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盘瓠、盘王非盘古

时间:2022-04-08 10:28:03 阅读:

内容摘要:【摘要】以往一些研究者认为盘古即盘瓠,二者音相近,所以盘古是由盘瓠演变而来。事实上,二者是两种不同性

【摘 要】以往一些研究者认为盘古即盘瓠,二者音相近,所以盘古是由盘瓠演变而来。事实上,二者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神话传说与信仰,盘古是开天辟地、化生万物和再生人类的创世始祖;而盘瓠和盘王是瑶族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

【关键词】盘古;盘瓠;盘王;辨证

【作 者】蓝阳春,广西日报主任记者。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B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4-0105-005

On Panhu,Panwang and Pangu

——Research on sources of Pangu myth 9

Lan Yangchun

Abstract:In the past,some researchers think that Panhu Pangu,the two sound similar,so by Panhu Pangu evolved from. In fact,they are two different nature of the myths and legends and beliefs,Pangu is epoch-making,chemical,and biological weapons and all things entrepreneurial ancestor of human regeneration;Panhu and Wang Yao is set totem worship and ancestor worship.

Key words:Pangu;Panhu;Pangwang;Syndrome

在瑶族民间,流行对盘瓠和盘王的崇拜与信仰,并流传着相关的神话传说。由于盘古与盘瓠音相近,所以,一些学者将二者混为一谈,认为盘古神话与信仰是由南方瑶苗民族的盘瓠神话与信仰演变而来的。这一观点在盘古神话研究中影响颇广。事实上,盘古与盘瓠或盘王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神话传说及信仰,前者是开天辟地、化生万物和再造人类的创世神话;而后者则是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因此,有必要对盘古、盘瓠、盘王三者的关系进行辨析厘清。

一、盘瓠与盘王

有关盘瓠的神话传说,史籍记载较早、较多且较为详细明确。如晋代的《搜神记》、南朝人编纂的《后汉书·南蛮传》、北魏的《水经注·沅水》、明代的《赤雅》、清代的《汉唐地理书钞》等,都有关于盘瓠神话传说的记载;其它史料也有相关的记载,故事情节大同小异。梗概是:

古代高辛氏(即帝或王)畜有一狗(也有说是这狗由一条顶虫变成),其毛五彩,名叫盘瓠,又叫龙犬、白犬、神犬、盘护、磐瓠、盘发等。当时高辛国边境常受犬戎之寇(也有的说是房王),高辛王虽多次派遣将士前去征讨,但都未能平息,于是就诏令天下,许诺谁擒拿得犬戎之吴将军(房王)头者,便赏给黄金、封给地邑、赐给少女。盘瓠应诏前去御敌,衔得吴将军(房王)头而归,高辛王便将一公主许配给盘瓠为妻。盘瓠经过在蒸笼里蹲了六天六夜,变成了人形,便领公主走进南山,住在石洞之中。数年后,生六男六女十二人。盘瓠死后子女互为夫妻,以草木为衣服,色彩斑斓,好入山壑,不落平旷,皇帝顺从他们的意愿,送给名山广译,不断繁衍,称为“蛮夷”。还有的说皇帝曾给盘瓠加封为会稽侯、定边侯,俗称狗王等。

盘古神话来源研究但早期古籍上对盘瓠的子孙后代并没有指明是何种族群,居住在何处。如《后汉书·南蛮传》中说盘瓠的后裔号曰“蛮夷”,而“蛮夷”者,当指南方尚未受汉文化“开化”的广大少数民族,并非专指瑶族。又如《蛮书》中说盘瓠子孙“自为一国”,这“国”当然是指当时的方国。而当时的方国为数也不少,也难以指认。而《搜神记》卷十四中所说的盘瓠子孙即“梁、汉、巴、蜀、武陵、长沙、庐江郡夷”,其地域之广,民居之杂,也难以确定。但到后来,人们根据民间正在进行着的习俗信仰活动,便依瓜牵藤,追溯根本,对盘瓠的后裔便逐渐明确。于是,从宋代以后的文人记述中就对盘瓠子孙后代的族属及居住地记述得明确具体了。如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载:“瑶本五溪盘瓠后,其壤接广右者,静江之兴安、义宁、古县,融州之融水、怀远县界皆有之。”

明邝露《赤雅》载云:“瑶名畲客,古八蛮之种,五溪以南,穷极岭海,迤逦巴蜀。兰、胡、盘、侯四姓,盘姓居多,皆高辛狗王之后。”

