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及措施

时间:2022-03-31 10:03:20 阅读:

内容摘要: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下,城市园林绿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下,城市园林绿化问题也被政府各级单位作为工作的重点,但目前,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仍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从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病虫害防治现状及策略3方面进行阐述,在思考现状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防治方法与措施,使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走上综合防治的正轨。

关键词 城市园林;病虫害;现状;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3

当前,在环境压力下,加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成了城市园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但就防治现状而言,不论是建设前期还是后期都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原本脆弱的园林生态环境病虫害发生严重。为此,必须重新思考以往方式方法的时效性,查漏补缺,在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同时,找到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方法与措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

1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特点

园林生态系统既不同于农田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单一、完全依靠人为管理,也不同于森林生态系统有极其丰富的物种和群落结构,不需要人为干扰就能达到生态系统平衡[1]。园林生态系统是位于两者之间的生态系统,具有物种丰富、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的特点,但由于产生于城市,受人为因素干扰严重,自我调控能力弱,易被有害生物入侵,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这些特征都决定了其防治工作的艰难性和持久性。因此,只有在了解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特点后,才能在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做到有效防治。

1.1 措施多样,防治难

园林病虫害防治的艰难性主要取决于其处的环境和具有的功能。并且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脆弱的生态系统经常遭到破坏很难保持平衡,且病虫害的发生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因此防治艰难[2]。

1.2 病虫害结构复杂,种类多

城市园林植物具有品种多样、生长周期不一、立地条件复杂等特征。在组成结构上,易形成不同的小气候,打破原有生态系统生物种群间关系,造成病虫害结构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为病虫害防治增加了难度。

1.3 病虫害危害持久

植物与害虫间存在协同进化,目前多采用的化学防治,不仅很难达到长期有效的防治目的,反而提高了害虫适应环境的能力[3]。

2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

2.1 盲目引种破坏城市生态平衡,园林植物病虫的危害加重

园林绿化过程中,为达到实现景观设计要求,达到美化城市的效果,通常会将不同科、属的花、草、树木等植被相互搭配形成全新的园林植物群落,但这种搭配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破坏原有内部生物链,给病虫害的滋生、变异和交互感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非本土植物的移植带来生物入侵危机,气候、温度、土壤等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导致抗病虫害能力减弱等。且实践发现在诸多因素中,人为干扰是导致城市园林病虫害猖獗的主要原因。

2.2 盲目追求防治效果,不合理使用农药造成病虫害泛滥

农药作为园林病虫害常用化学防治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病虫害防治的各个阶段,但作为有毒物质,如果使用不当或管理不严,不仅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还可能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甚者危及人们的安全与健康。由于综合原因的影响,在农药利用上存在大量问题。首先,农药假冒现象严重。在农药市场上,“老药新名”“一药多名”以及存放过期等现象常有发生。其次,农药选择不当。在防治过程中,很难做到对症下药,常常见虫杀虫、见斑杀菌,随意用药耽误最佳防治时期,间接破坏植被自身免疫力,给病虫入侵提供机会。最后,防治手段落后。主要包含:对病虫防治的技术水平掌握不到位,过分依赖化学农药;防治方式不科学,对农药的选用、浓度的配置上停留在以往经验上;施药机械的落后很难达到理想效果[4]。

2.3 缺乏经验丰富的园林管理人员,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病虫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对园林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认识不清,存在“应急防治为重,化学防治为主”的问题,缺乏合理利用农药、生物、物理等综合防治措施的意识,导致防治效率底。同时,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存在用药量不准、用药不及时等现象,容易破坏城市园林生态系统自身防御能力,导致抵御病虫害的能力降低,间接加重了病害虫的发生和危害。

2.4 园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缺乏持久性,对园林病虫害的研究不深入

在城市园林虫害防治中长期采用化学农药,致使有害生物的耐药性、抗药性迅速提高而药效下降,在杀死有害生物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的天敌,极大地削弱了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能力,致使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猖獗,且提高了次要害虫大发生的可能性[5]。

3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加强作业人员技术培训,增强综合治理意识

首先,对园林病虫害专业技术人员要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培训讲座,提高其职业素能,并树立起病虫害生态可持续控制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于检疫工作,要增加人员数量和配备检疫设备。同时,严格把关,扩大检疫范围,在苗木调运中严格执行检疫制度,防止出现检疫漏洞,坚决杜绝有害病虫的传入。一旦发现有流入本地区的检疫病虫害要彻底消灭,对各大绿化公司加强监督检查,制定严格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惩罚措施,提高绿化公司的重视程度,在本地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必要病虫害[6]。其次,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增加人们对病虫害防疫工作的认识,在网上建立园林植物病虫害意见及建议窗口,让市民参与到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去。

