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2-06-03 10:50:02 阅读:

内容摘要:据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消息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关于做好2019年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的通知》(省防指〔2

据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消息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根据《关于做好2019年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的通知》(省防指〔2019〕1号)要求,现将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省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今年一季度,我省共发生地质灾害灾情23起,直接经济损失82.7万元,较2018年同期上升109.1%和24.9%,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部署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落实省领导指示批示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早谋划、早部署、早动员、早落实,提前部署地质灾害汛前排查工作,开展调研检查,逐级压紧压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完善工作制度,落实防灾措施,细化工作流程,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强化防灾基础。推广建立“区域联防、绩效考核”的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体系,以乡(镇)为网格单元,落实乡(镇)、村(社区)、自然资源所、专业人员“四位一体”协同管理模式,明确各级责任人,落实防灾措施,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能力。全面开展以搬迁避让为主、搬迁与治理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指导各地制定年度治理计划,分期分批落实治理任务,逐步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及时更新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库信息,开展地质灾害领域安全监测信息系统运行演练。加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的监管力度,明确工作责任,制定任务清单,实行台账制度、销号制度、通报制度,确保项目落实到位。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地灾知识宣传普及,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6792份,发放《崩塌、滑坡、泥石流防灾减灾知识读本》《地质灾害避险自救科普读物》等近千册,设置警示标牌560多块,普遍提高了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识灾、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强化隐患排查。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要求,我省共成立调查排查组97个,调查排查1406人次,完成全省390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排查工作,全面查清我省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和隐患点情况,分析灾害发生趋势,明确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和灾害类型、威胁对象、重点防范期,落实防治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群测群防员,明确包保责任,制定防范措施。组织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有的放矢地部署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四)强化监测预警。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会商,实时掌握雨情、水情、险情变化,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黄色以上预警信息16次,为各级政府处置决策和群众自我防范地质灾害提供了依据、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黄山市积极探索建立地质灾害定向预警工作体系,建立新一代实时定向预警模型,以乡镇为基本预报单元,并拓展到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自动生成和发布实时定向预警信息,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定向预警。

(五)强化临灾避险。各地及时对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库人员进行调整、补充,完善地质灾害应急专家队伍,确保发生灾险情时,应急专家队伍能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撑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原则,发现险情先兆,坚决果断提前组织危险区人员转移避险,做到不少一户、不落一人,全省共及时转移22户67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六)强化值班值守。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降水量情况,及时加强值班值守工作,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值班值守人员在岗、在位、在状态。保持信息畅通,及时上传下达灾情险情和处置部署要求,对上报的信息和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核实,确保信息报送快速、准确、及时,为防灾救灾工作赢得主动。

(七)强化督查指导。我厅成立3个调研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结合全省地质灾害汛前调查工作,深入一线地质灾害隐患点,实地调研检查,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督促指导各地强化细化地质灾害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层层压实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责任。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采取领导带队巡查和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地质灾害巡查工作,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和雨后复查”工作制度,共派出90个督查检查组413人,巡查了900余次地质灾害隐患点,对巡查排查出的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建立问题、责任、整改“三个清单”,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间和预案“五落实”。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牢固树立地质灾害防治是生命工程的思想,深刻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做到思想动员不懈怠、防灾措施不落空、扭住重点不放松、责任落实不含糊,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抓实效,切实提高地灾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着力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全面推进地质灾害防治行动。2019年是我省推进地质灾害防治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厅将认真抓好《安徽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细化,明确责任单位、任务和时间节点,制订工作计划,确保任务落实。

(二)深入开展隐患集中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按照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开展“16n”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部署,全面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领域集中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实现排查治理全覆盖,对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建立台账,按照“五落实”的要求及时部署到位,坚决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全力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压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包保责任,确保防灾责任到人到位。加大分级督查指导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各项责任和防范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强化排查巡查。强化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特别是对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沿江丘陵平原地区的高陡边坡附近、中小学附近、旅游区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重点进行排查巡查,切实掌握隐患动态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置措施。三是强化预警预报。加强与应急管理、气象、水利等部门会商研判,准确掌握雨情、水情、汛情变化,着力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及时性与准确性,畅通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实现受威胁人群预警信息全覆盖。四是强化值班值守。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领导带班、行政和业务“双值班”制度,各级防灾责任人、群测群防员和值守人员坚持上岗到位,履职尽责。五是强化临灾避险。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原则,发现险情先兆,坚决果断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六是强化应急技术指导。进一步完善各级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专家队伍,提高应急技术指导水平。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情况 地质灾害 防治 报告 年汛前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