明谢肇浙《五杂俎·人部二》载:“吾闽山中有一种畲人……畲人相传盘瓠种也。”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广东》载:“瑶本盘瓠种,地界湖、蜀溪峒间,即长沙、黔中、五溪蛮后,滋蔓绵亘数千里,古粤在在有之……粤人以山林中结竹障覆居息为畲,故称瑶所止曰畲。自信为狗王后,家有画像犬首人服,岁时祝祭。”

清吴震方《岭南杂记》载:“粤有瑶种,古长沙、黔中、五溪之蛮,出齿繁衍,播于粤东西,多盘姓,自云盘瓠之家。”

从文献记载及民间信仰习俗可以看出:历史上瑶、苗、畲等民族都信奉和崇拜盘瓠,奉之为本民族的始祖。其中以瑶族民间的盘瓠崇拜最为流行,许多地方都修建有盘瓠庙,供奉盘瓠或盘王,每年都举行隆重的祭祀盘瓠或盘王活动。

需要指出的是,清代以前的史籍中,一直称为“盘瓠”,未见有“盘王”之名称。如《搜神记》卷三(汉魏丛书本)云:“帝乃封盘瓠为会稽侯”;《蛮书》卷十引王通明《广异记》说“封盘瓠为定边侯”。而在明邝露《赤雅》、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李调元《南越笔记》等史籍中,时见有“狗王”、“狗头王”等称谓。据调查,在“盘瓠”之后冠以“王”字,如“盘瓠王”或“盘王”,主要是瑶、苗、畲等民族民间的称谓,特别是瑶族的民间口语、故事传说、祭祀活动和世代传抄的榜文券牒中,多称为“盘瓠王”或“盘王”;而在文人的著作中,把“盘瓠”与“王”字连称,如“盘护王”、“盘王”、“盘王节”、“祭盘王”、“做盘王”、“跳盘王”、“唱盘王”、“盘王大歌”、“还盘王愿”、“盘王的故事”、“盘王的传说”等词语,则是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出现。

由于瑶族将盘瓠崇奉为本民族的始祖,故有“先有狗仙、后有祖先”之说。在史籍中,又说“盘瓠是一个杀敌护国、智勇双全的英雄”,并曾被封为会稽侯、定边侯;俗语中则有称其为“狗王”、“狗头王”等。由于人们赋予盘瓠神圣的威灵,具有王者之气,于是便尊称之为“王”,故而也就有“盘瓠王”、“盘护王”、“始祖盘王”、“盘王”等称号。由此可见,盘瓠、盘瓠王、盘王等,其实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代的不同称呼而已,并非是指两个以上的人。盘瓠是其原名,而盘瓠王、盘王则是一种尊称。

二、盘王非盘古

“盘王”这一称呼,是瑶族群众尊称其始祖盘瓠的专用名称,其意清楚明确,民间可谓众人皆知。但是,一些专心于汉文音韵“转音”的学者,既不了解瑶族民间对“盘王”的尊称与认可,也没有深入瑶族民间进行实地调查,而是运用汉文的训诂或音韵的推演方法,认为盘古的“古”与盘瓠的“瓠”音相近,所以“盘古”是由“盘瓠”“转音”而来,于是得出了“盘王”就是“盘古”的论断。如近人刘锡蕃《岭表纪蛮》载:“盘古为一般瑶人所虔祀,称之为盘王。”其实,这是将盘古与盘瓠两个不同的崇拜和信仰对象混为一谈,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与瑶族信仰和崇拜的始祖神——盘瓠相背离。正是这一错误的观点,结果是以讹传讹,导致了当代著名神话学家袁珂先生也沿袭其说,认为盘瓠“这个故事大同小异地流传在中国南方瑶苗黎……等民族中。‘盘瓠’这两个字,音转而为‘盘古’。据说瑶族人民祭祀盘古,非常虔诚,称之为盘王,人们的生死寿夭贫贱,都归盘王掌握。每逢天旱,一定要向盘王祈祷,并且抬了盘王的像游行田间,巡视禾稼。”①在此,袁珂先生也把盘古等同于盘瓠了。

另外,常任侠先生在《沙坪县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一文里,记录了流传于苗族民间的一首《盘王歌》。歌词唱道:

记起盘王先记起,盘王记起造犁耙;造得犁耙也未使,屋背大圹谷晒芽。

记起盘王先记起,盘王记起种苎麻;种得苎麻儿孙绩,儿孙世代绩罗花。

记起盘王先记起,盘王记起造高机,造得高机织细布,布面有条杨柳丝……②

有学者将此《盘王歌》称为《盘王书》或《盘古歌》。在这一首歌里虽没有明言盘王指的是盘瓠还是盘古,但从歌的内容看来,歌词中的盘王指的应是盘瓠。因歌中唱的盘王是教人造犁耙、种苎麻、造织布机等,是生产劳动方面的创造发明,这往往是属于常见的祖宗神的“职责”范围,而与“开天辟地造人类”的盘古大神的职能与功绩不符。所以说,此歌赞颂的是始祖神盘瓠的历史功绩。

在瑶、苗族民间,凡称盘王,指的就是其民族的始祖盘瓠,而不是盘古,只有在个别的文章中,由于作者认识上的局限和迷误,才把盘王错指成盘古。而壮族或汉族地区,也有把盘古称为王,但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一般都习惯称为“盘古王”(盘古皇),未见有简称作“盘王”的。而“盘王”已约定俗成地成为盘瓠专称了。

三、盘瓠非盘古

如前所述,无论是史籍记载还是民间流传的神话内容以及民间信仰习俗中,盘瓠与盘古的区别清楚明确。盘瓠神话说的是一只富有灵性和神勇的五色犬应征御敌有功,得高辛帝赐女为妻,生儿育女,被瑶族奉为始祖,是瑶族先民敬奉犬为图腾的结果。而盘古神话说的是盘古孕育于卵蛋,长大成巨人,死后身体各部化成天地万物、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被奉为开天辟地的始祖;又说,雷王放水淹没天下,盘古兄妹躲在一个大葫芦里幸存下来,为了人类的繁衍,兄妹俩结为夫妻,生儿育女,被壮族敬奉为人类的始祖。所以说,盘古和盘瓠属于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崇拜对象。正如瑶学专家张有隽、黄钰先生明确指出的:“盘古非盘瓠”。但是在神话学和史学界,一些学者则将二者混为一谈,认为盘古即盘瓠,盘瓠即盘古。从清朝末年开始至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盘瓠即盘古”的观点盛行于神话学界,包括我国神话学界一些资深的专家,也赞同此种观点。持“同一论”观点的学者除了从其名称的“音近”、“转音”或“通假”等音韵或训诂作为主要依据之外,对盘古、盘瓠、伏羲三者的关系并未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三者的神话内容、质态、年代及流传地区、民间信仰习俗缺乏全面的调查、认真的甄别和深入的比较研究。正是研究方法的缺失,学术视野的狭窄,引证资料的单薄,治学态度的偏见,使得其论据过于单薄、勉强,其论证也过于简单、浮燥,其结论自然是牵强附会、主观武断,缺乏应有的说服力。

此外,还有一种更为牵强的观点认为“盘瓠、盘古、伏羲同一”。持同一论观点的学者,其主要的研究方法和依据依然是所谓的音韵、训诂学,一是认为盘瓠、盘古、伏羲三者姓氏相同,前二者皆为“盘”姓;二是认为盘瓠、盘古、伏羲的音相近或相同,即“瓠”与“古”音相近,“瓠”与“伏”音相同,可通假或互转;三是认为盘瓠、盘古故事都流传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属同一地域;四是认为黄河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和文化中心,南方的文化必然源自北方,南方的盘瓠、盘古自然也源于北方的伏羲,因此三者是一体的,只是字不同而已。在这四种原因之中,主要的还是所谓的“转音法”,即认为“瓠”音一转便成了“古”,便得出盘古就是盘瓠,加上瓠又与伏同音,这样盘瓠、盘古、伏羲本是不同的“三元”便就化成“一元”了。事实上,尽管从表面即名称的语音上看好像有一些关联,但从神话产生的文化背景、流传地区、文化内涵和民间信仰的整体上看来,盘瓠、盘古、伏羲等三者是各自独立的文化个体,不能也不应该混淆混同,三者不仅区别明显,而且神话内容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盘古、盘瓠、伏羲三者同一的观点,本不值一驳,但为了辩明是非,现仅就盘瓠、盘古、伏羲的差异,略作辨证。