3.2 加强城市园林病虫害档案管理、建立长期监测点,做好病虫害动态发生预测预报

病虫害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立当地病虫害档案管理,将对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有利于增强防治人员对防治措施的把握。而由于不同的植物搭配组成不同了的城市园林生态类型,增加了防治的范围,在不同的小气候条件下,病虫发生区域也不同,通过划片区建立测报站,可以帮助人们及时拿出防治方案[4]。

3.3 掌握害虫-天敌-环境三者间关系,根据植物生态位、化感作用等因素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增强园林生态系统自身抗性

在害虫-天敌-环境之间存在协同进化的关系,如何利用这种关系对做好防治病虫害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力。在曾赞青对月坛公园、宣武公园和万寿公园3个公园试验地内植物配置比例与昆虫多样性关系的研究中,得出合理的乔灌草植物配置比有利于提高园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并且当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使用频次时,可显著增加园林生态系统中天敌和中性昆虫的种类和数量[7]。对此,应该做好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关于景观美化与增强生态系统平衡植物间的合理搭配,利用生态系统环境对病虫害固有的免疫力,发展相生植保[8]。而园林植物相互作用之间,次生化学物质的利用将影响整个园林植物群落的稳定以及园林景观的维系。在一个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其园林体系将是稳定的,生态环境的自我免疫功能得到最好的发挥。相反,对于一个相互克生的植物种群,必将导致植物群落的衰退,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不利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规划方针。王日明等在关于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园林建设中的利用研究中,分析了植物化感作用对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强调了在建设可持续性园林景观过程中的重要价值[9]。此外,还可以利用动植物间食物链关系,多栽种些优化天敌生态环境的蜜源植物;避免种植病虫转主寄生植物、在注意植物间的化感作用的同时,防止相克后病虫害的发生等[10-11]。

3.4 积极开展无公害生物防治技术、合理使用化学方法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不能仅以杀害有害生物为目标。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物种的缺失必然导致另一物种衰退,一种有害生物的100%防治必然会导致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的恶性循环[3]。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对生物技术以及其他无公害措施的利用,如进行以鸟治虫、以虫治虫、以菌治虫,都在防治病虫害和保护生态平衡上具有明显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防治费用。因此,对城市园林生态系统要加强鸟类资源保护,设置人工鸟巢,种植结籽花灌木,为益鸟的栖息和繁殖创造条件。利用益鸟消灭害虫,使有害生物与天敌之间形成动态平衡,形成“有虫不成灾”的局面,从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12]。关于当前化学防治方面,由于不同的病虫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及不同的发生特点规律,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掌握一定的防治经验,选择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机施药,同时以环境保护因素为前提,选择保护环境的施药技术,最大化降低对城市生态环境危害。另外提高农药使用靶标针对性,增强杀虫效果。如应用比较广泛的胃毒、触杀、熏蒸等技术方法。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必需采取科学的养护手段,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解析植物-有害生物-环境间关系,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并适时协调使用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方法,做到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从而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庞雄飞,尤民生.昆虫群落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128-145.

[2]艾春玲.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的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5(12):58.

[3]于永浩,欧海英.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及生态控制策略[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6):658-661.

[4]王玉忠.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策略[J].河南科技,2013(9):192-193.

[5]丁岩钦.利用植物变异性原理控制害虫[J].昆虫知识,1989,26(4):251-253.

[6]鄂海霞,赵金霞.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宁夏农林科技,2007(3):70-71.

[7]曾赞青.城市公园植物配置与虫害发生的关系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

[8]徐公天.我国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森林病虫,2002,12(1):48-52.

[9]王日明,赵梁军.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园林建设中的利用[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24(5):138-142.

[10]谢江华.浅谈园林植物组成与病虫发生的关系[J].河南林业科技,2001,21(2):35-38.

[11]苏继申,郑玲,杜顺宝.南京市公园植物病虫害调查分析及防治建议[J].江苏林业科技,2010,37(1):28-31.

[12]王普升,王楠,刘晓霞.城市公园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2008(1):188-189.

(责任编辑:刘昀)


相关热词搜索: 设下 现状及 病虫害防治 生态 植物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