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长在2010年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05-10 19:55:03 阅读:

内容摘要:在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改革实践日益活跃之际,

在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改革实践日益活跃之际,我们举办这期专题培训班,学习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全面部署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积极推进新一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天上午,××同志讲话,对加快落实《规划纲要》和《实施意见》,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和任务;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同志作了辅导报告,对《规划纲要》作了深入解读。刚才,8个县(区)分别从不同角度作了交流发言,集中反映了各县(区)立足实际、深化改革的创新实践,生动体现了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良好态势,同时,8个县(区)和经济开发区等4个单位还进行了很好的书面交流,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这次集中培训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市委高度重视,培训层次高。参加培训的都是党委(党组)和组织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在当前各项工作非常繁忙的情况下,把大家集中起来学习,市委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市委常委会专题进行研究,刘永忠书记亲自审定培训方案。培训班还邀请了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广银同志作专题辅导,使我们更加深刻地领会了《规划纲要》的主要精神,更加准确地把握了省委《实施意见》提出的新要求。二是适应改革需要,培训时机好。《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各地各部门改革的热情空前高涨,力度明显加大,步伐明显加快,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和新成效。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举办这次集中培训,顺应了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有利于进一步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要求上来,形成改革的浓厚氛围。三是精心设计方案,培训内容实。培训班除了安排领导讲话和辅导报告外,还注重经验交流,强化案例教学,发言单位介绍的竞争性选拔干部、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等改革举措,为各地各单位提供了可学可用的样本。不少同志反映,这次培训时间虽短,但主题集中,要求明确,安排紧凑,确实感到收获很大。  

下面,我重点就如何贯彻好××书记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顺应形势,主动作为,充分认识开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规划纲要》是对今后10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但落实《规划纲要》,关键在头几年,关键在能否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加快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努力为面上改革提供实践借鉴。省委对改革试点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年初,以省委文件印发了我省《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今年组织部长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王国生同志要求各地结合实际,逐项分析研究,抓好任务分解,深入贯彻《规划纲要》精神。同时,选择部分单位开展综合或单项改革试点。4月份,省委组织部又专门召开会议,动员部署全省干部人事制度试点工作,并确定29个单位,作为省委组织部直接联系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围绕中央和省委确定的重点突破项目,做了很多探索,创造了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为深入推进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实践反复证明,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市委对开展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希望各级组织部门和试点单位,充分认识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抓好试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开展试点工作,充分体现了既要自下而上探索,又要自上而下推动的统一。在改革的历史长河中,有两种力量始终贯穿其中,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推力,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变革力量。许多成功的改革,正是这两种力量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些重要成果,如干部任前公示制、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都源于基层的实践创造,都是先在一定范围内先行先试,再逐步完善提高,更大范围内推广的。改革的历程启迪我们:基层,改革的动力始终生生不息,而改革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政府的引领、动员和表率。实践证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如果带有明显的任务导向性特征,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受影响;如果完全由基层自行探索,改革的正确方向就难以保证。改革试点把自下而上探索和自上而下推动紧密结合起来,倍加尊重、珍惜基层的改革力量,顺应了干部群众对干部工作关注度、参与度不断增强的新趋势,更能调动各方面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更能为基层的探索和实践创造宽松的环境,从而在上级推动与基层创造的良性互动中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2.开展试点工作,充分体现了既要积极探索创新,又要稳妥有序推进的统一。去年11月5日,中央政治局审议常委会议审议《规划纲要》时,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抓住当前干部群众反映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毫不动摇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既要积极探索创新,又要稳妥有序推进。在中组部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座谈会上,李源潮部长9次提到要积极开展试点。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往往都是牵涉面广、困扰我们多时、而有难以有效解决的“硬骨头”,破解这些“瓶颈”问题难度大、风险也大。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不行,改革走偏了不行,改革付出的代价承受不了也不行。如果改革走偏、代价太高,就会给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带来损失,甚至导致改革夭折。同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具有不可逆性,迈出去的脚步收不回,推出的每一项改革措施都必须能够经得住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探索创新、稳妥有序推进改革,必须坚持试点先行,通过实践来检验改革举措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努力减少失误、防止偏差,减少风险、降低成本,确保改革举措在面上推开时健康发展。  

3.开展试点工作,充分体现了既要坚持各有侧重,又要注重整体推进的统一。重点与整体是辩证的统一。没有重点突破,整体工作就难以全面推进;没有整体推进和协调配合,重点工作也难以持久地发展。无论是《规划纲要》提出的11个重点突破项目,还是省委《实施意见》提出的5个方面22项重点任务、市委《试点方案》提出的6个方面     项工作,关联性、系统性、整体性都很强,尤其是一些改革项目,不仅涉及面广、影响面大,不少还触及到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仅仅依靠基层或者一两个地方的力量已不足以深入推进。开展试点工作,建立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有效工作机制,一方面,可以统筹布局、统一规划,更好地把全局性要求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使改革重点和主攻方向更加明确,保证信息及时反馈、彼此相互衔接、工作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可以凝聚内力、巧借外力,通过分工协作,对《规划纲要》和《实施意见》提出的重点突破项目,通盘考虑,大胆创新,最大限度地挖掘组织资源的整体潜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抓改革试点,是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务实管用的推进措施,也是推进新一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力抓手。  