(一)名称与内涵的不同

盘瓠、盘古与伏羲,都是远古时代神话传说中的主人翁名称,其中前二者的前一个字虽然都是盘,但不能直接简单地理解为现今姓名学上的“盘”姓;两个名字中的“盘”字,字虽同,但所指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而盘瓠与盘古两个名字内涵的差别则更大,其实是内涵完全不同的两个名字。《搜神记》卷十四说:高辛氏有老妇人居于王宫,得耳疾历时。医为挑治,出顶虫,大如茧。妇人去后,置以瓠蓠,覆之以盘,俄而顶虫乃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这里已把盘瓠名称的来历说得清楚明确,其名称中的盘指的是盛装东西用的器具,即通常说的盘子;瓠即类似葫芦的瓠瓜,瓠蓠,指的大概是古代用瓠瓜的壳与其他竹木编结而成的一种盛器。盘瓠二字,指的是器物,属于汉语。而盘古,现经学者们的长期多方考察和分析研究,特别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它属于壮语,“盘古”二字乃是壮语的汉字记音(即音译),壮语的意思是:盘,磨石,象征男性;古,葫芦瓜,象征女性。盘古二音,实为“男女兄妹二人”的合称,故民间就有“盘古兄妹”、“葫芦兄妹”的说法,这与任窻《述异记》所说的“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完全吻合。

(二)出生年代的不同

史籍里记述得清楚明白:盘瓠生于“高辛氏”时代。高辛氏即高辛王,又名帝喾,《史记》上说“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说明盘瓠生于黄帝之后。而从盘瓠故事中也可以知道,当时已有王、国、皇帝、皇后、公主、将军、侯等政治称呼,盘瓠是处于一种已建立国(方国)时代,大约是公元前30世纪初至公元前21世纪的我国历史上的上古“五帝”时代(因帝喾是五帝之一)。而盘古,古籍称是“首生盘古”,是出生于“天地浑沌”的前人类时代;“后乃有三皇”,即说盘古生于“三皇五帝”之前,这与民间传说故事所说的天下原有的人类已经被洪水灭绝,盘古兄妹只好结为夫妻再造和繁衍人类,开创人类“新纪元”即“造人伦”。两者的神话母题、主题意义相同。可见,盘瓠与盘古出生于完全不同的年代。

(三)经历的不同

无论是古籍记载还是民间传说中,都说盘瓠生长于王宫之中,后国家受到外敌的侵扰,他便奔袭敌营,将敌方首领的头颅咬下叼回献给高辛帝,因御敌有功,皇帝赏赐给公主以为妻,并封给地邑,繁衍子孙后代。而盘古,不管是在古籍记载还是民间传说,都说其是开天辟地,创造万物,并说其兄妹二人坐于葫芦之中躲过洪水的劫难,在人类已经灭绝的情况下只好兄妹为婚,再造和繁衍人类。由此可见,盘瓠与盘古的经历不同,各有各的发展轨迹。既不相同,也不交叉,只要稍加辨识,便可分清,何来同一之理。再者,盘瓠是由狗形的龙犬、神犬在金钟里(也说在蒸笼里)经过六天六夜之后才变成狗头人身的,而盘古则是由卵或蛋生成的,盘古自始至终都是人形,所以说两者的经历是泾渭分明,互不相干。

(四)功绩建树的不同

在历史功绩方面,盘瓠是在保卫国家,勇战强敌中建立了功勋,“是一个杀敌护国、智勇双全的英雄”(袁珂语),也是一个族群(瑶苗族群)的始祖。而盘古则有开天辟地,创造万物,再造人类之功,是创造世界与人类的始祖。由于各自功绩建树的不同,也就自然决定了他们各自文化地位和神格地位的高低:盘瓠是一位英雄神和一个族群崇拜的图腾或始祖神;而盘古则是“开天地,造人伦”的创世大神和各族人民共同的始祖大神。

(五)婚姻结合的不同

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形态,其婚姻制度也不同。盘瓠是在为国御敌立功之后,得到皇帝的赏赐,许配公主与之为妻,是属于对偶婚。而盘古是兄妹结为夫妻,属于血缘婚。两种婚姻性质的差别明显。

