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时间:2022-07-09 18:05:02 阅读:

内容摘要:【高考展望】新高考重视对考生人文知识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倡导人文关怀,体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近两

【高考展望】

新高考重视对考生人文知识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倡导人文关怀,体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近两年来,新课改地区的高考历史卷在这一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如2007年宁夏文综卷的31题、2008年江苏卷的第2题等,这些试题大多以选择题的方式,从中国古代书法家艺术特点的角度考查考生的人文素养。展望2009年新高考,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来看,书法史内容仍然有很大的可命题空间。为使同学们对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教材仅用插图介绍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有更多的了解,本文将详作阐释,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临潼)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玄宗开元间中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奸权杨国忠排斥,出为平原太守。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后世习称“颜平原”、“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给予颜真卿高度评价

颜氏的先祖,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中最受孔子钟爱的颜回;九世祖颜腾之以草书见称于梁朝;五世祖颜之推,不但通字学,工书法,还写过一部中国最早的家训《颜氏家训》20篇,训诫子孙以诗书礼义立身传家,扬名于世;曾祖颜勤礼是训诂学家;祖父颜昭甫、父亲颜惟真、伯父颜元孙是古文字学家、书法家。颜真卿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受到家风的熏陶,接受了严格的文化训练,擅长书法自是情理之事。其书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广收博取,自成一家,世称“颜体”。“颜体”书法以沉着健劲的笔力和丰腴开朗的气度,形成了雄伟深厚、不趋古人后尘的风格。在书法领域中,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颜真卿亦因此被后人称为楷书艺术的一代宗师,然而颜真卿在行书艺术上的成就丝毫不逊色于楷书,其行书名作,历来公认的是三篇文章的稿本:《祭侄文稿》、《争座位稿》、《告伯父稿》,其中尤以《祭侄文稿》声名最高。

《祭侄文稿》亦称《祭侄季明文稿》,麻纸本,纵28.8厘米,横75.5厘米,二十三行,共计二百三十五字,又涂抹三十四字,合计二百六十九字。卷前后隔水有宋宣政小玺、天水园印及历代鉴赏收藏印数十方,还有元鲜于枢、张晏等人的题跋。清乾隆年间由民间入清内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唐天宝十四年(775年),安禄山谋反,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俘,并先后遇害。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颜真卿命泉明(季明的哥哥)到常山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安葬。祭文主要围绕这段历史写就,全文如下: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颜真卿写《祭侄文稿》时,沉浸在对从兄杲卿、从侄季明“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的极度悲愤之中,尤其是季明正当英年,横遭杀戮,归葬时已失身躯,仅存头颅。抚今追昔,不由得颜真卿疾痛惨怛,哀思郁勃。初始其尚能驾驭住自己的感情,字写得大小匀称,浓纤得体,随着感情的起伏,笔墨跳跃跌宕,写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时,颜真卿再也抑制不住百感交集的愤激,像火山爆发,狂涛倾泄,字形时大时小,行距忽宽忽窄,随情挥洒,任笔涂抹,使转纵横,顿挫屈郁,心手两忘,一泻千里,终成惊世绝品。

同是文稿一类的书作,《兰亭序》涂改得较少,字迹端正遒媚,不涉潦草,是志气平和地从容写就。而《祭侄文稿》的面目,因为圈点勾划的涂抹很多,一般看惯了俊秀端整的行书作品的欣赏者,大概只是看到了满篇的狼藉,难获美感,无从认同。但是,从艺术的角度看,《祭侄文稿》的价值正在于其超越了寻常的行书范式,行笔乍显乍晦,若行若藏;墨色时枯时浓,带燥方润;结构时聚时散,遒劲流丽;尤其是字距行距的疏密开合,删改的横涂纵抹,使作品的笔墨表现轶出了通常的审美期待,更具视觉上的刺激效应,给观赏者以强烈震撼。其个性之鲜明,形式之独异,都开历史之先河,是书法创作述志、述心、表情的典型,体现出书家大胆、勇往直前的精神品格和无以伦比的魄力与胸怀。

此书之奇绝,有论者以为《兰亭序》之后惟此为高,元朝书法家鲜于枢誉作“天下行书第二”。宋黄庭坚《山谷题跋》云:“鲁公《祭侄季明文稿》文章字法皆能动人”。元陈深《停云阁帖题记》则说:“《祭侄季明文稿》,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 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出天造,岂非当时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工耶?”。

当代著名书法家陈振濂评论道:“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种最具有抒情意识的盖世杰作,为我们留下了超完美感情留注与起伏变化的珍贵痕迹。”的确,颜真卿当年写《祭侄文稿》,并不是将它作为书法作品来书写的,他要写的是显彰忠烈、寄托哀思的祭文,所以并不在意书法的点画是否合乎寻常的审美标准。《祭侄文稿》意不在书而极书之变,神采飞劲,姿态横生,笔势雄奇,超神入圣。

《祭侄文稿》辉耀千古的价值就在于坦白真率,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不计工拙,无拘无束,血泪与笔墨交融,激情共浩气喷薄。恐怕颜真卿也不曾料到,不经意写下的这篇行书文稿,在后人看来竟然是比他精心写出的碑版楷书更具艺术魅力,这正是创作成功的秘诀,也是经过长期积淀而在特定瞬间产生重大突破的实例。

《祭侄文稿》是千古仰视、令人叫绝的名帖,是直抒胸臆,无比率真的自然美的典范,更是一幅无法再造的心灵笔墨图像,移用孙过庭《书谱》中“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背离羲之、献之的法则而不失误,违反钟繇、张芝的规范仍得工妙)一语来称赞,颜真卿受之无愧。


相关热词搜索: 行书 文稿 天下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