4.开展试点工作,充分体现了既要加大改革力度,又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改革是在传统基础上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决不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和抛弃。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改革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面临的深层次矛盾更突出,涉及的利益关系更复杂,难度和风险比以住任何时候都大。近年来的淮安干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我们开展试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试点工作中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理性、客观看待以往改革中的一些创新成果,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各单位的特色和优势,在已有探索的基础上,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努力在破解重点难点问题上迈出新步伐;有利于将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探索性举措集中起来,认真梳理、深入研究,对其进行再检验、再完善、再提高,从中发现和把握规律,为全面推行提供经验示范和借鉴。不仅如此,各地各单位扬长避短,分头探索,还能够有效避免从头开始和重复劳动,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成本,从而实现少走弯路、提高改革效率。  

二、立足实际,攻坚克难,准确把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政策性强、任务重。希望各试点单位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力争通过两到三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在解决一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干部人事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努力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改革实践异彩纷呈的生动局面,为面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提供先进经验。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问题。  

一要始终紧扣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谋划改革试点工作。组织工作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与大局的要求相一致、目标相协调、部署相呼应,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体现价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也证明,只有始终紧扣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推进改革,做到科学发展推进到哪一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迅速深化到哪一步,服务保障到哪一步,改革才能获得内在的推动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改革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要牢牢把握这一根本方向,紧紧围绕“五大建设”,为淮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来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比如,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试点,要加快培养熟悉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社会工作等方面的高素质领导干部和专业人才,使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真正成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引擎。  

二要始终围绕长期困扰的难点问题突破改革试点工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抓落实的重要方法和成功经验。中央的《规划纲要》、省委的《实施意见》抓住了当前干部人事工作的重点环节和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指明了一些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探索方向,为全市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了“大题库”,县级处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前沿,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要力求重点突破。我们这次确定的试点项目,既考虑中央、省委总体要求,又充分吸收了各试点单位的意愿,大多数试点单位已有了很好的工作基础,希望大家从自身的工作特色和实践出发,紧紧抓住关键环节、重点对象和重要制度,选择合适的突破口和结合点,把试点工作与本地本单位的中心任务、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组织工作创新创优结合起来,集中力量攻关,寻求解决办法,努力打造各自的工作品牌、创新特色和改革亮点。  

三要始终立足探寻规律的创新实践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兴利除弊的过程,由不成熟、不完善到逐步成熟、逐步完善,螺旋式上升,这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改革试点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当以科学辩证的态度,深入分析,正确看待。由于受到认知水平、实践水平的限制,改革有一个不断完善和丰富的过程,也不能苛求改革在一开始就尽善尽美、无可挑剔。这就要求我们,对试点中的探索试验,只要基本方向没有错,就要多指导少指责,多宽容少挑剔,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大胆试、大胆闯。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既要鼓励创新,更要尊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自身发展规律,尊重干部成长规律,既要突出全局性、开拓性,又要突出规范性、公认性,努力把改革试点的过程转化为不断认识规律、总结规律的过程。  

四要始终着眼制度体系的更加完善深化改革试点工作。纵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程,干部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可能一成不变,改革与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把制度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紧密结合起来,既善于立制,又敢于变制,才能为组织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近几年来,我们在干部的选拔培养、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上有了许多创新和改进,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大多带有局部性,有的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尚未形成成熟的制度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试点工作中,既要下力气抓好已有的行之有效制度的落实,又要从新的实践新的需要出发完善和建立新的制度;既要从制度和机制层面考虑问题,又要从程序和流程入手不断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努力使试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实践成果、经验成果和制度成果,最大限度地发挥体制机制的整体效能。  

围绕四个方面的总体要求,按照长短结合、部内部外结合、中央地方结合的思路,市委组织部确定了近期要重点抓好6项改革任务。各试点单位要认真分析研究,明确主攻方向,花大力气抓好落实,以点上的突破,带动面上改革的整体推进。  

