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研究

时间:2022-07-16 10:45:03 阅读:

内容摘要:摘要:本文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和培养目标,针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特点,从培养目标、

摘要:本文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和培养目标,针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特点,从培养目标、基本思路、培养模式、培养标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勘查技术与工程;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047-03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重要举措。2011年9月,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式启动。本文将根据“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目标要求,结合多年积淀的专业发展基础,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一、培养目标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特色,秉承“创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从学校自身的优势及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出发,制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拥有良好的工程素质、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勘查技术与工程(钻探钻井)专业能力,具有经济管理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工程师。并为培养从事钻探钻井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的设计型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本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地质钻探、油气钻井、地热开发及新能源钻探等领域内的工程设计、施工、组织管理、科技开发、新技术开发及工程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高层建筑基础、路基桥梁基础、水电坝基基础等的勘察、施工以及地质灾害治理等地质工程工作。

二、基本思路

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本专业重大教学改革工程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契机,以“勘查技术与工程”国家级品牌专业为试点,充分利用行业的资源优势,加强与产业的合作,与知名企业合作建设专用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教学。与国土资源、地矿、海洋、煤炭、地质装备行业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依托大型企业,通过深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面向钻探钻井行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法和模式,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国家输送合格的从事地质钻探、油气钻井、地热开发及新能源钻探等领域的施工和管理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主要分为应用型、设计型和研究型这三种类型。应用型工程师主要在本科阶段培养,设计型工程师主要在硕士阶段培养,研究型工程师主要在博士阶段培养。根据企业对于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程度,目前学校试点工作还是放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先积累一些经验,待日后社会需要大量更高层次人才时,学校再开展对设计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工作的研究。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采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按照“3+1”模式进行培养,即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与企业联合培养,本科阶段学制4年。3年学校学习的主要任务是着重进行工科基础教育,1年企业培养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工程实践,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及工程项目研究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企业文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积累工程实际工作经验,增强大学毕业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

四、培养标准

依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步骤,对学生提出本阶段所要达到的各方面专业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应具备各方面综合能力,并能独立学习,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够应对一些实际问题。本专业培养出的学生通过学习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1.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基础和管理能力。具备力学、数学、机械学、金属材料学、电子电工学、测试技术在钻探钻井工程的应用能力。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液压传动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等相关知识。

3.对于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个系统的了解。掌握一到两个研究方向的专业知识。对于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应非常熟悉,对于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应充分了解。可以制定实验方案,并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能够独立设计钻探机械系统。具有对于钻探钻井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具有在钻探钻井工程实践中初步掌握并使用各种技术、技能和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能够集成钻探钻井工程中工程设计、泥浆技术、钻头技术、定向技术、取心技术、井下信息检测等各方面知识。此外,还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实际生产工作中积极创新。

5.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以适应外部环境所带来的诸多压力和挑战。除此之外,学生还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6.具有在多学科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较强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价值效益意识,能够参与跨专业及国际性的竞争与合作。

7.学生对于工程上的问题能够做到基本的认知和判断,并了解钻探钻井工程的相关知识。

8.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能够独立获取并处理信息,并能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

9.熟悉本专业领域及相关行业的国家技术标准、政策、法律和法规。

五、课程设置

根据行业需求,结合工程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建立一个合理的教学体系,使其符合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纵向来看主要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程。按横向分类则为: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

六、师资队伍建设

1.校内师资队伍。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增强教师取得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具体措施如下:(1)学校在引进新教师时,优先选拔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2)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基地优势,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业工作,增强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鼓励教师作为科技特派员,通过参与和承担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开发,丰富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提高教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鼓励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进入企业的博士后流动站。(4)在职称评定时,优先评聘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青年教师职称评定时,将具有企业工作经历作为必要条件。

2.校外兼职教授聘请。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企业高层次人员或在社会和行业中有成就和影响力的工程领域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授。一个企业的兴衰直接影响着企业中高层人才的流动情况。长期就职于企业的一部分高层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员却有在高校兼职的意向。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又具备高超的工程相关技能。如果他们能和具备深厚理论知识的高校教师联合在一起,共同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必能培养出一批卓越的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分工明确。专职教师要负责学生校内学习阶段的学习和考核,制定校内培养计划。兼职教师则负责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学习和考核,并制定校外培养计划。除此之外,专兼职教师在学生的培养方面会共同协商制定培养标准,明确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最后联合评估教学质量。在教学工作上,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教学工作。专职教师主要承担理论性强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对于高水平的专家,学校可以把他们请到学校来为专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

3.实施双导师制。就是实行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模式。企业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安排有实际经验的工程师讲解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设计方法及步骤,如:钻探机械装备设计方法和规范、钻杆钻具的加工工艺设计方法、泥浆制备和维护工艺规范和方法,钻探工程设计规范和方法、钻探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等等,保证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和实训的时间和效果,使学生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工作里,接触到实际的工程项目,充分发挥校内外导师的不同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课外实践进行指导。企业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工程设计和研发中,学生有机会选择工程项目完成的方法和步骤,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各方面能力。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共同协商毕业设计题目。学校配备的指导教师定期到企业配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共同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工作。双导师对毕业设计重要环节把关,包括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总体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答辩等。

本文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推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目的是在新形势下,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育的发展探索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1]1号文.

[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林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47-55.

[3]林健.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1-14.

作者简介:郑明燕(1975-),女,吉林省柳河县人,在读博士,讲师,现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 勘查 培养 工程师 计划 方案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