心主任任组长、书记(副主任)任副组长,以办公室人员和各校校长为成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协调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各教办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与镇关工委密切配合,争取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探索和尝试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模式,辖区各校构建立了家校联系网络:一是完善留守儿童亲人联系方式,二是寻找代理爸爸和妈妈;
三是各校德育处具体负责,各班主任具体实施,师生员工多位一体,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

三、健全制度,创新机制

为了使留守儿童工作规范有序发展,各校也成立了由校长、德育处成员、班主任、科任教师等组成的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建立了留守儿童专项督导制度。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制度: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片区各校对留守学生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把留守儿童父母的家庭地址、打工地址、联系方式、临时监护人的住址、联系电话登记在册,建立了成长记录档案,有《留守学生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登记制度》、《结对帮扶制度》、《教师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留守学生个案记录》、《隔代家长培训记录表》等,收集他们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有关评价,实施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定期分析,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成长脉搏。

2、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表彰奖励机制。有的学校开展评选“优秀母亲”、“优秀家长”“教子有方家长”等活动。对那些“遥控”教育孩子有方、指导有力、孩子能力强、学习等各方面优异的父母进行表彰奖励,并请他们介绍经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导向作用。

3、实行留守儿童隔代家长培训制度。学校对留守儿童隔代家长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各学校一学期对留守儿童隔代家长培训一至两次。

四、拓宽思路,活动育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

儿童之家总结 第8篇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本学期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留守学生工作教育留守学生相关活动,要让他们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现将我校“留守儿童之家”情况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组织研究和讨论我校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留守儿童留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1、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制度。

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每学年末做好留守儿童管理的交接工作。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2、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推行“代管家长”制度。

建立起由班主任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学校通过例会,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到代管家长队伍中去,承担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让留守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优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

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学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学生亲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

4、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队干部、、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学生”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

5、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三、开展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1、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为留守学生选配了在职教师与他们结成对子,在生活上给予帮助,进行心理辅导,让留守学生倾诉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排解烦恼,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行全程跟踪教育。同时选配优秀学生和班队干部与留守学生开展生活学习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品德行为上互相促进,在心灵思想上互相交流,许多学生邀请留守学生到家里做客或共度周末,感受家庭的温馨。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侧重于“留守学生”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举办“乒乓球比赛”,开展“毛笔字、绘画”等比赛活动,举行“环保小卫士”等。本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学生开展师生交流活动,增进师生感情。节假日期间,组织留守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在学校设置亲情电话,定期让留守学生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

四、建设“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配备了电视、电脑、亲情电话、活动器材、图书等设施设备。张贴了留守学生之家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家”的基本情况,使活动室充满活力,为留守学生提供了交流活动的场所,使学生感到了“家”的温馨与和谐。

回顾本学期我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虽在进行但仍存在很多不足,还有不到位的地方,人力投入还不充足。今后,我们将会更加努力地去做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

儿童之家总结 第9篇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从我校实际出发,做了一些调查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调查了解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主任为主,联系村委干部到村里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研究分析做好记录。如:学习、生活上有无人监护管理,身体状况如何等。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做好切实的准备,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制度和管理方案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为领导小组组长,教务主任为领导小组副组长,各年级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教务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如: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教育管理意见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等等。

三、营造氛围,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
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建立健全家校联系

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到留守儿童家里,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4、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调查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儿童之家总结 第10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积极贯彻执行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现将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乡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校目前小学生就有100多名,“留守儿童”就有27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在家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建设“留守儿童之家”。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三年规划和具体的年度工作计划。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规范日常管理,制定实施办法和管理、考核办法。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制度。

我校的27名“留守儿童”与我校的班主任教师结对,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聘请校内女教师为代理妈妈,关心留守儿童生活、指导留守儿童学习。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力量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建立了村联席会议制度,发动村委会成员以及村医疗室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学校聘请了村卫生室医生为“留守儿童之家”心理辅导医生,为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障碍。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代理妈妈、心理辅导医生、留守儿童管理员等轮流值日在“留守儿童之家”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文体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生活指导、心理辅导等

6、建立健全督促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比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7、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
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
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
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三、下一步打算和面临的困难

我们开展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我们有决心在三年时间内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作,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我校将按照三年规划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六项活动”。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总之,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留守儿童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儿童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儿童之家总结 第11篇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必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现就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机构。为了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及跟踪工作,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建立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机制,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大队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教导处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等教育。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二、健全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谈心基本要求》、《关爱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访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制度》等。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关爱留守儿童档案

要求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对班级的留守儿童开展了跟踪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等状况进行了再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开展关爱帮扶活动

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我校深入开展了关爱帮扶活动。

1、要求党员,教师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助一"结对帮扶,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做好记录。

2、认真做好每月与留守儿童一次谈心活动,并做好记录,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便更好地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

4、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制度。我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5、建立健全评价制度,把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对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检查的重要内容。

6、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

7、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

总之,我校留守儿童工作步入了正常化的轨道,留守儿童得到了应有的关爱,从而奠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进一步开展好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在成长,推进我校教育再上新台阶。


相关热词搜索: 之家 热门 儿童 儿童之家总结热门11篇 儿童之家总结(热门11篇) 儿童之家总结怎么样写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