1.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近几年来,我们综合运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公选等多种竞争性手段选拔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努力扩大竞争性选拔比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规划纲要》对竞争性选拔干部作出了一些刚性规定,但如何通过科学的制度和程序设计避免简单的以考取人、高分低能等问题,需要认真探索。我们要通过试点,进一步完善竞争性选拔工作,探索不同职位特点,采取不同的竞争性选拔方式。要不断总结完善竞争性选拔的操作办法,进一步强化德才、能力和实绩导向,尤其要处理好“赛场选优”与注重实绩的关系,坚持干什么、考什么,强化能力素质竞争,努力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在扩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比例的同时,要在改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差额选拔的程序和办法上动脑筋、想办法,通过竞争选拔和比较择优,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2.大力推进干部交流。干部交流对培养锻炼干部、优化干部资源配置、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试点工作中要加大干部交流轮换的力度,着力推进关键岗位和重要部门干部的轮岗交流,县(区)之间、市直部门之间、县(区)和市直部门之间领导干部的交流,市直部门中层干部与县(区)部门及乡(镇)领导干部之间的双向交流,通过交流调整,把干部放在最需要的岗位上,为干部找到发挥长处、干事创业的最佳舞台。在积极推进干部交流的同时,要强化干部任期观念,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规定,保持干部任期内的相对稳定。  

3.建立完善干部基层培养选拔链。近年来,淮安坚持干部在一线培养、干部从一线选拔的工作导向,选拔具有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等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干部进县(区)党政领导班子;明确部分长期在乡镇(街道)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党委书记为上一级非领导职务;有计划地安排部分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同时,选拔部分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进乡镇领导班子或明确副科级等,初步形成一线长才干、一线出人才的工作机制。希望各试点单位采取有力措施,既要把经过实践检验、实绩突出、作风过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基层干部层层“选上来”,同时,又要把年轻的、有潜力的干部及时“送下去”,让他们在基层一线锻炼成长,为培养高素质领导人才提供源头活水。  

4.进一步加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渠道,尽快实现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是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加强干部工作监督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广大干部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我们要通过试点,逐步建立党委组织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适时发布干部工作有关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条件许可的地方,要探索实行干部任用提名情况和民主推荐、民主推荐结果在领导班子内部公开制度,探索干部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向干部群众公开。  

5.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创新。这些年,淮安坚持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干部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较好地适应了科学发展的需要和干部成长的需要。8月份,中组部召开视频会议,对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进行专门部署。试点工作要把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作为谋划、推进、评价改革的基本要求,贯穿于改革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突出干部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培训需求导向,做到科学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什么就补什么,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要建立培育培训和培训锻炼联动机制,使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探索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干部自主选学等制度,逐步形成完善配套、行之有效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  

6.有序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范围。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是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促进干部对上对下负责相统一的一项重大改革。江苏是扩大公推直选的试点省份,每个省辖市已经确定一个县进行了试点。年底,所有的村“两委”都将进行换届。试点工作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村党组织换届中积极推行公推直选,同时扩大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试点范围。要探索候选人与选举人见面、公开竞职承诺等做法,逐步扩大差额选举比例。对公推直选产生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跟踪管理,研究制定任期目标责任、定期报告工作、民主评议、辞职免职等配套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公推直选工作的质量。  

三、加强领导、统筹指导,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这次改革试点工作涉及面广、突破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希望各试点单位牢牢把握试点工作的正确方向,切实把握好改革的时机、重点、力度和节奏,将总体目标与分步措施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改革试点进程,确保改革试点工作健康顺利推进。  

一要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改革的实践表明,一个地方和部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展和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各试点单位要把试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尽快制定试点工作方案。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组织、亲自实施,做改革的引导者、推进者和驾驭者。组织部门要担负直接改革和推进改革的责任,善于运用项目化的方式,整合力量,全力推进。市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将结合分工,分头指导有关单位的试点工作。各职能处室也要联系相关试点单位,全程跟踪了解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二要强化大局意识,确保承担的试点任务取得实效。市委决定,用三年左右时间集中开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10年为“启动实施年”,重点是抓好《规划纲要》明确的11个重点突破项目和《实施意见》确定的30个重点项目的试点;2011年为“深入推进年”,重点是通过推进重点突破项目改革试点,集中解决一批重点难点问题;2012年为“成果总结年”,重点是认真总结运用试点工作取得的制度成果、实践成果、经验成果和理论成果,把好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制度规范,整体推动《规划纲要》和《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各试点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上下联动、协调配合,集中攻关、集团攻坚,力争年底前有成效、有特色、有亮点,为改革的深化拓展和成果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三要强化宣传意识,积极引导舆论。干部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人们议论的焦点,正面宣传跟不上,大量小道消息就会不胫而走,以讹传讹,混淆视听,干扰改革。要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新举措、新进展和新成效的宣传,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及时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监督改革。对一时看不准、正在探索之中的改革举措,要多做少说,先做后说,敏感性的改革只做不说。改革措施没有见到成效之前,不要急于宣传。要掌握舆情动态特别是网上舆情,对可能引起炒作的问题要第一时间应对,营造有利于推进改革试点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  

同志们,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紧紧抓住当前推进改革的有利时机,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努力把改革试点工作抓细、抓实,为全面深化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长在 试点工作 全市 市委组织部 讲话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