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德教育及其升华

时间:2022-03-17 10:50:06 阅读:

内容摘要:品德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是教育的核心。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光辉灿烂的古代科技文化,有蕴

品德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是教育的核心。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光辉灿烂的古代科技文化,有蕴涵着极其丰富内涵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但是在学校的日常德育工作中,常常流于形式,出现部分学生道德滑坡、存在各种不良行为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

一、社会方面

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冲击着每个人的思想,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有的人只看重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轻视思想品德和社会道德。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作用,在社会上耳闻目睹,他们往往自发地、不自觉地接受社会上的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道德意识逐步谈化,乃至本性的东西也发生了退化。

二、家庭方面

在望子成龙心态的驱使下,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物质要求百依百顺,家长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学习方面的物质要求,却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据调查,学生在家顶撞父母的达一半以上,有些家长居然还看孩子的脸色行事,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挑吃捡穿,不爱惜东西,不尊敬长辈,任性,懒散。

三、学校方面

在德育过程中,学校教育具有主导和决定意义,但由于受考试制度的左右,社会用人制度的影响,以及家长望子成龙心态的催促,相当一部分学校,只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偏废了学生的思想教育,社会上仍习惯把学生的分数排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只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流于形式。

新时期的教育方针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道德精华,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开始。

诚信:诚实守信,这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则,是人类重要的道德规范,在实现人的价值中起到重要作用。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期可也。”孔子把信任作为立国之本,体现了孔子追求道德的崇高与完善。季布的“一诸千金”成为人格追求的千古美谈。对个人而言,“人无信不立”,有谁愿意同一个不能信任的人交往?对一个国体、一个单位来说,没有信用的话别说发展,连生存都难。正因如此,弘扬传统美德中的诚信观念,借以教育青少年学生,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如何运用法律和道德力量在社会上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已成为当务之急。

孝心:孝心是最基本的人性,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不爱,那么何谈爱祖国,爱人民。孔子说“孝悌为仁之本”,培养孝子的最大目标是造就国家良臣。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在家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们通过劳动感知父母的辛苦,让他们知道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让他们知道一米一饭当真来之不易。开主题班会,紧密结合品生(品社)课的教学,谈谈对父母的感受,加深对父母的感情。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孝悌”之心,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使“教悌”之心得到延伸。

节俭: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便是节俭观念的丰富发展。“俭”是中华民族崇高的美德,它体现了对劳动的尊重。修身养性的过程中适当节制物欲,以纯洁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高远志向,有助于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理想。正如诸葛亮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要用自己的理智规范自己的物质享受行为,使之正当有度,合乎道德,而要把精神追求,即人格理想放在第一位,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在节俭习惯的养成中,人的自控能力得到提高,意志也得到锻炼,“俭以养德”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对帮助青少年学生抵制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其道德教育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但是必须看到,学生时刻面对各种因素挑战,有时难免做出违背道德准则的负面行为,因而我们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

研究表明,当教育者向被教育者提出行为规范方面的种种要求时,被教育者一定会在心里想:为什么要我这样做?这样做对我有什么好处?

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和研究儿童对世界的理解方式。我们的道德教育应该使学生学会生活,实现道德教育脱离生硬说教,得以升华:一是自然地、自发地生活。还儿童以童真童趣,而不是把儿童变成小大人,不要儿童装模作样。二是安全、健康地生活。让孩子远离伤害和危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珍爱生命。三是文明地生活。一个人如果能成为具有鲜明个性,又能顾全大局,谈话文雅,举止得体的人,那么他的生命必将文明。四是快乐地生活。现在的孩子很不快乐,原因在于过早、过多地给予了儿童太多的规范和约束,施加太大的压力,要儿童快乐,就要还儿童真正的童年。五是负责任地生活。一些孩子做事不负责任:不认真学习,如何对未来负责?不珍爱生命,如何对家庭和社会负责。六是有尊严地生活,看看大街上那些乞讨的孩子,很多还是被父母领着沿街乞讨,靠别人的施舍过日子。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培养儿童做人的尊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七是富有爱心地生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要多关注弱势群体,尤其是贫困农民,打工族及下岗工人,单亲家庭及组合家庭的子女教育,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八是富有创意地生活。学校生活不是为未来做准备,而是在当前实实在在地生活,我们应让学生开放地生活,自由地生活,减轻学生的生活负担,解放学生的生活时空,提供给学生更多表现和创造机会,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总之,学校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教育是为了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在创造中体现生命的价值与尊严。而家庭要对孩子寄予合理的期待,不要把我们成年人未了的心愿都强加在到孩子身上。在孩子发展问题上,要顺从孩子的自然发展而不要揠苗助长,要尊重孩子对发展的自我选择,家长只能在孩子发展中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发展方向,不要让孩子成为自己不切实际的理想的牺牲品。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品德 升华 教育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