(六)死亡丧葬的不同

盘瓠是如何离开人世,史籍中未见提及,但在民间传说、地方资料中则是说得十分清楚明白。如由王矿新、苏胜兴、刘保元搜集整理的《盘王的故事》中说,盘瓠领着儿子们上山打猎,遇着一群山羊,一只粗野的山羊中箭负伤后疯狂乱窜,用犄角将盘瓠顶撬下山崖,摔在崖间的一棵大树上丧了命,山羊也跌崖而死。盘瓠死后,儿女们将德芎树做了一个大鼓,用柏纳树做成了六个长鼓,绷上山羊皮为鼓面,再糊上黄泥浆,然后狠狠敲打,以解对山羊的痛恨,并且边舞边哭边唱,共同追悼他们的父王盘瓠。而盘古之死,史籍中说是“垂死化身”,化为风云日月,山川草木,化为黎氓(即黎民)。显而易见,盘瓠之死与盘古之死截然不同,盘瓠死后得到儿女们的隆重的追悼,已近于“文明社会”的追悼仪式,带有较浓重的人文气息;而盘古之死即化为大自然,没有丧葬仪式,这就更显得非常的原始和朴野,也更具有神话色彩。

(七)神话流传地区的不同

从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来看,盘瓠神话与盘古神话流传的地区或民族也不相同。盘瓠神话主要流传于我国南方的瑶、苗、畲等民族地区,其中以瑶族地区为盛。而盘古神话最早流传于我国南方的越人及其后裔——壮、布依、仫佬、毛南、水、侗等民族的广大地区,后来传入中原,逐渐在广大的北方汉族地区流传。在壮族地区,又以广西来宾市(珠江中游)为中心的壮族地区最为盛行。值得提出的是,在流传盘瓠神话的瑶、苗、畲等地区,也流传有盘古神话,这是一种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果,由此更能看出盘古故事流传的地区或范围要比盘瓠神话广大得多。

(八)崇拜与信仰的不同

崇拜与信奉盘瓠的是瑶、苗、畲地区的民众,尤以瑶族地区的民众为最笃。而崇拜与信奉盘古的,除了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壮侗语诸民族之外,还有北方的汉族,人数之多实难计算。与此同时,在瑶、苗、畲等民族民间,存在着“二盘同奉”的现象,即既供奉盘瓠,又供奉盘古,但二者各自的神位在民众的心中是区分得很清楚的,虽二神并立,却是盘古在前,并非盘瓠与盘古不分。如广东“肇庆市有一旅游景点‘盘古祖殿’,是汉、瑶两族祖先共供一室的独特文化遗存。殿内不但供奉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盘古皇(开天辟地的盘古),还分别供奉着汉族和瑶族的各5位祖先。在瑶族的5位祖先中,就有狗头人身的盘瓠。”③流传于瑶族民间的《寻亲歌信·说古》是这样唱的:

开天辟地是盘古,劳苦功高传后世。要知盘古岁多少,烧香祈祷问玉帝。

盘古玉帝同出生,同年同月同日时。盘古之时立天地,又有天皇十二帝。

……

尧天舜日岁岁春,名扬后世天下闻。高朝百岁乱纷纷,贬了盘瓠位陷论。

周朝八百六十春,苗瑶造反闹天昏。

……④

从其歌词中可以看出,盘瓠与盘古在很多方面都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各自的特征是很鲜明的,是不易也不能混为一谈的。更不同的是盘瓠的神像是狗头人身,人们对他的崇拜尚属于是对图腾崇拜的范畴,这与对盘古崇拜的差异性就更大了。

还有学者认为盘古是由伏羲及其名称“近音”、“转音”、“通假”而来的。这一观点同样是牵强附会、主观武断的,其根本原因还是“黄河中心论”的观念使然。这一点,前文已有论述。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弄清了盘瓠、盘王、盘古、伏羲之间的某些联系与区别。盘瓠,被生活于南方瑶苗民族认同为自己的始祖,称为盘王。伏羲源于西北高原,随着其神话的传播,后来被奉为中华文明的开创始祖。盘古起源于南方,由壮侗语民族先民所始创,后来传入北方中原地区,成为中华各民族共同认同和崇拜的开天辟地大神,是人类的共同始祖。

注释:

①袁珂:《中国古代神话》第26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②袁珂:《古神话选释》第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③光琳:《盘瓠与图腾崇拜》,《羊城晚报》见2006年2月2日。④赵廷光:《瑶族祖先崇拜与瑶族文化》第22页,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责任编辑:覃彩銮〕


相关热词搜索: 盘古 王非 论盘瓠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